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作文600字初中
炎熱的暑期終于過去了,我又回到了我學習知識的搖籃——北海小學
回想暑假期間的件件往事,使我最感動的是我讀了一本名為《紅巖》的革命歷史小說。書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牢獄中受盡折磨,毫不屈服,最終在新中國誕生的前夜被敵人殘酷的殺害了。書中每個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都深深地感染著我,激勵著我……
特別是文中提到一位名叫江竹筠的女共產黨員,被獄中戰友親切稱為“江姐”。敵人為了想從她口中獲得黨的秘密,用嚴刑酷刑,卻動搖不了她的堅定信念,最后敵人用竹子做的竹釘一根一根釘進江姐的十只手指,每一根都像是扎進她的心里,鮮血飛濺,痛人心扉,那是十指連心的痛啊,但是肉體上的痛苦動搖不了江姐的革命意志。她大聲對敵人說:“竹簽是用竹子做的,共產黨員得意志是用鋼鐵鑄成的。”江姐最終沒有透露黨的機密,顯示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得堅定信念。
另外還有許云峰,華子良等革命先烈,都個個和江姐一樣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受盡折磨,最后壯烈犧牲。
通過閱讀《紅巖》這本書,使我知道了新中國誕生的不易,它是用千千萬萬像江姐一樣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正是有了這樣英勇不屈的革命先烈,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今天。我要在現在這么好的學習環境中,努力學習革命烈士這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勇于奉獻的大無畏精神。不再為學習上碰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不再為一件小事跟同學爭論的面紅耳赤;不再為生活上遇到一點挫折就氣餒;從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做起,從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做起,從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做起。掌握更豐富,更全面的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做祖國的棟梁之才,不辜負革命先烈的期望,才是對他們更好的懷念和繼承。
讀后感作文600字初中【篇2】
影片中的“革命”事件是一出鬧劇,也將阿q的“精神勝利法”推向了新的高度。阿q狹隘的小農觀點以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為難,所以一向是深惡痛絕。并在顯示自己見過殺革命黨時冒出“革命黨當然該殺”這種觀點。
但當他看到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與未莊人對革命黨的害怕慌張時,卻對革命有些神往了。最終大喊“我革命了!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喜歡誰就是誰”,沖出酒店,一路高唱著戲文,好不得意。
其中前一句自語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有什么,喜歡誰就是誰。反映了他對革命的不理解;而《龍虎斗》戲文的吟唱表現出阿q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對革命的無知和盲目樂觀。在他眼里,只要他想革命了,他就能革命。因為他太苦太窮了,所以他一心向往革命,他所想要的只是改變自己的地位。
從后來他的美好夢境中不難看出,他對革命的本質,性質以及對象根本不了解,對革命對象也極端混淆,而且留有非常濃厚的封建思想。但后來阿q失望了,因為革命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樣,去尼姑庵革命不成,假洋鬼子也不準他革命,他的“革命”只好就此結束了。我們可以看到阿q性格中的“精神勝利法”是他精神領域的主導,而且這一性格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他的軀體。
甚至是后來被當做替死鬼抓進監獄,游街。他竟也能坦然地想成“人生天地間,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抓進抓出的,要游街的”。這種“精神勝利法”此時卻讓觀眾有點心生敬意了。
獄中的阿q認真地畫著圈,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也將走到盡頭,不免讓我們心生一絲憐憫。當他真的要槍斃時,他終于恐慌了,顫抖地閉上了雙眼,“精神勝利法”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沒有奏效了。
讀后感作文600字初中【篇3】
在中國浩浩蕩蕩的五千年中,出了許多名震四方的大英雄。中國古代文明也在遙遠的遠古時期扎下了腳跟。從遠古時期,中國就有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女媧補天的傳說和玉帝王母的故事。
早在堯上位的時候便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大禹的父親因為治水不力,大禹又被派去治水。歷經13年磨礪,小腿上的毛都磨光了。他走過家門,聽見自己妻子生下男嬰也無動于衷的守在自己治水的崗位上。也正應為如此,好人有好報,在舜去世以后,大禹也理所應當繼承了部落首領。
商朝,紂王打下自己一片江山。本是一個軍事才能極佳的才子,卻整天貪圖酒色,不顧朝廷。紂王與愛妃蘇妲己一起制定了許多慘絕人寰的刑罰,只要百姓不從,便即刻用刑。周朝的昌盛加快了商朝的毀滅,其中一名功臣就叫姜尚。正所謂“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說的就是這位老人。姜太公用自己的智慧討伐了商朝并取得勝利,真是一代智者啊。
聽了這么多名人的故事,我的心蠢蠢欲動。自從上小學一年級時,我便對歷史感興趣。那個時候正熱播《封神英雄榜》。雖然不識字,可還是能分辨出哪個是好,哪個是壞。看到伯邑考被做成人肉包子,我立刻抱緊了媽媽。看見姜子牙被申公豹偷襲,我的心也捏了一把汗。可看見壞人終將收到天譴,我收回了一副“苦瓜臉”,換成了一副笑口常開。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悠久的知識宛如一條江水,流久不息;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絢爛的文化宛如一座青山,四季如春;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多彩的文明宛如一闕書頁,多姿多彩!
讀后感作文600字初中【篇4】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生活為內容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他揭露了那時俄國的黑暗、殘暴的生活。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了折磨與欺辱,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這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他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叫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里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時常為了分家而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
之后,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了社會。他曾經在許多地方打過雜,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是,他還是熬了過來。
通過這一故事我明白了我們要有一種不屈服的精神。
讀后感作文600字初中【篇5】
近讀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下子就被作者對濟南飽含真情的描繪所感染。讀著文章,就好像一位老者面對面聲情并茂地向你講述濟南的冬天有多么美好,在作者眼里“濟南可算個寶地。”
作者對濟南充滿了真情實感,在文章中,他飽含感情地寫山繪水。寫山時,作者把濟南周圍的小山比作“小搖籃”,把濟南城比作安睡的嬰兒,而且還讓小山對它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看著這樣的描寫,我們頓時也會覺得心里暖洋洋地,試想,一個在搖籃里熟睡的嬰兒有多么的愜意,有多么的美妙,有多么的幸福!而此時濟南的冬天就是這么一種美妙的境地。讓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向往與憧憬。作者寫水時,“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藻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這就是濟南冬天的水,讓人覺得溫柔可親,而那種綠,更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欣喜,它所蘊含的精神給人以鼓舞和活力。在這里,作者對濟南的山水一往情深,通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它們寫得栩栩如生,富有情感。真切地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深厚感情,抒發了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
老舍先生的這篇短文,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熱愛生活,富有愛心的人才能寫出如此情深意切的文章。就讓我們每個人都像作者那樣懷著一顆愛心去感受生活,感恩大自然的賜予,用心去描繪大自然的美景,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