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的簡單讀書筆記
所有隨風而逝的都是屬于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飄》
當愛情面臨生活的無情考驗,當愛你的人你并不愛,你愛的卻又愛上了別人,當這世界充滿了虛偽,當生活的苦酒一齊向你襲來。看啊,這人間,紛繁復雜,光怪陸離。所有的這一切,被濃縮在一本偉大的書中,這就是——《飄》。
主人公郝思嘉是一個青春美麗,活潑動人的貴族小姐。優越的家世以及她那美麗的容顏,讓全郡的男子對她傾心,以能和她跳支舞甚至說一句話而感到驕傲。但思嘉心里卻唯獨只愛著艾希禮。她以為自己整個的生命只有艾希禮。
她也任性,自私,自己的東西絕不允許別人占有,包括自己愛的人。但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思嘉勇敢地去愛,她不顧世俗,不愿做一個自己討厭的淑女。在艾希禮要宣布自己將與媚蘭結婚的宴會上,她向艾希禮說明自己的心意,大聲喊出她愛他,但她遭到了拒絕。
妹妹和同伴都嘲笑鄙夷他,奶媽和爸爸也極力反對,爸爸對她說,“你嫁給誰有什么區別呢?只要他是個南方人,想法跟你差不多就行了。你把自己的幸福拱手相讓,去追求令自己并不幸福的這種東西”。爸爸的話是大多數人的看法,他無疑是理智的,會為思嘉找到一個生活上合適的伴侶,面對愛情和婚姻,理智的人往往都會犧牲后者。但令人可笑的是,他又怎么會知道思嘉心里的幸福是什么呢?
她愛艾希禮,艾希禮卻選擇了媚蘭,在所有人看來,這無疑是一樁完美的婚姻,媚蘭溫柔善良,優雅大方,仿佛就是十二橡樹園最佳的女主人。
但艾希禮明白,她心里是喜愛思嘉的。是啊,面對這樣一個青春動人的女孩子誰能不動心呢?但喜愛歸喜愛,要在一起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連媚蘭也說,男人會和這種女人調情,但不會娶她的。這也成為艾希禮一生的一個悲劇,他長期處于不安狀態的人,心理上既不能終于他的太太,但也不能真的`出軌去愛思嘉。
終其一生,思嘉也沒有得到艾希禮。前前后后結了三次婚,但沒有一次是為愛情所結,。為了與艾希禮賭氣,她竟然就輕易地與查爾斯結婚,這時的她多么年幼無知啊,沒有經歷過生活,也不明白婚姻的真正含義。試想查爾斯沒有在戰爭中死去,那她要相伴一生的就是十幾歲時一時沖動與之結婚的人,多么可怕。又或許她不顧世俗,還是毅然追求艾希禮,那查爾斯就是這場婚姻中最悲慘的人了!是啊,生活,歲月,有時候你沒得選擇,也可怕的令人心痛,誰走知道午夜夢回躺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心里又想著誰?
戰爭很快爆發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南方襲來,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無情的戰火銷毀了一切,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陶樂莊也被夷為平地。思嘉成為了一個寡婦,但她對死去的查爾斯一點也不表示同情,面對一身黑色的衣裝,她幾乎感到窒息,“為什么,為什么不讓我跳舞,為什么要穿這難看的衣服?我毫不傷心,我為什么要一直假裝?”這就是思嘉,我們在為她的無情和冷漠咬牙切齒時,也被她的勇敢所折服。他大膽走向瑞德,在眾目睽睽之下和他跳舞,她不管別人怎么想,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是的,她從來不會因為世俗的限制而抹殺自己的天性,敢愛敢恨,愛得大膽,恨得也分明。她有足夠的勇氣,無需虛名。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簡單隨性的思嘉卻能超乎常人地拜托這種枷鎖。當然,查爾斯始終成為了那最悲劇的一個,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妻子終其一生沒有愛過她哪怕一分鐘。
如果這時她還是那個任性的少女,那么戰爭終會讓她認清現實,也明白愛情和婚姻的區別。這冷酷的戰爭象征著生活的苦難,它總會在某一刻你不經意中悄然來到,無論你是否做好準備,它都會向你襲來,你無法躲避。王公貴族達官顯貴躲不掉,平明百姓奴隸更是躲不掉,甚至莊園里的最后那只雞也沒能躲掉。
她目睹了橫尸遍野的街道,所有人在逃亡,亞特蘭大一片混亂,她也想要逃離,可這戰爭給她的第一個考驗也來了,當然,她也成功地經受住了考驗。面對即將分娩不能立馬離開的媚蘭,她選擇了留下來。盡管她自私,但她沒有扔掉這樣一個“累贅,”,而且這個人還是她的情敵,一竅不通的她給媚蘭接生,將孩子順利產下來。我們不禁贊美那個在平常自私自利的思嘉在此時是如此的勇敢和有擔當。是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她還是保持著冷靜的頭腦,她還擁有做為一個人的良知。
最后,在瑞德的幫助下,她帶著媚蘭和幼小的嬰兒,踏上了回家的路,這一路的艱難無法用語言描述,沒有人會知道能否走回去,但思嘉硬是靠著自己的頑強意志回到了陶樂莊。中途瑞德的離去,讓她感覺到了恐懼,是啊,此刻面對生活風霜雪雨的時候,她是多么希望身邊能有一個人陪伴著她。但她也明白,有些路,必須自己獨立走,沒有人可以替代。人們常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在人生的旅途中,會有無數的人走入我們的生命,也許他們都會陪我們走上一段路,以消磨我們旅途的冷清與寂寞,或許給我們的恐懼帶來一點安慰,但最終的路,只有自己走,沒有人可以替代你,也沒有人可以一直陪你走下去。
回到陶樂園,一切已經變了樣,昔日美麗充滿生機的大莊園如今已毫無生機,像死灰一般沉寂。媽媽在驚嚇中已經去世,爸爸神經錯亂。家里唯一留下來的只是一大堆債券,沒有吃的,沒有錢,生活剛給了她一點希望,卻又重新讓她陷入絕境。但只要活著,只要有土地,就可以重新開始。她脫掉華麗的裙子,圍上了圍裙,她穿上了仆人下地時穿的鞋,走向了土地,用自己的手勞作,日光曬黑了她的皮膚,沉重的勞作讓她的手變得粗糙。但她卻有了不同于以往人生的特別收獲。她漸漸明白了父親對她說的話的含義,土地是世上唯一值得你為它奉獻,值得為它奮斗、犧牲的事物,因為它是唯一永恒存在的東西。是的,當你為什么東西付出過勞動時,你就會愛上它的,她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在土地上播撒著一家人的希望。她在土地中,漸漸變得成熟,更加堅強。
而戰爭歸來的艾希禮卻一直沉湎于往日的幸福生活無法走出來。他抱怨戰爭,是戰爭讓他失去了他所愛生活,他說,這里的生活太接近現實,如果沒有戰爭,他將一生快樂地沉醉在十二橡樹園里。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沒有勇氣站起來,而是一直選擇逃避。是啊,同樣面對生活的苦酒,有人將他一飲而盡重整山河再出發,而有人就借酒消愁,郁郁終生。
直到媚蘭的死終于讓他跌到底谷,媚蘭活著,他還有人可以說話,可以寄托感情,而如今他失去了家園,失去了妻子,也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和勇氣。而此時,看到面對她的表白無動于衷的艾希禮,思嘉終于明白,他根本就沒有愛過她,她這么多年愛的,只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萬念俱灰之中,她想起了瑞德,她明白了,自己已經在無意中愛上了瑞德,只是自己并不知道,可此時的白瑞德再也不會相信她了,她和瑞德,愛到分離才相遇。生活總是給我們開一個又一個的玩笑,總是在陰差陽錯中失去了很多東西。
戰爭改變了太多的東西,也改變了人的模樣。思嘉從一個任性活潑的青春少女蛻變成一個成熟穩重的人,但也有東西沒有變,那就是他對愛的追求,那種敢愛敢恨的無謂精神。
幼小的女兒死去,親愛的丈夫也離她而去,生活這次又只剩下她一個人了。她走到莊園中,俯身親吻腳下的這片土地,重新振作起來,紅彤彤啊晚霞照耀著這片土地,夕陽下,她的身影高大而迷人,看到這里,再也忍不住,任淚水流淌,被她感動的一塌糊涂,無論怎樣,一切都過來了,她挺過了那人生中最為艱苦的日子,所有隨風而逝的都是屬于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她已經涅槃重生,長成另一個思嘉了。“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這是一部令人讀起來回腸蕩氣的偉大著作,用細膩的筆觸和宏偉的篇幅描寫了一個女人一生的無奈、獨立以及成長史。她從始至終深愛著一個人,但前后三次結婚皆是為了生活,過盡千帆皆不是。但這也是書告訴我們的,生活畢竟是生活,它有著太多的含義,你不會因為失去了一個人而無法活下去,任何人的離開和任何打擊會給你帶來一時的傷痛,但你還沒有失去全部。只有經歷過生活的磨難,才能真正明白它是我們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我們才從生活中成長起來,明白人生的真正含義。
飄的簡單讀書筆記篇2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陳奕迅的這首《紅玫瑰》,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又有多少人在這首歌中看到了自己抑或別人的影子。而我仿佛看到了那位亂世中的佳人慘淡的一笑。
“她那對沉甸甸的耳墜子吊在長長的金鏈上,從整整齊齊網著的鬈發中垂下來,在褐色眼睛近旁擺蕩著,這對眼睛像冬天樹葉中波光皎潔的湖水,兩片褐色的葉子從寧靜的湖水中閃映出來”,她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子。作為一個南方莊園主的女兒,她無憂無慮、活潑開朗,父親的溺愛,讓她養成了高傲、叛逆、倔強和貪慕虛榮的性格。她就是《飄》中的女主——斯嘉麗。她美麗,但她更擅于利用自己的美麗,使用一些小伎倆,因此身邊不乏追求者。那時的她只熱衷于舞會,穿引人注目的漂亮衣服,穿梭于眾男子之間,成為各舞會的中心,看著那些男人在她的美麗下沉淪,她心中滿是自得。她隨意地游走、欲拒還迎,看著那些股掌之間的男人為他爭斗、為他拜倒,她也只是有恃無恐。
而她得不到的永遠只是艾希禮。艾希禮是一個紳士,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一身書生氣息,他善良,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斯嘉麗。被眾多男子環繞的斯嘉麗也自信地以為艾希禮是愛她的,是屬于她的。所以當她得知艾希禮馬上要和梅蘭妮結婚時,當她得知艾希禮不屬于自己時,她前所未有的焦慮與不安。得不到的艾希禮不停地騷動著斯嘉麗的心。她一邊寬慰自己艾希禮是喜歡自己的,并會為了自己悔婚,一邊又盛裝打扮舞會以吸引男子的眼球。而最后艾希禮并未如艾斯嘉所想般與她私奔,斯嘉麗也為了氣他閃電結婚——與梅蘭妮哥哥查爾斯。
婚后的斯嘉麗并沒有放下艾希禮,但隨著南北戰爭的發生以及生活的動蕩。斯嘉麗漸漸發覺自己對艾希禮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喜歡。當艾希禮從戰場上活著回來,他衣衫襤褸、形容憔悴,原有的高貴氣質已消失殆盡;當塔拉莊園受難,艾希禮卻軟弱無能;當艾希禮受斯嘉麗之托管理一個木材廠,但經營得很糟糕。斯嘉麗才不能不承認那么多年來。其實愛的只是自己所想的那個完美的艾希禮,那么多年的執著只因當初的得不到。
有時候我們都是為了得不到的東西而苦苦掙扎與執著,而忽略了這件東西是不是心中多想、心中所得。如同斯嘉麗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真正愛的是瑞德,之前的執著與沉迷,只是因為得不到。生活中總會有很多得不到的時候,不時不妨放下而遠觀之,興許有新的境遇。有時候,得不到,就不要,多多關注身邊的人與事,擦亮自己的心靈,會有別樣的發現。
飄的簡單讀書筆記篇3
學校要求寫名著讀后感,無奈,也每天抱著本厚厚的書啃啊……
我最喜歡的《飄》。里面主要是圍繞思嘉、艾希禮、瑞德的感情線索展開的。故事最后當思嘉發現她的真愛是瑞德時,一切都遲了。瑞德對她的愛已經被她的固執隨時間慢慢消磨掉了。她固執的認為她愛的是從小青梅竹馬的艾希禮,并緊緊抓住他不放。對愛她的那些人非常殘忍,用他們的愛當作鞭子放在愛她的人的頭上。所以,瑞德對她不能向其他人一樣,不然,她會覺得他也軟弱可欺,于是瑞德用他日常嘲諷的方式愛她。他愛她,也理解她,于是寵她縱她。可憐的思嘉無視它,認為他的愛是理所當然的。真愛來了,不知曉。真愛走了,沒感到。故事的結局總讓人感覺一團陰影,畢竟結局讓人不快樂。它同樣讓人思索愛情的點點滴滴。
感情是復雜的,感情的路沒有一帆風順的。因為把兩個本來毫不相干的人揉在一起本是件困難的.事。我最近讀了一篇__叫《補過的愛情要不要?》,有這么個故事。瓷盆碎了,需要修補匠修補。當它再一次被不經意打碎時你會發現,修補過的那一塊完整無缺。所以,當我們的感情出現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是共同修補再呵護,而不是出現問題就找借口說我倆不合適而拋棄它。當無法修補或修補不了時再想想是不是應該放棄。我想,至少我們對一份感情負責吧,也是對自己負責……感情丟了就丟了,沒有誰,世界一樣瘋狂。畢竟,尋找感情的過程是一條尋尋覓覓的路。如果愛了,就認真一點。沒有誰能把感情拿的起又丟的下,除非他沒認真。
送大家一句話:珍惜+包容=長久!
飄的簡單讀書筆記篇4
初讀《飄》,覺得作者不知道在講些什么,只知故事是從一場宴會開始。后來,再次讀了一遍,或許是成長了,便讀出了整個故事的曲折、復雜。
縱觀全文,我覺得,最喜歡的人物還是思嘉,盡管她任性狡黠、殘忍貪婪,但同時在她身上表現出的還有她的嬌艷美麗、精明能干。她不像當時的婦女們,她們那么拘謹,又是那么迂腐,而思嘉不同,她是只活潑又不受束縛的鳥兒,在那樣一個昏暗的社會自由自在翱翔。當她錯誤地給艾希禮套上自己精心編制的“禮服”時,她的愛便錯了;當她不明白自己的情感,消耗盡瑞德的愛時,她又再次錯了。好在,思嘉很堅強,當她兩次犯錯時,她想起父親的話:“世上唯有土地與明天同在。”她正面自己的情感,不再迷茫、猶豫,她相信明天,明天她就能把握住愛。主人公思嘉便是那么一個有些孩子氣,卻又堅強,擁有希望的人。
就像艾希禮所說,媚蘭是那樣脆弱膽小,而思嘉卻是那么勇敢。雖然思嘉在愛情上失敗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顯而易見得成功。當艾希禮把媚蘭托付給思嘉時,盡管心里很不滿,但她還是遵守自己的諾言,細心地照顧媚蘭。在戰爭期間,人人都過得很困難,思嘉卻靠著自己的努力養活了媚蘭還有自己的一家人,雖然很多是靠欺騙弗蘭克得來的。或許,有人認為她真是狡猾,手段卑劣,但我卻不能認同,思嘉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救所有的人,她不能讓父親的家業毀于一旦。思嘉是那么努力,她執著、勇敢地保護著所有人。
與媚蘭相比,思嘉真算不上一個良家婦女,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才更顯得真實,更令人感同身受。媚蘭太完美,完美到不可能,所以她只能算是一種美好形象的代表而已,這便是我喜歡思嘉的理由,她才是一個正真活著的、有血有肉的人。于媚蘭,思嘉剛開始的情感只有嫉妒與厭惡,但最終媚蘭的寬大胸懷讓她明白了她是喜歡和依賴著媚蘭的,畢竟,媚蘭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幫助她。思嘉其實也擁有一顆寬容天下的心,戰爭期間,她以寬容容下了媚蘭。正是這樣一顆寬容的心,保護了媚蘭,也讓思嘉看清了自己。
《飄》的篇章是華麗的,它塑造了思嘉這樣一個有著自己靈魂,又豐富多彩的人物。讓我從思嘉身上認識了她的堅強、任信、努力、執著、勇敢與寬容。全文也因此人物,增添了不少的意趣。
飄的簡單讀書筆記篇5
記得上一次讀《飄》,應該是一年以前的事了。那時,我偶然地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一篇關于《飄》的文章,內容不記得了,但讀后卻記住了“飄”這個好聽了名字。于是很快,我就到書店把它買了回來。懷著一股好奇,在幾天的時間里一口氣將它看完了。我想,這應該是我所讀過的最能吸引我的一書了吧。
《飄》是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遺世之作,自問世以來,便靡全球,并且暢銷全球,而主人公斯佳麗與瑞特巴特勒在美國南北戰爭及重建的背景下展開的愛情故事也成為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
當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我深深地被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著,而這一次,更能吸引我的,則是小說中作者所塑造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勇敢無畏、為生存用盡手段的斯佳麗;英俊優雅頗具紳士風度的韋爾克斯阿希禮;善解人意的玫蘭妮;投機倒賣,“國難財”卻又機智幽默不乏紳士風度的巴特勒……這些個性鮮明的平凡小人物身上,都散發出一種獨特氣息與魅力,吸引著我。
而在這些人物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斯佳麗。
這位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熏陶而血液里卻流淌著叛逆因子的女子,在戰爭前一心只想著如何憑借自己的美貌吸引全縣所有青年才俊特別是阿希禮的目光,而戰后,為了生存,為了她所視為生命的土地,她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一切,包括養活她情人和她情敵在內的一大家人。
為了生存,她開槍打死了闖入塔拉莊園企圖搶劫的北佬軍官;為了保住塔拉莊園,她可不擇手段,搶走自己親妹妹的未婚夫;為了三百美元,她也可以下嫁給“流氓”巴特勒……
在她以前所熟悉和生存的世界被戰爭徹底顛覆后,她并沒有因此而倒下,而勇敢地站了出來,“以自己的豪俠氣概去征服世界”。
盡管斯佳麗的手段卑劣,愛錢如命,但這一切都只是生存,為了挑起整個奧哈拉家族的重擔,盡管她有時會怨天尤人,垂頭喪氣,但她卻永遠不會喪失對生活的勇氣與希望,無論處境多么艱難,她都不會放棄。
“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說得真好!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了,這是故事結尾斯佳麗面對深愛自己的巴特勒最終離去時說的一句話。“明天,我一定有辦法留住他!”看,這就是斯佳麗的信心與勇氣,無論怎樣,永不言棄。如同梁靜茹在《勇氣》中所唱的那樣:“我是宇宙無數超級勇氣美少女。”這,就是斯佳麗的豪俠本色,無所畏懼,一往無前。
《飄》所帶給我的,是一種信心,更是一種勇氣。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一個人在戰斗,就像斯佳麗那樣需要獨力去撐起塔拉莊園。但《飄》讓我懂得,即使一個人,只有你的勇氣還在,就一定能夠走出困境,只要你的信心不垮,就必定會到達理想的彼岸。
讀《飄》,讓我懂得。
飄的簡單讀書筆記篇6
梗概
南北戰爭期間,好強、任性的莊園主小姐斯佳麗因為種種原因糾纏在幾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斯佳麗從一個單純的少女,逐漸被戰爭所通迫,為了過上安穩的日子,變得勾心斗角,做些不被那時的社會所接受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她也不斷的與自我抗衡,不斷成長,用各種手段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全文中雖然充斥著一個又一個的悲劇,但是仍然展現出一個女性為了生存和生活最勵志的濕象,可以說《飄》既是人類愛情的絕唱,展現出愛情對于一個人無形的力量,又在其中反映了社會中政治、經濟、道德等諸方面的深刻變化。
摘抄
1、生活沒有義務滿足我們的期望。我們應該接受現實并因情況不是更糟而感恩。
2、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為之工作,為之戰斗,為之犧牲的東西。因為,它是唯一永恒的東西。
3、世上的一切,男人都愿給女人,單單容不得女人太聰明。
4、世上沒有什么東西能拿我們怎么樣,可是,我們自己要是老想恢復失去的東西,老想著過去,就會毀我們自己。
5、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過于,他近在身旁,卻猶如遠在天邊。
6、我不想得到永生,也不想有來世。我只希望能永遠消失在浩浩蒼穹之間,就當做這世上從來就沒有我這個人。反正在這世上,我只是一個無名氏。
7、如果你總是思考你失去了什么,永遠不會忘記,你會打敗你自己。
8、仆人雖然愚昧,卻以誠實和誠實為愚昧的后盾。不管一個女人有多丑,她總能從她的身材、性格或其他細節中發現美。不管一個男人多么沒用,她都會說他將來可能會改變。
9、要打撈被拋進海里的貨物是很困難的,而當它們被打撈上來的時候,往往因為太壞而無法修補。我擔心,當你能夠把你的名譽、你的美德、你的善良投入大海時,你會發現它們全都被水改變了,變得毫無用處,甚至陌生。
10、你喜歡狗,是嗎,斯佳麗?你是愿意把狗關在狗窩里,還是愿意把狗關在馬槽里。
11、我明天回塔拉再考慮吧。那我就可以忍受了。明天,我要想辦法讓他回來。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感想
我特別喜歡斯嘉麗不服輸的性格。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也許會像斯佳麗一樣遺失很多美好、遭遇許多挫折,我們可以失望,可以失敗,但絕不能絕望,不能放棄。斯佳麗原本是個家庭優濕的大小姐,但是隨著戰爭的爆發、結束最終落魄到為生活出賣自己靈魂的地步,這一志則既有外部因素,也和她個人的性格息息相關。斯住麗從一開始就對希禮有著難以自拔的好感,但也許是出于年少羞澀不愿表達,又或者是出于一種驕做矜持的大小姐姿態沒有率先表達自己的愛意,使得愛人錯過最終成為了別人的新郎。但是這一切并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由于對于這段感情的難以制舍或者是出于賭氣的成分,斯佳麗選擇嫁給希禮老婆的親眷,可是悲劇來得快且徹底,新婚的丈夫很快戰死留的斯住麗立即從一個新婚少婦變成了寡婦。難以評價這段感情的結局是好是壞,對于一個可憐的生命來講,斯佳麗的丈夫的離去確實令人難過。但是對于斯住麗而言她只是失去了一個不怎么愛的丈夫,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她丈夫是在相互交織的情感中的一個犧牲品。
斯佳麗是一個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的`女子,不能簡單的用一些充測道德評判的詞語來定義她,不論是“傻白甜”還是"白連花”。因為這個矛盾的個體會因為周圍生活的改變被塑造成所有可能的樣子。她也許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但是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她不愿成為被心愛的男子拋棄的人,她不愿意自己一直被貼上“寡婦"的標簽,她不愿意自己一直處于社會的最底層,所以一旦有機遇她便會緊緊的把握。她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始終不能說她變成了更壞的人,不能說生活讓她黑化。她只是一直在探尋自己到底要什么,她只是不斷在為自己做更好的打算。
書本中讓我感最深的情節是:當斯住麗得知自己必須替塔拉莊園籌一筆巨額的稅金,她扯下窗簾布做了套新衣蒙,并鼓起勇氣去找被北軍羈押的白瑞德,并企圖歡瞞他自己過去的苦日子,并施美人計騙取瑞德的錢,但卻被瑞德識破,且被瑞德告知他的錢已被北軍扣押。回程途中、思嘉巧遇了妹妹的愛人甘富蘭,并發現其由于從商成功而致富,并將其誘拐作與自己結婚,付清了塔拉的稅金。首先創除道德層面的評判,斯佳麗又一次將自己的婚婚視作某種交易或者是工具,不同于第一次的幼稚和感情用事,這一次斯佳麗是為了莊圓籌得一筆巨款來維持生計,是迫不得已的一種在艱難求生狀況下的最優解。在我看來她是一個行動力極強的強勢者,在辛苦勞作的這段時間,沒有因為婚姻破裂,家破人亡被徹底打倒,而是努力在最底層為生存奮斗。相此起她以前富麗堂皇不愁吃穿的日子,這段經歷反而將她鍛煉地更加堅定勇敢。當能再次找到一個向上攀爬的機會,斯住麗毫不猶豫立馬全副武裝地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可以說她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強者。
我認為全文中最意難平的是,當斯佳麗在愛情中不斷追求卻又一無所獲之后,才發現了最愛自己的,也是自己最愛的人竟然一直以來,從始至終都陪伴在自己身力,可最他許就因為距離產生美,或者說是人們總是過于不珍現經而易舉就到手的感情。使得斯佳麗和白珠德到最后一刻才明了對方最赤誠的心意,但是這個程中兩人也失去了很多:初識時最美好的年華,婚后本應該甜蜜浪漫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愛情賴以為生的最親愛的女兒。不過結局兩人還是前嫌盡釋,與過去和解,有一個相對英好的結局。也許曾經的那些裂瘋讓彼此更加難舍難分,成為了對方生命中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存在。兩人也在歷經風霜之后找到了最中心靈的歸宿,成熟、溫柔且異常堅定的站在對方的身后。成長很痛,但是堅持走下去就會涅架重生,這是一部大女主的經典文學,她始終靠自己的智慧、努力和選擇走上一條不后悔的路。
飄的簡單讀書筆記篇7
人生一世,好比草木一秋,常言道浮生若夢,似乎生活就是一出悲劇。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糾葛,為讀者詮釋了坎坷而又感人肺腑的人生路,也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情”字在人的一生中所占有的地位有多重,在“愛”與“被愛”之中的選擇意味著什么。
斯佳麗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讓人既想愛又想恨,她一味地追求著自己所謂的愛情,而忽略了那個值得托付一生的男子,就如同娜塔莎一樣沉浸在自己認為的美好愛情中而神魂顛倒,失去常理。也許很多人認為她是幼稚的、愚蠢的,但我欣賞她,在那個特定的時代里,斯佳麗不拘一格,突破傳統和道德的限制,是多么驚世駭俗。她是值得瑞德付出真心去愛的人。在戰火連天的情況下,瑞德又執意去前線,媚蘭又將生產,斯佳麗在沒有任何依靠下,獨自一人帶著病婦和小孩沖出火光駛向塔爾蘭村莊。你無法想像一個貴族千金冒著的多大的生命危險做著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或許一個人面臨絕境時,他的內心可以強大至斯,超越生死。
和斯佳麗一樣,瑞德也是一個不愿受世俗禮教限制的人,他的形象深入我的骨髓,直至內心。一開始,他是一個讓人討厭的形象完全是一個痞子,然而生死攸關時,他拋卻兒女情長,拋下他深愛的斯佳麗奔赴前線,他的男兒本色在那一刻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在他先前的言行中無一不流露出對國家民族的厭惡,但在危急時刻,他骨子里的愛國激情催他去為民族拼搏。難道說這不是一個魅力十足的主角嗎?
我認為媚蘭是作為一個好妻子的不二人選,她寬容大度、堅強、重視友情。她是多么看中與斯佳麗之間的友誼,當她聽聞斯佳麗與自己丈夫有染,卻還是選擇相信斯佳麗,并幫助斯佳麗抵擋流言蜚語。和一個如此偉大的人成為朋友,都將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她的愛能包容你的錯誤,成就你的美好。如此美好善良的心,一旦匯聚到一定力量,將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而我們的心靈又該怎樣無盡的寬廣?
讓我們“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仍然會發現生命的'本質其實是歡樂,雖然人生的結局不夠圓滿,但是我們還是從中體會到了幸福的滋味。斯佳麗沒有跟瑞德在一起,看似悲劇,但是斯佳麗并沒有絕望,而是堅信“明天會好起來,一切都將會過去”,這又何嘗不是希望?事實上,更多的時候,我們在生活的路上走的不好,不是路太狹窄,而是我們的眼光太狹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們的不是路,而是我們自己。
米切爾夫人在洋洋灑灑幾十萬字的敘述中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并能引發你對人生,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人與世界的關系的深刻思考。從而使你更加明智的對待人和物,讓你對人生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人生或許是一場悲劇,但我們可以擺正心態,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