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越俎代庖的故事-越俎代庖的寓意-越俎代庖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yuè zǔ dài páo
【簡拼】yzdp
【近義詞】包辦代替
【反義詞】自力更生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yè)務(wù)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成語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英文翻譯】put words into somebody's mouth <exceed one's duties and meddle in others' affairs ;take sb's job into one's own hand>
【謎語】最急于表現(xiàn)的人
【成語故事】傳說上古時期,堯在讓位給舜之前,聽說許由道德十分高尚,便想讓位給他。許由堅決不同意,說你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讓我來替代你享受現(xiàn)成的名聲,我不想占用你的名聲。他還說:“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