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春風讀后感600字
望春風,輕輕地,輕輕地吹拂。點點滴滴的情感也精神了。下面有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春風讀后感,歡迎大家來參閱。
老舍春風讀后感600字篇1
也是春風,也是春天
林斤瀾先生寫的春天,并非人們想象中的春天的樣子。人們心里頭的“標準春天”,不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春天,就是朱自清先生筆下“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的春天吧!可讀了林先生的《春風》,誰都會說一句:真的,誰規定的,春風一定要是“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呢?誰說春天就一定要是春暖花開,日頭暖洋洋,惹得人心也癢癢的樣子呢?
別樣的春風,別樣的春天,有別樣的風情。
文章結構很是精巧講究。以抑筆起首,先寫人們對北方春天的意見,這是對北方春天的普遍看法。作者不直接加以辯駁,而以“北京的春風真就是刮土嗎”,將筆鋒輕輕撥轉開來,寫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用事實來說話,告訴人們北國春風的好處。到結尾,卻不忘把江南的春天也貶一筆,揶揄地說是“有死耗子味兒”,別無他意,只是為突出北國春風的叫人難忘。那濃濃的情意,讓人不由想到作者必是和北國的春風相依相伴,走過了一段不平常的日子,才能夠與春風相知,知道它的性情,它的風骨,所以為它叫好。
寫北國春風的好處,都暗暗和江南的春風作比較。江南的春風是“撫摸大地,像柳絲的飄拂;體貼萬物,像細雨的滋潤”,北國的春風則是在一夜之間,“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梁,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江南的春風必是吹面不寒的,北國的春風,卻是“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江南的春風該是無聲無息的,北國的春風卻能“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作者抓住北國春風的特點,寫了它的與眾不同,寫得叫人心服口服。這才是北國春風該有的樣子。若不是這樣的春風,“又怎么過草原、走沙漠、撲山梁?又怎么踢打得開千里冰封和遍地賴著不走的霜雪”?
本文的用詞很有特點。擬聲詞和疊詞的運用雖只那么幾處,卻很是出彩。北地的春風若也沒有風聲,那就失去了個性。作者寫春風“嗚嗚吹號,哄哄呼嘯”,撲在窗戶上,也是“撒拉撒拉”,便陡然生出一分豪情。最精彩的是這一句,“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把糞肥拋撒勻凈,好不痛快人也”,“呼哧呼哧”的春風原來也是一條可親可敬的好漢哩。寫河冰開裂是“轟的一聲”,病枝刮折是“嘎的一聲”,都干脆得仿佛就在你耳邊。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的晃動聲,比作冬眠驚醒渾身關節松動的聲音,那“格拉拉、格拉拉”的響聲,驚得人都好像要從房子里沖出去避一避了。
這樣的春風,是不是也在邀請著你,去和它親近呢?
老舍春風讀后感600字篇2
當代作家林斤瀾老先生,經常活躍在故鄉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兩地之間,對江南春風和北國的春風有著不一樣的情懷、感受和認識,在這篇文章里他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通過對比烘托,把自己對北國春風別樣的體會和哲思,抒寫的淋漓盡致。為我們描繪了北國春風的粗獷豪邁、猛烈迅疾、強勁有力的特點,歌頌了它的勃勃生機,竭力掃盡殘冬,催生萬物的可貴品質,表達了對驅散嚴寒,帶來春天的北國春風的無限懷念和深深敬意。在寫法上另鳴新聲,不拘一格。
一、欲揚先抑、抒寫懷念之情作者開門見山就用北京人的話說“春脖子短”和南方來的人覺得這個“脖子”有名無實,來說明北京春天時間之短暫,冬夏交接之迅速,人們無法感受“吹面不寒楊柳風”的美好,也無法欣賞“百花爭春斗芳菲”的勝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靈的缺憾。接著用人們爭論最激烈的意見:“哪里有什么春天,只是起風、起風,成天的刮土、刮土,眼睛都睜不開,桌子一天擦一百遍……”來貶斥春風的不是,埋怨春風的無情無意,極力訴說春風帶給人們的是:遭糕透頂的漫天飛舞的塵土,黃沙飛揚,渾黃的天空,一片茫茫,遮擋了人們前進的視線;嗚嗚吹號,哄哄呼嘯的寒風,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好一個北國春風之惡勢,人們對它恨之入骨,罵之連天,怨聲載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國的春風是那么的令人厭惡,令人生畏,令人可恨。
二、對比烘托,突出春風的可愛本文兩處對比非常強烈,一是作者起初無限懷念江南春風,覺得它撫摸大地,像柳絲的吹拂,體貼萬物,像細雨的滋潤。可后來多次下鄉在京西的大山上,“看到積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沒有開化的意思”,堅冰頑固地駐守著北方的原野,沒有想過要退出舞臺。面對這樣的堅冰,“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的南方的春風是無可奈何、無濟于事的。而北國的春風卻以摧枯拉朽的力量、不可遏制的氣勢,橫掃整個北國,吹開了冰凍,吹醒了生命,催生了萬物。通過這一對比,北國春風的形象顯得尤其可愛。二是作者回想江南的春天與春風,有的只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有的只是“淡淡的陽光”,“蒙蒙的細雨”。更不用說發霉的墻角散發出的“死耗子味兒”與“能不懷念北國的春風!”形成鮮明對比,讓北國的春風顯得更加可愛,對北國春風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三、語言粗獷,透出春風的陽剛之美《春風》一文語言“粗獷豪放、貯滿哲思”。全文散句中夾雜著許多急促的短句,運用一系列動賓短語,巧妙構成了排比與反問,使語言顯得變化多姿,錯落有致,讀來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
老舍春風讀后感600字篇3
老舍先生的散文《養花》,寫得情真意切,富有哲理。讀后,使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進一步體會到“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動力”的深刻含義。
散文一開始,老舍先生就明確地告訴讀者:“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讀罷全文,就會有這樣的感受:在養花的過程中,老舍先生的“喜”是愛,“優”是愛,“笑”是愛,“淚”還是愛;是愛的力量使他堅持不懈,并享受到“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樂趣。一個貫穿全文的“愛”字,很有啟發性。我認為,如果一個人對某事物充滿了愛的感情,那么這種愛就是追求的動力,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面臨多大的阻力,都會鍥而不舍,追求到底。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就拿我自己來說吧,以前我不愛讀書只貪玩,拿起書來就昏昏欲睡,玩起來就忘了一切,因此,學習成績始終稀松平常,尤其是作文總是干干巴巴那幾句話,只能混個及格的水平。后來,在老師和父母的引導下,我逐漸懂得了知識的重要,對書產生了愛的感情,而且越愛越深,有時讀起書來會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因此,學習成績,尤其是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人問我其中的奧秘是什么,我就會告訴他:愛,愛讀書,愛思考。你看,老舍先生愛花,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鮮花的飄香;我愛書,用勤奮的努力換來學習成績的“步步登高”。
由此我又想起生物學家達爾文的故事。他從小就愛觀察小螞蟻,不知厭倦。中學時,他更對生物著了迷,采集到的昆蟲標本多得雙手拿不住了,就用嘴叼著帶回家。父親執意讓他在大學學醫學經濟,可到頭來他還是轉學了生物。畢業后,又不辭千辛萬苦,隨海船周游世界,采集標本,研究生物的演化。愛的力量激勵他追求。愛的心血孕育出成功之果,他終于寫出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巨著《進化論》。還是達爾文說得好:“愛自己的事業吧!愛,能使你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取得事業的成功。”
愛就是動力,就是《養花》一文給我們的啟示。愛知識,愛自己的事業吧,因為愛的感情是揚起的帆,蕩起的槳,使你到達成功的彼岸!
老舍春風讀后感600字篇4
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陽 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特別是浸透在如詩如畫美景中的濃郁情致,更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幾點:
文章布局謀篇層次井然。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 “奇跡”“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贊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系的。第2段開始,“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個重要的過渡句,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老舍春風讀后感600字篇5
老舍寫濟南,首先推出的一組散文,共七篇,總題叫:《一些印象》。
在《一些印象》里,老舍用了一種近乎詩的語言,把一個遙遠的如夢如幻的中古老城,整個地由遠而近地推到讀者面前:
“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這個濟南“印象”,不僅酷似一幅寫意的宋人水墨山水,而且也頗像一幅印象派的現代油畫。
老舍不僅寫了濟南的秋天、濟南的冬天、濟南的夏天,還在《春風》中寫了濟南的春天,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光影駁離,色彩斑斕。
為了凸現濟南獨有的魅力,擴展讀者想象的空間,老舍不僅信手拈來瑞士、西湖與濟南作對比,還不斷請出倫敦、芙勞那思(意大利)、南京、北平、青島等城市與濟南相映襯、相參照,使畫面的意境更加幽遠。
詩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寫濟南,不能不寫濟南的山和水。
老舍似乎天生對山有一種由衷的親近,對水有一種深切的景仰。他的散文中對濟南山水的描寫,如其說是寫,不如說是在“讀”,是相看兩不厭的“對話”,就難怪是那么鮮活,那么靈動,那么傳神,那么富有人情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