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寧波趕海潮汐時間表
初一、十五"兩頭潮",每月農歷初一、十五前后是潮汐落差最大的時候,是趕海的最佳時間。
死汛和小潮容易影響潮汐預測,趕海選中潮、大潮和巨潮都行,大潮和巨潮最佳。農歷十二到農歷十三,在靠近天亮時,海潮已經退干,隨即就要漲潮了。農歷十五到農歷二十,以及農歷初一到初四都是大潮日,適合趕海。
趕海怎么查退潮時間
1.查詢當地潮汐表:現代科技使得獲取潮汐信息變得更加容易。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到各個地點的潮汐表。不同應用有所差異,通常要輸入地理位置和是否需要考慮夏令時等信息。找到包含“低潮”、“退潮”或“Ebb”的時間段,這些是潮汐最低點的時刻。查看該時間段即可知道退潮時間。
2.參考潮汐鐘或海灘標志物:在一些趕海的區域,人們會建造潮汐鐘或其他標志物來幫助人們判斷趕海的最佳時間。這些標志物會顯示當天潮汐的高低,船只、漁民、旅行者可以據此判斷退潮時間。
3.請當地漁民或趕海老手指導:如果沒有潮汐表或標志物,你可以向當地漁民或趕海老手尋求幫助。他們通常能準確判斷潮汐狀況和退潮時間,積累了豐富的本地經驗和技巧。
什么時候適合趕海
潮汐每天是不一樣的,在潮位最低前后一個小時內趕海最好,退潮時間也不一樣。
在一個月的前半和后半漲退潮時間不一,計算方法如下:
1、每月的初一至十五,用(陰歷日期-1)×0.8+5(點鐘);每月的十六至月底,用 ( 陰歷日期-16 ) ×0.8+5 ( 點鐘 ) 。
2、這兩個公式可算出當天幾時幾分為最高潮,往后推 6.2 小時即為最低潮時間,而再隔 6.2 小時又是高潮時間了。
潮汐多少適合趕海
退潮的利用0.5米到1米。
一般潮高通常在0.5米到1米之間的時候,適合趕海,這個時候潮水不是很高,而且很多海鮮都被潮水推到了沙灘上,就可以到沙灘上去撿到很多擱置的海鮮類,而且也比較安全,如果潮水往上漲了,就要注意及時的撤離,避免出現危險。
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海產品的過程,稱為趕海。中國著名的有象山趕海。
利用退潮淺灘作為取沙區
各種研究表明大量的沉積物都落淤于退潮淺灘。而且,波浪和潮流夷平這些淺灘,這些淺灘上的沙粒沉積物的質量會與鄰近海灘一樣好或更好。
許多工程從退潮淺灘上取養護用沙。這些工程中大多數的養護用沙已經有效完成,其他工程建議使用落潮淺灘沙,但被制定規章的機構或其他相關政黨拒絕,因為此舉可能對周邊岸線產生負面影響。
波況有效變化是由于波浪傳播到挖深區引起,因而造成平衡剖面的改變,對部分落潮淺灘區被挖深導致水深實質性改變,這種情況同樣存在。此外,對于自然海灘體系,存在一個共識,即落潮淺灘是泥沙輸運的必經之路,如果從這個路徑取沙,則需要取沙后的挖深區被泥沙填充才能使該路徑恢復泥沙輸運途徑功能。
當關注點在于部分落潮淺灘的取沙時,需要應用數值模擬來分析由此引起波浪變形和沿岸輸沙的效果。然而,落潮淺灘是一個具有復雜過程的區域,波浪變形和潮流和數模不可能反映所有的影響效果。
總之,利用落潮淺灘沙為航道維護或浚深而挖除沉積物,以及當沉積物被堆置于近鄰的下游海灘從而促進天然旁側輸沙過程或在那些挖除落潮淺灘沙而導致向海距離實質性加大的區域是最易被證明的正當的。已有一種觀點要求保留完整的淺灘緩沖區,認為未改變的淺灘與其實現達波能減少和泥沙輸運的功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