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蓮高潔的散文
蓮,正因生于泥淖而高潔,而美麗無比。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蓮高潔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蓮高潔的散文篇1:詠蓮
七月流火,蟬聒蛙噪,何處尋一隅清涼?
信步而行,穿越過芭蕉樹下的濃蔭,雖有翠綠涼意,但那不雜糅其他色彩的一水的綠,終究少了些情致。
不如細細品讀一泓清蓮。遠望,可見田田荷葉伴徐徐清風裊裊娉婷,穿插著或高或低、或含苞或盛放的蓮花,間雜著青綠色倒錐形的蓮蓬,不時有三兩只白鷺凌空而飛,靜寂的荷塘一瞬間就有了活色生香的況味。近觀,則有了更多的驚喜:翠綠蓮葉上圓潤玉珠流連轉圜,似情人顧盼游離的眼神;粉嫩嬌荷含苞欲放、婷婷玉立,猶似不勝涼風的嬌羞;更有盛情綻放的白蓮、粉蓮,花瓣層層疊疊繁馥雍容,蕾中有欲開未開的蓮蓬,像初生的嬰兒正探眼而望;最難得的是時有并蒂雙蓮花影相依,兩兩相靠,于微風中輕盈搖曳曬恩愛,惹得游人灼灼艷羨。近階處,有農人于田埂間穿行,驚擾起蜜蜂、蜻蜓飛掠其間,卻并不懼人,倏地飛去,遠遠地觀望一陣,又靜靜落在花蕾或蓮蓬上,好似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清麗國畫,靜謐悠然,有淡淡的荷香不著痕跡地沁人心脾,安寧平和。朝看蓮映彩霞舒展綻放,暮守荷伴余暉斂蘊含羞,晴天遙看映日荷花別樣紅,陰天靜聽雨打擎蓋聲聲漏,竟有了遁離塵世的錯覺。
蓮花,最早見于《詩經·鄭風》“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是自古就為人所稱頌的花中奇葩。這賞心悅目的蓮花竟是個多變的嬌娃,古語有云:“未開曰菡萏,已發曰芙蕖”,還另有荷花、玉芝、靈草、澤芝、水華、藕花、青蓮、玉環、水芙蓉等別名,更有“凈友、溪客、花中君子”之美譽,就連荷葉都有玉擎、綠波之稱。人們常用其來喻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多用于形容女子的美態,形容面容嬌好一說“面如芙蓉”,形容十指纖柔則用“手如蓮花”,形容豐腴圓潤常稱“臂如蓮藕”,形容步履輕盈則道“步步蓮花”,形容嬌小美足又謂“三寸金蓮”,形容眉目慈祥有言“卿眼如蓮苞”。
由于蓮花晨開暮閉的特性,常被當作是太陽的使者,有著極為特殊的象征意義,在歷史演變中,蓮花的形象還被神化成佛教圣品。佛祖釋迦牟尼就是端坐在蓮花座上,蓮目微閉,教化世人參禪覺悟、指點迷津,其他菩薩則多是手持蓮花,或腳踏蓮花,或執蓮花指的形象;神話英雄小哪吒,大鬧東海后碎身贖罪,最終也是借由圣潔的蓮花再度化身成形、列位仙班。可見,蓮之品質,在中華泱泱幾千年歷史中一直都是高貴、圣潔的代名詞。
然而,人們常銘記蓮花的婀娜之姿,卻不懂蓮逢孕育蓮心之苦。《本草綱目》中說:“蓮生卑污,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孔竅玲瓏,紗綸內隱,生于嫩弱,而發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生生之脈。”那質地疏松而不細密的倒錐形蓮蓬,點點裂開黃蜂窩似的莢,生長出如花生樣充溢豐沛的蓮子,像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用孱弱的身軀,無私滋養和撫育著自己的孩子。蓮子已成荷葉老,糯香松軟的蓮子包裹的蓮心卻甚苦,苦在含辛茹苦終無怨,心底無私寬,苦在子欲養而親不待,只恨人歸早……蓮花由初發至盛放,再至結子、衰敗的鏈式輪回,像極了人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繁衍、傳承的歷程。
蓮花以其非草非樹、孑孓獨立,不枝不蔓、淡泊自芳的姿態傲然立世,愛蓮之人也多是不為污淖所染、不同流合污的人中君子。周敦頤《愛蓮說》一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道出了蓮花如君子淡泊、高雅的特質。但,世人深知蓮之高潔,卻不忍看殘荷破敗之勢,就像不忍看到那些不懂得赴炎附勢、不屑于阿諛奉承的君子才人不得善終的結局一樣。“制芰荷以為衣,集芙蓉以為裳”是屈子自比芙蕖忠直,卻不為楚懷王所器重而悲憤投江留下的遺篇;“紅藕香殘玉簟秋”是李清照于亂世中顛沛流離,眼見花殘而心中愁緒綿綿的真實寫照;“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是柳永屢次應試失意、消極避世無人知的枉然惆悵;“最憐紅粉幾條痕”是鄭板橋感念西施為救國大義而失貞失愛的噓唏嗟嘆。只怕“癲狂詩仙”李白自詡為“青蓮居士”,斷然也是歷盡了仕途險惡、官場迂腐之后,仍潔身自好、孤傲自芳的引喻吧。
蓮花花期不算短,從荷葉萌發就開始裝點著如鏡的水面,待到生莖開花,裊然婷立有如美少女于鏡中不斷回望著自己的倒影,越是烈日炎炎、炙熱烤人,越是日漸一日地美妍,花兒凋謝時分,她又悄然于花蒂下暗生蓮蓬,于蓮蓬中孕育蓮子,自夏徂秋,相繼相延,等到白露為霜的氣候才安然退出歷史舞臺。殘敗的荷葉常被愛蓮之人悉數收藏,以作裹食之用,蓮香包糯米飯、荷香叫花雞等美食都少不得荷葉的清香。
關于蓮高潔的散文篇2:品蓮
乘一葉片舟,輕輕潛入蓮花深處,慢慢停下腳步,靜靜欣賞蓮的美,傾聽蓮的心聲,吮吸蓮花的芳香,感受美的陶冶。
蓮葉如傘,卻心朝天開,清清白白,毫無遮攔,心潔如玉。用手輕輕取幾滴水放入蓮葉上,水立刻變成了透明的珍珠,晶瑩剔透。蓮葉卻保持著自己的本色,沒有被水兒浸漬,你稍稍抖動蓮葉,成一定的傾斜,水兒瞬間滑入池中,不見了蹤影。
看那美麗的蓮花,白的,粉紅的,散發著誘人香味,淡而不濃,香而不膩,引來無數欣賞的小精靈。看那花蕊,蛋黃色,成穗狀,像絲帶在飄逸,給人一種無限暢想的空間,一種美不勝收的意境。
人們把牡丹象征富貴,把玫瑰象征愛情美滿,當你賞蓮之后,你就會感覺蓮花卻有不同,她有一種別樣的風韻,一種高潔的美,一種超出世俗的美,一種難得的高貴,一種難得的崇高,一種難得的品質。
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她不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世俗,不隨波逐流,始終保持著自己的那一份本色,始終把自己的美綻放人間。蓮如飄逸而至的仙女,純潔而美麗,毫無瑕疵,給人一種美的幻境。她的這種純潔,這種品質,是難得的,也是可貴的,人若如蓮,清新芳香的空氣和美麗和諧必將填滿人間。( 文章閱
關于蓮高潔的散文篇3:做人當如蓮
冰心說:“人的一生應該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我認為:水陸草木之花中,女子如花當如蓮。
佛教中說,蓮有四性:一香、二凈、三柔、四可愛。作為女子,誰都希望自己永遠是可愛的,希望另一半對自己寵愛無比,呵護有加,無論日月如何穿梭,四季如何交替,流光怎樣拋人,自己都是他手心里不變的寶,心目中不謝的花。想成為這樣的女子,就要像蓮花那樣。
一香,女子的香應是心香,有如蓮般通達寬容的品質而產生的縷縷心靈之香。生活中確有不少女子,缺少通達與寬容。她們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順眼,怎樣過都不滿足,于是整天抱怨、嘮叨,哀嘆自己的不幸,羨慕著別人的幸福。這樣的人就是缺少了寬容通達之心,不論他們獲得什么,都難獲得幸福。要知道幸福不是因為你得到的多,而是因為你計較的少。當下,許多女人不僅要工作還要被家庭生活中的瑣事困擾,最易產生煩躁情緒。所以,女人更要學會修心,修一顆通達寬容之心。學會換位思考,善解人意,生活中不僅要有小女人的情趣,更要有大女人的胸懷。遇事不要斤斤計較。常言道:世事通達自是仙。作為女人,你可以在人情世故上不夠達練,在洞察世事上不夠聰敏,但一定要有通達寬容的心態。用通達寬容之心待人待事,你的生活就會鮮亮起來,你的生命就會豐盈而幸福。仔細想一想你喜歡面對整天抱怨、嘮叨的人嗎? 在家庭中,要寬容丈夫,寬容孩子,我很欣賞電視劇《青瓷》中的唐雯,她用她對事理的通達,對丈夫的寬容化解了一場危機。保護了自己的家庭與幸福。相反,看起來強勢的華媚怎樣?她得到幸福了嗎?所以,有人說,人生中不理解的事情有很多,只有寬容能讓你解開一切;人生中不能掌控的事情有很多,只有豁達能讓你解脫一切。做個如蓮般通達寬容的女人吧,這樣,你就會在生活中成為一個處處散發馨香的魅力女人。
二凈,女人的凈應是如蓮般的自強高潔。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有些女子,為了追求自己所謂的幸福,出賣自己的靈魂,當二奶,做小三,把自己的命運系在男人身上,成為男人的附庸,像一根藤蔓依靠著、攀附著別人生存。這些人看起來無勞作之累,無拼搏之苦,可一旦被棄,就成了一個既可憐又可憎的怨婦,到處講述自己的不幸,以博得他人的同情。沒有了做人的尊嚴。看那水中之蓮,身處污泥,卻纖塵不染,潔身自愛,不佻不隨,始終固守著碧玉般的純凈。矜持而高潔,令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孔子曰:“恭則不辱。”以恭敬的態度對待每個生命,那么自己就不會遭受侮辱。當然,這每個生命中也包括自己,作為女子,更要尊重自己,記住,女子,不是花瓶,更不是花襯衫。不論在哪里,不論身處何境,都要挺起脊梁,直起腰桿,做個自尊自強的女子。只有這樣,才能擁有自由的天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才能走出屬于自己的堅實別樣的人生之路。那種身姿搖曳而聲名狼藉的女子,人人見而生厭。做個自強而高潔的女人吧,這樣,你就會成為如蓮般魅力獨具的女人,令人尊而重之。
看了“關于蓮高潔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蓮的散文
2.關于蓮花的名家散文
3.關于蓮的托物言志散文
4.關于蓮花的散文
5.做人當如蓮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