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布頭奇遇記有感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別人,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可以增強你的人際交往能力。接下來給大家分享讀小布頭奇遇記有感,希望對大家寫讀小布頭奇遇記有感有所幫助。
讀小布頭奇遇記有感篇1
《小布頭奇遇記》讀后感在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給我一本個性漂亮的故事書,剛拿到手里,我就被漂亮的封面所吸引,飯都顧不上吃就纏著媽媽跟我一齊讀。
這本書很厚,里面有拼音,我看著拼音也能夠自己拼讀,但是我讀的速度比較慢,我很著急想明白后面的情節,所以媽媽同意跟我每人一個自然段的讀。就這樣,每一天放學我一寫完作業就讀這本書,迫不及待地想要明白故事的結局。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布娃娃,他的名字叫“小布頭”,膽子個性小,總是想決心做個勇敢的孩子,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呢?他就從醬油瓶子上跳下來,還打翻了他的主人蘋蘋的飯碗,蘋蘋批評他不愛惜糧食,他還生氣了,從蘋蘋家跑了出來,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看了這本書以后,我覺得小布頭很可愛。他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并努力改正,他從開始膽子很小轉成了勇敢的孩子,他從不愛惜糧食到懂得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我也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做一個善良、勇敢、可愛又充滿智慧的孩子。
讀小布頭奇遇記有感篇2
《小布頭奇遇記》這本書,你們就應都讀過吧,書中的小布頭因為膽子個性的小,所以他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勇敢的人。
小布頭原是蘋蘋的小布頭娃娃,但是小布頭犯了錯誤,蘋蘋批評它,小布頭就生氣了,逃離了蘋蘋的家,決定去找豆豆。從此小布頭的歷險記開始了。
在歷險中小布頭結交了一只小雞朋友——小蘆花。之后被四只老鼠當成點心叼回了老鼠洞,在洞中悄然聽到老鼠要打小蘆花的注意,小布頭為了朋友豁了出去。它把老鼠的計劃告訴了小蘆花,小蘆花才得以逃生。老鼠得之是小布頭泄的密,就要把小布頭吃了。這時,因為有人要拆遷,就把房子連同老鼠洞一齊踏平,老鼠們落荒而逃,小布頭被人發現,送到了一位愛哭的小男孩手里。小布頭得之這個男孩原先的小布娃娃被老鼠叼走后,他決定幫她找回布娃娃。救出后才明白原先那些布娃娃就是小布頭以前的朋友。
小朋友們,我們每人都會有一些不足,但我們要勇于克服。就像文中小布頭那樣,開始十分膽小,但只要你努力就能克服,你就會成功的。
讀小布頭奇遇記有感篇3
以前我為唐宋讀過《小布頭奇遇記》,唐宋對這本書很感興趣。這次讀書節活動中,我倆共讀過前面的一小部分,后面的都是她一人讀的。我只是拿書對她提問了一番,還好,故事情節她還能記著。讀完這本書,我也很受教育,我們總是對自己得到的東西不明白珍惜,失去了、離開了,受盡了苦難,才明白自己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就如小布頭來說吧!他來到蘋蘋家里,蘋蘋一家都對他好。可他心里卻想著如何逃走,蘋蘋對他不珍惜糧食的行為批評了他,他比蘋蘋還氣。這不他最后逃走了,離開了愛他的蘋蘋。坐上了真正的火車,和一大堆大白薯堆在了一齊,小蘆花還把他當成了食物呢!之后又被鼠老大等四只老鼠捉到了老鼠洞,因為分配不均所以才沒被吃掉。小布頭想蘋蘋想得做起了美夢,還好郭爺爺家蓋新房,意外救了他。之后他又被大娃縫到了風箏的尾巴上,老鷹用爪子抓小布頭時,扯斷繩子,兩只老鷹又爭起了小布頭。小布頭從空中掉到了野地里,被雪埋了好久好久。幸好,老郭爺爺救了他。他又回到了二娃的手中。最后小布頭才真的與蘋蘋重逢了!
唉!小布頭真的不容易阿!他上天入地的經歷肯定讓小布頭受到很多的教訓。要不和蘋蘋重逢時,他是那么的幸福,眼淚打濕了蘋蘋的臉,他還聞到雪花的香味了呢!
讀小布頭奇遇記有感篇4
小布頭它很膽小,它想找一個勇敢的孩子做朋友,想使自己也勇敢起來。它找到了豆豆,豆豆雖然是一個男孩子,但是,他很膽小。最后,蘋蘋得到了小布頭,雖然是一個女孩子,但是,她卻很勇敢。我想:小布頭很幸運,因為它的愿望實現了。我感覺小布頭很膽小,但是,我期望小布頭能勇敢起來。我也十分膽小,也想勇敢起來。
怎樣才能勇敢起來呢?我覺得首先就應有勇氣。其次,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所以我就應看一些科學知識類的書,并努力學習。
讀小布頭奇遇記有感篇5
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愛這本書,直到現在,對這個身著鵝黃翠綠衣服的小娃娃我仍記憶猶新,長大后重溫他的奇妙旅程就好像回到孩童時期,被這種溫柔親切的感覺所包裹,喜歡的心情別無二致,但我開始明白這喜歡從何而來。
一本好的童書不一定要有面面俱到的解釋,也不必灌輸什么大道理,只要真真實實地從孩子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給閱讀它的孩子有一個體驗的過程,能產生認同感,就自然而然會投入自己的情感。讓孩子透過另一個孩子去看、去想、去問就是最好的童書,孫幼軍老師筆下的這個故事就是這樣,輕而易舉就讓小布頭來到了我的身邊。
小布頭是幼兒園老師拿大娃娃用剩下來的布料做的,剛開始是個有點驕縱,有點偏見,愛哭,膽子又小的男孩子,但其實心地很好,愿意為別人著想,很有一番小志向,被批評不高興了也會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因此他雖有點不足但也討人喜歡,很容易讓我產生認同感,就會迫不及待想看他怎么越變越好,成為一個勇敢堅強的小男子漢。
現在再讀就會感受到孫幼軍老師當初是以怎樣溫柔的筆觸來描摹孩子的內心世界,小布頭滿足了那時還是個孩子的我的多少想象啊!小老師怎么一針一線做出小布頭,蘋蘋帶回家把這個小娃娃放在餐桌上一起吃飯,給他搭小床小房間,希望他能陪著自己一同成長,而小布頭真的能跑能跳,看他從醬油瓶上蹦下來好像自己的幻想變成現實一樣。還有小布頭把種麥子當成種雞蛋,扇一下,呼啦一夜長出好高的麥子樹,掉了一地雞蛋大的麥子來,這樣的奇思妙想讓人內心都柔軟起來。
我很喜歡大鐵勺講給小布頭的故事,有著時代的印記,孫老師的用語親切質樸,看得心酸又感動,忍不住要跟著小布頭掉眼淚,又哈哈大笑起來,不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后的自己都能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動。小布頭從這里開始慢慢改變,他不浪費糧食了,害怕也去斗大老鼠,救自己的朋友小蘆花。看小布頭成長起來特別開心,想不到那些大道理來,其實好的童書就是這樣,不為了要說什么道理,孩子看得快樂、感動就好,道理是慢慢耳濡目染來的,孩子有孩子的語言和世界,能打開情感的入口就達到了童書的目的。
看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很多稚嫩的、好玩的、溫柔的、奇異的美好來,我真的很喜歡小布頭,因為小布頭是一個頂好頂好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