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真的散文
關于童真的散文篇1:保留那一顆純真的心
我常常站立在窗前,望著流年歲月風化過的一切,然后仰天長嘆。那仲春的雨,濕透了我的心,那初夏的風,吹干了我的淚,那匆匆的歲月,腐蝕了我的童真。
我喜歡做夢。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不管下雨還是吹風,我總喜歡抱著心愛的毛毛熊,聽著最愛的音樂,浮想聯翩。愛麗絲的美麗奇遇常常在我夢中出現;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的香吻,偶爾會在我腦海里浮現;灰姑娘穿著玻璃鞋,與王子在我心中歡快地共舞;丑小鴨拍著雪白的翅膀,飛翔于天鵝湖的動人姿態,時常展現在我的面前。每當這時候,我會無憂無慮,無拘無束。我一直很相信童話,因為我知道,風雨過后就一定會見到彩虹。我的夢是純真的,是美好的。有人說我太天真,但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信念。直到……
我長大了,面對現實中的種種壓力,我心碎了,我曾經想過放棄,放棄那陪伴我多年的美夢和童話。有一段日子,我真的很抑郁,一團烏云籠罩在我心上,不滿的情緒充斥著我,我以為童話欺騙了我,一氣之下將所有的童話書,放進了不起眼的角落。沒有了夢,沒有了信念,沒有了動力,我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直到我看到小荷里許多朋友的抒情文章后,才發現自己不應該放棄。原來相信,會讓你得到很多快樂。
我努力地尋找著心靈的碎片,用心地拼湊純真的心。我將會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童話。小時候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純真的,只要自己相信,就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神話。我的年齡雖然在慢慢增長,但我會讓自己永遠保留那一顆純真的心。我仍舊喜歡聽音樂,那只毛毛熊依然是我的最愛,我的嘴邊照常綻放出微笑的花朵。
一切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蒼老,惟有純真的心依舊,所以,我們要保留那一顆純真的心……
關于童真的散文篇2:童年&童真
微風拂過了雨后的天空,柔和地打在楊葉上,“沙沙”輕響,就像稚嫩的孩童在田野間盡情地玩耍,無拘無束,發出爛漫的笑聲。窗外的一切仿似回到了記憶的童年。
三四歲時,我們只是尚有記憶的娃兒。那時,我們還沒上學,每天隨著大人到處串門,逛街。見到好吃的,好玩的,能夠到的,直接攥在手里,大人奪也奪不走,沒辦法買吧;夠不到的,大人若是不給,立即使出殺手锏,哭哭鬧鬧,扯著大人就撒起潑來,甚至趴在地上各種翻各種滾,活脫脫的牛寶寶,然后就到手了,一下子破涕而笑,笑聲帶著抽噎聲,鼻孔上那明晃晃的液體拖得老長,大人也被逗樂了,完完全全的熊孩子,有沒有?
五六歲,我們到了上學年紀了,開始就是育紅班吧。開學那天,大人拿個糖或是玩具把我們哄到座位上,然后說,“媽媽(爸爸)出去一下,馬上就回來,乖乖坐在這兒啊。”然后一會兒,我們發覺有什么不對,之后你能想到的,那哭聲悲切慘厲啊,感覺就像欠了很多錢似的。我們終于可以安靜坐在小板凳上,畫著那些歪歪扭扭的圈圈。那時最經常布置的作業模式就是拼音抄寫一頁,就這些也把我們累得寫不完。某天,我們發現×××的作業寫的好快,老師還獎大紅花。那羨慕的神情,萌萌噠。呀,原來是他用的方格本,我用的是作業本,重點是還是大本!于是,回到家,又是哭著尖著大人換方格本了。
七八歲,我們上了小學了。玩耍成了我們最快樂的事情。玻璃球,打面包,滾鐵環,大多男孩紙愛玩的寶貝。女孩則比較緘默,沒他們瘋。每天校門口,操場邊的土墻跟,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尖叫聲,吶喊聲層出不窮。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接近傍晚時,我們還在玩,大人們親自到學校“領”我們回家,當然回到家便被兇了,嗚嗚嗚。還有個游戲男孩女孩可一起參與哦,那便是過家家。和泥巴,切野菜…依稀還記得我用碎磚塊盤了一座爐子,當時非常興奮呢,感覺像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玩過之后,一個個變成花臉貓,上衣褲子各種泥巴點。哈哈,小時候都開始學過日子了。
再后來,我們學會了一個壞習慣,呃,應該是兩個綜合一起了——“偷竊說謊不臉紅”。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傍晚群襲紅薯地。在偏僻的地方,找些玉米稈,搭個小炊具(碎瓦碎磚做的),有的直接省卻這步,將偷來的紅薯放到燃燒的玉米稈上烘烤。烤出來的東西其貌不揚,黑不溜秋帶著焦味,怎么這邊咬著還這么脆?不管怎么難吃,心情總是愉快的,回到家里也是久久不忘哎。第二天,橫禍來臨!中午我們放學后回家,發現那鄰居阿姨坐客來了,關鍵還板著一張臉,于是感覺事情不妙。果然,大人直接打開天窗,“你昨天傍晚跑哪兒去了?是不是和誰誰去阿姨地里偷紅薯了?”“沒有,我沒有,我去誰誰家玩了,不信你去問他。”“你們幾個就是串通一氣,一塊偷的,是不是?”“不是…”再怎么狡辯還是躲不過肉掌拍屁股,“哇哇哇”,阿姨也看不下去了,勸了勸大人就走了。剩下自己簡直不敢直視大人的目光,但到第二天一切好像沒發生一樣,心情還是大好一片。只是以后想到偷紅薯,就感覺恐懼來襲,再也不敢啦。
意義上的童年到了九歲算是到頭了吧,說那時已經少年也不錯。這個時期,我們愛玩游戲機。打著學習的幌子,苦苦哀求大人買了臺學習機。結果呢,哈哈,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打開電視,裝上設備,魂斗羅,超級瑪麗搞起,玩得那是不亦樂乎,作業啥都記不得了,大人問起就說沒作業。管他呢,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到第二天到學校,老師罰站才知滋味不好受,暗暗道以后不能這樣了。但再回到家后一切又忘了。
關于童真的散文篇3:童真的希望
孩子們的夢中,雪人是伙伴,逗你開心,逗你笑。
以前,雪人是手牽手的伙伴,現在,雪人是夢中的向往,孩子們只在夢中見雪人,對它噓寒問暖。問它:雪人,雪人,為什么我只能在夢里見你啊?雪人沒回答他,只是佇立在那里。孩子們醒來后,問父母:“爸爸媽媽,為什么我見不到雪人呢?”爸爸摸著孩子的頭說:“因為雪人跑的太慢了。”孩子們失望的點了點頭。
是啊!雪人只能在夢里了嗎?有人說保護環境就可以了,可是說的同時做了嗎?你付出了嗎?孩子的夢在大人的手里,只是說說的嗎?我們可能是讓天下雪了,但是下雪之后,有人去做雪人嗎?每當孩子們聚在那里,一起去堆一個雪人,但是太慢了,畢竟是孩子。手凍得通紅,父母只是把他們拉進屋里,不讓他們堆,理由是就算堆好了也沒用。
這個冬天,雪來了,我堆了個雪人,把它靜靜的放在那里。在陽光的照耀下,雪人閃閃放光,孩子們笑了,笑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