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游記讀后感500字
寫讀后感可以讓人們更好地感受到書中的人物情感和情節變化,從而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寫好老殘游記讀后感500字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老殘游記讀后感5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殘游記讀后感500字篇1
《老殘游記》中,寫人寫事的技巧并不高,但寫景卻是《紅樓夢》、《水滸傳》所不能及的,更不是《西游記》所能比的。
如書中關于大明湖的描寫,令我印象深刻: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哪一株半株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
這是靜,就是一幅畫,是如此的和諧與安詳,光是顏色的詞兒,就有十一個,而綠色就有三個:蒼翠、綠、碧。
蒼勁的綠給人以無限歲月和歷練的想象,一陣疾風吹來,樹枝輕輕搖,正見樹枝蒼葉,晃出陣陣林濤,枝怒吼,風狂嚎,搖得蒼葉上下翻,卻不嬉笑。
翠柏與蒼松相映,翠柏更富有活力,鮮艷的衣裝而清雅,連袈裟都遜色幾分,香客拜佛,也會偷窺春色。
碧綠如翡翠,耀眼閃人心,誓與皇家色一較高下,卻不知深入凡世紅塵中。
……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大明湖業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有聲有景,分明一幅動態畫,雖不如上段色調繁多,卻也清新雅致,那一聲漁唱,雖未聽過,但在耳邊響徹。
書中的人固然重要,事情也重要,可沒有場景,就算有仙家,也只是在白板上添了幾筆,可有可無。
老殘游記讀后感500字篇2
《老殘游記》的續篇最末一篇描述老殘夢游地獄,最后其體香濃郁,業已是成就菩提果位了。作者劉鶚在文中多次論述佛理禪意,雖然到底他已經到了什么樣的境界,我們不得而知。最后的文字敢于肯定了老殘從凡夫證入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判斷他是對佛教有深入了解的。
我們說老殘確實是一個凡夫,從文章的開篇便勾勒出了老殘生活的窘迫,同時也指出他的優勢“為人頗不討厭”。這一句“不討厭”卻成了成佛做祖的基礎。
生活窘迫卻不急功近利,在江湖上搖鈴行醫卻似閑游看景,除了貼補家用,有了錢也不揮霍,遇人急難時又是不惜傾囊奉獻。開篇夢游蓬萊,黑夜泛舟,人單力薄卻力抗兇匪。聽聞酷吏玉賢行徑,不覺拍案而起,立即謀劃上書陳情。白衣之身公堂上直面酷吏剛弼。泰山上更出謀劃策幫助尼寺。充分顯示了老殘的俠客情懷。
當然老殘卻不莽撞,面對強人,也拿捏得體,不至自己于險境。利用白太守破冤案,壓制剛弼。利用捕快許亮兄弟,巧設金錢套擒拿賈二。
宮保要他來做官,他卻悄悄離去。開頭文中說他寫不了八股文章,可以知道他是不屑去寫。老殘能寫公文,會做詩。他同書店老板的對話,知道五經四書他全然是通達的。
兩處寫到他讀書的情景,一處讀《八代詩集》,說明老殘不好功名利祿,心境閑淡。一處讀《大圓覺經》,導致他最后飛升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