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好習慣 梁實秋
梁實秋以散文飲譽文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養成好習慣 梁實秋,以供大家閱讀。
養成好習慣 梁實秋
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習慣方面卻各有不同,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在幼小的時候最容易養成,一旦養成之后,要想改變過來卻還不很容易。
例如說:清晨早起是一個好習慣,這也要從小時候養成,很多人從小就貪睡懶覺,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還高臥不起,平時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首垢面的就往學校跑,結果還是遲到,這樣的人長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祖逖聞雞起舞,那才是志士奮勵的榜樣。
我們中國人最重禮,因為禮是行為的軌范。禮要從家庭里做起。姑舉一例: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這一點點對長輩的起碼的禮,我們是否已經每日做到了呢?我看見有些個孩子們早晨起來對父母視若無睹,晚上回到家來如入無人之境,遇到長輩常常橫眉冷目,不屑搭訕。這樣的跋扈乖戾之氣如果不早早的糾正過來,將來長大到社會服務,必將處處引起摩擦不受歡迎。我們不僅對長輩要恭敬有禮,對任何人都應維持相當的禮貌。
大聲講話,擾及他人的寧靜,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我們試自檢討一番,在別人讀書工作的時候是否有過喧嘩的行為?我們要隨時隨地為別人著想,維持公共的秩序,顧慮他人的利益,不可放縱自己,在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要知道依次排隊,不可爭先恐后的去亂擠。
時間即是生命。我們的生命是一分一秒的在消耗著,我們平常不大覺得,細想起來實在值得警惕。我們每天有許多的零碎時間于不知不覺中浪費掉了。我們若能養成一種利用閑暇的習慣,一遇空閑,無論其為多么短暫,都利用之做一點有益身心之事,則積少成多終必有成。常聽人講過“消遣”二字,最是要不得,好像是時間太多無法打發的樣子,其實人生短促極了,哪里會有多余的時間待人“消遣”?陸放翁有句云:“待飯未來還讀書。”我知道有人就經常利用這“待飯未來”的時間讀了不少的大書。古人所謂“三上之功”,枕上、馬上、廁上,雖不足為訓,其用意是在勸人不要浪費光陰。
吃苦耐勞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標幟。古圣先賢總是教訓我們要能過得儉樸的生活,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就是形容生活狀態之極端的刻苦,所謂“嚼得菜根”,就是表示一個有志的人之能耐得清寒。惡衣惡食,不足為恥,豐衣足食,不足為榮,這在個人之修養上是應有的認識,羅馬帝國盛時的一位皇帝,Marcus Aurelius,他從小就摒絕一切享受,從來不參觀那當時風靡全國的賽車比武之類的娛樂,終其身成為一位嚴肅的苦修派的哲學家,而且也建立了不朽的事功。這是很值得欽佩的,我們中國是一個窮的國家,所以我們更應該體念艱難,棄絕一切奢侈,尤其是從外國來的奢侈。宜從小就養成儉樸的習慣,更要知道物力維艱,竹頭木屑,皆宜愛惜。
以上數端不過是偶然拈來,好的習慣千頭萬緒,“勿以善小而不為”。習慣養成之后,便毫無勉強,臨事心平氣和,順理成章。充滿良好習慣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梁實秋經典語錄
1) 每一個破落戶都可以拿了幾件舊東西來,這是不足為奇的事。國家亦然。多少衰敗的古國都有不少的古物,可以令人驚羨,欣賞,感慨,唏噓!
2)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來就這樣地踐踏出來了,人人都循著這路途走,你說它是薔薇之路也好,你說它是荊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
3) 藝術與自然本是相對的名詞。凡是藝術皆是人為的。西諺有云:Arsestcelareartem(真藝術不露人為的痕跡),猶如吾人所謂“無斧鑿痕”。
4) “蒙娜麗莎”的微笑,即是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們無法追問她為什么笑,她笑的是什么……會心的微笑,只能心領神會,非文章詞句所能表達。
5) 些話近于憤世嫉俗,事實上世界里還是有朋友的,不過雖然無需打著燈籠去找,卻是像沙里淘金而且還需要長時間地洗煉。一旦真鑄成了友誼,便會金石同堅,永不退轉。
6) 暴發戶對于室內裝潢是相當考究的。進得門來,迎面少不得一個特大號的紅地灑金的福字斗方,是倒掛歷著的,表示福到了。如果一排五個斗方,當然更好,那些是五福臨門。
7) 富蘭克林說:“有三個朋友是忠實可靠的──老妻,老狗與現款。”妙的是這三個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最干脆:“我的朋友啊!世界上根本沒有朋友。”這
8) 自從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與少一代之間就有一道溝,可能是難以飛渡深溝天塹,也可能是一步邁過的小瀆陰溝,總之是其間有個界限。溝這邊的人看溝那邊的人不順眼,溝那邊
9) 詩不能賣錢。一首新詩,如拈斷數根須即能脫稿,那成本還是輕的,怕的是像牡蠣肚里的一顆明珠,那本是一塊病,經過多久的滋潤涵養才能磨練孕育成功,寫出來到哪里去找顧主?
10) 古圣先賢,無不勸孝。其實孝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否則勸亦無大效。父母女間的相互的情愛都是天生的。不但人類如此,一切有情莫不皆然。我不大敢信禽獸之中會有梟獍。
11) 有人只看見和尚吃饅頭,沒看見和尚受戒,遂生羨慕別人之心,以為自己這一行只有苦沒有樂,不但自己唉聲嘆氣,恨自己選錯了行,還會諄諄告誡他的子弟千萬別再做這一行。這叫做“吃一行,恨一行”。
12) 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擺脫賴以糊口的職務,作自己衷心所愿意作的事。有人八十歲才開始學畫,也有人五十歲才開始寫小說,都有驚人的成就。“狗永遠不會老得到了不能學新把戲的地步。”何以人而不如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