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郵車 遲子建
《遠去的郵車》是遲子建的經典之作。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于遠去的郵車 遲子建的內容,歡迎閱讀!
遠去的郵車 遲子建
近讀嚴濟慈先生的《法蘭西情書》,頗多感慨。嚴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曾受恩師何魯先生的資助留學法國。我以為一個物理學家滿腦子裝的都是天體呀,大氣的臭氧層呀,光譜學等知識,沒想到嚴先生是那樣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他與未婚妻張宗英在信中談《西廂記》,談歌曲《Long,Long Ago》,談戲劇,他的情書熱烈大膽與纏綿悱惻的程度,比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情書有過之而無不及,且文采斐然。
嚴先生是乘郵輪赴法國的,他的情書在船上就一篇篇誕生了。他記敘著游船所經之處的風景,譬如香港的燈火、西貢湄公河上的飛魚、直布羅陀港乞錢的黑人、紅海的日出日落,他滿懷溫情地把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一一傾訴給親密愛人,把一個浪跡天涯的才子的相思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讀這些情書的時候,我驀然想起了錢鐘書先生的《圍城》,開篇的一幕也是寫一艘法國郵船,不同的是那是艘歸國的郵船。錢先生在寫到船抵西貢時,有這樣幾句極精彩的話:“不日到西貢,這是法國船一路走來第一個可夸傲的本國殖民地。船上的法國人像狗望見了家,氣勢頓長,舉動和聲音也高亢好些。”錢先生與嚴先生一樣,有乘郵船負笈海外求學的經歷,所以他們在寫到郵船時是滿懷感情的。
讀罷《法蘭西情書》,我很悵然。我想,在交通和通訊業極其發達的今天,這樣的文字是不可能再有了。首先,航空業的崛起使地域的距離感消失了,如今去一次法國,經過十個小時的飛行就足夠了。其次,網絡、電視就像一張巨大的網,人們把整個世界都罩在股掌之中,世間萬事萬物的風云變幻,馬上就會經它們反映出來。我們能在第一時間看到“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的現場直播畫面,它給我們帶來了最直接的視覺沖擊和情感震蕩,讓我們領略了什么是恐怖、殘忍。
可是我們明明仿佛身臨其境看到的這一切,卻很快像焰火一樣消失在記憶中,它甚至不如我們對一張諾曼底登陸的老照片記得那么真切。我們在極其便利地獲得這一切“資源”的同時,對它的憶念也在減弱。情人間紙上的絮語已經化作電話中的喃喃細語,那種真正的牽腸掛肚和徹骨的思念之情,也由于這“唾手可得”的問候而減去了幾分浪漫之氣。如今很少有人用信件傳遞感情了,所以當代絕對不會再有魯迅與許廣平的“兩地書”,不會有沈從文寫給三三的那些比散文還要優美的情書。
當然,也不會有嚴濟慈先生和錢鐘書先生對郵船的那種帶著閑適之情的描述了。
那種曾籠罩著我們生活的郵車離我們遠去了。有誰還能記得人們盼望郵車的那種充滿了渴望和期待的眼神呢?當我們在空中飛越萬水千山時,也在無形中遺失了與山相擁的浪漫和遐思,遺失了駐足水畔思念戀人的那如水的纏綿。
遲子建經典語錄
1) 一個好男人是不會追問女人的去處的……
2) 我把頭深深地埋進他的懷里,就像一只鳥偎在溫暖的巢穴里。
3) 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養山。山水相逢,天地永存。
4) 世界上沒有哪一道傷口是永遠不能愈合的,雖然愈合后在陰雨的日子里還會感覺到痛。
5) 我的醫生就是清風流水、日月星辰。
6) 人們出生是大同小異的,死亡卻是各有各的走法。
7) 其實生活中藏著很多秘密,有秘密的日子沒有什么不好的。
8) 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
9) 故事總要有結束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的。
10) 人類越來越擁擠了,所以人類也就越來越遠離自然和接近獸性,甚至連正視自己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11) 在榮譽的桂冠下面,在歡呼聲的背后,便是孤獨,我們的孤獨!
12) 輝煌便是死亡的前夜!
13) 我知道真正的生活是樸素的,它纖塵不染,就像一條剛被雨水洗刷過的
14) 一個女人如果能為一個男人幸福地暈厥過去,她這一生就沒有白活。
看過“ 遠去的郵車 遲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