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感悟800字
當讀者閱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后,將自己的感受、啟示和思考整理成文章,就是讀后感。怎么寫好讀名著感悟800字?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讀名著感悟800字,方便大家學習。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1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動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忽然封建勢力的沒落,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覺新是這部小說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由于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作主的。他的父親為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為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說一個“不”字。而后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后,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為他,郁郁寡歡而死。然而對于這一切悲劇的發生,他無力反抗,甘愿繼續痛苦地過著“舊式”的生活。
小說中的另一個典型角色覺慧,覺新的弟弟,卻有著與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說典型地塑造了覺慧這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參加了學生聯合會組織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動,猛烈抨擊封建家庭。在婚姻問題上,他敢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對于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于大膽反抗。最后,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家》還重點描寫了幾個有著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和瑞玨。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玨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局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這幾位女子悲劇遭際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善良的人們的迫害,強化了全書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體現了巴金創作成就和風格的優秀作品,它充分顯示出了巴金在現代文學小說創作領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2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著憂傷,凄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里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故事講得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的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于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由父母處理,什么‘指腹為婚’,更可笑的是,他們以前從未見過面便稀里糊涂的成親了。而且古代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上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何苦進宮呢。皇帝老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有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源還是在于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的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他們把老百姓一步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覺。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3
《昆蟲記》的英文名稱是《TheRecordsaboutInsects》,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作者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著,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透過這本書我知道了另一個世界的奧秘——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真理。
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簡單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正因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于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交配、養育后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味道,讀出感想,必須能夠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啟發:我們就應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應有始有終的去把它做好,堅信自己的潛質,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就必須能夠創造出奇跡。
《昆蟲記》不僅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學學他的精神吧!雖然我們不必須要像法布爾一樣去探索昆蟲的奧秘,但我們能夠學他的精神,去做好其他事情!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4
一八四七年十月,英國出版了一本署名為夏洛蒂。勃朗特的長篇小說——《簡愛》引起了轟動,成為了傳世之作。今年暑假,我一口氣就把它看完了?! ?/p>
在我的心目中,《簡。愛》是一部完美而偉大的著作,因為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善惡美丑,學會了怎樣做人,而書中的主人公簡愛就是我學習的榜樣,她的聰明、善良、堅強、有主見,是最令人敬佩的。簡愛的一生悲歡離合。她遭遇了許多挫折和坎坷,能夠說是不幸的,但是她卻從不向命運低頭,任何困難在她面前都會感到恐懼。簡愛從小父母早亡,她被送到舅舅家,但是舅舅不久也去世了,她只好跟著舅媽生活,受盡了她的折磨。而且她舅舅的兒子約翰里德還是一個又胖又大、蠻橫無理、豬狗不如的禽獸。他經常無緣無故地打罵簡愛,但她的舅媽不但不去制止,反而支持她野蠻的兒子。然而,簡愛是一各頑強的、決不向惡勢力低頭的人。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對約翰的恨壓倒了對他的畏懼,不顧一切地跟他對打起來。當然,結果可想而知,簡愛受到了她舅媽的懲罰。但她的這次舉動足以令約翰膽顫心驚。舅媽越來越厭惡她,便把她送到了勞渥德教會學校。那里的孩子們受凍挨餓,伙食惡劣,還要遭到很多懲罰。那里生活環境不衛生,結果斑疹傷寒奪去了好些孤兒的生命。簡愛痛恨那里。8年之后,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那里,去了桑菲爾德,到羅切斯特先生家里給他的女兒做家庭教師?! ?/p>
在桑菲爾德,她追求自尊自愛,堅強勇敢。應對羅切斯特的輕視,她說出了那句“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她雖然愛羅切斯特,但當她以為羅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又要把她留下的時候,她惱火地說:“你以為我會留下來,成為你無足輕重的人嗎?你以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嗎?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碼?我們是平等的!”簡愛是一個堅強的人,也是一個靠個人奮斗的人,她想的只是自己怎樣在社會獲得一個平等地位。她有尊嚴,并且努力維護著自己的尊嚴?! ?/p>
懷抱著《簡愛》,我深深地明白:我就應堅強地活著,努力地活著。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5
對于馬鹿,我只略知一二:馬鹿,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準獵殺。但從那位傣族老人的自述里,我對它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被老人的舉動深深地打動了。
那位傣族老人曾經是威震山村的盤巴(獵手),獵過老虎、豹子、野豬、老熊、甚至打死過一頭大象。還有一手絕技就是善于打馬鹿,進山狩獵回回不落空,總要背一頭死鹿回寨子。因此有了巖哈光——“馬路的克星”這個名字。后來因為家了蓋起了一座新竹樓,花盡了全部積蓄,為了招待親朋好友,悄悄進山,一個人去打馬路。當老人看到那頭母鹿時欣喜若狂,特別是母鹿圓鼓鼓的肚子的小鹿,因為它比珍貴的鹿茸更值錢。但是在追捕母鹿的時候,老人和母鹿同時掉進了捕象的陷井!并且一頭先掉下去的豹子虎視眈眈的想吃了他們,在萬分危急的時刻,母鹿跑在老人面前企求庇護。老人震驚了,決定保護它,老人和豹子搏斗,但是因為年紀大了,體力不支,被豹子壓在了身下,這時候母鹿爬在豹子身上,用啃青草的牙齒撕咬著豹子,最終他們戰勝了豹子,同時小鹿也出世,但是他們沒有能力走出陷井。偉大的母鹿把小鹿托咐給了老人,毅然用自己的身體頂著老人,把他們送出了陷井,而自己卻死了。從此老人再也不打獵了,他喂養小鹿,并為它起了召光——“鹿的王子”這個名字,在鄉政府要辦鹿場時,他就入伙當了場長,召光當了頭鹿。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人和人之間的情誼雖然深厚,但是老人與馬鹿之間的情誼何嘗不是如此呢,它毫不遜色!如果母鹿不向老人求救,那么它和老人都將是豹子的美食;如果母鹿不將小鹿托付給老人,那么小鹿也將夭折;如果母鹿不毅然牲犧自己,那么老人和小鹿也無法脫離陷阱,獲得重生!我覺得母鹿是聰明勇敢的,它是一頭通人性的母鹿;而老人是慈悲善良的,他是一位偉大的獵人!正如我們曾經學過的一句話“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6
俗話說的話,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使人明智。讀一本好書,更能豐富你的視野,開發你的思維。我記憶中讀過的好書如同天上繁星般似的,數不勝數。可是令我記憶猶新的一本書還是去年暑假讀過的一本小說——《愛的教育》。
小說《愛的教育》采用日記形式,描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過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這篇小說中透露出了豐富的情感比如愛國之情、師生之情、友誼之情,小說通過了對在學校之間同學老師之間發生的種種故事,表露出當時國家封建主義束縛的強烈性,更多的內容則表達出孩子們和教師們渴望沖出這種封建主義思想束縛的決心及他們對渴望新的明天來到的憧憬之心。
通過書名《愛的教育》讓我陷入了思考,究竟什么樣的教育才算是愛的教育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與小說的主人公埃里克一起來到了這所學校,我和他一起來感受一下在這所學校里發生的事,到底怎樣才能夠算是愛的教育呢?書中把愛比喻成很多東西,但我想愛往往肯定不止這些。我認為“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在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阿米琪斯的作品、整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特溫馨的情感。在書中一個小故事《萬里尋母記》中,13歲的馬爾可他母親為還請家庭債務,獨自一人去了別的國家當女傭,從此與家里失去了聯系。13歲的馬爾可十分地想念媽媽,便不顧家里人反對,獨自一人前往他國尋找母親,中途雖艱難重重,但是沒有絲毫動搖他尋母的決心。通過千山萬水的走訪,他終于找到了他十年沒見的母親……這不禁讓我對馬爾可產生了一股敬意!
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是廣闊的,每一個人都應當具有這種愛,讓我們把這種愛永遠的傳承下去吧!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7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于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后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蕩漾在我心里,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里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僅有放縱的哭過后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仿佛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么認為!因為在這背后,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郁的瞬間,心境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理解,只是因為太難受,于是她僅有用詩來發泄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里,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我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書,讓自我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后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杯具。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感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后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可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當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8
《簡愛》是一本具有多年歷史的文學著作。至今已152年的歷史了。它還詳細地介紹了簡愛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簡愛》這本小說,主要通過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
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沒有覺望,她并沒有自我摧毀,并沒有在侮辱中沉論。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相反,換回的卻是簡愛的堅強的無限信心,卻簡愛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比幸,在學習生活,簡愛仍然是承受著肉體大會的受罰和心靈上的摧殘。學校的施主羅可赫斯特不但當著全校師生詆毀她,而且把她置于恥辱臺上示眾。使她在全校師生面前丟盡了臉。但簡愛仍堅強不屈,化悲憤為力量,不但在學習上飛速進步,而且也取得了師生們的理解。不久,簡愛又陷入了愛情的旋渦。個性及強的她同樣保持著個人高貴的尊嚴,在情敵面前顯得大家閨秀,毫不孫色。對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從容面對。
同樣,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她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感到自慚性穢,同時對她肅然起敬,并深深地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后來,簡愛發現羅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現,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他,她對愛情的專一,讓我敬佩。
最后,簡愛得知,羅切斯特為了拯救在生活中的妻子不幸雙目失明。軀體嚴重殘疾,完全喪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時又妻亡財毀。簡愛全身心的愛再次投入了他的懷抱……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9
昨晚把《安娜·卡列寧娜》看完了,是簡版的,了解了大概內容。現在看書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味道。
書中有段話我始終不能理解:
“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就連左臉也由他打;如果有人奪走了你的上衣,連襯衣也給他……”
我曾經看到過前一句,是在一篇佛學的文章里。但我一直不明白,這就是佛學的忍辱負重的精神嗎?這就是“慈悲為懷”的闡述嗎?為什么?
說不清看了這本書什么感覺。
“安娜在年輕時由姑母做主嫁了大她二十歲的官僚卡列寧,一直安于賢妻良母的生活。但與渥倫斯基的邂逅,又重新喚醒了她對生活和愛情的追求。當時的上流社會,私通并不少見,但安娜不愿長期欺騙丈夫,毅然把她與渥倫斯基的曖昧關系公開,從而被上流社會拋棄,同時也被卡列寧報復。她拼命掙扎,但還是無法擺脫悲慘的命運,最后臥軌自殺?!?/p>
書中也有段對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假定你結了婚,你愛你的妻子,但是又被另一個女人迷篆…”
“對不起,我不理解這樣的假設,怎么可能呢?正像我不理解我怎么能在用過餐后馬上又到面包店里去偷面包一樣?!?/p>
“為什么不哪?面包有時那么的香,很難抵擋它的誘惑的1奧布隆斯基邊說邊笑。
列文也笑著說:“無論發生了什么事,都不要去偷面包。”
奧布隆斯基大笑起來:“我遇上道學先生了。如果有兩個女人,一個非常愛你,但你卻不能給她愛;另一個為你犧牲了一切,而且對你無所求。你會怎么辦呢?悲劇往往就是這樣產生的?!?/p>
“假使你愿意聽我的意見,我就說,我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發生?!?/p>
“你始終如一,這是你的優點,也正是你的缺陷。你有始終如一的性格,你要整個生活也是始終如一的,但問題是,現實生活決不可能這樣的,人生一直在變化,生活是多彩的。”
列文嘆了口氣,沒有回答?!?/p>
我在書外同樣嘆了口氣。
人,太復雜,太麻煩了!
很多時候事情并非橫是橫,豎是豎的。
但是看到列文的比喻我還是忍俊不禁,有意思!
我想起上學時的一件事,有個學習較好的同學抄作業,同學都意外,問:你怎么會抄作業?同學反問:“放著作好的飯菜不吃,為什么還要再去做?”
這是哪種邏輯啊?
安娜的結局比較悲慘,她得到幸福了?我以為沒有,有也是短暫的或強裝的,否則她怎會臥軌?
不同的社會成就不同的故事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10
為了讓這個寒假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我決定選擇一本名著閱讀。這本書的書名是《巴黎圣母院》,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一部作品。
書中的每一處奢華的教堂建筑物都會令人回味無窮,在作者的筆下,一群性格鮮明生動、極具特色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很輕易就被刻畫出來。其中寫到的吉普賽女人愛斯美拉達相貌美麗、迷人,性格純真、善良,又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很受人喜愛。
但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還屬鐘樓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他擁有世上最丑陋的外貌,但卻有著世上最善良的心靈和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而書中的另一個人物,就是曾經收養卡西莫多的克洛德副主教,或許他的外表很漂亮,留給別人的印象也是一個好人,一個有愛心的人,但是他的內心卻丑陋無比,他總是搞暗中破壞,使別人無法成功。用無道德而又自私的手段從而使自己達到目的,更無恥的是他竟然沒有絲毫的罪惡感。所以,他與卡西莫多自然是無法相提并論了。他不像卡西莫多那樣,雖然是遭人唾棄,獨眼、駝背、坡腳,但是盡管如此,卡西莫多仍然自始至終保持著心靈的美麗,甚至是為了愛斯美拉達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至于弗比斯,他是和克洛德一樣的卑鄙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會去害愛斯美拉達這個純潔、僅有十六歲的無辜女孩。克洛德已經得到了他應有的報應,相信弗比斯也不會有好的下場。
其實,我在剛開始讀這本書時,我很討厭卡西莫多,他的形象太丑陋了,但是卡西莫多原本就善良美好的心靈在故事情節的襯托下,使他的形象在我心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大概就是心靈的震撼吧。
讀完這本書后,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心里充滿了憤怒和同情。不過,我現在深刻的認識到了美與丑。書中卡西莫多的那種內心美,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美;而外表上的美,不過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罷了。對于現實中的我們來說,或許更多的是把外表美放在首要,但是現在我才明白,唯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11
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時,原以為這是一本散文集。打開一看才發現是本短篇小說,而且講述了很多有奇特技藝或做出怪異舉動人。看了其中一些故事,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行為。
《酒婆》中的老板本來是賣摻水的假酒,一直到也是相安無事,當他打算重新做人,開始賣真酒時,不料卻間接地害死了一個人。文章最后一段寫了老板發現禍根出在自己身上,酒館里的酒客們想必也知道事情的原委。他們對肚中的酒一清二楚,酒婆出事那天的酒是真酒,他們也能嘗出來,再結合酒婆與平日不同的旋轉方式和酒的效果,便可以想到問題出在酒身上。這使老板迷茫了,每個犯了錯的人改過自新時都會受到阻撓,也會迷惑于自己是否真的該放棄原本的生活,但堅持下去,堅定自己正確的選擇總會見到曙光。不過,若是從一開始就賣真酒,也不會發生這些事了。
《認牙》使我感到了華大夫對工作的認真程度,這不是忘我,是忘他人啊。醫完病人的牙后完全不記得病人的長相或許可以認為是大夫的記性不好。但不記得人卻能認出自己醫過的牙這就證明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牙齒上了。那個通緝要犯估計就是認為華大夫記性不好,不記得病人而醫術又好,才去他那修牙的,卻不曾想他記牙不記人。當醫生能當到華大夫這種境界,也十分難得了。
看了《小達子》后在想,那中年男子的懷表鏈可能也是從哪個達官貴人身上偷來的。不禁覺得很好笑,兩個小偷拿著別人的東西,抽過來,取回去。小達子以為這次賺大錢了,而那男子卻認為一笨手笨腳的小偷干這行當就算了,但偷的居然是他的東西,心里肯定也在嘲諷小達子,順便給他上一堂課。兩個小偷比誰的偷技高超,敗者沒再出現在最容易偷錢的地方,看來無論誰,做哪個職業的人都是有尊嚴的。
俗世奇人,平凡世界里與眾不同的人,他們做出了奇特的事情。庸俗的世界不是你平凡的理由。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1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薄懊舳脤W,不恥下問?!边@是《論語》里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么,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后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兩句話雖是說:幾個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于改正就好??鬃泳统L寡宰约哼@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曾經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本褪钦f教師對自己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墩撜Z》引孔子的話說:“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圣與仁,那我怎么敢當!我只不過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是可以這樣說的。
在《論語》里對曾經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宏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于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币馑际钦f人家已經去掉了污點而進步,就要贊許他的潔凈,對他的過去不應該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直點綴裝扮著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么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币簿褪钦f,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
通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于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是得益非淺!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13
老葛朗臺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為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為流傳。
歐也妮——歐也妮是這部小說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說就是以她的悲劇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臺、夏爾、德·蓬風等人的對比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丑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臺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凄涼的童年",并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說,生命中的唯一希望是期待中的愛情。為了愛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為了愛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為他的淫威所屈服。為了愛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
但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并拿出巨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的這種愛情是純潔、高尚的。
當周圍的人都陷沒在金錢的魔沼中,并甘心被其吞噬整個生命時,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眾不同,超凡脫俗的。盡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說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向往天國,過著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圣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己過著節儉、樸素的生活。
巴爾扎克滿懷同情與贊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為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14
一個女人,一生的眼淚,卻換來一段殘缺而又不完整的感情;一個男人,一生的呵護,卻終究敵不過金玉良緣的流言蜚語。她,林黛玉,那個傾國傾城的貌;他,賈寶玉,那個多愁多病的身。這部文學作品,堪稱文學史上的經典,也許正是因為這經典,將我這個愛文學的女孩子牢牢地鎖住。說實話,我從五年級就喜歡《紅樓夢》,可能那時候我年紀小,而這本書多講的愛情故事,家里人不大同意我看它,但我覺得這沒什么,每個人都會有這個過程或說都會有愛情這段經歷。當傾國傾城遇上多愁多病之后,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林黛玉雖然在愛情中是一個失敗者,但在言行一語雙關方面,卻不得不令我佩服?!耙蔡澞愕孤犓脑?。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他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些!”含蓄又不減妙力的話,被她說的如此完美無瑕,不得不說,林黛玉對于文字也是別有一番研究?!耙延X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她的詩中總帶著一種別致的美感,但也有一絲淡淡的憂傷在里面?!对峄ㄒ鳌分小皟z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她的孤寂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沒想到,她的命運與這首詞是如此的相似。只有寶玉一個知己,除了他,在這慌繆的現實生活中,還有誰能給這個潔尚的姑娘幸福呢?這一切,又豈能是她一個人能夠改變的呢?所以,她終究被這黑暗的世界所吞沒!可悲!可嘆啊!
林黛玉在文學史上算是一個成功的女性,但不免會有些弦外之音,有人說林黛玉尖酸,刻薄,會使性子,有心計,不僅如此,我們更要注意的她的出生,她的背景,自從來到榮國府,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唯一的一個卻承受不了封建社會的壓力。我覺得,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不亞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當然,每個都有每個自己的優點。
當我再次翻開這本《紅樓夢》時,每個主人公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悟,但唯一不變的是那個傾國傾城的林黛玉和多愁多病的賈寶玉……
讀名著感悟800字篇15
中國有這么一個作家,寫了這么一本書,書里面有這么一個人。
他出身于舊社會的中國的下層勞動人民家庭,自幼家庭困苦,但是,他勤勞,樸實,忠厚,善良,注重信用和講義氣,雖然他只是京城里的一個普通車夫,卻有小生產者所共有的積極進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
其實,在他一生之中,最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夠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可以自食其力。他曾經天真地以為,只要有了自己的資本--一輛車,再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奮斗,就可以在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從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存。雖然他曾經3次擁有屬于自己的車。可是,上天卻總是喜歡和他開玩笑,一次又一次的使他失去屬于他自己的車,使他對生活的企望和信心以及要強的性格都在生活中一點點地喪失。他變得懶惰狡猾,極端自私,還耍無賴,成了徹頭徹尾的"刺兒頭",逐步滑向墮落的深淵。
他就是《駱駝祥子》里面的主人公--祥子!
《駱駝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夫的故事。這個車夫叫祥子,之所以書名在"祥子"前加了個"駱駝"兩字,是因為是駱駝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車,所以因此得名,
在創作《駱駝祥子》之前,老舍一直以教書為生,寫作為副業。《駱駝祥子》是他做職業作家后打響的第一炮!所以,《駱駝祥子》這本書是寫得非常成功的!特別的是,老舍在這部作品中拋棄了以往那種幽默諷刺,嘻笑怒罵的風格,"拋開幽默正正經經地去寫",并且平易的文字又因從容地運用了北京口語而增加了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道。
可是,《駱駝祥子》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
因為,故事的主人公祥子,由原來的一個勤勞,樸實,忠厚,善良的人,變成了一個懶惰狡猾,極端自私的社會敗類!但是,這也不能完全的怪祥子,祥子當時所在的社會極其黑暗,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老實成了無用的別名",注定了像祥子那樣社會下層人民的悲苦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