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寫桂花的散文
名人寫桂花的散文篇1:桂花飄香
窗前有一棵桂花樹,正默默綻開著黃色的花蕊,靜悄悄地傳送著香味。夜幕中,看不清桂花樹的樣子,只能感受到桂花的幽香,裊裊而來。
濃郁的空氣里,攙雜著幾分纏綿、溫柔的氣息。醉人的味道,融入在靜謐的夜色里,朦朧的感覺,讓我的內(nèi)心,變得輕松而又飄浮著。
記得初來杭州,滿園的桂花,讓我如此的心醉。我是第一次見到桂花,從前只是在書中,讀到過描寫桂花的句子。曾讀過郁達夫的《遲桂花》,說桂花是“恬淡含蓄不張揚,慢條斯理地在空氣里遞著脈脈甜香……”又記得宋之問的那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常幻想著,月光下,靜靜的空氣里,桂子飄香。那些只是內(nèi)心的想象,而對桂花的相識,卻是來到杭州以后。
站在桂花樹前,看著那一樹的小花,黃黃的,如繁星點點,簇?fù)碇苊茉言训模錆M了生機。細細體味,小小的花朵,擁擠著歡喜,散發(fā)著香氣,象是在“鬧秋”。
葉子綠油油的,那些小花就躲在綠色的枝葉間,靜靜地綻放了生命的芬芳。閉上眼睛,迎著秋風(fēng),太陽光里微有些暖意。香氣彌漫,那些微甜的味道,讓人沈醉。安靜時,我仿佛聽到了花兒們,活潑的喧鬧,快樂地嬉笑,還有爭先恐后地,向我展示著它的美麗,它的頑皮。
小園里,到處是桂花樹,空氣里全部是香甜的花香,沁人心脾。樹下,總會有一個長長的木椅,供人休息,供人賞花。白天時分,一人安靜地坐在那里,合眸傾聽,或拿了本書來讀,愜意極了。風(fēng)吹來的時候,長發(fā)上,椅子上,飄落了細小的花朵。
想起到杭州的第一天,與媽媽出去,坐在長椅上看那些黃花。我悄悄撿起細小的落花,又放到手帕里。我對她說,我喜歡這些小花,要為它寫篇文字。我輕輕感嘆,怎樣把這些小花收集起來。
過了兩天,媽媽一個人出去了。我找不到她,打電話也不接,于是在煩躁中等待。母親回來時,快樂的象個孩子,她捧著個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裝滿了香香的桂花。黃花紛揚,鄰居正在摘桂花用來做桂花糖,母親裝來一瓶,送給我。
拿著這瓶桂花,我愣住。曾幾何時,忽略了母親,脾氣改變了許多,因為有了寶寶,因為得了場大病,因為在最痛苦時,經(jīng)歷了“一點”人情,內(nèi)心有種不平。工作家庭兩忙時,也會心生憂怨。
想起來可笑,總是感覺母親對自己不夠好,甚至認(rèn)為對自己,沒有對妹妹好。偶爾會說了讓母親傷心的話,性格的執(zhí)拗,傷了自己,更傷害了家人。
原來,母親一直記得我的感受。這一瓶桂花,這一瓶收起的花香,還有母親目光中,溫暖的笑意,忽得將我久滯于心的情感泄出,淚水在眼睛里打轉(zhuǎn)兒。原來,許多東西,自己竟然不會用心去體味,自己一直是多么地任性及小器。
此刻,沒有月色,只是在濃密的樹叢中,零星地點綴著些路燈,輕柔地散發(fā)著昏黃的光芒。我一人悄然地細品著龍井,悄然地回味著過去的事情。這時候,聽到了,秋蟲爭先恐后地彈奏著自己的音樂。它們正齊鳴合奏,既相互呼應(yīng),又別具一格。這是悅耳的地籟之音,它們是秋夜的主角,而我只是一個觀眾,靜靜地體味著,那美妙的合鳴之聲。
名人寫桂花的散文篇2:桂花
又到了萬點黃金,幽香聞十里的金秋,每年八月十五前后,各種桂花競相開放。桂花,確實是惹人喜愛的一種植物,素有“葉密千重綠,花開萬點黃”的美稱,入秋后各種植物開始衰敗,有的樹已經(jīng)開始落葉,但是只有桂花,仍然生機盎然,像涂了蠟似的葉子,墨綠墨綠,綠葉叢中的金花、銀花、發(fā)出陣陣幽香。春天的丁香花也很香,也受到人們的喜愛,但丁香花香味太烈,香氣傳的也遠不如桂花,桂花的香味是一種幽香,傳得遠,桂花又被稱為“九里香”。在現(xiàn)代園林中,充分利用桂花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等優(yōu)點,用作綠化樹種。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qū)χ玻蛏⒅玻蛉褐病⒘兄病鹘y(tǒng)配置中自古就有“兩桂當(dāng)庭”、“雙桂留芳”的稱謂,也常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四種傳統(tǒng)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貴之諧音,喻吉祥之意。
宋代描寫桂花的詩很多:“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后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指出了桂花開花的基本規(guī)律,即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月圓時,桂花盛開,半個月后花凋謝了,月亮也虧缺了。宋詩贊桂花:“人間植物月中根,碧樹分敷散寶熏。自是莊嚴(yán)等金粟,不將妖艷比紅裙。”宋詞又贊:“人間塵外,一種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戲把黃云挼碎。”這些詩詞太美了,看著詩詞有種被桂花熏醉了的感覺,恍惚間,又好像看到月中嫦娥赴蟠桃宴,醉酒把黃云搓碎,嬉戲灑向人間。瞬間,這些黃云又變成了粒粒金燦燦的桂花,散發(fā)著幽香,飄落下來,這就是人們俗稱的“桂花雨”。
這些詩人贊的都是南方的桂花,只有南方才有大片桂林,才有那些描寫桂花雨的情景。全國出名的桂花產(chǎn)地有桂林、成都、杭州、武漢等地,而北方很少看到桂樹林,即便是單株的桂樹也比較少,所以那些優(yōu)美充滿傳奇描寫桂花情景,北方人是體驗不到的。單位里有個年輕女同事,我問她喜不喜歡桂花,她居然一臉茫然,不知什么是桂花,可見北方桂樹之少。在青島地區(qū),一般在公園里才能看到桂花,中山公園的桂樹已經(jīng)很成規(guī)模了,桂花苑里有大約30株金桂、銀桂和刺桂等組成了一個方圓20米的桂樹林,樹高約三——-四米,成灌木狀,而南方的桂樹能長到十多米高。這些桂樹至少三十多年了,這大概是青島地區(qū)最大的桂樹林了,每年桂花盛開的時候,會吸引很多游客。
頌揚桂樹的詩詞和傳說都和月宮、嫦娥、玉兔有關(guān),楊萬里的詩:“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詩句很美,讓人充滿幻想,又好像看到滿山桂樹,花香撲鼻而來。白居易也說桂花是從月宮來的:“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可見自古以來,桂花就不是一般植物,充滿了神秘。
桂花,習(xí)慣上分為四個大類,即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但通過多年的栽培,已發(fā)展到近60多個品種,杭州和桂林更是把桂花作為市花。最早對桂花的認(rèn)知,是小時候經(jīng)常聽到的一首歌《桂花開放幸福來》:“桂花生在硅石哎,桂花要等貴人來耶,桂花要等貴客到,貴客來到花才開耶,哎……哎……貴客來到花才開耶,桂花好比苗家的松哎,貴人就是解放軍嘞”這首歌很美,唱的也好,在當(dāng)時非常流行,歌詞把桂花比喻幸福、比喻貴人,貴人來了花才開放,桂花樹是崇高、貞潔、榮譽、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其實那時我還沒見過桂樹、桂花什么樣。
名人寫桂花的散文篇3:桂花
不經(jīng)意間,秋意已無聲而來。還看不到落葉飄飛之景,卻已經(jīng)感知了秋的清冷,在日暮之時,該添衣了。
白天陽光非常的明媚,天高遠而去,云白和天藍得純凈,空氣也是如此的清朗,這是個在外旅游的好時節(jié),身心都很舒爽。即使沒有去看遠方的景遠方的色,在我們的周遭的一切也是一樣的怡人。
漫步于校園,漫步于街道,漫步于各個小區(qū),甚至漫步于每個角落,人會忽的動情起來。原來那就是無處不在的桂花香啊。它彌漫到了每個角落,浸潤了我們的身心,每一寸肌膚,每一個細胞。多么美妙的感覺。舒暢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還有我們的靈魂啊。
如此細小的花開在一些可以龐大的樹上。桂花樹的葉大,綠得深沉,桂花乳白,有的淡黃色,雖然細小,花開之時卻很繁茂。乳白的花配上深深的綠,自然給人另一種美態(tài),那就是一種穩(wěn)重之美,端莊之美,素雅之美。
桂花香并不濃烈,卻很清幽,香飄萬里。在空氣里似有似無,讓人不停的探尋,探尋那最濃之處,最濃之處卻仍是清雅。也許這就說幾乎所有的人愛她的花香的原因,因為她不咄咄逼人,在無聲無息之中,潛入你的鼻息,讓你心平氣和的接受并喜歡散。正是這花香的撲鼻,才上我從塵世里回到這美麗的大自然身邊。暫時的,脫離很多的凡塵俗世。身處俗世,我們無法讓很多東西置身世外。我們會煩憂很多的東西,我們會沉淪于許多的是非。我們不得不做許多我們不愿意不喜歡的事情。不僅僅因為我們懶散,更是因為我們不得不生活。為了生活,為了子女,為了我們背負(fù)的責(zé)任,我們不得不在非常勞苦的時候還得勞苦。累了我們還得再累,不能停下。
上蒼還是愛護我們的,它讓我們在勞累,也給了我們許多的美好。給了我們手讓我們?nèi)?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給了我們舌頭和嘴巴,享盡人間美味;給了我們眼睛,去看到這個世界無窮盡的美麗;給了我們鼻子,讓我們聞到這么醉人的花香。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
看過“名人寫桂花的散文”的人還看:
1.寫桂花的優(yōu)美散文精選3篇
2.關(guān)于描寫桂花的散文精選
3.關(guān)于描寫桂花的散文
4.描寫桂花的當(dāng)代散文欣賞
5.寫八月桂花香的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