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夜夜操_麻豆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_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日本vs黑人hd

我愛古詩詞 > 文學體裁 > 散文 >

關于朱自清的散文集(2)

時間: 超財2 散文

  這一帶不但史跡多,傳說也多。最凄艷的自然是膾炙人口的聲聞巖頭的仙女子。聲聞巖在河東岸,高四百三十英尺,一大片暗淡的懸巖,嶙嶙峋峋的;河到巖南,向東拐個小灣,這里有頂大的回聲,巖因此得名。相傳往日巖頭有個仙女美極,終日歌唱不絕。一個船夫傍晚行船,走過巖下。聽見她的歌聲,仰頭一看,不覺忘其所以,連船帶人都撞碎在巖上。后來又死了一位伯爵的兒子。這可闖下大禍來了。伯爵派兵遣將,給兒子報仇。他們打算捉住她,鎖起來,從巖頂直摔下河里去。但是她不愿死在他們手里,她呼喚萊茵母親來接她;河里果然白浪翻騰,她便跳到浪里。從此聲聞巖下聽不見歌聲,看不見倩影,只剩晚霞在巖頭明滅①。德國大詩人海涅有詩詠此事;此事傳播之廣,這篇詩也有關系的。友人淦克超先生曾譯第一章云: 傳聞舊低徊,我心何悒悒。 兩峰隱夕陽,萊茵流不息。 峰際一美人,粲然金發明, 清歌時一曲,余音響入云。 凝聽復凝望,舟子忘所向, 怪石耿中流,人與舟俱喪。

  ①據朱紹華先生《萊茵紀游》,看《行云流水》。

  這座巖現在是已穿了隧道通火車了。

  哥龍在萊茵河西岸,是萊茵區最大的城,在全德國數第三。從甲板上看教堂的鐘樓與尖塔這兒那兒都是的。雖然多么繁華一座商業城,卻不大有俗塵撲到臉上。英國詩人柯勒列治說: 人知萊茵河,洗凈哥龍市; 水仙你告我,今有何神力,洗凈萊茵水?

  那些樓與塔鎮壓著塵土,不讓飛揚起來,與萊茵河的洗刷是異曲同工的。哥龍的大教堂是哥龍的榮耀;單憑這個,哥龍便不死了。這是戈昔式,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戈昔式教堂之一。建筑在一二四八年,到一八八零年才全部落成。歐洲教堂往往如此,大約總是錢不夠之故。教堂門墻偉麗,尖拱和直棱,特意繁密,又雕了些小花,小動物,和《圣經》人物,零星點綴著;近前細看,其精工真令人驚嘆。門墻上兩尖塔,高五百十五英尺,直入云霄。戈昔式要的是高而靈巧,讓靈魂容易上通于天。這也是月光里看好。淡藍的天干干凈凈的,只有兩條尖尖的影子映在上面;像是人天僅有的通路,又像是人類祈禱的一雙胳膊。森嚴肅穆,不說一字,抵得千言萬語。教堂里非常寬大,頂高一百六十英尺。大石柱一行行的,高的一百四十八英尺,低的也六十英尺,都可合抱;在里面走,就像在大森林里,和世界隔絕。尖塔可以上去,玲瓏剔透,有凌云之勢。塔下通回廊。廊中向下看教堂里,覺得別人小得可憐,自己高得可怪,真是顛倒夢想。

  1933年3月14日作。

  關于朱自清的散文篇4:乞丐

  外國也有乞丐,是的;但他們的丐道或丐術不大一樣。近些年在上海常見的,馬路旁水門汀上用粉筆寫著一大堆困難情形,求人幫助,粉筆字一邊就坐著那寫字的人,--北平也見過這種乞丐,但路旁沒有水門汀,便只能寫在紙上或布上--卻和外國乞丐相像;這辦法不知是來路貨呢,還是此心同,此理同呢?

  倫敦乞丐在路旁畫畫的多,寫字的卻少。只在特拉伐加方場附近見過一個長須老者(外國長須的不多),在水門汀上端坐著,面前幾行潦草的白粉字。說自己是大學出身,現在一寒至此,大學又有何用,這幾句牢騷話似乎頗打動了一些來來往往的人,加上老者那炯炯的雙眼,不露半星兒可憐相,也教人有點肅然。他右首放著一只小提箱,打開了,預備人往里扔錢。那地方本是四通八達的鬧市,扔錢的果然不少。箱子內外都撒的銅子兒(便士);別的乞丐卻似乎沒有這么好的運氣。

  畫畫的大半用各色粉筆,也有用顏料的。見到的有三種花樣。或雙鉤ToLive(求生)二字,每一個字母約一英尺見方,在雙鉤的輪廓里精細地作畫。字母整齊勻凈,通體一筆不茍。或雙鉤GoodLuck(好運)二字,也有只用Luck(運氣)一字的。--求生是自道;好運運氣是為過客頌禱之辭。或畫著四五方風景,每方大小也在一英尺左右。通常畫者坐在畫的一頭,那一頭將他那舊帽子翻過來放著,銅子兒就扔在里面。

  這些畫丐有些在藝術學校受過正式訓練,有些平日愛畫兩筆,算是玩藝兒。到沒了落兒,便只好在水門汀上動起手來了。一九三二年五月十日,這些人還來了一回展覽會。那天的晚報(TheEveningNews)上選印了幾幅,有兩幅是彩繡的。繡的人諢名牛津街開特爾老大,拳亂時做水手,來過中國,他還記得那時情形。這兩幅畫繡在帆布(畫布)上,每幅下了八萬針。他繡過英王愛德華像,據說頗為當今王后所賞識;那是他生平最得意的時候。現在卻只在牛津街上浪蕩著。

  晚報上還記著一個人。他在雜戲館(Halls)干過三十五年,名字常大書在海報上。三年前還領了一個雜戲班子游行各處,他扮演主要的角色。英倫三島的城市都到過;大陸上到過百來處,美國也到過十來處。也認識賈波林。可是時運不濟,老倫敦卻沒一個子兒。他想起從前朋友們說過靜物寫生多么有意思,自己也曾學著玩兒;到了此時,說不得只好憑著這點玩藝兒在泰晤士河長堤上混混了。但是他怕認得他的人太多,老是背向著路中,用大帽檐遮了臉兒。他說在水門汀上作畫頗不容易;最怕下雨,幾分鐘的雨也許毀了整天的工作。他說總想有朝一日再到戲臺上去。

  畫丐外有樂丐。牛津街見過一個,開著話匣子,似乎是坐在三輪自行車上;記得頗有些堂哉皇也的神氣。復活節星期五在冷街中卻見過一群,似乎一人推著風琴,一人按著,一人高唱《頌圣歌》--那推琴的也和著。這群人樣子卻就狼狽了。據說話匣子等等都是賃來;他們大概總有得賺的。另一條冷街上見過一個男的帶著兩個女的,穿著得像剛從垃圾堆里出來似的。一個女的還抹著胭脂,簡直是一塊塊紅土!男的奏樂,女的亂七八糟的跳舞,在剛下完雨泥滑滑的馬路上。這種女乞丐像很少。又見過一個拉小提琴的人,似乎很年輕,很文雅,向著步道上的過客站著。右手本來抱著個小猴兒;拉琴時先把它抱在左肩頭蹲著。拉了沒幾弓子,猴兒尿了;他只若無其事,讓衣服上淋淋漓漓的。

  牛津街上還見過一個,那真狼狽不堪。他大概賃話匣子等等的力量都沒有;只找了塊板兒,三四尺長,五六寸寬,上面安上條弦子,用只玻璃水杯將弦子繃起來。把板兒放在街沿下,便蹲著,兩只手穿梭般彈奏著。那是明燈初上的時候,步道上人川流不息;一雙雙腳從他身邊匆匆的跨過去,看見他的似乎不多。街上汽車聲腳步聲談話聲混成一片,他那獨弦的細聲細氣,怕也不容易讓人聽見。可是他還是埋著頭彈他那一手。

  幾年前一個朋友還見過背誦迭更斯小說的。大家正在戲園門口排著班等買票;這個人在旁背起《塊肉余生述》來,一邊念,一邊還做著。這該能夠多找幾個子兒,因為比那些話匣子等等該有趣些。

  警察禁止空手空口的乞丐,乞丐便都得變做賣藝人。若是無藝可賣,手里也得拿點東西,如火柴皮鞋帶之類。路角落里常有男人或女人拿著這類東西默默站著,臉上大都是黯淡的。其實賣藝,賣物,大半也是幌子;不過到底教人知道自尊些,不許不做事白討錢。只有瞎子,可以白討錢。他們站著或坐著;胸前有時掛一面紙牌子,寫著盲人。又有一種人,在乞丐非乞丐之間。有一回找一家雜耍場不著,請教路角上一個老者。他殷勤領著走,一面說剛失業,沒錢花,要我幫個忙兒。給了五個便士(約合中國三毛錢),算是酬勞,他還爭呢。其實只有二三百步路罷了。跟著走,訴苦,白討錢的,只遇著一次;那里街燈很暗,沒有警察,路上人也少,我又是外國人,他所以厚了臉皮,放了膽子--他自然不是瞎子。

  1935年10月26日作。

  關于朱自清的散文篇5:吃的

  提到歐洲的吃喝,誰總會想到巴黎,倫敦是算不上的。不用說別的,就說煎山藥蛋吧。法國的切成小骨牌塊兒,黃爭爭的,油汪汪的,香噴噴的;英國的“條兒”(chips)卻半黃半黑,不冷不熱,干干兒的什么味也沒有,只可以當飽罷了。再說英國飯吃來吃去,主菜無非是煎炸牛肉排羊排骨,配上兩樣素菜;記得在一個人家住過四個月,只吃過一回煎小牛肝兒,算是新花樣。可是菜做得簡單,也有好處;材料壞容易見出,像大陸上廚子將壞東西做成好樣子,在英國是不會的。大約他們自己也覺著膩味,所以一九二六那一年有一位華衣脫女士(E.White)組織了一個英國民間烹調社,搜求各市各鄉的食譜,想給英國菜換點兒花樣,讓它好吃些。一九三一年十二月烹調社開了一回晚餐會,從十八世紀以來的食譜中選了五樣菜(湯和點心在內),據說是又好吃,又不費事。這時候正是英國的國貨年,所以報紙上頗為榆揚一番。可是,現在歐洲的風氣,吃飯要少要快,那些陳年的老古董,怕總有些不合時宜吧。

  吃飯要快,為的忙,歐洲人不能像咱們那樣慢條斯理兒的,大家知道。干嗎要少呢?為的衛生,固然不錯,還有別的:女的男的都怕胖。女的怕胖,胖了難看;男的也愛那股標勁兒,要像個運動家。這個自然說的是中年人少年人;老頭子挺著個大肚子的卻有的是。歐洲人一日三餐,分量頗不一樣。像德國,早晨只有咖啡面包,晚間常冷食,只有午飯重些。法國早晨是咖啡,月芽餅,午飯晚飯似乎一般分量。英國卻早晚飯并重,午飯輕些。英國講究早飯,和我國成都等處一樣。有麥粥,火腿蛋,面包,茶,有時還有薰咸魚,果子。午飯頂簡單的,可以只吃一塊烤面包,一杯咖啡;有些小飯店里出賣午飯盒子,是些冷魚冷肉之類,卻沒有賣晚飯盒子的。

  倫敦頭等飯店總是法國菜,二等的有意大利菜,法國菜,瑞士菜之分;舊城館子和茶飯店等才是本國味道。茶飯店與煎炸店其實都是小飯店的別稱。茶飯店的“飯”原指的午飯,可是賣的東西并不簡單,吃晚飯滿成;煎炸店除了煎炸牛肉排羊排骨之外,也賣別的。頭等飯店沒去過,意大利的館子卻去過兩家。一家在牛津街,規模很不小,晚飯時有女雜耍和跳舞。只記得那回第一道菜是生蠔之類;一種特制的盤子,邊上圍著七八個圓格子,每格放半個生蠔,吃起來很雅相。另一家在由斯敦路,也是個熱鬧地方。這家卻小小的,通心細粉做得最好;將粉切成半分來長的小圈兒,用黃油煎熟了,平鋪在盤兒里,灑上干酪(計司)粉,輕松鮮美,妙不可言。還有炸“搦氣蠔”,鮮嫩清香,蝤蛑,瑤柱,都不能及;只有寧波的蠣黃仿佛近之。

  茶飯店便宜的有三家:拉衣恩司(Lyons),快車奶房,ABC面包房。每家都開了許多店子,遍布市內外;ABC比較少些,也貴些,拉衣恩司最多。快車奶房炸小牛肉小牛肝和紅燒鴨塊都還可口;他們燒鴨塊用木炭火,所以頗有中國風味。ABC炸牛肝也可吃,但火急肝老,總差點兒事;點心烤得卻好,有幾件比得上北平法國面包房。拉衣恩司似乎沒甚么出色的東西;但他家有兩處“角店”,都在鬧市轉角處,那里卻有好吃的。角店一是上下兩大間,一是三層三大間,都可容一千五百人左右;晚上有樂隊奏樂。一進去只見黑壓壓的坐滿了人,過道處窄得可以,但是氣象頗為闊大(有個英國學生譏為“窮人的宮殿”,也許不錯);在那里往往找了半天站了半天才等著空位子。這三家所有的店子都用女侍者,只有兩處角店里卻用了些男侍者--男侍者工錢貴些。男女侍者都穿了黑制服,女的更戴上白帽子,分層招待客人。也只有在角店里才要給點小費(雖然門上標明“無小費”字樣),別處這三家開的鋪子里都不用給的。曾去過一處角店,烤雞做得還入味;但是一只雞腿就合中國一元五角,若吃雞翅還要貴點兒。茶飯店有時備著骨牌等等,供客人消遣,可是向侍者要了玩的極少;客人多的地方,老是有人等位子,干脆就用不著備了。此外還有一些生蠔店,專吃生蠔,不便宜;一位房東太太告訴我說“不衛生”,但是吃的人也不見少。吃生蠔卻不宜在夏天,所以英國人說月名中沒有“R”(五六七八月),生蠔就不當令了。倫敦中國飯店也有七八家,貴賤差得很大,看地方而定。菜雖也有些高低,可都是變相的廣東味兒,遠不如上海新雅好。在一家廣東樓要過一碗雞肉餛飩,合中國一元六角,也夠貴了。

  茶飯店里可以吃到一種甜燒餅(muffin)和窩兒餅(crumDpet)。甜燒餅仿佛我們的火燒,但是沒餡兒,軟軟的,略有甜味,好像摻了米粉做的。窩兒餅面上有好些小窩窩兒,像蜂房,比較地薄,也像參了米粉。這兩樣大約都是法國來的;但甜燒餅來的早,至少二百年前就有了。廚師多住在祝來巷(DruryLane),就是那著名的戲園子的地方;從前用盤子頂在頭上賣,手里搖著鈴子。那時節人家都愛吃,買了來,多多抹上黃油,在客廳或飯廳壁爐上烤得熱辣辣的,讓油都浸進去,一口咬下來,要不沾到兩邊口角上。這種偷閑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后來的窩兒餅浸油更容易,更香,又不太厚,太軟,有咬嚼些,樣式也波俏;人們漸漸地喜歡它,就少買那甜燒餅了。一位女士看了這種光景,心下難過;便寫信給《泰晤士報》,為甜燒餅抱不平。《泰晤士報》特地做了一篇小社論,勸人吃甜燒餅以存古風;但對于那位女士所說的窩兒餅的壞話,卻寧愿存而不論,大約那論者也是愛吃窩兒餅的。

  復活節(三月)時候,人家吃煎餅(pancake),茶飯店里也賣;這原是懺悔節(二月底)懺悔人晚飯后去教堂之前吃了好熬餓的,現在卻在早晨吃了。餅薄而脆,微甜。北平中原公司賣的“胖開克”(煎餅的音譯)卻未免太“胖”,而且軟了。--說到煎餅,想起一件事來:美國麻省勃克夏地方(BerkshireCountry)有“吃煎餅競爭”的風俗,據《泰晤士報》說,一九三二的優勝者一氣吃下四十二張餅,還有臘腸熱咖啡。這可算“真正大肚皮”了。

  英國人每日下午四時半左右要喝一回茶,就著烤面包黃油。請茶會時,自然還有別的,如火腿夾面包,生豌豆苗夾面包,茶饅頭(teascone)等等。他們很看重下午茶,幾乎必不可少。又可乘此請客,比請晚飯簡便省錢得多。英國人喜歡喝茶,對于喝咖啡,和法國人相反;他們也煮不好咖啡。喝的茶現在多半是印度茶;茶飯店里雖賣中國茶,但是主顧寥寥。不讓利權外溢固然也有關系,可是不利于中國茶的宣傳(如說制時不干凈)和茶味太淡才是主要原因。印度茶色濃味苦,加上牛奶和糖正合式;中國紅茶不夠勁兒,可是香氣好。奇怪的是茶飯店里賣的,色香味都淡得沒影子。那樣茶怎么會運出去,真莫名其妙。

  街上偶然會碰著提著筐子賣落花生的(巴黎也有),推著四輪車賣炒栗子的,教人有故國之思。花生栗子都裝好一小口袋一小口袋的,栗子車上有炭爐子,一面炒,一面裝,一面賣。這些小本經紀在倫敦街上也頗古色古香,點綴一氣。栗子是干炒,與我們“糖炒”的差得太多了。--英國人吃飯時也有干果,如核桃,榛子,榧子,還有巴西烏菱(原名BrazilDs,巴西出產,中國通稱“美國烏菱”),烏菱實大而肥,香脆爽口,運到中國的太干,便不大好。他們專有一種干果夾,像鉗子,將干果夾進去,使勁一握夾子柄,“格”的一聲,皮殼碎裂,有些蹦到遠處,也好玩兒的。蘇州有瓜子夾,像剪刀,卻只透著玲瓏小巧,用不上勁兒去。

  1935年2月4日作。

  關于朱自清的散文篇6:回來雜記

  回到北平來,回到原來服務的學校里,好些老工友見了面用道地的北平話道:您回來啦!是的,回來啦。去年剛一勝利,不用說是想回來的。可是這一年來的情形使我回來的心淡了,想象中的北平,物價像潮水一般漲,整個的北平也像在潮水里晃蕩著。然而我終于回來了。飛機過北平城上時,那棋盤似的房屋,那點綴看的綠樹,那紫禁城,那一片黃琉璃瓦,在晚秋的夕陽里,真美。在飛機上看北平市,我還是第一次。這一看使我聯帶的想起北平的多少老好處,我忘懷一切,重新愛起北平來了。

  在西南接到北平朋友的信,說生活雖艱難,還不至如傳說之甚,說北平的街上還跟從前差不多的樣子。是的,北平就是糧食貴得兇,別的還差不離兒。因為只有糧食貴得兇,所以從上海來的人,簡直松了一大口氣,只說便宜呀!便宜呀!我們從重慶來的,卻沒有這樣胃口。再說雖然只有糧食貴得兇,然而糧食是人人要吃日日要吃的。這是一個濃重的陰影,罩著北平的將來。但是現在誰都有點兒且顧眼前,將來,管得它呢!糧食以外,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致看來不算少;不是必需而帶點兒古色古香的那就更多。舊家具,小玩意兒,在小市里,地攤上,有得挑選的,價錢合式,有時候并且很賤。這是北平老味道,就是不大有耐心去逛小市和地攤的我,也深深在領略著。從這方面看,北平算得是有的都市,西南幾個大城比起來真寒塵相了。再去故宮一看,嚇,可了不得!雖然曾游過多少次,可是從西南回來這是第一次。東西真多,小市和地攤兒自然不在話下。逛故宮簡直使人不想買東西,買來買去,買多買少,算得什么玩意兒!北平真有,真有它的!

  北平不但在這方面和從前一樣有,并且在整個生活上也差不多和從前一樣閑。本來有電車,又加上了公共汽車,然而大家還是悠悠兒的。電車有時來得很慢,要等得很久。從前似乎不至如此,也許是線路加多,車輛并沒有比例的加多吧?公共汽車也是來得慢,也要等得久。好在大家有的是閑工夫,慢點兒無妨,多等點時候也無妨。可是剛從重慶來的卻有些不耐煩。別瞧現在重慶的公共汽車不漂亮,可是快,上車,賣票,下車都快。也許是無事忙,可是快是真的。就是在排班等著罷,眼看著一輛輛來車片刻間上滿了客開了走,也覺痛快,比望眼欲穿的看不到來車的影子總好受些。重慶的公共汽車有時也擠,可是從來沒有像我那回坐宣武門到前門的公共汽車那樣,一面擠得不堪,一面賣票人還在中途站從容的給爭著上車的客人排難解紛。這真閑得可以。

  現在北平幾家大型報都有幾種副刊,中型報也有在拉人辦副刊的。副刊的水準很高,學術氣非常重。各報又都特別注重學校消息,往往專辟一欄登載。前一種現象別處似乎沒有,后一種現象別處雖然有,卻不像這兒的認真--幾乎有聞必錄。北平早就被稱為大學城和文化城,這原是舊調重彈,不過似乎彈得更響了。學校消息多,也許還可以認為有點生意經;也許北平學生多,這么著報可以多銷些?副刊多卻決不是生意經,因為有些副刊的有些論文似乎只有一些大學教授和研究院學生能懂。這種論文原應該出現在專門雜志上,但目前出不起專門雜志,只好暫時委屈在日報的余幅上:這在編副刊的人是有理由的。在報館方面,反正可以登載的材料不多,北平的廣告又未必太多,多來它幾個副刊,一面配合著這古城里看重讀書人的傳統,一面也可以鎮靜鎮靜這多少有點兒晃蕩的北平市,自然也不錯。學校消息多,似乎也有點兒配合著看重讀書人的傳統的意思。研究學術本來要悠閑,這古城里向來看重的讀書人正是那悠閑的讀書人。我也愛北平的學術空氣。自己也只是一個悠困的讀書人,并且最近也主編了一個帶學術性的副刊,不過還是覺得這么多的這么學術的副刊確是北平特有的閑味兒。

  然而北平究竟有些和從前不一樣了。說它有罷,它有貴重的古董玩器,據說現在主顧太少了。從前買古董玩器送禮,可以巴結個一官半職的。現在據說懂得愛古董玩器的就太少了。禮還是得送,可是上了句古話,什么人愛鈔,什么人都愛鈔了。這一來倒是簡單明了,不過不是老味道了。古董玩器的冷落還不足奇,更使我注意的是中山公園和北海等名勝的地方,也蕭條起來了。我剛回來的時候,天氣還不冷,有一天帶著孩子們去逛北海。大禮拜的,漪瀾堂的茶座上卻只寥寥的幾個人。聽隔家茶座的伙計在向一位客人說沒有點心賣,他說因為客人少,不敢預備。這些原是中等經濟的人物常到的地方;他們少來,大概是手頭不寬心頭也不寬了吧。

  中等經濟的人家確乎是緊起來了。一位老住北平的朋友的太太,原來是大家小姐,不會做家里粗事,只會做做詩,畫畫畫。這回見了面,瞧著她可真忙。她告訴我,傭人減少了,許多事只得自己干;她笑著說現在操練出來了。她幫忙我捆書,既麻利,也還結實;想不到她真操練出來了。這固然也是好事,可是北平到底不和從前一樣了。窮得沒辦法的人似乎也更多了。我太太有一晚九點來鐘帶著兩個孩子走進宣武門里一個小胡同,剛進口不遠,就聽見一聲:站住!向前一看,十步外站著一個人,正在從黑色的上裝里掏什么,說時遲,那時快,順著燈光一瞥,掏出來的乃是一把明晃晃的尖刀!我太太大聲怪叫,趕緊轉身向胡同口跑,孩子們也跟著怪叫,跟著跑。絆了石頭,母子三個都摔倒;起來回頭一看,那人也轉了身向胡同里跑。這個人穿得似乎還不寒塵,白白的臉,年輕輕的。想來是剛走這個道兒,要不然,他該在胡同中間等著,等來人近身再喊站住!這也許真是到了無可奈何才來走險的。近來報上常見路劫的記載,想來這種新手該不少罷。從前自然也有路劫,可沒有聽說這么多。北平是不一樣了。

  電車和公共汽車雖然不算快,三輪車卻的確比洋車快得多。這兩種車子的競爭是機械和人力的競爭,洋車顯然落后。洋車夫只好更賤賣自己的勞力。有一回雇三輪兒,出價四百元,三輪兒定要五百元。一個洋車夫趕上來說,我去,我去。上了車他向我說要不是三輪兒,這么遠這個價他是不干的。還有在雇三輪兒的時候常有洋車夫趕上來,若是不理他,他會說,不是一樣嗎?可是,就不一樣!三輪車以外,自行車也大大的增加了。騎自行車可以省下一大筆交通費。出錢的人少,出力的人就多了。省下的交通費可以幫補幫補肚子,雖然是小補,到底是小補啊。可是現在北平街上可不是鬧著玩兒的,騎車不但得出力,有時候還得拚命。按說北平的街道夠寬的,可是近來常出事兒。我剛回來的一禮拜,就死傷了五六個人。其中王振華律師就是在自行車上被撞死的。這種交通的混亂情形,美國軍車自然該負最大的責任。但是據報載,交通警察也很怕咱們自己的軍車。警察卻不怕自行車,更不怕洋車和三輪兒。他們對洋車和三輪兒倒是一視同仁,一個不順眼就拳腳一齊來。曾在宣武門里一個胡同口看見一輛三輪兒橫在口兒上和人講價,一個警察走來,不問三七二十一,抓住三輪車夫一頓拳打腳踢。拳打腳踢倒從來如此,他卻罵得怪,他罵道,×你有民主思想的媽媽!那車夫挨著拳腳不說話,也是從來如此。可是他也怪,到底是三輪車夫罷,在警察去后,卻向著背影責問道,你有權利打人嗎?這兒看出了時代的影子,北平是有點兒晃蕩了。

  別提這些了,我是貪吃得了胃病的人,還是來點兒吃的。在西南大家常談到北平的吃食,這呀那的,一大堆。我心里卻還惦記一樣不登大雅的東西,就是馬蹄兒燒餅夾果子。那是一清早在胡同里提著筐子叫賣的。這回回來卻還沒有吃到。打聽住家人,也說少聽見了。這馬蹄兒燒餅用硬面做,用吊爐烤,薄薄的,卻有點兒韌,夾果子(就是脆而細的油條)最是相得益彰,也脆,也有咬嚼,比起有心子的芝麻醬燒餅有意思得多。可是現在劈柴貴了,吊爐少了,做馬蹄兒并不能多賣錢,誰樂意再做下去!于是大家一律用芝麻醬燒餅來夾果子了。芝麻醬燒餅厚,倒更管飽些。然而,然而不一樣了。

  1946年10月28日作。

  

321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视频全过程 |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 国产视频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 欧美女人天堂 |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 红桃一区 | 亚洲精品一区专区 |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 一级黄色片武则天 | 九九热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 | 国产精品综合网 | 在线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 99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欧美 | 91久久国产口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美女综合 | 亚洲韩国精品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麻豆 | 男女男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精品尤物 |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 国产精品2020观看久久 | 成人 日韩 | 九九51精品国产免费看 |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 嫩草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网站 | 双凤奇案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 国产精品三级a三级三级午夜 | 成人福利视频在线看高清观看 |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无遮挡着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秋霞理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