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給父親的散文
對父親的感恩與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于父親節是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父親節給父親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父親節給父親的散文篇1:父親節給父親的禮物
兩篇舊作《父親》、《母親》,因為父親節前發表在《都市》這本純文學月刊上,成為父親節我給父的禮物。感謝散文家楊新雨的美意,他選編我的兩篇舊作,事前我并不知道,而恰可作為父親節我給父親的禮物,他也不知。這種沒有任何芥蒂的發表,當下,已經不多了。
作為舊作,《父親》寫在20多年前,《山西文學》曾經以散文體小說發表過,后來結集《丑果子》時作了修改,放到我博客里時,又做了修改;《母親》則是5年前的一篇隨筆,沒有發表過,卻一直是我想對母親表達的一點心跡。新雨兄無意間滿足了我的想法。感謝新雨!
父、母親都是七十往上的人了。在我看來,父母在,頭上永遠都有著一片天呢!因了這片天,就有著童心的存在,就會不覺老。我常年在外,少有大塊時間陪伴他們,想著有一天,能夠把他們攏在身邊,想說了,就說;想看了就看。那該是何其美好的事情啊!可世事變化,為了一個生的目的,我辭去公職,一夜間就成了江湖中人,沒了體制的優越;沒了社會的保障;沒了鐵飯碗,甚或沒有任何“保險”的依附,好在,有自我。這恐怕是比任何保險都金貴的東西!因此,也就樂得著一份自在。但,對于我這樣一個不奸,不滑,不夠精明的厚道人,江湖中闖蕩,鼻青臉腫的快感,是我經常要習慣的。就同特種兵的極限訓練,拿人體最不能接受的痛感去接受痛感,才有了承受。承受是人性中耐力、韌性的源頭。對于我,要成為一條硬漢,人情世故的磨礪,恰就類同于這樣的訓練。
人情是個軟刀子,我已經被它割得遍體鱗傷了,才敢對父母說,商場十幾年,摸爬滾打,跌跌撞撞,沒有退卻,小的也算是一條漢子了!只是,十幾年下來,仍然有念想的拖累,沒有停歇的可能!對父母的孝敬,就只能還作為念想。這個念想的存在,讓我總是祈禱著父母——年齡大大的!我頭上的這片天就會永遠的大!因了這個大的存在,我才依然可以任性;可以執著;可以去做我想做的......
《都市》給了我這樣一個時機,得以跟父親、母親表露一下心跡。因此,也謝謝《都市》!
父親節給父親的散文篇2:寫給天堂的父親
父親,下輩子我還做您的女兒!
——雅蘭泣拜
父親,好久沒跟您說話了,好久沒跟您同桌吃飯了,好久沒挽著您老的手逛街了,好久,好久......
這些平凡的天倫之樂,已經隔了好幾個世紀,可父親,女兒想起您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想您的時候,女兒只能在心里默默回味跟您生活的點點滴滴,想您為了讓我讀書賣掉家里的耕牛;想您徒步幾十里到學校給我送生活費;想您辛苦一季賣掉糧食為我買鞋買衣服;想您在我出嫁時噙滿眼淚的那雙渾濁的老眼;想您在我坐月子時忙前忙后的身影;想您為我做好的頓頓熱飯熱菜;想您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卻不愿拖累女兒的堅強模樣;想您離世前無力躺在我懷里的樣子.......父親,我的父親,女兒想您,不僅僅因為今天是父親節。
又是一年父親節!父親,女兒唯有此時此刻讓這份思念之情如決堤的洪水肆意奔流,才能讓這份思父之情得以皈依。好想輕輕問您一句:父親,你在天堂好嗎?
父親,您還記得我小學六年級的事情嗎?我想您和女兒一樣,今生難以忘懷。如果沒有那場意外,我們一家人一定生活得很幸福,您和母親一定是恩愛到白頭。可是,人生就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有那么多的坎坷,那一年,媽媽離開了您和我,從此,我和您相依為命。送母親出殯的那天,我聽見您撕心裂肺的嚎啕,看見您一夜白了頭,您挺拔的身軀一下子佝僂了。年幼的女兒,怎能理解您痛失愛妻的悲痛?除了倚著您呼天搶地的哭鬧,從沒有想過安慰您;您痛不欲身的時刻,又糾結著我的學費。父親,那頭老耕牛您養了好多年吧,為咱家耕田犁地,牛背上的笑聲我現在還記得。沒了媽媽,這頭耕牛是您最后的依靠。可您,還是賣掉了,為了給我交學費。
父親,你還記得我初中的事情嗎?我考上了縣城的學校,離家有30里路,每次您來看我的時候,您老舍不得花錢坐車,而是徒步30里,趕著啟明星的亮光出門,又背著月亮的銀輝回家。父親,您老把幾角錢的車費省下就是為了給我多一點生活費。那個時候,我不斷的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考上好學校,一定要多掙錢,因為,女兒要報答您。每一次交學費,我知道都是您老想方設法湊起來的,您是一個實在勤懇的農民,沒有什么經濟來源,唯一的就是一年兩季的莊稼收成,還有省吃儉用喂大的兩只肥豬。父親,那個時候日子真苦啊,那個年齡原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可生活的艱辛過早的讓我變得成熟。如今,我卻覺得那個時候也是我最幸福的時候,因為有您老在我身邊,不管多苦我覺得也是甜的。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輩子過那種辛苦貧窮的日子,只要您在女兒身邊,只要女兒還能聽見您的聲音,還能和您老同桌吃飯,女兒愿意回到從前。
父親,您還記得女兒出嫁的樣子嗎?我想您老一定不會忘記!女兒成家了,女兒在您老的祝福下成為別人的媳婦。臨走時,女兒看見您老眼里的淚水和臉上的笑容。您一定舍不得女兒,我們相依為命二十年,而我為了自己的幸福卻把您一個人留在娘家。父親,比起您對女兒所做的一切,女兒是多么的自私。“可憐天下父母心”,您總是祈愿女兒過得好,而寧愿一個人孤零零的在老屋里以孤獨為菜,用瓶瓶白酒驅趕寂寞和孤單。您一個人,有菜是一頓,沒飯也是一頓,您后來因此得了胃癌,跟那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每想起這些,女兒就覺得對不起您老人家,如果我早一點把您老接來一起住,也許此時此刻我可以為你倒上滿滿一杯酒,親口向您說:父親,謝謝您,祝您父親節快樂!
父親,您還記得嗎?當我初為人母時,您既是孩子的姥爺,您又擔負起姥姥的職責。您老給我煮雞蛋,給我燉雞,幫我帶孩子......您老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有您在,我沒有做過一頓飯,沒有洗過一個碗.......從13歲沒了媽媽,您老既當爹又當媽,您老這份情誼,讓我一輩子訴不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此生,女兒是沒法報答您老,父親,如果有來生,下輩子我還做您的女兒。
父親,您那么善良的一個人,您用世間最淳樸的父愛溫暖我走過人生中一個又一個寒冬,可是病魔卻無情的找上了您。您的憔悴、消瘦,還有一日更甚一日的疼痛讓女兒心急如焚。每一次的疼痛襲擊,看著您額頭上冒出的點點冷汗,女兒多想疼痛的那個人是自己,我愿意為您分擔病痛和折磨。可是,女兒只能守在您的床前,看著您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而束手無策。父親,您最需要女兒的時候,女兒卻不能為您做什么,而您在臨終時也不曾抱怨女兒一句。送您上路的那天,女兒抱著您的靈位,不敢相信您離我而去,不敢相信愛我疼我的父親已經和我天人相隔,您的音容笑貌清晰的映在女兒的腦中,而您,卻再也不能回來。您是愛喝酒的,女兒從不曾跟您同飲,現在想想好遺憾。當初給您倒酒的時候,只是斟滿您的杯子,如果我能和您同飲,相信您老飲盡的不僅僅是白酒的醇香,還有天倫之樂的幸福!
父親,您離開我已經有6年了,您在天堂好嗎?那里沒有病痛,沒有貧窮,有的是歡笑,還有離開您20多年的愛妻。您一定遇見了媽媽,和她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女兒相信,您在天上看著我,保佑我,因此生活不管多么艱辛,多么不如意,我都會努力的好好活下去,我過得好你才會安心。
今生,有您這樣的父親,我覺得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下輩子,我還想做您的女兒,把今生沒有報答您的留待來生回報您。
父親節給父親的散文篇3:父親的小站情結
父親節就要到了,不由得想得小時候的許多事情。那時,我從農村老家來與父親團聚,父親是在小站駐站的警察。父親所住的地方,是一間不到20 平方米的小房間,又辦公又住宿,還兼廚房。屋前還有好幾塊父親開墾的菜地。
小站警察看起來很閑,其實事情很多又很繁瑣。比如小站家屬區的雞鴨丟了,職工家屬們鬧矛盾了,貨主的貨物被盜了,沿線火車撞人或者撞牲畜了……這些事情父親都要管。可是父親從來都不嫌工作麻煩。相反,他把工作干得很出色。
因為工作關系,父親常到村里,或到附近學校去做鐵路安全宣傳工作。父親和鄉親們相處得很好,所以附近農村的鄉親們都認識火車站的“梁公安”。每當碰上鄉里的“墟日”(趕集),總有路過火車站的鄉親來到父親的辦公室兼宿舍坐坐,再加上父親住的地方門口有一個水龍頭,所以鄉親們都喜歡來洗洗涮涮。鄉親們帶了土特產去趕墟,都喜歡給“梁公安”捎一點,雖然只是一些紅薯、芋頭、瓜果之類的東西,但讓我懷念的是那種親密無間的純樸感情。
父親有兩件事令我記憶猶新。第一件事,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后期。那一天家里加菜,我從家里坐慢車給駐站的父親送菜。父親剛把中午飯做好,就接到車站值班職工的報告,有人爬車!父親立刻去把爬車的人帶回車站的學習室。可是不管父親如何詢問,那個爬車的青年只會傻笑。沒辦法,父親只好對其進行搜身,看看是否能找出什么線索。不搜不知道,一搜把人嚇一大跳。父親從這個爬車人身上搜出了一疊國庫券、好幾張存折,還有人民幣,算起來價值幾千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了不得的巨款啊!因為那時候萬元戶都是富翁了。
父親把調查到的情況用電話向所里報告。所里領導一聽,不得了了,這應該是一個大案子啊!布置立刻根據父親提供的存折名字和玉林公安局聯系。在等待答復的過程里,我不斷地催促父親吃飯。父親老是說,不急,等一下。快到一點時,父親才想起來,那個爬車的青年也沒有吃飯,于是父親就把自己的飯菜讓給他吃。旁邊的職工們都說,梁公安,這家伙是個小偷,讓他餓死算了!我也拉著父親的衣服說:“爸,那是媽媽讓我給你送的菜,你怎么能讓給他吃呢,他吃了你吃什么?”父親卻說:“就算是小偷也不能讓他挨餓啊!再說那里不是還有雞蛋嗎,你去給我再煮不就行了。” 最后,事情終于了解清楚了:原來這個爬車的人患有精神病,家里是做生意的,他偷了家里的錢和存折想爬火車去南寧。下午,爬車人的家里人終于從玉林趕來了,對父親幫他們挽回了巨大的損失千恩萬謝,感激不已。父親交代他們以后要把財物收好,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還把他們送上車。第二件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那一次,父親抓住了一個偷盜鐵路運輸物資的犯罪嫌疑人。偏偏該犯罪嫌疑人的父親和我父親是認識的。那位父親帶了一千塊錢來到我父親的宿舍,求我父親放過他的兒子。我父親不同意,還對其進行了教育。可他趁我父親不注意,就把錢塞到了被子下,我父親卻把這些錢上交。
后來,該犯罪嫌疑人也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為此,犯罪嫌疑人的父親也和我的父親絕交了,可是父親從來都不后悔。因為這件事,當時的《柳州鐵道》報記者還專程去小站采訪了父親,母親把刊登父親事跡的報紙珍藏了起來。
父親在小站駐站差不多到退休,他在工作期間,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臨近退休了,領導照顧他回大站上班,可是他卻說,還是在小站工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