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精選:舌尖的溫暖羈絆
時間:
燕華2
散文
滿足了舌尖的享受,走出小院輕輕掩上院門,空氣中炙烤的香氣也慢慢的散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散文《舌尖的溫暖羈絆》,供大家參考!
《舌尖的溫暖羈絆》原文:
從鬧騰騰的小吃街一拐彎兒,就走進了一個安靜、幽深的胡同,胡同里每戶門口都橫七豎八堆砌著物件兒,這是老北京人生活的剪影,走在這里,你似乎還能感受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胡同里簡單卻又多姿多彩的生活氣息,胡同口賣油條豆腐腦的早點鋪,買糖豆汽水的小賣鋪。
在東直門、東單附近,仍然還保留著不少原味、曲折、狹窄的老胡同,當你開著車吃力的擠進胡同的時候,大爺大媽少不了投去不滿的目光,仿佛你的出現打破了這里百年的平靜,而我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打擾“寧靜”的人之一。
作為一個偽吃貨,我吃的并不專業,因為怕會發胖,所以并不是不管熱量、不顧時間隨時隨地的吃,但是碰到好吃的,也會選擇暫時失憶,忘記減肥的事情。喜飯就是我的失憶暫駐港,先說名字的由來,不能說老板隨意,但也是恰逢其時,女主人養了兩只貓,一只歡喜、一只飯團,各取其一這就是喜飯的由來。
喜飯建在胡同里,自然是要符合四合院的整體設計,東西兩邊各有一件廂房,中間的正房便是餐廳。餐廳正中有個木質餐桌,占據了整間房間三分之一的空間,墻邊擺放著幾個貨架,貨架上是主人在旅行中帶回來的小玩意兒,以及世界上各類酒品的樣品。餐廳不接受未預約上門,餐單菜色也不固定,只有當天你到了餐廳,才知道能吃到什么,可以說,喜飯從地理位置、餐廳裝飾、老板品味、以及大廚性格都充滿了沖突的和諧。
滿足了舌尖的享受,走出小院輕輕掩上院門,空氣中炙烤的香氣也慢慢的散去,走到胡同口從后視鏡往回望去,已經分辨不出喜飯是哪一戶,就這樣它又隱藏進周圍幽靜的院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