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除道讀后感600字
文中鍵山秀三郎先生他六十年如一日地踐行掃除,得益于父母的影響,繼承了父母良好的生活方式,這也是他能堅持掃除的原因所在。其中有幾次讓我比較感動,比如他成立公司剛開始掃除的時候,公司效益又不好,大家都憂心忡忡、煩惱的時候,大家都不明白他每天在公司掃除,從廁所到地板到樓梯,每天重復的在做是什么意思,又不會給公司帶來效益,可是慢慢大家明白通過在這一系列的掃除中環境變好了工作起來的心境也不一樣了,大家也跟著一起做了。
他都是認為,掃除時,人不可能一邊打掃,一邊思考怎么騙人害人,尤其是把一間臟廁所打掃干凈時,人的心靈也會變得純凈,人心純凈了,就更容易看清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樣的人,不會感到不安,不會自尋煩惱,心性也就得到了磨練提升。
這本書讓我們學會的是,堅持、謙虛、磨礪心性、有感恩的心等。
堅持:掃除道中的堅持,讓我們要做到凡事都要堅持徹底,像經典語錄里的一句話:堅持做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掃除雖然是件平凡的事,如果堅持做就是不平凡。
謙虛:謙虛是我們每個人在有些時候必須要做到的。而我們在清掃會得到人家的贊揚,這時候就要做到謙虛。那些堅持掃除的人,習慣了就會變成了謙虛的人。謙虛的人,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更容易獲得幸福的人生。
磨礪心性:文中鍵山秀三郎通過清掃特別是從廁所開始,能讓人的心靈變平和。尤其是打掃干凈時,體會別人經過或者使用時他們的表情,人的心靈也會變得純凈。人心純凈了,就更容易看清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樣的人,不會感到不安,不會自尋煩惱,心性也就得到了磨練提升。
有感恩的心:一顆感恩的心對于每個人、家庭、事業、社會來說都是一件傳播正能量,安定的心。文中作者從小從父母這里學到了一生的改變,認真按章的對待每一件事務,別人在看作者掃除時大家都一起掃除。
在我們公司上班的每個人也應該要有以上的這些心性,人只要有堅持、謙虛、摩輪的心性、感恩的心就會做好每件事。
掃除道讀后感600字篇2
今天我們在課堂上聽了樊登講書。其中鍵山秀三郎的《掃除道》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最為深刻,對我的啟示最為深遠。
《掃除道》中,密不可缺的就是“認真”二字。有了認真,無論做什么事都有了前進的動力,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種愉悅感就會油然而生,讓人感受到清掃所產生的快樂。
作者從小就和父母在一起,養成了愛講衛生的好習慣,身為董事長,自己竟徒手清理便池,這就是一種態度。打掃事物的態度與人格是成正比的,越做越熟練還會督促我們多用腦去思考問題。
打掃衛生會讓我們微笑著去面對一切,我們已有了心態的最好地位——樂觀,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凈化我們的心靈。日本時期有些暴走徒就是在打掃衛生時幡然醒悟。更上一層樓有一顆感動的心。人間世態炎涼,明白其中的謙虛有愛,讓我們可以在做任何事時一絲不茍。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就是一件普通的打掃問題,許多人說法萬千,百般推脫,有的人就欣然去做,這就是一個理想人生。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它打動著許多人的心靈。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可以扭轉公司的虧損狀況,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難道可以忽視嗎?有人說:“區區小節,何足掛齒?”而就是這個“小”看似微乎其微,卻常常是一件事成功與否的關鍵。
學習中更需要掃除道精神,微笑著去面對,一絲不茍地去嘗試,掃除道必會改變人的心靈,人生理想思想的境界,因其孕育下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掃除道讀后感600字篇3
鍵山秀三郎先生的著作《掃除道》一書風靡日本,并令掃除蔚然成風。掃除這件難登大雅之堂的事情,居然有這么大的魔力,讓很多人慕名到鍵山秀三郎先生的公司去觀摩學習,而鍵山先生的公司竟然也因為掃除而獲得了凝聚力,公司風氣為之一新,初讀時實在令我愕然。
掩卷深思,鍵山秀三郎的掃除之所以能得“道”,是有它的道理和規律的。我想任何行業的人都應從中汲取營養。
鍵山秀三郎之所以能將掃除貫徹到底,和他童年的經歷密不可分。在童年貧苦的生活中,父母每天都將房間打掃一新,在那樣艱苦的日子里,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呢?鍵山秀三郎先生后來回憶說:“身處逆境的時候,把周圍打掃干凈,會給自己一種得救的感覺。”將周圍打掃干凈這件小事,給了困境中的人一點亮光和希望,如果不能馬上擺脫危機,倒不如安安靜靜地做一些小事,并賦予它們意義。
那么掃除這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究竟為何能獲得巨大的力量呢?我想,那是因為鍵山秀三郎把掃除當成了一種儀式。有一句話說得頗有道理:“你的幸福不取決于你在做什么,而是取決于你做這件事情的方式?!辨I山秀三郎是如何掃除的呢?第一,他在掃除工具上花了很多心思,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例如我,如果換上一只嶄新的筆,換上七彩的信箋,寫字肯定會比平時漂亮幾分。掃除也是如此,掃除工具一旦感覺使用不便,就要設法更換合適的,不能嫌麻煩,在掃除工具上下的功夫,會成為支撐掃除進行到底的力量。在鍵山先生公司里面,最顯眼的地方,全部放著打掃工具。他們從不把打掃衛生的工具放在陰暗的角落,不會覺得很丟臉要把它們藏起來,而是存放得干凈整潔,標識清楚,要做到任何人一看便知,都能馬上使用,對工具的重視和準備是任何事情能夠成功的基礎,也體現出對這件事情重視與否。第二,無論一開始受到了怎樣的非議,鍵山先生都沒有放棄,哪怕所有員工都認為他應該去做總經理該做的事,而不是去當一個保潔。他努力想傳達給大家的是一種生活方式:重視我們的環境,像清掃我們的心靈一樣去清掃我們周邊的環境。他堅持為他周圍的人做這樣一件事情,最終他的堅持換來了回報,當大家都認真對待一件事情時,那件事情就開始給大家意想不到的收獲,公司的集體意識得到提高,人際關系顯著好轉,面貌煥然一新。掃除教會人們體察入微,對身邊的事,不再漠然,不會浮光掠影地度過每日,最終手中空空,常常心懷感恩。
這本書里面舉了許多掃除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了掃除帶來的改變,其中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在YELLOWHAT里面,所有的汽車每天都要清洗,每天清洗汽車可以減少事故率——只要汽車洗的干干凈凈的,首先自己開車時候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別的車看到你也會遠離你,因為老遠就看到你了。鍵山先生說,即便我們知道外面正正下雨,也要把車擦干凈,因為我們要的是高品質的生活,我們要的是安全。
從這本書中,我不只看到了掃除帶來的改變,我想,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賦予儀式感,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光芒,并最終照亮你的生活,例如燒菜,例如寫字,例如每日問好。因為生活本身就是由無數小事組成的,對待小事草率,恰恰就是對待生活草率。
鍵山先生說,“百術不如一清”。你會各種各樣的招,你會各種各樣的手段,你不如把一個東西弄得干干凈凈。你有各種各樣的才能,各種各樣的期待,你不如把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
掃除道讀后感600字篇4
《掃除道》真是一本好書,宣揚“凡事徹底”的精神,主要闡述了掃除的變遷、掃除的基本要求和思想準備、掃除的結果——讓企業業績快速提升、同事關系相處融洽、混亂學校變為模范學校、“暴走族”改邪歸正、社會治安變好等等。
讀完此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HEIKOPAC公司在引進“掃除活動”之前,生產環境雜亂不堪、不良產品堆積如山、收支狀況糟糕透頂、員工心情頹廢,甚至到了社長不來公司,都不知道誰在上班的混亂局面。自從踐行掃除道之后,員工們開始每天早早上班,自覺地打掃環境衛生。漸漸地,原先被黏合劑、油污和墨水沾染得模糊不清的水池變得光亮了,地上的瓷磚、廁所的便器也變得清潔干凈了。之后,全體員工堅持打掃了一年,公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工廠變得清潔干凈,生產效率和利潤也開始由降轉升,公司里的笑臉和親切的寒暄更是隨處可見。
由此,聯想到了我們公司的現場管理提升工作。公司明確要求窗明幾凈、桌椅整潔;地面無煙頭、無痰跡;墻面無污漬、無蛛網;物品定置管理、設備要見本色、工完料盡場地清等等。而且,為此公司還出臺了現場管理績效考核辦法來加強管理,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推動了現場管理提升工作向前邁進。所以,現場管理提升的關鍵是要加強員工們對清潔環境的重要性認識。臟亂的地方通常也是安全隱患存在的場所,我們開展現場管理提升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公司的生產經營面貌、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如何提高我們的精細化管理水平,首先,現場整頓是前提,區分有用的物料和沒用的廢料,將沒用的廢料變賣回收,有用的物料定置定位;其次,現場整理是根本,備品備件擺放整齊,生產維修工具使用完立即歸位;最后,現場保養是關鍵,整理整頓完成這才僅僅是開始,關鍵是養成每天保養、清潔的習慣,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名員工都要有一個堅持到底的精神。
每天工作在干凈、整潔的環境里,能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工作起來才有干勁和動力。因此,每一名員工都要用心去做掃除工作,而且要做好掃除工作。通過全員參與,我相信,我們的現場管理會越來越好,公司的經營業績也會越來越高。
掃除道讀后感600字篇5
第一次接觸掃除道時,并不是從這本書開始的,而是多年前的網上一則新聞:在日本一家五星酒店,大堂經理帶著記者參觀剛剛打掃完的廁所時,直接拿起一個杯子,從馬桶里舀出小半杯水喝了下去,記者當場就懵圈了。這就是這家五星酒店實施掃除道后的衛生標準。
其實,當我看到這則新聞后的第一感覺,就是日本這個民族太變態了。當我讀過《掃除道》后,才清楚這變態的背后,是鍵山秀三郎那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想要從一書本中學到些什么,莫過于親身體驗一下,我于是決定對自家的馬桶來一次徹底地清掃。沒有書中那種完備的各種掃除工具,但是刷子、抹布、清潔劑還是有的。從開始準備清掃,到徹底結束,大概用了三十分鐘,這也許是我第一次花了這么多的時間來清潔一只馬桶。
和以前用刷子刷幾下,十幾秒鐘就搞定的情況相比,這次我花了更長的時間,將整個馬桶里里外外全部清潔了一遍。雖然達不到和剛買來時的一樣,但是整個馬桶卻煥然一新。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兒子上廁所時都小心翼翼的,在方便完后,會主動用衛生紙將馬桶口擦拭幾遍,和以前有時小便完都不沖馬桶的壞習慣相比,進步很多了!
這就是環境的改變,對一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鍵山秀三郎從清掃廁所這種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做起,把掃除升華成一種道,從而獲得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把小事做到極致,就成就了大事。我們古人也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警語。結合當前公司正在開展的現場管理提升活動,我們要從打掃排班室、操作室、工作現場開始,端正思想,把打掃衛生提升到與公司發展戰略相同的高度來貫徹執行。講服從,令行禁止,認真把公司管理提升的工作目標,放在當前工作的重心位置,向現場要效益,用現場的提升來促進效益的提升。
鍵山秀三郎的成功,除了把小事做好,還有就是堅持。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個感慨并不是他天天把廁所打掃的多干凈,而是他把打掃廁所這件事貫穿了他的一生,即使在他成功以后仍然在堅持。其實,結合公司現場管理提升目標,我們最應該抓住的也是這兩個字——堅持。現場管理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而是貴在堅持。堅持也是奮斗的一種體現。講奮斗,我們每一位員工都要愛崗敬業,都要把現場管理工作當作自己的份內工作,長年累月地堅持下去。只有所有的員工把這種堅持轉化為行動自覺,現場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最后,鍵山秀三郎還通過《掃除道》告訴我們,要懂得感恩?!案卸骷毿∈挛锏娜耍瑫藶榈乜s小痛苦和煩惱。反之,不能感恩細小事物的人,則會人為地放大痛苦和煩惱。”懂得感恩就會讓人產生歸屬感,與其想想自己還缺什么,不如多想想自己所擁有什么;與其想想自己不能做什么,不如多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必須接受他的全部,主動做事,常懷感恩之心,立足崗位作奉獻。
其實,《掃除道》這本書,還有許多可以讓我們汲取的營養,比如專注、用心、以身作則等等。之所以擇取上面三個方面來細說,我覺得這和我們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三講五心”——講感恩、講服從、講奮斗,有不謀而合之處。一百個人讀同一本書,有一百種見解,這是因為每個人心里所想的都不同。但無論你所想的是什么,只要我們能從中汲取我們所需要的,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