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
通過不斷地寫讀后感,人們可以逐漸掌握用文字表達自己思想和感受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什么才算好的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供大家參考。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1
暑假里,我讀了沈石溪的作品《吃狼奶的羊》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只叫 “流火云”的小羊的一生。“流火云”的母親在他生下來就成了動物嘴下的一堆白骨,一只名叫“烏云飛”的母狼的狼崽在一場意外中全死掉了,她出于母愛的本能,就收養了“流火云”,把小羊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喂養。但是狼群的其他成員卻把小羊看作了讓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因此這只從小就受狼文化熏陶的小羊被迫離開了狼群去外面闖蕩。路上,隨他救出的公羊“小黑角”一起加入了一個羊群,機智勇敢“流火云”受到了羊群的愛戴,但是最終被嫉妒他的頭羊“麻花角”陷害,“流火云”和狼群惡戰時被卑鄙無恥的“麻花角”撞下山崖結束了生命。
我們先來談談故事的主角純潔善良、不屈淫威的英雄羊“流火云”。由于他剛生下來時母親就死了,在“烏云飛”發現他時,他已經一天半沒有喝奶了,乳臭未干的他竟然能嚴格遵守山羊與生俱來的生存策略——無論 “烏云飛”怎樣擺弄他都一動不動。要是換成其他羊,難免嚇得要死而挪動腿腳,所以從這里就能看出“流火云”小時候就非常勇敢,遇到危險,能不慌不忙、沉著冷靜。“流火云”被“烏云飛”收養后,耳濡目染地習得了狼的一些特性,為日后成為一只“英雄羊”打下了基礎。但是,狼群里的其他成員經常對他虎視眈眈,想把他吃掉,“烏云飛”也保護不了他了,他只能逃離狼群。成年后的“流火云”對于像銀背豺、金錢豹、黑熊等一些兇猛的動物都能打,不像其他山羊,見了這些猛獸害怕地除了跑還是跑。一般,山羊在遇到獵食者追殺時,都會與其他羊賽跑,“柿子要撿軟的捏”,這樣落在最后面的羊就成了獵食者的美餐,山羊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躲避追擊的。我覺得這種方法十分自私,為了自己的生存與利益,不顧其他羊的死活。在山羊的字典里,沒有道德和舍己為人這兩個詞,在山羊的思維里,只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行了,其他羊我才不管呢!而“流火云”是怎么做的呢?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寧愿自己殿后,去保護其他羊,去和獵食者奮戰,這種舍己為人的品格多么高尚!
其實,羊無論再怎么跑終歸是跑不過兇猛的獵食者的,最終也會成為獵食者嘴下的累累白骨。但是如果其他羊也能像“流火云”一樣用自己頭上的尖角殊死反抗的話,這樣也許還能有條生路。我覺得,在學習中,我們也要像“流火云”那樣勇敢,勇于面對困難,。做作業時,遇到了難題,不要急于請教老師家長或者干脆不做了,要自己動腦筋仔細想一想,最終一定能找到答案。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挫折,不要氣餒,不要退縮,要勇敢地面對挫折,一味地逃避還沒有用的。
我們再來說說小說里的反面角色“麻花角”。自從“流火云”帶著“小黑角”加入“麻花角”當頭羊的羊群后,“麻花角”由于嫉妒“流火云”出色的本領,害怕“流火云”搶了他的頭羊地位,“麻花角”一直想找機會趕走“流火云”。每當,“流火云”和其他羊和狼群作戰時,作為頭羊的“麻花角”不但不去作戰,還在心里希望“流火云”在戰斗中死掉。最終,“麻花角”害死了“流火云”。“麻花角”實在可恨可惡,自己沒有“流火云”本領強,就應該向“流火云”學習,加緊鍛煉本領,趕上“流火云”,可是“麻花角”怎么做的呢?“麻花角”太自私卑鄙了。最終,“麻花角”被羊群鄙視,被羊群拋棄,陰險自私的“麻花角”根本不配當羊群的領導人,落了個可悲的下場,這是他應有的報應。惡勢力終歸不會有好下場。
在學習中,我們千萬不要像“麻花角”那樣,對于學習比自己好的同學心懷嫉妒心存不滿,我們應該以比自己學習好的同學為榜樣,為目標,去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地學習,追趕超越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這樣,我們的成績會不斷提高。但是對我們周圍的來說來說,往往更容易看到別人的好成績,反而容易忽視他們在好成績背后的努力。當你嫉妒別人的成功,也是在承認自己的失敗。當看到身邊的人取得成功時,我們應該感覺自豪和驕傲,因為成功者就在你的身邊,給你樹立了一個可以隨時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做的,除了送去我們的鮮花和掌聲外,更重要的是要以他們為自己奮斗的目標。是虛心向他們請教,而不是去嫉妒他們。當我們的身邊都是一群成功的人,而在這許多的成功的人身邊,都有一個同樣的身影——你,到那個時候,你想不成功,都難呢!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2
在我看過的書中,最令我感動的非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莫屬了。他的作品中,有令人拍手稱快的喜劇,有令人深感惋惜的悲劇;有令人情緒突然間緊張的搏殺場面,也有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描寫。但有很多場景都是動物與人或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場景,令人看時欲語淚先流,看后回味無窮。
在《一只獵雕的遭遇》的結尾,金雕巴薩查用自己的鮮血使主人達魯魯安全地脫離險境,人們無不為之動容。那是一個深夜,下著大雨。丫丫寨的獵人阿魯魯將那只曾經是他最信任的獵雕——巴薩查的籠子鎖上,交給了以誘雕為生的馬拐子。這只獵雕的遭遇從此開始。先是由于絕食而被轉賣給種雕場,在那兒度過了一段不錯的生活。但是又因為渴望自由而出逃,成了一只野雕。艱苦了一段時間后,它加入了一個不完整的金雕家庭,卻遭到三只小雕的驅逐,重又成為單身雕,衰老了許多。后來又與原主邂逅,度過了一段幸福時光,最終在一場雪暴中,為救主人而身亡。
當我合上這本書后,我的腦海中思潮澎湃。這只獵雕以前對主人那么忠誠,卻因為主人的貪婪而遭到猜疑被出賣。當它從屬與誘雕販子時,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即使它寧愿餓死也不與同類相殘。它在種雕場一次出逃不利被剪斷翅膀時仍不放棄對自由的渴望,并在二次出逃以后又以何等的毅力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重又展開了生命的羽翼。而又重回到主人身邊后的那場暴風雨時,它又用自己的死來換得主人的生。忠誠、毅力、對自由的渴望,使這只獵雕經過了這動蕩的一生。多么令人扼腕嘆息啊……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3
母愛可以改變一切,母愛能創造奇跡。寒假里,我讀了沈石溪的一本動物小說《在捕象的陷阱里》,我對母愛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書中講了“我”——一位老獵人在捕捉母鹿的時候,因為沒有留意,就和懷孕的母鹿一起掉進了一個四壁光滑、一丈多深的捕象陷阱里。老獵人和母鹿萬萬沒想到的是,陷阱里有一只饑餓的獵豹,正虎視眈眈地要吃他們。為了生存,母鹿幫助老獵人同餓豹展開了搏斗,它用啃青草的牙齒撕咬著餓豹,最終他們戰勝了兇惡的獵豹,而母鹿也掉了四顆牙齒。他們在饑餓中度過了幾天,母鹿生下了幼鹿。為了讓幼鹿不餓死在陷阱里,母鹿乞求老獵人帶著幼鹿逃離陷阱,它用自己的身體頂起了老獵人和幼鹿,獵人帶著幼鹿逃出了陷阱,母鹿卻死在陷阱之中。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這是多么偉大的愛呀!母鹿在生死關頭,竟選擇了一路追捕它的獵人!它沒有怨恨獵人,相反,卻用偉大的母愛去感化獵人。我能想象它當時跪在獵人面前,眼神中肯定透露著極為渴望的求助。它如果會哭,肯定是淚如雨下。眼看獵人就要倒下,她知道獵人死了,她肯定斗不過一頭豹子,于是只能改變了她半輩子吃草的習慣,在豹子的背上大咬亂咬,她毫不在乎自己那掉了的四顆牙齒,她只知道只要幫助獵人殺死了豹子,她和孩子也還有活的希望。于是她就那樣奮斗著努力著,最終豹子倒下了。它就這樣在孩子未出世時,用愛去保護自己的孩子,更是在孩子出生后,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孩子的幸存。
每當我讀到“突然,它全身痙攣,猛烈地抽搐了一陣,然后就僵住不動了。”“是它把我們撐向陷口,是它用最后一口氣救了小鹿,也救了我……”就不禁眼淚花花,多么可敬可愛的母鹿啊,多么可歌可泣的母愛啊!母愛的力量是如此偉大,又是如此強大!
想想,動物們都如此地愛自己的孩子,甚至愿意用生命去換,更何況我們人呢?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她們孜孜付出,卻從不期望回報,這就是我們的母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身在福中、愛中的我們,是否真正懂得父母心呢?讓我們多多體會做父母的辛苦,分擔一些父母的苦楚,多讓他們省心,讓我們的父母不再為自己操心,珍惜身邊的愛吧!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4
“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是我喜愛的作家之一,他寫的《斑羚飛渡》、《最后一條獵犬》、《狼王夢》、《野豬王》……每一本都讓我愛不釋手,受益匪淺。在他的筆下,所有的動物雖然沒有人類明了的表達方式,但是他們通過行為、目光流露的心理變化,都是那么的逼真形象。最近,當讀完他的又一本著作《王妃黑葉猴》,再次讓我震撼:自私的金腰帶猴王、膽小的白胡子公猴、痛失愛子,凄慘無助的藥妞、嫉妒心強的斷指姨媽和機智勇敢、無私奉獻母愛的丹頂佛……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一直浮現在眼前,讓人回味無窮。
同人類社會一樣,動物世界也有溫和與殘忍之分,善良與狡詐之別,有生活的艱辛與拼搏,有親情的歡愉和幸福,還有對兒女的綿綿母愛。在書中,最讓我感動就是母猴丹頂佛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討好王妃與黑蟒殊死搏斗的片斷。云霧猴群從來不留收雄猴,外族王妃丹頂佛殘遭滅族之災,帶著剛出生的兒子投奔云霧猴群,為了讓云霧猴群猴王破例收留兒子,丹頂佛討好云霧猴群王妃孔雀藍,同為王妃的丹頂佛屈尊為孔雀藍的女仆。這天,猴王最疼愛的兒子黑橄欖在樹上曬太陽,一條黑蟒蛇正在慢慢地向他靠近。丹頂佛看到了這一切,也不禁嚇出一身冷汗。要知道黑蟒是黑葉猴最害怕的天敵之一,還是快點離開為妙。但另一種想法瞬間出現在她腦海中:自己出其不意地從樹枝上跳下去,剛好落到蟒蛇尾部,再揪住蛇尾同黑蟒一起從樹上掉下來,這樣黑橄欖就可以得救,這肯定會博得猴王的好感,肯定會讓孔雀藍王妃感激涕零,讓猴王放棄謀害兒子的打算。但這拼死營救的一幕一定要讓猴王和王妃看到,聰明的丹頂佛大叫一聲引來猴王夫婦的注意,在千鈞一發之際,她抓住蛇尾一口咬下去,又同黑蟒一起從樹上掉了下來。誰知她低估了黑蟒的能耐,丹頂佛被黑蟒的尾巴擊中了好幾下,好不容易爬到樹上才爬上兩步又虛軟地滑落下去,她絕望了。就在這時,她聽到了兒子的叫聲,看到兒子倒掛在樹上,伸出前爪想拉媽媽上去。看到這兒,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幕母子相依,母子情深的畫面:媽媽看著兒子,原本充滿絕望的臉上浮現出堅定的笑容;兒子向媽媽伸出稚嫩的小手,充滿了無限的力量。一米、二米、三米……丹頂佛剛爬上樹一截,黑蟒就游到了樹下。當黑蟒向丹頂佛發起第二波攻擊時,丹頂佛再也爬不動了,這時又是兒子一聲聲的呼喚,仿佛一支強效的興奮劑,丹頂佛成功。因為丹頂佛的機智勇敢,救了黑橄欖,也為兒子摘掉了死囚猴的帽子,為兒子贏得了生命。讀完這里,這拼死一搏的一幕不斷在眼前重現:面對天敵
動物們不可能為救別人舍身而出,而這位偉大的母親,明知與敵人相比力量懸殊,為了兒子毫不畏懼,挺身而出。當她筋疲力盡,打算放棄的時候,又是兒子聲聲呼喚、伸出的雙手、期盼的眼神給了她無窮的力量。我想:這就是愛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吧。
作者曾說過:“動物小說折射的是人類社會。” 《王妃黑葉猴》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動物世界和人類一樣,處處充滿著愛,而這最偉大的就是丹頂佛身上所蘊含的無窮的母愛,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5
讀完《狼王夢》,我不由感慨萬分,讓我對“狼”有了更加深刻而客觀的認識。它不是《小紅帽》里那狡猾偽善的狼外婆,也不是《三只小豬》里那頭貪婪奸詐的大野狼,更不是鬼故事中作惡多端的“狼精”。
它并不同于以往的小說題材,因為動物小說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的直接表現丑陋與美麗融于一體的原神態的生命。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我為母狼紫嵐為了使孩子能成為狼王而不顧一切哀嘆,同時又被她的母愛精神所折服。紫嵐有五個孩子,可一只在剛出生時就凍死了。她的丈夫在一次捕獵中喪生,她成了一位單身母親。為了生存下來的孩子,她含辛茹苦地艱難生存著。
貧苦的生活,使紫嵐那個積壓在心頭的愿望更強烈:她要使她的孩子成為一代狼王。可是世事難料,老大死在金雕的利爪之下,老二喪生在獵人的鐵柵欄里,老三在狼王之爭時因一時膽怯被殺,老四因是母狼崽而喪失做狼王的權利。當一切無望時,紫嵐又把希望寄托給她女兒媚媚的孩子,即她的孫輩,與金雕同歸于盡
我想,作者沈石溪花費了這么多筆墨,無非是要書寫兩個字,那兩個字就是――“母愛”。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名人、偉人都為母愛稱贊,這使我不斷感受到,不論是兇殘的獅豹;無論是溫順的綿羊;還是詭計多端的狐貍它們都視母愛為至高無上的愛。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6
你是一只正直,擁有著至高尊嚴的獵雕。小時候,你險遭豹子的魔爪,是達魯魯,你以后的主人救了你。原本,你是想逃跑,回到大自然的懷抱,可是那一次的事件,斬斷了你的想法——那次,主人的性命危在旦夕,可他卻敢于放手一搏,朝死神,朝命運,奮勇沖刺!你被主人的氣勢所震驚。你覺得,在主人身邊并不委屈,相反,還是一種榮幸。
你和主人之間本親密無比,可那一只香獐改變了你的命運。這回,主人被金錢沖昏了頭腦,對你發出了行竊的命令,你毅然拒絕了。正因為你對主人的忠誠,才不希望主人的人格墮落,可主人并不明白,他拋棄了你。
之后,你經歷了誘雕與種雕生涯,還當了一次義父。而從中你歷經了一次次的考驗。曾經,你出賣了你的靈魂,你麻木地接受著同類的鄙夷、唾棄和憎惡,你的靈魂變得很骯臟。但白唇雕拯救了你,她好似一把鑰匙,為你打開了光明之門她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你對靈魂的檢討。
你曾經也失去過自由,但你卻毫不在意。但她,花水背,她那種對自由的執著與堅持,甚至為自由而寧可付出生命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你,喚醒了你對自由的渴望。
最后,或許是命運捉弄人,你又回到了主人達達魯身邊。在一次大風雪中,你為了主人犧牲了自己,以義雕的名義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本書它不僅講了一只獵雕的悲慘故事,同時還訴說著生命的意義,教育我們把握生命的真諦:尊嚴、品格與正直。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7
今天我看了有“動物小說大王”之稱《狼王夢》,里面有一篇是沈石溪的作品《母獅基努利》,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小母獅基努利在作者精心照料下,逐漸成長的故事。它受牧羊犬佩里的保護,和小山貓塔斯卡是不打不相識的好朋友,后來他還抓過小偷,拍過電影,帶給作者無窮的快樂呢!只是它后來逐漸長大了,不得不離開作者,回到了。
基努利在俄語中的解釋是“拋棄”的意思,這是作者為它的起的名字,因為它剛出生不久就被母獅媽媽給拋棄了,后來遇到了作者,在作者的精心照顧下茁壯成長,從一只調皮搗蛋的“小貓咪”變成一只乖巧聽話的大母獅,這要花費多少的心血啊!可是,作者卻用了極大的愛心來關心這只弱小而又危險的小獅子,這多么令人敬佩啊!
在小獅子的成長過程中就如同我們,在父母和老師的培養與關懷下長大,需要父母和老師付出多少精力和心血啊!由此我深深的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老師的不容易,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基努利一樣懂得感恩。其實基努利十分可憐,它的山貓朋友塔斯卡也十分可憐,都是我們人類破壞了他們的生活環境,破壞了他們的家庭,致使它們很小就失去了它們的父母,他們都很需要我們的關愛。來吧!伸出你們的雙手一起來保護他們吧!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8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猶如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莎士比亞曾說過:“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蘇軾說過:“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位位名人給我們留下了警句,是啊,讀書讓我的學習和課余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愛讀書才能使自己知識豐富,視野開闊;是書讓知識堆滿了我的腦袋。
我天生活潑好動,不喜歡看書。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我不愛看書的壞毛病。
記得三年級暑假,媽媽帶我去了新華書店,剛進書店大門,一股清涼的感覺撲面而來,書店里安靜極了,四周飄蕩著似有似無的輕音樂。看書的人特別多:站著的、蹲著的、坐著的,到處都是。看著他們專心致志的看書,我不由得屏住呼吸輕手輕腳的走到書架旁,我看了四周一圈,隨便從書柜上找到一本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狼王夢》,隨手翻了兩頁,我便聚精會神、一心一意、爭分奪秒、如癡如醉的讀起來,在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很兇殘的動物。但是當我讀完《狼王夢》這本書后,我知道了狼也有偉大的母愛。
《狼王夢》中有一段寫到,母狼紫嵐為了將兒子雙毛培養成狼王,開始對雙毛進行訓練,讓他吃不飽,睡不好,還故意在他口渴的時候把水弄臟,不讓他喝水,以激發出他的狼性。紫嵐成功了,不過她也成了一條跛腿狼。讀到這里,我又感動又難過,感動的是紫嵐為了讓雙毛成為狼王,用盡了千方百計;難過的是雙毛以為媽媽真的不愛自己,從此和媽媽成為了死對頭。看完這本書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平時她會為我做很多事情,吃喝拉撒睡,無微不至照顧我,但是在我犯錯誤的時候,她會嚴厲地教訓我,屢教不改的時候,她甚至會用力打我,我也和雙毛一樣,感覺媽媽打我時不愛我,甚至在心里恨媽媽,但是我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無論她用哪種方式,她都是愛我的,那是恨鐵不成鋼,那是望子成龍的心,每個媽媽應該都是如此,就像紫嵐一樣,無論用什么方式對待小狼,她都是愛她的孩子的。從此我對媽媽的態度改變了許多,深深理解了媽媽對我教育的苦心。
自此以后,我讓媽媽給我買下了沈石溪寫的一些列動物小說,我深深的被作者描寫的動物的內心世界和優美的語言所吸引,了解了許多關于動物的一些知識。慢慢的讀書成了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拿起一本喜愛的書籍,就好像隨手推開一扇窗戶,欣賞窗外美麗的風景,從中得到了莫大的快樂,更使我的知識面也寬廣了不少。
書——人間的“百味瓶”,這百味瓶我才剛剛打開,所有的滋味還有待我去慢慢地品嘗,細細地體會。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9
最近讀了沈石溪動物系列小說之《悲情豺母》,讀后感慨良多…….
書上寫的是一只母豺狗不聽村長的勸言,收養了四只小狼崽,村長想讓母豺將這正在蠕動的小狼們殺死在襁褓中。因為這只母豺的孩子被黑母狼殺掉了,母豺已經沒有孩子了。但看著幼小的狼崽母愛涌上心頭,它拒絕了村長。村長派出了衛兵捉拿這只母豺。母豺為了拿肉喂小狼崽,失去了一只手。
后來小狼們長大了,老大不慎掉入陷阱一只老狼將他救起,老狼告訴老大,它的母親是被那只母豺殺死的。老大呆了,與老狼去見母豺。三只狼兒為了保護母親都被老狼殺死了,老大卻還在發愣。母豺與老狼撕咬起來,母豺最后只剩下一口氣,老大如夢方醒,咬死了老狼。只見母豺死后還帶著一絲微笑。
如果老大沒有落入陷阱,母豺就不會死。七座土墓里埋了七條生命:黑母狼、豺崽、母豺和三只狼兒。七座土墓只有一座最高大,為什么呢?我想了好久才想到兩個字:母愛!母豺為了那三只狼崽,為了喚醒老大而失去了生命。多么偉大的母愛啊!可是殘忍的作者,你為什么不給它一個美好的結局呢?
動物的母愛都如此偉大,更何況我們人類的母愛!我的媽媽對我的愛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放學后我喜歡趴在桌子的大理石的上寫作業,天慢慢變冷了,我好像完全沒有換個地方的打算。媽媽見了,嘮叨了好幾回。這不,媽媽推門進來又開始了:“這樣不冷嗎?跟你說了多少次了,換個地方,就是不聽……”“不冷不冷。”我頭也不抬的隨意回了一句。過了一會媽媽都沒再嘮叨,我還奇怪,這次怎么這么好說話啊?抬頭一看媽媽拿了個小被子過來,輕輕鋪在大理石上說:“趴在這上面寫不就暖和了嗎?”媽媽轉身推門離去,看著這條毛毯,我感覺很暖很暖……
雖然有時候母愛并沒有如書中所說的轟轟烈烈,但卻可以像水一樣滲透到生活的每一處,溫暖每個子女的心。
沈石溪閱讀隨筆300字篇10
今天,我讀了沈石溪寫的《刀疤豺母》,讓我加深了對維護生態平衡的認識,也使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這本書主要講了:作者到藏族的尕瑪兒草原一帶去考察,因為怕不熟悉地理位置,于是雇個向導強巴,在高黎貢山發現了金背豺,領頭的是一只臉上有一道刀疤的母豺,強巴看到這兒,讓他聯想到自己的愛犬雪嬌是被這活吃掉的,于是發誓把惡豺全部消滅掉,于是,他幾次捕獵只打死兩只老豺,抓了一窩小豺,最后因為惡豺幫作者解了圍,把小豺放歸山林,之后召集整個村莊,往天空打槍,把豺群驅趕走了,造成紅毛雪兔瘋長,造成瘟疫和糧食減少,強巴悔過自新,跟作者去把金背豺請了回來,維護了生態平衡,讓人們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
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維護生態平衡,刻不容緩!”很多人們認為捕殺牲畜的動物就應該要殺死,如果做出反抗,就帶領很多人一起把這種動物圍剿殺死。這使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被打破,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讓人們蒙受損失,使它們后悔莫及,但是當人們醒悟的時候,原來的生態系統觸底崩潰,導致人類的家園也遭受著破壞,讓人們流離失所。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破壞生態平衡的案例:例如美國於1929年開鑿的韋蘭運河,把內陸水系與海洋溝通,導致八目鰻進入內陸水系,使鱒魚年產量由2000萬㎏減至5000㎏,嚴重地破壞了水產資源。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減少一個物種,也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中國大陸50年代曾大量捕殺過麻雀,致使一些地區蟲害嚴重。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害蟲的天敵麻雀被捕殺,害蟲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這就是破壞生態平衡的下場。
讀了《刀疤豺母》,讓我明白了,維護生態平衡,刻不容緩!我們一定要維護生態平衡。這樣才能拯救地球,拯救整個我們生存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