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散文集欣賞
經典的散文欣賞篇1:寂寞如花開成海
習慣了獨自倚欄聽風聽花落,任風撩起我的衣襟。回憶前塵往事,記不起過往種種,只余淡淡寂寞在年輪中。一直以來,我都是自我心靈的守更者,習慣于在文字中放縱自己的靈魂,寄托淡淡的不羈與無奈,與自己的孤影跳著塵世間最美的華爾茲。這不是孤傲,不是清高,而是孤獨。
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孤獨,對我來說,它不是在心情壓抑或者形單影只時產生的難以言喻的情感,它不同于眾人口中的寂寞、空虛。它對于我是一種狀態,一種圓融的狀態。 孤獨,它是高貴的。我這般真正明白孤獨的人,其實并不會有缺失的遺憾。
孤獨,拆開理解.孤,在漢字中的釋義是王者的自稱。獨,則是獨特,獨一無二。所以我想孤獨大概就是指獨一無二的王者首先應當承受孤獨。我們這個孤獨者的群體,并不需要他人的認同或者憐憫,我們的思想是自由的,我們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
常常有人把孤獨混淆成孤單,其實孤獨與孤單也算類似,但區別更大一些。孤單,多指一個人獨處時內心深處感覺到寂寥。可孤獨,它的定義有很多,它往往是在喧囂之中。對于我們,在繁華的不屬于自己的鬧市,才會越發感到孤獨。說的簡單些,孤獨不過是看見他人的不孤單才會映襯出自己內心的寂寞罷了。
生命的常態卻總是孤獨。
歲月匆匆不語的流逝,我們行走在歲月的風中,沿途的風景都只有自己欣賞。對于強者來說他的孤獨為他帶來了輝煌,對于弱者來說孤獨背后只剩下了凄涼。其實人生本就孤獨,陪伴固然珍貴,但孤獨卻是精神優秀者注定的命運。
古希臘哲學家曾說過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時過境遷,那句話原版我已不太記得,大抵是說被迫置于人群中央之時,才是我們最該固守孤獨之時。交談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但獨處才是天才的學校。
孤獨,可能是我們的宿命。但孤獨何嘗不是擁有世間最難能的自由,何必費力于討好?何必執著于佯笑?做一個孤獨者,直面自己的心靈,因為那是人類力量的源泉;做一個孤獨者,理智而淡泊,謙讓而疏離;做一個孤獨者,為享受所有的精彩而精彩。
做一個孤獨者,挺好.
將掙扎在夢魘中的寂寞、荒蕪交給時間沉淀。在暗淡的暮色的天空下,背起行囊,看那寂寞如花開成海,我與你同在。
經典的散文欣賞篇2:靜嘗茶味,閑品秋韻
已是立秋過后的光景,天氣依舊熱得讓人心煩。繁花退卻了嬌容,綠葉也變得無趣,這一夏就在如此狂熱中度過。
空閑時,借一處幽幽的涼,偷一次心靈的靜,宛如身外的躁動與狂熱與我無關,此時,我便是一個自由自在的人。把心思停下來,想都不用想,就這樣安逸地閑在唯我的世界里。不再有回眸往昔的眷念,也不想將來的蒼茫,那些都太遠太遠,唯有此時此刻的我是最真切的。靜時養心,閑時品茶,自得其樂,未必不是一種灑脫。
我對于茶的嗜好是一直的,從來沒有間斷過。不喜歡太濃的,就幾十片茶葉,綠綠的躺在玻璃杯的底部,松散的舒展著,染綠了無色的水,也讓本來平淡無味的水增添了一絲絲的淡淡的茶味,這樣的感覺真的不錯。
其實,我未必是會品茶的那種人,也就無所謂有高雅的茶具,只是感覺這樣的氛圍很適合我的心思。一邊喝著涼涼的清茶,一邊漫無目的的傻看著窗外的風景,覺得外面的浮躁和屋里的清靜形成鮮明的對比。我仿佛是一個幸福的人,沒有紛紛嚷嚷的憂擾,也沒有太多的感慨,如眼前杯里的茶葉,擺脫了浮熱,只有一波余香安靜地留在水里。
這一季的夏,漸漸地過去了。初秋,其實與夏末沒有什么兩樣,如同四十歲與三十八九歲一樣差別不大。豁達的人并不會在意這細碎的區別,多愁善感的人卻會是另一種心境。那些個“冷落清秋節”感嘆的詞句無外乎是情感的流失和仕途落寂的流露。
其實,何必如此呢?明明懂得生命輪回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也就沒有必要傷感歲月易老的嘆息。有時候,很是羨慕那些在雍容日子里生活的那些人,說實在的,雖然是羨慕,但內骨子里從來沒有去攀比的妄想這也許是我生存的欲望中沒有太多的激情。如同身體里的病,要是扎根在骨頭里恐怕是無法根治的。自然如此,那就不如知足常樂吧。
一直以來,喜歡溫涼的氛圍,如同秋意漸濃的季節。不再受炙熱狂飆的欺凌,也不用擔心冰寒凄冷的羈束,這也許就是秋的可愛之處。春也是有這樣的感覺,我卻記憶得不深了,已是過去的季節,除了回憶我什么也不會抓住。如今只有眼前的秋還在自己的手中,就讓自己好好的在秋天里感悟吧。嚴謹的說,秋不僅僅屬于我,還有我的家人和孩子。它不同于春天那般的單純,無憂無慮的,除了自己快樂,別的什么也不用擔心。人生經歷了秋,自己便是頂天立地的那一座山。不管它是高大的,還是土丘一般的突兀,總得經受風霜雨露的侵襲并堅韌地撐著。
古人對于秋的描寫有許多很美的詩句,“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這是《燕歌行》里的詩句,詩句的本意給我們描摹末秋的自然景象,其中不乏寒意。“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里道出自然是人生中的秋殤,倥傯歲月流逝之后的凄涼。
我以為文人墨客多為秋所感傷,那是因為秋太短暫了。初秋如夏末,深秋如寒冬。寥寥可數的中秋豐盈著一年最美的風景,唯有中秋才能真正稱之為秋的,哪一季能有如此雍容華貴,能有如此多嬌?
古云草木一秋似乎就是生命的終點,嚴格地說是不確切的。那內骨子里的激情若被秋雨暖陽點燃依舊會發出生命的光彩。更何況如今暖冬多了起來,在枯澀的荒野依稀可見希望的綠色。
初秋,我在平淡的日子里,看夏日的余暉漸落,在微軟的涼風里守候著月圓中秋。
經典的散文欣賞篇3:河影
接連幾天陰雨不斷,小河、溝渠和池塘里早已漲滿了水。沿岸的河草卯足了勁生長,屏氣細聽,都能聽到“咔咔”的拔節聲;綠背青蛙蹲伏在葉片上鼓著腮幫鳴叫,順水漂流。風卷著水霧在空中任意揮灑,河岸的景色一半似銀鏡般明亮,一般卻迷離惝恍,搖曳著數不清的影跡。慢慢地,影像越來越清晰,直至觸手可及,我伸出手,牽住一個拎小水桶的女孩,她指著水桶歡快地說,看,好多魚。
小河一直是孩子們的禁區。若被抓到偷偷下河游泳,多數都會被大人像小貓一樣拎出來,一路鞋底“伺候”。游泳的大多是男孩子,他們聲音洪亮,腿腳有勁,整個胡同都能聽到他們被揍時撕心裂肺的哭吼聲,個個如八爪魚一樣揮舞著胳膊,試圖掙脫大人的控制,這反抗多半徒勞無用。但阿飛是個例外,他是鄰居的孩子,脾氣倔強,傲頭傲腦,與同齡人相比個頭高,體格壯,手長腿長,是游泳、爬樹的能手。當把風的人一個口哨飄遠而至,他便三下五下從河里躥到大樹上,鄰居大叔在樹下氣得連連跺腳。如果不幸被逮到,他也不哭不鬧,一副英勇就義的模樣,惹得鄰居們紛紛笑道,老陳,你這兒子不簡單呀,真抗打。此時,阿飛的臉色更堅毅了,仿佛得了塊勛章似的。
下一頁更多經典的散文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