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草船借箭讀后感800字
寫讀后感需要對所讀內容進行分析、評價和反思,這可以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讀草船借箭讀后感800字參考,希望對大家寫讀草船借箭讀后感800字有幫助。
讀草船借箭讀后感800字篇1
《草船借箭》是我國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的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了勝利。在事實面前,周瑜不得不敬佩諸葛亮的才能,并自嘆不如。贊揚了諸葛亮杰出的神機妙算的才能和廣闊的胸懷。
讀完全文,我情不自禁地想:諸葛亮神機妙算地取得勝利的關鍵原因是什么呢?他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經過思考,我總結出諸葛亮取勝的關鍵原因是: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善于謀劃。具體說是:一、諸葛亮熟悉氣象變化,知道三天必有大霧。二、諸葛亮熟悉地理情況,把船停在受箭最佳的地方,回來的時候能順風順水。三、諸葛亮知己知彼,深知魯肅為人忠厚,不會泄露借船機密,敢請他幫忙;知道曹操多疑,用兵謹慎,不敢輕易出兵,只會放箭壓陣;明白周瑜心胸狹窄。四、謀劃周密,巧妙安排,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如:巡排草船,精心偽裝;利用大霧,逼近曹寨;擂鼓吶喊,虛張聲勢;箭滿歸來,順風順水。
諸葛亮神機妙算獲得成功給我們的啟示之一是:作為現代的小學生應該努力形成各方面的素質,只有博學多聞,素質全面的人,才能在各種復雜的情況面前從容自若地應付。
啟示之二是:小學生應該做好預習工作,才能在課堂上迅速地準確地回答好老師的問題。你只要想一想就會知道:如果諸葛亮沒有先想好對付曹操的對策,沒有通過看云識天氣推測到三天后必有大霧,他會這么鎮定自若胸有成竹地答應周瑜并立下軍令狀嗎?
啟示之三是:做人應該寬宏大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事業推向新的境界。小學生不要因小事和同學鬧矛盾,要通過自己的智慧來證實自己的實力,讓別人佩服你。決不可以采取譏諷、造謠,甚至中傷陷害的卑鄙的手段來達到超過別人的目的,因為這種做法是愚而無能的表現。
啟示之四是: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有巧妙的安排。只有做事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辦得妥妥貼貼。如果沒有三思而后行的思想,做事沒有條理,沒有高-瞻遠矚的眼光,任何事都不可能辦好。那種幻想名揚天下,又不采取周密行動的人,永遠都只能是紙上談兵。
總之,我們要從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謀事中吸取有益的東西,努力把自己造就成具有全面素質的優秀人才,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讀草船借箭讀后感800字篇2
暑假里,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
《三國演義》是有非常多回的故事組成的,其中比較有名的.是:關公溫酒斬華雄、赤壁之戰、三顧茅廬、空城計、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等等。而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故事是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心胸狹窄的周瑜見到孔明比自己還要能干,想要害死孔明,就讓孔明十天造十萬只箭來,如果孔明辦不到就殺了他,這已經是非常難辦的事情了。但是孔明認為三天就能做出十萬只箭。因為足智多謀的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早已預算到三天只后會大霧漫天,而且孔明膽大心細,知己知彼,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余自然環境及氣候變化來玩成用兵,不費吹灰之力就的到了十萬只箭,因此輕松的擺脫了周瑜的暗算,讓周瑜覺得自己神機妙算,從而自嘆不如。
從草船借箭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孔明的三個優點:巧籌備、識人心、懂天文。
巧籌備:孔明叫魯肅備二十只小船,每條船上要有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為幔,千余個草包分布在兩邊。孔明知道這樣的裝備,箭一定會穿不過去,而是插在上面。而且孔明剛好算到二十只小船差不多能裝十萬只箭。
識人心:孔明知道周瑜心胸狹窄,想要暗算自己,但又知道劉備的力量很弱,要借用東吳的力量去打曹操,因此不敢與周瑜明著翻臉,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與周旋,擺脫了周瑜的暗算。他還知道魯肅的性格非常老實、善良,不會有小心眼,就叫魯肅去辦這些事情,最合適不過的。而且,孔明還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讓這個看起來冒險的行動有驚無險。
懂天文:孔明能料到第二天的凌晨一定有大霧,讓對方看不到自己的虛實。所以非常容易地借到箭了。
孔明的心胸寬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在三國時期,這個人才濟濟的年代,孔明也可以算是個佼佼者了。而且他一心一意地為劉備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己。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爭取做一個像孔明那么有用的人,報效祖國。
讀草船借箭讀后感800字篇3
昨天,我們學了《草船借箭》一課,讀的過程中,我就感覺有些地方讓我困惑,回家后我仔細琢磨了琢磨,終于發現了諸葛亮的幾個疏忽,真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不過還好,幸虧周瑜、曹操、魯肅那幾位太笨,才使諸葛亮的計劃沒有落空,既弄到了十萬只箭,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下面我就給你條分縷析一下諸葛的缺漏:
第一處錯誤:在于諸葛亮在向周瑜承包造十萬支箭的任務時立下的軍令狀上!你們想一想,諸葛亮的軍令狀上肯定寫著:如果三天造不出好箭,甘受懲罰。關鍵就在“造”這個字上。最后諸葛亮一支箭都沒有“造”,那十萬支箭全是靠計謀搞來的,或者說從曹操那里“坑”來的。當時如果周瑜再聰明一點,或者像我們語文老師那樣善于挖字眼,善于刨根問底,追究“造”這個字,那諸葛亮肯定會被周瑜給整死的。可見周瑜還不夠奸詐、賴帳、狡猾。
第二條,諸葛亮冒了一個大風險。如果當時魯肅不那么憨厚,做一回雙面間諜,抓住發財的絕好商機,用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來向周瑜索要“間諜”費用,周瑜肯定會花那九牛一毛的小錢套出諸葛亮的計謀,從而整死諸葛亮,以解心頭之恨。到時候,計謀泄漏,周瑜肯定會使詐:將船打幾個洞?系青布幔子松一點,風一刮就露餡?那是最平常的計謀了。還好,魯肅沒有動貪念,反而榆木腦袋不開竅,倒幫諸葛一把,這才能草船借箭成功。否則,諸葛亮準會在借箭途中被水淹死或被箭射死!呃呃呃,諸葛亮把“寶”押在魯肅的善良、憨厚上,我真替諸葛亮捏了一把汗……
第三條:那曹操七竅開了六竅,一竅不通,簡直是腦袋短路。如果當時曹操稍微再動一下腦筋,將箭上涂滿油,并且點著,那肯定會制造一場小型的火燒大江,將諸葛亮活活燒死,制成烤乳“諸”。不僅絕了后患,而且后來也不用吃赤壁那場大火的厲害了。
以上三條完全可以要了諸葛亮的命!所以《草船借箭》得以順利實施,不僅僅是因為諸葛亮能掐會算、足智多謀,還因為對手太笨,考慮不周,才讓諸葛亮計謀得逞。一個《草船借箭》里有這么多漏洞,所以依我看諸葛亮也不見得很聰明。
讀草船借箭讀后感800字篇4
今年暑假,我看完了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這本書,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因為周瑜妒忌諸葛亮很有才干,在一天商議軍事的時候就叫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說可以在三天之內造完,并且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罰,周瑜聽見了很高興,就用酒席招待了諸葛亮。之后周瑜就派魯肅去諸葛亮那里探聽情況,諸葛亮就請求魯肅幫他準備二十條船,每條船上有三十名軍士,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而且這件事不能讓周瑜知道。直到第三天四更時,諸葛亮就叫上魯肅一起去取箭,他們向曹營駛去,諸葛亮命令軍士們一邊擂鼓,一邊吶喊,曹操聽到了,就下令不要輕易出動,叫一萬多名弓箭手一齊朝江中放箭。則這些船都靠近曹營受箭。后來諸葛亮就叫這些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當了,下命令追已經來不及了,諸葛亮他們回到營地,魯肅把整件事情的經過告訴告訴了周瑜,周瑜自嘆不如。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周瑜的狡詐、驕傲和妒忌他人的才華,他不希望有人比他強就設計陷害別人。諸葛亮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他一下子就識破了周瑜的詭計,并且還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復。通過這件事情,讓我聯想起,這個學期有一個同學她學習不如我,而且還非常瞧不起我,這讓我非常討厭她,到了學期末,她的成績居然比我好,這讓我十分吃驚,也十分懊悔,我就是因為太驕傲,所以才落后于她。下個學期我一定要超過她。
一個人只要克服了妒忌心理,心胸寬闊,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會有人愿意與他做朋友,如果克服不了,就會像周瑜那樣,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諸葛亮那樣豁達大度,那么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會多一份融洽,多一份信賴,那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是多么美好呀。
讀草船借箭讀后感800字篇5
今天,我學習了《草船借箭》一課,讓我深受啟發。
《草船借箭》主要講了心胸狹窄的周瑜見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籌,便心生妒忌,相方設法要將諸葛亮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以軍中缺箭為理由,要求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否則軍法處置。由此可見,周瑜不僅妒忌心很強,而且陰險狡詐。然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卻沒有任何顧慮,還胸有成竹地答應下來,趁著第三天大霧彌漫,用扎滿了草把子的船從曹營“借”來了十萬支箭,使周瑜的奸計未能得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確有這種人。他們害怕別人比自己優秀,生怕別人超越自己。當別人有了成就,受到別人的敬重時,他們不去探究別人獲得成功的原因,不去虛心地請教,而是一味地去譏諷、造謠、傷害別人,這是多么的愚蠢啊!
讀了《草船借箭》,我不禁想起了數學家華羅庚。他在小學的時候算術常常不及格,但他沒有灰心,更沒有去妒忌別人,而是默默地告訴自己:別人是人,自己也是人,別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于是,他開始研究別人為什么能考得那么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最終成為了遠近聞名器的大數學家。但他并沒有就此止步,還推薦陳景潤去摘取數學的“王冠”上的“寶石”。華羅庚這種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啊!讀了《草船借箭》,我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那是一次期中考試,我在家緊鑼密鼓地準備了好久,本想著這次班級第一的寶座非我莫屬了,可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直在班里默默無名的小李,竟然以高出我兩分的成績坐擁了班級第一的寶座!看著她接受全班同學的贊美和老師的表揚,我越發覺得不滿,一種叫妒忌的情緒在胸膛中蔓延。下午放學后,我一個人在班級里值日,突然,一張試卷從書桌里飄出來,我過去一看,原來是小李的,我就悄悄地把它塞到了講臺角落,第二天小李來到學校找了好久都沒找到,在班里哭得很傷心。回想起來,我那樣的心思和做法是多么卑鄙啊!
妒忌這個東西,害人害己,我們不能有妒忌心,要做一個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