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螞蟻的散文
關于螞蟻的散文篇1:螞蟻
我家樓下,有一個螞蟻洞穴,里面住著許多螞蟻,那就是螞蟻的家。我每天上學或放學回家,都要經過螞蟻洞穴。
一天下午,我放學回家,又途經螞蟻洞穴,看見一群螞蟻在洞門前跑來跑去。然后,我輕輕地蹲下身,沒有絲毫驚動螞蟻,仔細觀察螞蟻的行動。螞蟻的身體由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組成,像一輛汽車,頭部小腹部大。螞蟻沒有眼睛,靠的是頭上長著一對觸角行走。螞蟻的嘴好像銳利的鉗子。它的肚子圓鼓鼓的,拖在后面。
螞蟻的腿又細又長,跑起來速度很快,搬起東西來很厲害的小昆蟲。每當螞蟻搬東西的時候,它們團結一致,共同協力,把食物搬進洞里去。那天,螞蟻尋找到一塊大的食物,怎么也搬不動。于是,通過觸角呼叫伙伴,傳遞信息,好像在說:“伙伴們,快點來,快點來,幫我把這塊大食物搬到家里去吧!”
很快,一大群螞蟻從四面八方趕來,它們仿佛都明白呼叫的含義,大家便用嘴拼命地咬著食物,一步一步往前走。它們一刻也沒有休息,沒過幾分鐘,就把大塊食物搬進洞里去了。
這時,眼看天色已晚黑。我看著螞蟻遠去的背影,心里泛起陣陣漣漪。心想,螞蟻搬這么重的食物,盡管大伙們累得氣喘吁吁,但也十分欣慰,因為它們通過同心協力,才把美食搬回了家。我又想,團結就是力量個人或群體之間也一樣,只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會戰勝困難,就會成功。
關于螞蟻的散文篇2:螞蟻
我坐在同事的電瓶車上,穿行在并不流暢的交通中。電瓶車玲瓏的身形,確實在晚高峰中占盡優勢,這番討巧自然讓人趨之若鶩,于是我們也被短暫的堵上了非機動車道上。這一段路還是水泥路面,路沿石之間有縫隙,我看見無數的螞蟻,呈輻射狀,正在那里急急忙忙、左右試探著什么。小小的螞蟻,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就這樣在我眼前,傻里傻氣,但卻不停留的到處走著。它不像院里的一樹瓊花,每當有人走過,都要忍不住多流連幾眼。大多數人不會舍得投注自己的目光,而更愿意望向別的什么。
小時候愛玩一個游戲,就是找些小動物的肉身放到螞蟻前,最后引來一大群螞蟻一起拖運。那時候也沒有別的游戲可玩,玩得膩了,就開始捉弄螞蟻。螞蟻仿佛并不懼人,因為很少把目光往上投向人類,更很少望向頭頂不可企及的天空,依靠著自己的嗅覺和視覺,一天到晚在地上尋著什么。它總是那么忙碌,我至今都沒有看見過,有閑著的螞蟻。我不禁懷疑,他究竟累不累,有時甚至很鄙視——那么小的它,一天到晚這么奔波,有意思嗎?當然,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不過,奇怪的是,我今天看見它,仿佛并不覺得可笑,反而,我覺得它如此可愛。它的可愛并不在于外形帶來美,而在于它是如此的執迷于一件事,這種品質,在人看來叫做積極。
都說凡事最怕的是認真二字,而在當代社會,認真好像并不被當作了不起的品質,我們更加看重你是否能掙到錢。我們都習慣了以掙錢為目的,是否認真并不太強求。無形中,就使得我們的行為更加趨利,因此那水泥縫間的螞蟻自然無足輕重。
因為昨夜睡得晚,今天的工作狀態并不太好,仿佛先前那個熱情洋溢的自己不見了。我有些懊惱,甚至在去上班的路上,我感覺整個臉都癱了一樣,面無表情,形如走尸。我努力的活動著嘴角,我并不想帶著這樣的面孔,行走在本已略顯冰冷的城市中。所以,在回來的路上,看見那一群熱情洋溢的螞蟻,就仿佛看到了一片陽光,一下子射進了我的心窗。
螞蟻有不同的種類,有不一樣的顏色,小時候喜歡紅黃色的一種螞蟻,我們常常定義它為好的螞蟻,因為它比較團結、有一大家子人,遇見到的獵物,總是結成一個長隊,像是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那個奇妙的世界像是一個童話,如果我們可以縮小,一定還有更多令人驚奇的景象讓我們吃驚。
去上班的路,總是要坐上好幾十分鐘的公交,那個鐵皮盒子會讓我省掉很多的時間,同時也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在那個晃動而走走停停的世界里,確實無事可做,也沒風景可望。我們的時間都很寶貴,像螞蟻一樣,總想找點什么可做之事。手機仿佛是一個萬能的工具,不然為何人們都喜歡望向它,而不是望向其他。我們在里面尋找著什么,渴求著什么,一直不停。我仿佛是為了特立獨行,把手機藏在了包里,我更愿意看看真實的世界。窗外來了春天,但很快,花就開完了,我如此的猝不及防。
我是多么想變作一個螞蟻,可以依賴自然的世界,可以到自然的世界里去走,不要人類文化帶來的禁錮。可以感受春天最真切的復蘇和到來,也可親切的送她離開。和落在地上的花瓣為伴,在上面睡覺,在上面嬉鬧,不用望向遠方,不用望向天空。草長鶯飛的時光里,總有太多事可以做,我喜歡那樣的旅行,雖然我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困倦了,就在草地上休息,躲在小草的樹蔭下,感受春風的獨有氣息。
我的腳力仿佛是不夠的,雖然有著螞蟻一樣的心態,整天做事都是急急忙忙。阿甘就是一個去哪兒都跑著去的人,我很喜歡他那種螞蟻狀態。人,一旦有自己的想法,總該及時去做的,不及時做得話,其他的想法再冒出來,豈不就要熄滅掉一部分的人生。隨遇而安應該也是一種了不起的品質,但我們總是想著好的生活條件,并把自己關在里面。春風就這么吹過了,只在窗臺上留下一縷溫柔。而連這一縷溫柔,我們都時常錯過。
天色逐漸亮起來,亮得更透,亮得更白。這是個喜人的消息,我們可以穿得單薄的出去撒歡了。還記得,一大群年輕人,走在一起,只要有大家關心的話題,總是能向遠方傳出悅耳的笑聲。那時候,是好久的事兒了,一大群人,就像一群不知愁的螞蟻。那笑聲,引來了形單影只的人側目,就像我,對著那一群螞蟻,發出不知為何的欣羨。最后,我們都走散了,在城市里,如螞蟻般卑微的生活。但螞蟻,總會找到自己的快樂,只要他是奔著快樂而去的。
關于螞蟻的散文篇3:悲情螞蟻
秋日的斜陽靜靜地將山川、樹木、流泉涂抹成金色,幾只鳥兒在泉邊跳躍著飲水、潤喉,然后,飛上樹枝婉轉地歌唱,那清新脆亮的聲音滑向山谷巖壁,產生回音,遠遠聽去,那聲音就變得虛無縹緲起來。我看著眼下這小溪清清亮亮的泉水 ,忍不住蹲下身捧一捧清清涼涼洗一把臉,抹一把脖子,然后,津津甜甜喝上幾口,站立起來走到一處樹蔭下,解開衣扣,讓微涼的秋風吹拂因登山有些疲憊的身體。稍事休息,待身體機能恢復,本想像老牛一樣吼幾嗓子,卻猛然發現腳下有一隊螞蟻蜿蜒不斷從身旁急行軍般馳驅。尋著它們的行跡望過去,二十幾步開外,發現了抱成一團形成一個圓圓香柚大小的蟻球。
我好奇地趕過去仔細觀看,只見兩隊黑色螞蟻從不同的方向向這個蟻球靠攏,奮不顧身攀上蟻球相互撕咬著敵手,蟻球在眾多螞蟻動作的驅使下,在原地不斷前后左右滾動,有可能有了這些原始力量的動蕩,才形成的蟻球。包括蟻球周圍的石子地、草叢間,倒斃著大片大片的螞蟻尸體。有些螞蟻雖然奄奄一息,但它們仍然你咬著我的頸,我咬著你的腰;你咬著我的前肢,我咬著你的后腿;有的十幾只小螞蟻咬著一只比它們身體大幾倍的大螞蟻,二只或者三五只小螞蟻咬著大螞蟻的一條腿,它們從四面八方努力地鉗著拖著大螞蟻,好像要將它五馬分尸;而這些戰斗中的小螞蟻又被另外的螞蟻咬著拖著。眼下,這是一場何等慘烈殘酷的戰爭,勇敢的螞蟻們沒有一只退縮,只只奮勇爭先,慷慨赴死。這是為什么?到底為什么?情急之下,我用腳將兩隊源源不斷增援的螞蟻掃開,打亂它們的陣型,斷了它們的思路,但這只是我的一廂情愿,它們慌亂一陣后,又一往無前地向蟻球靠攏,后面的仍然保持隊形不亂,死心塌地的進攻,撕咬,赴死!
無疑,這是一場大自然的悲劇,這是一場蟻族與蟻族之間毀滅性的悲情戰爭!
我踏著的這座山是南方的一座大山,它是中華五岳之一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中的一座山峰,,山型有些陡峭,山中古木蒼天,其中幾百年的古樹多不勝數,最老的要數其大廟前門的一株羅漢松,樹齡已達一千多歲。
山中灌木和野生植物遍布山林,能夠吃的有野楊梅、酸棗樹、山楂果、 鬼爪樹等;像有藥用價值的樹和植物有楓樹、活血蓮、田三七 等幾十種。正因為山中各種野漿果多,所以各類鳥兒、蟲兒也多;山中山泉汨汨,到處是泉眼,流水淙淙,蜿蜿蜒蜒活活潑潑。而眼下兩個螞蟻王國傾巢出動相互殘殺是為了什么呢?爭領地嗎?表象看去,它們有住不完的領地;爭水源嗎?有飲用不盡的甘泉;爭食物嗎?有吃不完的昆蟲漿果。有可能它們也有國界,誰的軍隊越過了誰的界線俘虜了蟻兵捉回去當奴隸,強搶了蟻后押回去當性奴,或者侵占了對方大片領土,在多次警告抗議、小規模沖突無果的情況下,才爆發了大規模王國與王國、蟻族與蟻族之間的全面戰爭。
這兩個螞蟻王國都應該是大型的王國,看它們的蟻團,看滿地的螞蟻尸體,還有從那高高的山崖上,從森森的灌木叢綿延而出浩浩湯湯的隊伍,數量應該以數萬或者以數十萬計。我順著它們的來路往上找,走了不知幾十米,也沒有找到它們的終端。戰爭,多么慘烈的大國戰爭!
這場螞蟻大戰,不知它們爭斗了多長時間,也許有幾天幾晚,也許已經超出一個星期以上。看地上那些早已干癟的蟻尸,看那被陣陣秋風吹走的尸駭,看那些仍然不屈不饒慷慨赴死的蟻軍,我不由肅然起敬!雖然我不知道他們誰是正義的一方,誰是非正義的一方,即便是非正義的一方,它們的士兵總是無辜的,它們的英勇戰斗和犧牲精神總是令人敬仰的!
看了“關于螞蟻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螞蟻的生命散文
2.關于螞蟻作文5篇
3.關于大海的精美散文
4.有關天空的散文哲理
5.關于地球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