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凈之蓮林清玄作品
“蓮是一種有靈性的植物,是我摯愛的意象。”這是林清玄作品——《潔凈之蓮》中對蓮花的贊美。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潔凈之蓮林清玄作品,希望大家喜歡。
林清玄作品篇1:潔凈之蓮
蓮是一種有靈性的植物,是我摯愛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鄉(xiāng),有水的地方就有蓮的倩影,我愛的是蓮的優(yōu)美和慧心。
一灣碧水澹澹,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那水的綠喲,綠得蓬勃,綠得純正,綠得深湛,綠得溫柔,綠得恬雅,綠得醉人。綠錦緞似的水面之上,潔凈的蓮?fù)ねと缟w。碧波有幸,能照它的影;魚兒有幸,能吻它的足。蓮與碧水結(jié)下不解之緣,漣漪了整個夏季。
整個蓮塘像一塊綠色的陸地,一層層地遠(yuǎn)去。間或,有一支支或白或粉或嫣紅的花,在翡翠般油綠發(fā)亮的葉間隱現(xiàn)。蓮的身上不曾沾染一星塵埃,瘦長的腰身娉娉婷婷,在風(fēng)中款擺,韻致絕佳。紅蓮穿破碧波,擎著熾烈的火焰,逼出明麗的色調(diào)。白蓮冰肌玉膚,素巾縞袂。一派清遠(yuǎn)的風(fēng)度。每朵蓮花都仰著臉,專注而矜持,每張臉都不重復(fù)。偶爾微風(fēng)拜訪,舉起一張張闊大圓滑的綠葉,漾起無邊的清涼。蓮的芬芳,香氣盤桓,久久不肯逸去。那搖曳著 交疊的紅、白、綠,蕩漾起裊裊的更加動人魂魄的嬌媚,染滿我的心壁。
我尤愛月光下的白蓮,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潔晶瑩是由月華浸染而成的。我仿佛看見蓮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著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給了田園生活一個精致的點綴。碧水之下,是污濁的泥沼,一枝枝蓮花擠破濃濃的黑夜,從污泥中綻放出一個個美麗的音符。
蓮塘流動著今人心神搖 蕩的優(yōu)美。走過蓮塘的人,誰都無法拒絕,無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蓮也盛開在古今中外的詩文與畫幅中,透露潔凈清爽之意。
文人墨客用五筆傾慕的眼神和姿態(tài)為蓮寫詩作詞,王維有“蓮動下漁舟”的閑適情懷, ,李白有“清水出芙蓉”的審美雅趣,他們?yōu)楹笕肆粝铝松彽那逑悖忈屃松彽钠犯衽c精神。
垂暮之年的印象派畫家莫奈,把清淡素雅的蓮作為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題,他用顏料把蓮塘上眾多的瞬間和形象永久地凝固在畫布上。終于他力竭倒在了蓮池旁,躺在了他心愛的蓮的懷抱,混沌散開,污濁逸去,心中的蓮瓣緩緩展開,亙古與蓮相伴。
蓮的精魂,如一幀寫意水墨畫,在馥郁的蓮的氣息中,我漸靜、漸凈,心扉突然洞開,心靜靜空出來。它以菩提樹的身影搖曳出我心中的清涼,它似晨鐘暮鼓,擊出清風(fēng)竹韻;他似圣潔之水,滌凈塵間的污濁。蓮是一面心靈的鏡子,只有純正的心靈才能看得見心靈的純正,被純正所感染。愿一切愛蓮之人以蓮為鏡,擁有蓮的慧心,做潔凈的人。
林清玄作品篇2:車倒一車檸檬
市場里有一對夫婦在叫賣檸檬:“三斤二十元,三斤二十元——檸檬大俗賣。”
我隨著人群圍過去看,覺得三斤二十元太便宜了,大概不會有什么好貨色。
青翠的檸檬被堆滿在卡車上,我小時候種過檸檬,因此一眼就看出那是很好的檸檬,果皮薄軟、顆粒飽滿、外表光滑、水分淋漓的樣子。
我邊挑選檸檬,邊不可置信地問道:“你這檸檬賣這么便宜,成本啖收得回來?”
賣檸檬的是一位中年的漢子,臉上有農(nóng)夫的風(fēng)霜,他笑著說:“我今天開車出門的時候,正好有一個人車倒一車檸檬,我就停車去幫他撿,他對我說:‘少年仔,這檸檬太俗了,我不想撿了,讓你撿去賣好了。”說完,他就開車跑走了,我只好把檸檬車來這里賣,本來要隨便讓人捧走,但想到我檢檸檬也要工,汽車也要油錢,所以大俗賣,三斤二十元。”
買檸檬的人聽了全笑起來,農(nóng)夫的太太聽了也忍不住噗哧笑出聲音,拍著丈夫的肩膀,對顧客說:“今年種檸檬,了得涂涂涂,還有心情講這些笑話。”
由于農(nóng)夫夫婦的開朗,大家都把同情轉(zhuǎn)化為敬佩,加上檸檬實在太便宜了,一車檸檬很快就被清掃一空。
我回家一邊喝清涼的檸檬汁,一邊想到農(nóng)夫講到車倒檸檬的神情語調(diào),心里很感動,仿佛在盛夏中也有清涼。我們生活中偶爾會有悲苦,但對那些有幽默感的、能挺身迎向悲苦的人,悲苦只是一陣涼風(fēng)吹拂。
“歷經(jīng)萬般紅塵劫,
猶如涼風(fēng)輕佛面。”
真的,檸檬是最酸的,可是加了一點蜂蜜,沒有任何飲料可以和它相比,生活的悲苦仿佛檸檬的酸,幽默的態(tài)度則是蜂蜜,使最酸的檸檬汁也有著美好的滋味。
小人物在生活里也能練出幽默的心,這是無可懷疑的。
你看看市場里有一塊大招牌:
“種西瓜的自殺了,西瓜一斤五元,包開包甜,不甜免錢。”
其實種西瓜的并沒有自殺,那賣西瓜的人就是瓜農(nóng)。
你聽聽賣成衣一件九十九元的人,他怎么叫賣:
“阮頭家跑路去大陸,薪水沒發(fā)給我們,只好把成衣廠的衣服拿來抵工錢,免本的,只收各位走路的工錢。”
仔細(xì)問問,他八成是自己口中跑路去大陸的頭家。
那清晨就出發(fā)、從鶯歌挑著杯碗來賣的老人,一個杯子只能賣五元;那從宜蘭坐火車挑著自種的絲瓜與竹筍來賣的婦人,一條絲瓜只賣十元;那坐著輪椅沿路叫賣抹布的、失去雙腿的人……這些人不發(fā)一語,他們堅毅的臉容就使我感動。
因此,每次我對生活感到意興闌珊的時候,就會走到人潮穿流的市場,去看看小人物的生活場景,他們在這混亂的社會堅持著生命的意志,用寬廣的心來包容失敗與踐踏,實在是生活里打破了底線的結(jié)果。
這時候,我的心就會像春天的草木重獲生機,與那些卑微的人站在共同的土地上,準(zhǔn)備開新的花,結(jié)新的果實。
林清玄作品篇3:有生命力的所在
南部的朋友來臺北過暑假,我?guī)タ磁_北兩處非常有生命力的地方。
我們先去士林夜市,士林的夜市熱鬧非凡,有如一鍋滾熱的湯,只有臺語“強強滾”差可形容。
二十年來,我去過無數(shù)次的士林夜市,但永遠(yuǎn)搞不清楚它到底有多大,只是感覺它的范圍不斷在擴大,并且永遠(yuǎn)有新的攤販到夜市里來。惟一不變的是,只要到士林夜市就可以看見很多在生活中努力的人,夜市的攤販不論冬夏都在為生活打拼。
我看到賣炒花枝的三個女人,腳上都穿著愛迪達(dá)的跑鞋,她們一天賣出的炒花枝是無法計數(shù)的,一鍋數(shù)十碗的花枝,總是一眨眼就賣光了。
我看到賣果汁的一對夫婦,兩個人照顧七臺果汁機,左手在打木瓜牛奶,右手卻在倒西瓜汁,不論來了多少客人,他們總是一樣準(zhǔn)確、快速、有效率。
我看到賣鐵飯燒的人,脖子上纏著毛巾,汗水仍從毛巾流到胸前,實在是太熱了,他每做一輪的鐵板燒,就跑到水龍頭去以冷水淋身,來消去暑氣。
朋友問我說:“聽說士林夜市的攤販都是戴勞力士金表。開賓士轎車來賣小吃,既然那么有錢,又何須出來擺攤呢?”
我說:“有錢而能坐下來享受,是很好的事。但有錢還能不享受,依然努力工作,才是更了不起的。”
大概是士林夜市中澎湃的生命力確能帶給人啟示吧!像如此煥熱的暑天,氣溫在卅五度以上,還是有很多人走出冷氣房,到夜市里來逛。
接著,我?guī)笥训街倚|路去逛地攤。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忠孝東路兩邊的人行道,每到百貨公司打烊之后,就形成一個市集,從延吉街開始一直排到復(fù)興南路,全部都是鋪在地上的地攤。
這些攤販有幾個特色,一是擺東西的布巾,大約只有兩個桌面大,非常簡單輕便。放在布巾上的東西,樣樣都是整整齊齊的,與一般傳統(tǒng)地攤堆成一團的樣子完全不同。
一是擺地攤的人都非常年輕帥氣,男生英俊,女生美麗,比逛街的人還要顯眼。我對朋友說,這些年輕人有的是學(xué)生,有的是白天上班的上班族,夜里出來賺外快,所以攤販的族群與傳統(tǒng)為了生活而出來擺地攤的攤販,是很不相同了。
“我從前生活感到郁卒的時候,就會一個人跑到夜市或忠孝東路,看到那些不管自己的心情好不好都努力出來工作的攤販,就仿佛被他們撞擊了心門,心突然打開了。”我說。朋友看著屋檐下的攤販,也表示了同感。
臺灣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其實沒有什么秘密,是因為有許多充滿生命力的人居住其間。
夜里從忠孝東路回家,想到不久前有幾位年輕力壯的青年,綁架勒索殺死一位暴富的老農(nóng)夫。他們做案的理由是:“從監(jiān)獄出來后,因社會的不能接納,賺不到錢,才鋌而走險。”社會的不能接納只是借口,我們的社會從來不會去問夜市的攤販:“你有沒有前科?”我們的社會也從來不會排斥或看輕那些為生活打拼的人。
聽說士林夜市生意比較好的攤子,每個月可以凈賺五六十萬(在夜市擺攤的朋友告訴我),我聽了只有感佩,覺得一個奮力生活的人不要有任何借口,因為“一技草,一點露”,“要做牛,免驚無犁可拖”。
看過“潔凈之蓮林清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