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淡淡的血痕中
“造物主,怯弱者,羞慚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變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迅先生的《淡淡的血痕中》的內容以供大家閱讀。
魯迅 《淡淡的血痕中》原文:
—紀念幾個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目前的造物主,還是一個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地變異,卻不敢毀滅一個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卻不敢長存一切尸體;暗暗地使人類流血,卻不敢使血色永遠鮮濃;暗暗地使人類受苦,卻不敢使人類永遠記得。
他專為他的同類——人類中的怯弱者——設想,用廢墟荒墳來襯托華屋,用時光來沖淡苦痛和血痕;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為度,遞給人間,使飲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無知,也欲死,也欲生。他必須使一切也欲生;他還沒有滅盡人類的勇氣。
幾片廢墟和幾個荒墳散在地上,映以淡淡的血痕,人們都在其間咀嚼著人我的渺茫的悲苦。但是不肯吐棄,以為究竟勝于空虛,各各自稱為“天之戮民”,以作咀嚼著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辯解,而且悚息著靜待新的悲苦的到來。新的,這就使他們恐懼,而又渴欲相遇。
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這樣。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間;他屹立著,洞見一切已改和現有的廢墟和荒墳,記得一切深廣和久遠的苦痛,正視一切重疊淤積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將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戲;他將要起來使人類蘇生,或者使人類滅盡,這些造物主的良民們。
造物主,怯弱者,羞慚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變色。
一九二六年四月八日。
關于魯迅的名言推薦:
1)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2) 沒有沖破一切傳統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光。
3) 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4) 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5) 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有破綻也不妨。做作的寫信和日記,恐怕也還不免有破綻,而一有破綻,便破滅到不可收拾了。與其防破綻,不如忘破綻。
6) 凡是總須研究,才會明白。
7)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8) 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9)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10) 穿掘著靈魂的深處,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創傷,又即從這得傷和養傷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滌除,而上了蘇生的路。
11) 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12) 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13) 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
14) 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15) 中國的有一些士大夫,總愛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來,他們不但歌頌生平,還粉飾黑暗。
16) 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17)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18)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19) 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20)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21)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22)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23) 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寶貴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24) 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人物。小說藝術的精髓就是創造人物的藝術。
25) 敵人是不足懼的,最可怕的是自己營壘里的蛀蟲,許多事情都敗在他們手里。
26) 兒童與國家之關系,十余年后,皆為成人,—國盛衰,有系于此,則欲尋求方術,有所振策,是為研究。
27)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