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文章讀后感
莫言是中國當代文學一位重要的作家,成名于八十年代中期尋根文學浪潮正盛之時,其創作契合了尋根的主旨追求,但又有獨特之處。讀過莫言的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莫言文章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莫言文章讀后感篇1:莫言小說《蛙》讀后感
前些日子,爸爸從六合帶回一本小說,小說名叫《蛙》,我心想,蛙有什么值得看的?我們農村里青蛙多得是,可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后,發現完全不是那么一回是。
《蛙》描述的是姑姑——萬心由——一名助產士最后成為一名計劃生育工作者,她專門與那些想超生的婦女們之間的斗爭。結果使得如她的侄媳王仁美和張拳的老婆家破人亡。最后,晚年的姑姑充滿了不安與自責,每當夜晚,她聽到蛙的叫聲仿佛是成千上萬個嬰兒的哭啼聲和控訴。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慚愧。
記得四年前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也有同樣的遭遇,媽媽因超生而東躲西-藏。我從小就一直待在媽媽身邊,從未離開過她的懷抱,我整天以淚洗面,后來生了一場大病,爸爸回來幫我掛了十天水。后來聽大人們說弟弟沒保住,而且房子又被拆了。媽媽回來以后我一點沒怪她,相反,我覺得媽媽是偉大的勇敢的!
媽媽是幸運的,書中的王仁美因大出血而死亡,然而上天眷顧她的生命沒有輕易離去。媽媽回來時明顯瘦了許多,她看見別人的孩子總要 抱一抱,我知道媽媽是在想念夭折的弟弟,每當這時我就心如刀割。2009年一個新生命降臨在我家,這個家又充滿了朝氣!
莫言文章讀后感篇2:莫言小說《紅高粱》讀后感
莫言小說《紅高粱》,其大致情節是這樣――
在山東高密縣東北鄉一帶,生活著一群有血性的人種。有個叫戴鳳蓮的女子,該當要出嫁的年齡了,愛財的爹媽將她許配給燒酒作坊單家做媳婦。哪知單家之子患有不治之癥麻風病,流膿血淌黃水誰嫁他誰就毀了。轎子頭余占鰲實際上是土匪頭子,也許是出于拯救戴鳳蓮的目的,在她嫁到單家沒兩天,他就將單家父子殺了,并在高粱地里要了她。
戴鳳蓮留住準備散伙的長工們,成了燒酒作坊的新主人。為頭的羅漢大叔,繼續主事。他還負責飼養東家的兩頭大黑騾子。
日本人說來就來。進村抓民為他們修公路,劉羅漢與騾子一起被抓去。公路橫跨墨水河,河上原木橋不行了,不可以載重汽車,要修石橋。羅漢大叔搬石塊過程中遭遇監工毒打,產生逃跑念頭。夜間本已成功脫逃,因要一同解救出騾子而再次被捉。日本人將劉羅漢剝皮示眾,激起民憤。
一民女喜歡上余司令下屬任副官,前往找他時誤入余司令叔父處,并遭其強奸。任副官以離任相要挾,要求正法余大牙。千兵易聚,一將難求。余司令為嚴肅軍紀,揮淚斬叔。
“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小說集中筆力,講述一次抗擊日軍的伏擊戰的經過。余占鰲率部隊在公路兩側的高粱地里埋伏,準備狙擊從橋上經過的日本人的汽車隊,為羅漢大叔報仇。戴鳳蓮親自為部隊戰士送飯,途中被前來的鬼子槍彈擊中。余占鰲與敵人激戰,燒了敵人汽車,擊斃鬼子一,雙方傷亡慘重。戴鳳蓮血灑高粱地,成為抗日烈士。
作者著重歌頌一群有著傳奇色彩的人群。“他們殺人越貨,精忠報國,他們演出過一幕幕英勇悲壯的舞劇。”他們之中,有余占鰲,有劉羅漢,也有戴鳳蓮。
戴鳳蓮在彌留之際,有一段對生命的留戀和熱愛的話:“天賜我情人,天賜我兒子,天賜我財富,天賜我三十年紅高粱般充實的生活。天,你既然給了我,就不要再收回,你寬恕了我吧!”“天,什么叫貞節?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過我,我只有按著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幾眼這個美麗的世界。
這些發自肺腑的充滿思想光輝的語言,豐富了小說的意蘊,增添了小說的閱讀魅力。
莫言文章讀后感篇3:莫言《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讀后感
莫言在演講中首先想起母親,他想把得獎的榮譽分享給母親,可是不可能了。由于鐵路的修建,不得已將母親的墳墓移走,可是母親的骨殖融入了泥土之中。就這樣,莫言盡不了對母親應當的孝道,他對母親是愧疚,是思念……
他回憶了與母親有關的幾件事,充滿溫情的事。我深深體會到生活不富裕的母子倆的艱辛。母親不要莫言去找當年打她的人報仇,她寬容,大度,不希望孩子被仇恨蒙蔽。母親將自己好不容易吃上的餃子給了一個陌生的老人,她善良,對老人尊重。莫言多算了買白菜老人的錢,母親沒有打罵他,她淚流滿面,她認為為人應當清清白白。
之后,母親患了肺病,她依舊那樣堅強,她珍惜她的生命。母親不會嘲笑莫言相貌的丑陋,她只希望莫言可以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她看到的是心靈的美麗。
母親的種種做法,莫言深受教育。
之后便是對寫作經歷的回顧。
開始莫言在家讀書,去街上偷偷地聽書。
為了報答母親,莫言把故事講給母親聽,漸漸地,也進步了許多。
他喜歡說話,不符合“莫言”的名字。
他喜歡上寫作,他的作品表現自己的思想。
莫言的《生死疲勞》也讀了一二,由人一再轉世,以牲畜的角度來揭露當時的歷史。
莫言善于講故事,而他的故事都是事實。而讓他堅信真理和正義的將是一個個源源不斷的故事的發生,也就是他走下去的經歷。
在照片新聞上也??吹侥?,幾乎都是笑著,沒有想過他背后的辛酸往事。
看過“莫言文章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