讀背影有感600字
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堪稱散文界的抒情名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讀背影有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背影有感一
這篇文章我讀了之后,非常感動。
主要講了就是:那年,祖母去世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
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流了下來。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讀到此時,我的眼淚也在眼眶里不停的轉動。在晶瑩的淚光中,我感受到——愛。
讀背影有感二
重讀《背影》,父親那戴黑布小帽的背影再次潤濕了我的眼睛。
父愛都是這樣嗎?不善言辭卻將每個細節都照顧得面面俱到。為了“我”他不辭勞苦,為我做那么多的事。看著他微笑的背影離開月臺,“我”終于體會到何為父愛。
父愛那么真摯。父親對我們的愛不遺余力,他盡心盡力,往往得到我們送他的迂,他依舊微笑面對,面對我們那冷嘲熱諷的語言。或許有一天,你看到父親的背影,你會恍然大悟:他的駝背,是為我而彎;他的皺紋,是為我而刻;他的皮膚,是為我而粗糙。一切因我而起,卻以迂來回報。父親真的很“迂”,他對我那么真摯。
父愛那么深沉。父親對我們的愛不善表達,他面面俱到,往往得到我們送他的不屑,他依舊埋藏,埋藏那深沉的愛。或許有一天,你會在他的嚴厲中,會幡然醒悟:他的嘆氣,是為我們擔心;他的擔心,是給我們關愛;他的打罵,是為我們飛翔。一切因我們而起,卻以理應得到這樣的語言回報。為何不能表露,父親那深沉的愛。
父愛那么簡單,父親對我們愛到無力,是那么簡單,往往我們不會理解,他依舊保持,保持那簡單的愛,或許有一天,你會在的關心之中,會猛然醒來:他的水果為你而買;他的溫水,為你吹涼;他的話語,為你而生。一切因我們而起,卻以無以回報這樣的行為回報。復雜如亂麻,父親那簡單的愛。
這便是父愛,是那么真摯又真誠,深沉又淺顯,簡單又復雜。
再望一眼父親的背影,眼淚已填入紙本,如父愛悄悄填入我心。
讀背影有感三
已不知是多少次翻開朱自清的散文集,里面的那一篇《背影》我百看不厭,但是每次看過的感覺都不一樣,在小學里,我只是把它當做一般的小說來看,純粹是拿來消遣的,并不能體會其中深意,現在,我已經慢慢地領會了它的意思。
書中父親提著橘蹣跚的背影,已定格在我的腦海里,像一根敏感的琴弦,一經撥動,便會引發我無限的感慨。在這么多著名作家的筆下,描寫父愛的文章不計其數,可這卻是令我最感動的一篇,我記得,在我第一次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一下子哭了出來。也許就在于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發現普通的父親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動作。而這恰恰觸碰到了我心里某個最敏感的部分,讓我想起我的父母,細膩的情感綿綿不絕,匯集成一條溫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緩緩流過。
作者的父親雖然有些肥胖,做起事來也有些笨拙,但卻是天下所有父親的代表,不是嗎?我們常說,父愛如山,是子女的依靠,事實也確實如此,父親在我們心中的形象總是那么高大,是我們的避風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自己的父母,想著在我小時候,家里還是很窮的,我很羨慕別的小朋友能買自己看中的好玩的玩具,能吃好吃的東西,雖然生活艱辛,但他們卻樂觀幸福的笑容;想起我放假回家,母親見我時孩童般的喜悅;想到他們冬日里依然在凜冽的寒風中,守著收入微薄的小攤,任冷風吹痛了臉頰的身影;想起他們日漸加深的皺紋、愈加清晰的白發……我卻什么都沒為他們做,現在家里有了一些錢,我卻是一天到晚要這個要那個,現在想來,真的很慚愧。
在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把父親的高大形象刻畫地淋漓盡致,讓我們這些讀者不得不肅然起敬。平凡的父母卻給了我們不平凡的,在父母的心中,我們永遠都是還沒長大的小孩子。父母擔心我們的話語總是被我們當做不必要的嘮叨,總是嫌他們太煩,可是我們是否有站在他們的角度來體會一下他們的心情呢?父母的那些嘮叨,是關心我們的一種表現啊,沒有被嘮叨的人,才是真正可憐的人。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反省一下,不要到長大自己做父母的時候,才真正了解父母的感受,那時侯,已經晚了。
請現在就行動起來吧,不要留下遺憾!
讀了《背影》,我真的明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