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
讀后感的內容可以包括對作者的評價、對主題的理解以及閱讀過程中的收獲等。好的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1
老舍先生的這部著作《駱駝祥子》并不長,只有20萬字,內容卻極其深刻。這部小說為大家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舊北京洋車夫的形象,揭露了舊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無盡的苦難。
祥子原是鄉下人,家里沒了田地,為了謀求生計,他來到了北平,干上了自己理想的職業——拉車。流了三年的汗水,他買了一輛是我們的新車。從此,祥子的事業蒸蒸日上,眼看著就要過上好日子了——可惜好景不長,一次業務沒做成,祥子連人帶車全被軍隊搶了去!可祥子豈是那種稍遇見點兒挫折便垂頭喪氣的人,他腦子一轉,趁著大部隊轉移之際,祥子偷偷牽上三匹駱駝,逃了出來——然而,慌亂下那三匹駱駝只賣了35元,離買車還差得遠呢!無奈之下,祥子只得又回到“仁和廠子”拉車。廠主劉四爺的女兒虎妞,由于太潑辣,已經三十多了還沒有找到婆家。虎妞看上了祥子,魅惑祥子,祥子栽倒在了她的懷中,還和她成了親。但,虎妞又在過生日宴會上和劉四爺鬧翻了,致使她和祥子只得搬出來住。沒過多長時間,虎妞死于難產,祥子只得將剛買的車又賣掉,為虎妞舉辦了葬禮。從此,祥子人財兩空。他染上了惡習:吸煙、賭博、騙錢、借錢不還,甚至還為錢誣陷其他人。祥子終于徹底的墮落了,和那些失敗的&39;底層人民一樣,變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年代的悲劇啊!腐朽、殘酷的舊社會無情的毒害了多少人!就連祥子如此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了期望的人,最后都恨透了這個世界!正如周恩來總理當初鼓勵戰士們時所說的:“國家沒前途,個人能有哪些前途?”祥子凄慘的結局,使我認識到國家與個人運勢的休戚有關。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2
《復活》中有很大部分生活畫面的描寫,從法院到教堂,從監獄到流放所,從莫斯科到彼得堡,從城市到鄉村,從俄羅斯到西伯利亞。通過這些畫面,作者把上層社會與人民生活進行對比,把貴族老爺、達官貴人與貧苦的老百姓進行對比,把統治者與犯人進行對比。
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想大概是瑪絲洛娃。作者通過瑪絲洛娃體現了俄羅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難和對整個黑暗社會的無比憎恨。她在拒絕聶赫留朵夫的“善行”時,一再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憤怒。正是這種感情觸動了她麻木不仁的靈魂,并最后使她覺醒過來。由于她的靈魂深處始終保存著善良的天性和與聶赫留朵夫初戀時的美好回億,“悔罪”的聶赫留朵夫才能獲得她的寬恕,井使她重新“愛”上他。瑪絲洛娃最終拒絕聶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結婚的建議,表現出瑪絲洛娃的崇高品質,也是她為了愛他而做出的自我犧牲。瑪絲洛娃的“寬恕”精神使她的靈魂獲得了“復活”,然而,我們卻看到作者在尋求瑪絲洛娃“復活”的過程中,逐步接近了托爾斯泰過去所否定和厭惡的“革命者”。
作者讓瑪絲洛娃進入政治犯的圈子;跟這些人接觸,使瑪絲洛娃感到親切和自然。西蒙松對瑪絲洛娃的愛情,雖然說是出于同情,確也是合適的。這能使她的靈魂感到輕松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的結合將會把瑪絲洛娃帶入革命者的隊伍。而聶赫留朵夫的那種仁慈的“懺悔”,無論怎樣真誠,卻終究免不了帶有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寬宏大量的意味。瑪絲洛娃意識到過去的愛情已經永遠不能“復活”,她也不再需要這一切了。而此時在她面前展現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義的、鮮活的、真實生活,這才是瑪絲洛娃真正的新生和靈魂的“復活”。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3
小時候看紅樓夢總是走馬觀花,因而許多章節幾乎是跳過不讀,有點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之意,不過小說里的詩詞卻還是深深吸引了我。那清新可人,清雅婉麗的詩詞,言簡意賅,朗朗上口,每每讀的時候得覺得賞心悅目,給我一種漸入佳境的感覺,讀了之后又覺得韻味無窮,久久不忍釋手,所以書里詩詞直到今天我都是記憶猶新,并且對大部分詩詞都能能夠夠一字不漏背下來,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長,在讀了無數遍之后才算對紅樓夢詩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紅樓夢》不僅是融哲學,文學、史學、社會學、醫學、建筑學、美學等為一體的博大精深的古典小說,也是一部蘊含著飲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娛樂文化等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還是一部表現封建社會的興衰史,反映封建社會文化的濃縮史,同時更是一部堪稱一絕的詩意化的藝術奇珍。一部紅樓夢可謂是做到了詩中有畫(話),畫中有詩(事),詩情畫意給后人留下多少想象的空間和思考的余地。
縱觀紅樓夢一書,詩詞是琳瑯滿目、枚不勝舉,佳作連篇、美不勝收,散發出藝術的芬芳與思想的光輝。琴棋書畫、詩詞曲賦不僅增添了這部小說的思想內容,也豐富了這部小說的藝術美感。因而博得世人的喜愛和青睞,也因此引來歷代眾多的紅學家、探佚者和紅樓夢愛好者紛紛去研究和探討。
對于紅樓夢這部古典小說來說,詩詞就宛若呈現在夜空上的繁星,璀璨而燦爛;詩詞就象點綴在這部奇書之中的一朵朵絢麗的小花,異彩紛呈。詩詞就又好比散落在這部奇書中的一粒粒的珍珠,晶瑩剔透,詩詞就猶如在鑲嵌這部奇書中一顆顆的明珠,華光璀璨。每一首詩和每一首詞都閃耀著藝術的魅力和思想的光輝。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4
大家應該都聽過《簡·;愛》這本書吧!可是提到這本書,我要告訴你: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書,但是這本書是我最愛看的一本書!
《簡·;愛》這本書主是夏洛蒂·;勃朗特寫的一本長篇小說,這本書主要是講述了:主人公簡·;愛在勞渥德學校畢業后,來到了桑費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并與羅切斯特先生互相產生了愛慕關系。后來發現羅切斯特的妻室是個瘋女人,簡·;愛逃出莊園,卻又不忍,后來又重新回到羅切斯特身邊的故事。
誰會相信一個平平凡凡的女子竟能在一個環境及其惡劣的學校里學習了整整8年!畢業后,竟會創造出一番事業,這些都是靠著她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敢于面對厄運的精神。誰又會想到,一個平平凡凡的女子,最后竟能成為一個富人羅切斯特先生的妻子。她是一個不嫌棄羅切斯特先生雙目失明,從而陪伴著他走過一生路程的小女子!
讀完這本《簡·;愛》,我就像重新收獲了許多知識一樣。一個從小就受人虐待,又在困苦的學校里痛苦般的生活了8年的女子,竟然最后都能取得那樣的成績;作為一個生活在現在幸福的孩子,如果在那時候,你無緣無故地受到了別人大罵,那你會怎樣做呢?書中的一句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當我們無緣無故地遭到別人的大罵時,我們一定要狠狠地回擊!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我們要努力地維護自己的尊嚴,所以我們要像簡·;愛那樣,當我們無緣無故地遭到別人的大罵時,我們就應該狠狠地回擊!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5
一定有一些人,常常為愚蠢的豬所恥笑。
豬,是被人們當作愚蠢、丑陋化身的臟物,是要聽從人類安排的、提供食物的機器,活著的目的無非是吃了就睡,多多長肉,那么賣相才好。
人,則被認為是自然界最高貴的存在,是萬事萬物的法則,是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
可是有這么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它超凡脫俗、玩世不恭,從不聽從于人類的設置安排——它大膽的跳出豬圈,瀟灑隨意的游走;它喜歡自主婚姻,于是去其他村寨尋找好看的母豬;它善于模仿,于是樂意跳上屋頂,學汽笛聲叫;它不屈服于人類安排的死亡,于是傾盡智慧去勇敢的斗爭。最終,它取得了勝利,回歸山林。
時下也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深諳生存之道,日日夜夜混跡于深沼泥潭之中,卻仍能保證官位不倒,財富不少。利我者隨之,逐我者害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真可謂是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發揮到淋漓盡致,香車嬌娃,日子好不逍遙!
一豬一人。豬,不愧是蠢物,逆社會之主流而行之,不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嗎?為人者,且嗤之一笑。而人,又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他們既愛設置他人,也包括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他們的貪欲,支撐那酒醉燈糜的生活。于是便有眾多的人,在同類設置的框架下,或畏縮,或順從,或茍且偷生。為了種種身外的利益、關系、人情,龜縮在一個干癟的軀殼里,猶自津津有味地殘喘。
自由,彌足珍貴,豬尚且不顧一切的追逐,而有些人卻偏不愛自由。如此看來,一些自詡為“法”的人們,為這些“蠢物”所恥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6
讀了《失落的一角》,我覺得人不需要追求事事完美,只要快樂就行,因為凡事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的。
《失落的一角》里的主人公是個不完整的圓,他為了成為完整的圓開始了一場旅行!不完整的圓,為了找到失落的一角,有時被大雨淋濕,有時被大雪覆蓋有時被大風刮走,但他沒有放棄,不完整的圓也很快樂。他有時和一只動物聊天,有時抓蝴蝶,有時走路哼著歌哦!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了那一角。他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圓。但由于滾得太快,不能和動物聊天,不能抓蝴蝶,他為這件事煩惱。
讀完這本書,我想對一些家長說: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要讓你的孩子為那些培訓班煩惱,讓你的孩子快快樂樂的不行嗎?那個圓沒找到那一角是快樂的,可找到了那一角變得悲傷,不快樂了。這似乎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寓言:看上去很簡單有缺憾就想更完美,就想努力去追求,可是追求到了又感到了另一種缺憾,有得必有失,還是不完美。人都在追求完美,但真正的完美并不存在,它似乎更像一個夢,存于我們的心際。我們更愜意于追尋的這個過程,品嘗著這個過程中伴隨而來的苦樂酸甜。
人生很像一個圓,我們從起點出發,最終還要回歸那一點。而人就像一個圓規,為什么有的人能夠畫得圓,因為他們心在想,“腳”在動。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7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本書狐妖描述了阿龍納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達卡王子,然后跟著他的游艇經過海底,看到海底里面的各種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時也遇到海底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
這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我被主人公在大海里的種.種奇遇深深地吸引了,它讓我對神奇的海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國生物學家阿倫納斯受邀參加追捕“獨角鯨”,不幸落水,掉在了“獨角鯨”的背上,發現這是一艘潛水艇——鸚鵡螺號,于是他帶著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內德·蘭德隨著尼摩船長開始了九個月的海底旅行……想要明白這本書里別的故事,就請你自我來看這本書吧。
這本書很引人注目,因為這本書的每一章結尾都會給人們留下一個懸念,讓人越看越想往下看,想明白這個故事的結果是怎樣樣的。不知不覺,書中的很多知識就悄悄地進入了你的腦海,因為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很多海洋動物的知識。比如,在《一顆價值百萬的珍珠》一文中,寫出了珍珠是如何構成和分類的……
它的資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隨時會給你以緊張感,讓你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松弛。
《海底兩萬里》是一本科幻小說,可是書里的知識讓我覺得它更是一部科普小說。我想把它推薦給還沒來得及讀它的人們,因為它太值得一讀了,你會從書中學到很多海洋知識的。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8
輕舟一扁,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邊緣,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孤獨的身影置身在小船中。拿起《老人與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幅圖畫。
“老人瘦骨嶙峋,頸背上刻著深深的皺紋,臉上留著良性皮膚腫瘤引起的褐色斑塊,那是陽光在熱帶洋面上的反射造成的。”作者海明威將他刻畫得如此普通,但是在我讀完整本書后卻再也不敢說他普通了。
風燭殘年的老漁夫圣地亞哥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后,他終于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老人的生活信條。他正視失敗甚是死亡,表現出無畏的勇氣和硬漢的奮斗精神。正如歌德所說的:“你若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點兒;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失掉了許多;你若失去了勇氣—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比如偶爾會因為成績名次的下滑而感到沮喪,但是我們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想放棄,要向圣地亞哥老人一樣,勇于面對挑戰挫折乃至失敗。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9
《茶花女》這本書我好久以前曾粗略地讀過,當時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觸。而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耐心品讀,卻發現它是多么好的一個作品。讀過后仿佛自己的心靈也下過一場雨,那些雜亂的世俗的東西被蕩滌過后,顯得無比清新和純凈。
《茶花女》真實生動地描寫了一位外表與內心都像白茶花那樣純潔美麗的少女被摧殘致死的故事。主人公瑪格麗特是個農村姑娘,長得異常漂亮;她來巴黎謀生,不幸做了妓女。富家青年阿芒赤誠地愛她,引起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向往。但是阿芒的父親反對這門婚事,迫使她離開了阿芒。阿芒不明真相,尋機羞辱她,終於使她在貧病交加之中含恨死去。
在阿芒父親杜瓦先生告訴瑪格麗特他的女兒,愛上一個體面的少年,那家打聽到阿芒和瑪格麗特的關系后表示:如果阿芒不和瑪格麗特斷絕關系,是要退婚。瑪格麗特痛苦地哀求杜瓦先生,如果要讓她與阿芒斷絕關系,就等于要她的命,可杜瓦先生毫不退讓。為阿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犧牲,發誓與阿芒絕交。
我讀懂了她當時的痛苦、無助和絕望,更知道她的犧牲就是自己一生地幸福。可是她沒有后悔,在杜瓦先生輕輕親吻她額頭的時候,她激動無比,她情愿用自己的全部幸福去換取另一個女孩的體面婚姻。在那一刻,我也被她那種偉大的純潔的愛感動了。我感到她像一位天使,雖然眼中飽含著淚水。
任何人都可能有一個純潔的心靈,雖然有些人沒有多好的社會地位,沒有財富,可是只要他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就會獲得內心的滿足和感動。
故事的結尾阿芒懷著無限的悔恨與惆悵,專門為瑪格麗特遷墳安葬,并在她的墳前擺滿了白色的茶花。在那一叢叢純潔的白茶花里,我依稀看到公瑪格麗特那依舊美麗的笑容。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10
寫一本好書,誰都不曾想到用已逝的人的角度來描寫,可是英國作家希爾卻用“死亡”這個角度來描寫一種美,一種淡淡的美。這是一場憂傷的童話,但絕不寒冷,捧在手中,反而覺得溫暖,一種屬于生命的暖意。
活著的人在迷茫,在為工作奔波;死去的人依舊在苦惱,在苦惱無聊的時光。“生命”的路鋪向“死亡”,“死亡”的路鋪向“彼岸”,誰也不知道“彼岸”是不是這條路的盡頭,或許他也只是一塊站牌而已。
生活是由危險構成的,沒有了“危險”,那也沒有了“生活”。只有“生”與“死”在孤寂地交替,有些人或許會覺得枯燥,而另外一些人,依舊過著日子,迎接死亡的洗禮。
人們都在想象死亡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是一種怎樣的“被迫”。“但它是這樣緩慢,寂靜,或者突兀,直接和粗暴。”——前言中說道。然而,這只是表面,就像你看見海面的平靜,然而不知道海底那弱肉強食的規則。
“死亡”是“生存”在鏡中的倒影,沒有太大的差異,有的只是一些不知“真像”的人的悲哀,你的葬禮上或許落滿了眼淚與哀傷,但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哪些人參加過,因為你永遠不能出席你自己的葬禮!雖然沒有參加過牧師催人淚落的悼詞演講,但你也會有悲哀,突然間,那個以往活蹦亂跳的身體被囚錮在一個狹小的盒子中,而你,卻隔著一層泥沙看著。或許會有些許恐懼,但是就像你已逝的老祖母,不會從地下伸出手來拉你的腳后跟,生前的她是多么的和藹。死去的人不可能永遠是那么恐怖。
死后的你,有著無盡的時間,可以好好反思“生前”的一切,想想那些愛你的人與你愛的人,跟他們說“再見”吧,死亡不是終止……
已逝的“你”,道不出的憂傷,生活依舊在繼續,沒有那么多人,會為你停留腳步、止步不前……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11
我讀了《昆蟲記》中的卷心菜毛蟲一部分。讀完這部分使我得到了許多知識。
卷心菜是我們大家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蔬菜,它的歷史也很悠久,在人類所食用的蔬菜中就應是最為古老的種類之一了。在人類開始吃它之前,它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因此我們實在是無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時候它出現了。對于對人類而言,卷心菜是很有價值的,不僅僅是人類,就是別的動物也都與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有一種普通大白蝴蝶的毛蟲,就是靠卷心菜生長的。它們吃卷心菜皮及其一切和卷心菜相似的植物葉子,像花椰菜、白菜芽、大頭菜,以及瑞典蘿卜等,似乎生來就與這種樣貌的萊類有不解之緣。它們還吃其它一些和卷心菜同類的植物。(它們都屬于十字花科——植物學家們這樣稱呼它們,正因它們的花有四瓣,排成十字形。白蝴蝶的卵一般只產在這類植物上。但是它們怎樣知道這是十字花科植物呢?它們又沒有學過植物學。這倒是個謎。“我”研究植物和花草已有五十多年,但如果要“我”判定一種沒有開花的植物是不是屬于十字花科,“我”只能去查書。此刻“我”不需要去一一查書了,我會根據白蝴蝶留下的記號作出決定——“我”是很信任它的。白蝴蝶每年要成熟兩次。一次是在四五月里,一次是在十月,這正是我們那里卷心菜成熟的時候。白蝴蝶的日歷恰巧和園丁的日歷一樣。當我們有卷心菜吃的時候,白蝴蝶也快要出來了。
這次昆蟲記又讓我認識了卷心菜毛蟲,我要好好記住這次收獲。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12
瀟瀟雨夜,打開窗戶,聽著雨滴敲打樹葉的聲音,微風驚動樹枝的聲響,望著路燈下飄灑的銀絲般的細雨,我心里充滿了對海倫。凱勒的敬佩!
這幾天我正在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里,海倫那“不平靜”的人生以及她與命運抗爭的歷程鼓舞了我,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作為正常人的我很難想象一個雙目失明,失聰,失語的人可以用心去感知天地萬物,用心去傾聽世上最美妙的聲音;用心去欣賞世上最美麗的風景!
海倫本來也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小女孩,半歲的時候就會說一些簡單的語言,剛一歲就會走路,她比一般的小孩要聰明得多,好學得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時光總是結束的太快,19個月的時候,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再醒來時耳朵聾了;眼睛瞎了;一張靈巧的小嘴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
幸運的是海倫遇到了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安妮·莎利文。莎利文老師不但打開了海倫的心靈之窗,更改變了她的一生,從只會用手語表示意思到可以獨立閱讀再到用口與他人交流,海倫付出了比同齡人上千萬倍的努力,她接受了命運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為人類創造了奇跡!
正是由于她這種驚人的毅力,才使她進入了很多健康人都難以追求到的哈佛大學,畢業后她用生命的力量四處奔波創建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因此她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的贊揚和嘉獎!
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不平靜”的,它給予人們極大的鼓舞;給那些殘疾人以生活的勇氣和力量;給我們健全的人太多的啟示。這使我感到:我們這些健康的小朋友們,不能遲疑;不能虛度光陰,應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13
我剛接觸到《弟子規》時,就深深地被其中蘊含的道理吸引住了。當我讀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時,又想起了老師的講解“在父母教誨自己的時候,一定要洗耳恭聽。而當父母責怪你的時候,自己一定要虛心地接受并改正,而且不能頂嘴。”這會兒我又想到了我自己。
記得一次,媽媽把早飯做好,并吩咐我一定要吃,之后媽媽就去上班了。而我卻不聽話沒有吃,就匆匆忙忙地去上學了,等媽媽回家后,看到我沒吃早飯,把剛剛放學回到家的我被媽媽嗅罵了一頓,我越聽越生氣;不就一頓早飯,至于嗎?終于,我憋不住了,一句話沖出喉嚨:“哦,我明白了,就是這樣做媽媽啊!”說完后,媽媽被我氣壞了,好幾天沒和我說話。現在想起來,真是很臉紅,媽媽也是為我好啊,我怎么能這樣呢?真是不懂事啊!當我讀到“冬則溫夏則涼”時,想起老師的講解:“冬天要讓父母感到溫暖,夏天要讓父母感到涼爽。”而在我的身上一直都是父母讓我在冬天時感到溫暖,在夏天時感到涼爽,但從此以后,我一定要學習體貼父母,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在學習《弟子規》之后,我知道了父母撫養我們的艱辛,而我們一定要報答他們,至于怎么報答,就在于你是否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是否是用自己的真心,是否是發自臟腑的想對父母好,只要你拿出真心來,父母是絕對會感到欣慰的。
在生活中,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任何人,都要以真心相對,絕對不能和別人耍手段,而使自己得到利益;也不能不尊敬別人,只認為自己是崇高的。從此以后,我們大家都要孝敬父母,做一個好孩子。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1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對我們的成長成才是至關重要的。最近,我讀了《灰塵的旅行》一書,受益匪淺。
這是一群環繞整個地球的旅行家,“他們細又細、微又微,沒有翼、卻會飛,人們見到他們,擺擺手、關門窗。”這是什么呢?對了,它們就是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灰塵。《灰塵的旅行》這本書的主角就是灰塵,作者給它們起了一個十分親切可愛的外號“菌兒”。這個名字真的并不符合我們對于灰塵一貫的印象,大家可能覺得應該給灰塵們起一個令人厭惡、可怕的`名字。但是,讀了《灰塵的旅行》一書,我跟著作者換了個角度來思考,站在灰塵的視角看世界。當人類用顯微鏡逼到“菌兒”面前時,我看到了“菌兒”就像一群四處奔逃的難民,慌不擇路、束手無策。之后,人們又把“菌兒”認作是帶來災難、傳播疾病的“兇手”,被人類施以各種“酷刑”,“菌兒”有的被火炙烤化為灰燼,有的被水包圍墮入大海,還有的被人類永遠囚禁在各種容器中再也無法自在遨游。
作者楊九俊的想象天馬行空、超出凡人,我佩服不已。他的筆觸是從灰塵的角度來看人類的世界,書本的主人公就是一粒頑強的“菌兒”,他成功地躲過了人類的各種“毒手”,用第一人稱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了“我”作為一粒灰塵的真實生活,惟妙惟肖地講述了“我”的喜怒哀樂。作為讀者的我,始終沉浸于灰塵的世界中,與灰塵伙伴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旅行玩耍……
《灰塵的旅行》把我帶進了一片既陌生又奇妙的未知天地,激起了我探究灰塵世界的極大興趣。科學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我要以“苦作舟、勤為徑”的精神努力學習,從書本中汲取無窮無盡的知識。
經典名著600字讀后感篇15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矮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簡·愛》夏洛蒂
《簡·愛》這本書,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本書所描寫的是男主角羅切斯特和女主角簡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傳說,簡從小就生活在舅媽家,她卻不受歡迎,有一天,終于忍不住了,大罵表兄是,還和他打了起來,結果被關進‘可怕的紅房子’,后又被舅媽送到洛伍德學校接受教育,在那,她認識了被宗教所毒害的海倫和善良的譚波兒小姐,并在洛伍德學校生活了八年,她畢業后,幾乎是本能的動作,她在報上登了求職廣告,到桑菲爾德當家庭教師,還認識了羅切斯特,經過一段時間,他們相識,相愛,直至婚禮上的意外,簡出走。四天的流浪,簡被沼澤山莊收留,又在不遠的莫爾頓村當了老師,然后竟發現沼澤山莊是她姑媽家,而圣約翰三兄妹是她的表兄表姐!圣約翰自己是一個被宗教馴化的人,他也要馴化簡的天性,要求簡嫁給他,簡在宗教和人性中,最終選擇了后者。簡因想念羅切斯特,所以匆匆趕去桑菲爾德看他,沒想到那里一片廢墟,瘋女人也燒死了,然后又去芳丁莊園見到了眼瞎手摻的心上人,他們如如愿以償的結了婚,大團圓!
簡是一個無財無貌的人,卻憑借著她的艱苦奮斗,克服一切困難,從弱者漸漸成為強者,并追求到了她想要的幸福,夏洛蒂用她筆下的簡告訴了我們:相信自己的心,跟著它走,盡頭便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