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座流星雨2023年最佳觀看時間
確認極大值日期和輻射點升起時間。2023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極大值在8月13日下午,輻射點約在20:40升起(不同地點有一定的差別)。8月9、10、11、12、13、14、15日這幾天的晚上都是適合觀測的。由于8月是我國的雨季,考慮到天氣,宜早不宜遲,哪天的天氣好就哪天去看。
流星雨是由地球在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彗星經過留下的碎片云造成的。微小的塵埃或巖石顆粒以非常高的速度進入大氣層,并與空氣發生摩擦,從而燃燒起來,產生劃過天空的閃光。
每一場流星雨都是以流星在天空中開始或輻射的地點命名的。英仙座流星雨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但最好的觀景地點往往在北半球,因為在北半球可以看到英仙座。這個星座位于仙后座、昴宿星團和船底座明亮恒星組成的W形或M形三角形的中間。如果能看到其中任何一個部分,你就處在正確的觀測位置。
什么是流星體
太陽系中遍布著許多彗星,當彗星靠近太陽時,松散的彗星被太陽把它的表面物質“引起來”,形成無數個“腫瘤”,這些“腫瘤”最終被甩出去,即分裂,從彗星上分裂出去的這些小團塊,被稱為“流星體”。
而流星雨則是許多流星從天空中一個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不過由于大部分的流星比砂礫的體積還要小,因此還沒有經過地球大氣層的過濾就已經被摧毀,不會擊中地球的表面,而且夜晚看起來很美麗。
一般流星雨是具有周期性的,因為只有在地球穿越過流星群體時,流星雨發生的可能性才會變大。每年地球都會穿過許多彗星軌道,只有母彗星運行到近日點的時候才會發生流星雨,并且稱為近彗星流星雨。
明明有流星雨的預告,為何看不到流星
很多人表示,明明看到了晚上會有流星雨,但是為何自己等了好久也沒看到一顆流星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流星滑落的位置,可能正巧與所觀測的地點出現了偏差,這樣是無法看到流星雨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觀測點是否有建筑物阻礙視線,在城市中,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林立,這種狀態下是很難觀測到流星雨的,觀測流星雨要到空曠而且視線好的地方才行。
最后一個原因,就是環境的污染因素了,在大城市中,別說是流星雨了,就連天上的星星都見不到幾個,并不是因為星星數量少了,而是因為空氣污染嚴重,大氣層被霧霾籠罩,已經無法清晰觀測星星了,更別說是流星雨了!
流星雨的特點
大部分的流星體都比沙礫還要小,因此幾乎所有的流星體都會在大氣層內被銷毀,不會擊中地球的表面;能夠撞擊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稱為隕石。
數量特別龐大或表現不尋常的流星雨會被稱為“流星突出”或“流星暴”,可能每小時出現的流星會超過1,000顆以上。2018年10月21日至22日日出前,獵戶座流星雨將迎來極大。
流星雨的知識
流星雨的成因與彗星有關,彗星是由冰塊及沙石組成的球體,不少彗星會不停地繞著太陽運轉,有些則只會造訪太陽一次,然后一去不返,而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彗星會因太陽的熱力而使表面物質升華,這些升華了的物質就是日后的流星體,在彗星繞日運轉中,部份流星體會和彗星分離,遺留在彗星的軌道上,流星體由于太陽光壓及行星作用力,會不斷擴散,互相遠離,而且范圍逐漸增大。當地球的運行軌道與彗星軌道相交時,流星體受地球地心吸力影響,會闖入地球大氣層并且燃燒,而燃燒時所產生的火焰亮光,就是我們看到的流星雨了。如果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的流星體又多又廣的話,往往在彗星回歸后的幾年內,仍可看到由該彗星所產生的流星體所造成的流星雨。
流星雨怎么形成的
當地球繞太陽公轉到彗星塵埃帶處時,就會與彗星塵埃相撞。由于彗星塵埃的速度很快,當它們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因為空氣摩擦的阻力引起了高溫,使彗星塵埃迅速氧化,釋放出巨大能量,發光并燃燒成為流星。由于彗星塵埃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流星通常會在幾秒鐘內燃燒殆盡,消失于夜空中。
流星雨的觀賞通常需要選擇一個適當的觀測時間和地點。因為流星雨的密度和數量都有變化,所以觀測時應該選擇在天氣晴朗的夜晚,在沒有光污染的地方觀測。此外,觀測時最好選擇一個開闊的地方,避免高樓大廈等物體的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