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納蘭容若的散文欣賞
描寫納蘭容若的散文欣賞篇1:永遠的納蘭容若
納蘭容若,又名性德,納蘭氏是滿洲正黃旗,父為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自小就家世顯赫,并且身為皇帝寵臣。康熙十三年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康熙十六年盧氏去世,納蘭的詩詞達到了巔峰時期,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詩句,在當時后世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代才子于三十一歲闔然長逝,普天同悲,寧不嗟嘆?
展開一紙素箋,就一池淡淡墨香,隔著歷史的煙塵描摹你的樣子,你猶如清晨時分的一滴露珠,穿越三百年的時空緩緩走來,帶著唐詩宋詞的點點清幽,黛青色的山山水水仿佛沾染了你了靈氣,越顯清秀,古樸的街巷徒留幽幽梨香,那綻放的梨花默默傾訴著你的故事,如夢似幻。
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惆悵男子,才華橫溢猶如山間滿月,身處繁華,卻又不貪戀富貴權勢。筆鋒流轉間蘊藏千般柔情,令世人折服亦令世人嘆息,納蘭容若,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仿佛是一曲詞牌,傾盡萬般纏綿,讓人余韻悠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道盡了世事滄桑,是不是你早已經參悟透了生命的玄機?你一生為情所苦,為愛所累,你的詩詞中醞釀著無奈的涼薄,久遠的滄桑。你的落寞,你的孤獨,你那些無法言說的心事寫進了欲說還休的詩詞,令人思緒百轉千回,愁腸百結。
容若的一生是極其凄美的,美得讓人心痛,美的令人扼腕生嘆“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訴盡幾許癡情,幾許無奈,幾許思量,他對表妹的一份癡情,并沒有因為伊人的離去而消散在風雨里,納蘭容若,生就敏感多情,個性灑脫而不做作。
因為情感上的挫折,容若心灰意冷不想再愛,也不愿再愛,妻子盧氏以她的溫柔婉約,寬宏大度再次喚醒了沉睡的他,漸漸的一顆心如沐春風,兩人花前月下,你儂我儂,訴不盡柔情繾綣,奈何天妒良緣,美好的日子總是稍縱即逝。
妻子的死讓容若的心再臨風雨“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杯酒莫驚春睡醒,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陣陣的心痛,淚噎卻無聲。這一時期的納蘭容若寫了很多至今傳誦的悼亡之作,怎一個傷心了得。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得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 一轉,未許端詳,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天上人間,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我們在替容若感傷的同時,也要感謝上蒼,保留下如此完美的詩篇,不然又怎能聽到一代才子痛徹心扉的心聲?一懷柔情,散落紙間:“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雨更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細約,竟拋棄。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依。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俱薄命,在緣鏗,剩月零風里,清淚起,紙灰盡。”
要有多深的情感,才能寫出如此斷腸的詩句,其中又有多少不甘與無奈,無語問蒼天,為何姻緣前定路坎坷?讓人不禁痛斷肝腸。摯愛納蘭容若的詩詞,只因它的情深意切。摯愛納蘭容若的詩詞,因為它直指人心,納蘭容若,以多愁溫婉的性格,驚艷絕世的詩詞,傾倒了多少蕓蕓眾生?
他的一生不過短短三十一年,在這短暫的時間里,他的才華征服了前世今生多少有情人?他的詩詞柔情似水,字字凝為珠璣。纏綿悱惻里透出了對世俗的無奈,容若,在這個世間,你永遠都不會寂寞,因為你永遠活在懂你的人的心里。
描寫納蘭容若的散文欣賞篇2:納蘭
誰料曉風殘月后,而今重見柳屯田
——納蘭生平
歷代文學,大家都說唐詩宋詞,至于清代詞人,在當今名世的也只有一個納蘭了。
納蘭,光聽著就很美的名字,便和容若一樣,充滿著古典意境。轟轟烈烈的“紅學”研究已經進行百載有余了。乾隆算得上是第一位紅學家。當和珅進呈《紅樓夢》,乾隆讀后曰:“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話,把《紅樓夢》與納蘭家聯系起來。
因此,研究紅學的老一輩學者們,不可能不知道容若。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母親給我買了《紅樓夢》的簡略本,但那是的我怎么可能讀懂這單成一種學問的著作,那時只覺得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而已,更何況還是簡寫本,而我對于寶釵只是簡單的不喜,對黛玉則傾注了全部的喜愛,興許是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里。
而對于我,喜歡納蘭的詞卻不是因為《紅樓夢》。說道納蘭,就不得不提到歌手許嵩。一句“與你若只如初見,何須感傷離別”紅遍大江南北,這是許嵩的歌詞,來源于納蘭的詞,。那時的我很是喜歡這句,對于有文學氣息的人,我總是贊賞的,更何況我還喜歡中國風音樂。許嵩的歌帶來了納蘭的詞,被無數的我這一類年輕人奉為流行圣經,不少人有事沒事就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來彰顯他的文學底蘊。許嵩的歌帶來了納蘭的詞,而納蘭的詞卻成就了許嵩的歌。許嵩的歌讓更多的人認識了納蘭,不得不說歌曲的力量是龐大的。
納蘭的詞風,可以稱為南唐后主李煜的傳人,直抒胸臆,獨發性靈。王國維曾說,納蘭詞之所以高妙絕倫,正因為“未染漢人習氣”,正是質勝文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納蘭的詞,并沒有過多修飾,使用華麗辭藻。像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字字明白,簡單,雖然不甚高深,但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我們喜歡一個人、一幅畫、一本書、一首詩,真正喜歡的往往不是那事物的本身,而是從中看到了我們自己。人是一種自戀的動物,總在其他人身上尋找著合適自己的鏡子。
納蘭就是這樣一面鏡子,一面許多人的鏡子。
納蘭家族貴為皇親國戚,可以說一生注定是富貴榮華,繁花著錦的。也許是造化弄人,納蘭性德偏偏是“雖履盛處豐,抑然不自多。于世無所芬華,若戚戚于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
納蘭童年的玩伴不多。只有表妹一人適合他那文靜孤單的性格和吟詩填詞的癖好。“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在沒有近親禁止戀愛的年代,他們不可自拔的陷入了進去。表妹彈的一首好琴,容若能寫一流詞章,而那些美麗無倫的詞句本來就是要跟著琴聲而入樂歌唱的。上天不會為一個天才制造幸福,那些天才往往渴望普通人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如果有時候上帝真的賜予了幸福,其目的往往是為了毀壞。
描寫納蘭容若的散文欣賞篇3:一生一代一雙人——納蘭容若
清秋時節,不似春日紛繁,亦無炎夏燥熱,金風柔和,細雨舒婉,連那靜默一隅的草木青苔也猶如恬淡的女子般,清靈嫻靜。此刻,只見一位淡雅俊逸,氣宇不凡的錦衣少年,正略顯寂寥地踱步于富麗鎏金的花園之中。恍若等待,已悄然成為了他的生命主題。
多年過去了,他依舊是那個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容若表哥,不同的是,自與惠兒表妹相別后,他懂得了何為天涯咫尺的牽念,何為銷魂蝕骨的相思。多少個難以成眠的夜里,他愀然地蘸著月光,將流淌的心事,付諸于清冷的文字,可怎奈,心中有太多的話,豈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表達?
終于,一抹倩影映入眼簾,猶如一場清涼的雨露,灑落他干涸的心田,那種前所未有的愉悅感,足足令他回味終生。“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幾年未見,他的表妹竟出落的愈加清麗脫俗、玲瓏柔婉,一如碧波江上那娉婷嫻雅的芙蓉般,楚楚惹人憐。兩人你不言,我不語,卻脈脈含情,彼此相犀。
自此,明府花園里經常可聞到歡聲笑語,看到一對無憂無慮的璧人并肩漫步。聰穎細膩的惠兒,總會于夕陽靜好處,采擷凝著初露的香荑,為容若表哥親制繡有并蒂蓮花樣的香囊;而細膩如伊的容若,也總會于靜謐的夜里,枕月移燈,在紅箋上訴說對惠兒的深深愛意,楚楚相思。
倘若說命運無情,可它分明讓那些踽踽獨行的靈魂,有了溫暖,有了依戀;倘若說命運有情,它又總是在安穩的歲月里,催生出巨大災難,讓幸福的人兒,迷茫無措。
有誰會想到,昨日還在相依相偎的戀人,今朝就會咫尺天涯,再見無期?究竟是緣分太淺,還是相守太難,抑或一切因果,早已注定?再回首,惠兒已成為入選的秀女,永遠留在了復雜的深宮之中,再不能與納蘭表哥互訴心事。而曾經那個充滿濃情蜜意的明府花園,如今也只剩下凋零的愁緒,和枯瘦的剪影了。
沒有惠兒的日子,也便沒有了心。納蘭容若把那段溫暖的日子記為了“前生”,因為只有那個時候的他,才最為真實。此后,他因久吹寒風,毫不節制的飲酒而生了一場大病,病榻之上,全身冰冷,如墜萬年冰窟般,呼吸困難,動彈不得。有那么一刻,他想過輕生,就這樣吧,沉沉地睡去,遠離是非紛擾。
但床邊眾人那朦朧的淚眼和不住的呼喚,又分明是那般真切,仿佛在告訴他:你必須活著,父母需要你,家族需要你!倘若說“前生”的納蘭容若是為了自己而活,那么“今世”的他便是為了家族,為了那沉重而冰冷的使命而活。又一個春秋過去,形容憔悴的納蘭病情已逐步地好轉,而與此同時,他的婚期也即將來臨。
這無疑是場政治婚姻,納蘭容若雖然身為權臣之子,卻依舊沒有任何自主的權利。生活如此,官場亦如此,他十八歲考中舉人,十九歲成為貴士,大病之后參加殿試又被賜為進士出身,可就是這樣一個卓越非凡的才子,卻只能留在康熙帝身邊做個有名無實的御前侍衛,陪他吟詩作賦,閑敲棋子,任他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他的滿腔抱負呵,就在這日復一日的閑差中逐漸消磨,從追求功名到厭倦仕途。
對于這場冰冷的婚姻,納蘭依舊選擇了沉默,無悲亦無喜。新婚之夜,他甚至沒有走進妻子,揭開蓋頭。他的身影是如此蕭索,仿佛只有窗前的月光,才是他的新娘,直至一雙手從背后輕輕地環住他,他才正視那個女人,那個已成為他妻子的盧氏,她的眼睛是那般清亮,一朵笑靨,如春日暖陽。
倘若說惠兒是清麗的芙蓉,那么盧氏便如淡雅的梨花,她們身上都有種嫻靜的氣質和細膩的情長。納蘭并沒有因盧氏的過門而有所改變,清晨依舊會獨自舞劍,閑暇里依舊會獨自把盞,有時甚至可以在秋葉寒風中默立半晌。自惠兒離去后,他便再也不奢望生命里還會出現一縷陽光。
只是不知何時,當他舞劍疲乏之際,總會有一雙玉手幫他輕輕擦拭汗漬,予他清涼,當他失意落寞之際,總會有一個溫暖的懷抱將他溫柔包裹,給他寬慰,當他難以成眠時,總會有一個善解人意的知己陪他夜話心事,互訴衷腸。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那顆已結了冰,覆了霜的心,還能夠再度消融。
不知何時起,納蘭會反握住盧氏的手,與她漫步在花園之中;晨起,納蘭會親自為盧氏畫眉,親手為她戴上雅致的玉簪。午間,盧氏總喜歡側躺于梨花樹下的美人榻上執卷輕眠,而不遠處的納蘭,則會將這寧謐靜好的時刻,細細勾勒。柔和的月色中,他們共綰同心苣,共書相思語,琴簫和鳴,剪燭西窗。
看過“描寫納蘭容若的散文欣賞”的人還看:
1.納蘭性德的愛情散文
2.那時我愛你散文
3.關于熬夜的散文3篇
4.男女相愛的散文
5.關于人生哲理的散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