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散文3篇
茶的散文篇一:茶想
山居主人,春來,耕云種月,夜讀詩書枕一片幽素入寐不知窗外春深幾何;夏夜,竹簟納涼,靜觀一徑籬落流螢醉舞年光;秋時,涼亭小坐,自剝蓮蓬嘗一顆秋心清如水;冬至,踏雪尋梅,折一枝寒瘦插瓶作案頭清供。
雨天,鋪紙研墨,煮字療饑。晴時,蒲扇熏風,竹葉煮茶。聽茶,在風里咕咕清唱,一盞香茗未入喉,人已是醉了,《經鋤堂雜記》云,“松聲,澗聲,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聲,落子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聲之至清者。”
如此,眼里有云,有風,有竹,有葉,有花,耳聽得云流,風動,竹喧,葉落,花拆。一壺清茶,文火細煙,水在壺里翻起細響,果聲之至清者也。燒茶的人,手執一把蒲扇,溫溫雅雅地把西山殘照扇落,把穿過竹林的晚風扇涼,把半坡野草閑花扇得甜甜酣睡了去。
火熄了,茶也煮好了。茶煙氤氳,香氣清雅。煎茶的人,他知道我要來,盡管我們素未謀面,他是山居主人,而我,是云水過客,路過他文火細煙閑烹茶的時光,不敢打擾他的一心清明。
倚一株瘦竹,默然歡喜,也聽云流,風動,竹喧,葉落,花拆,聽水在壺里至清的聲,聽他撥弄竹葉細碎的響,茶煙迷了我的眼,淚水無聲涌出來,不敢妄動,怕一不當心,便驚了這一份清寧。
他知,我是喜讀茶味不懂茶的人,他倒一碗茶與我,輕白茶煙里,他的聲音清清雅雅,與我說我未讀到的《續茶經》里的禪茶逸事,“茶宜精舍,宜云林,宜瓷瓶,宜竹灶,宜幽人佳士,宜衲子仙朋,宜永晝清談,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石,宜綠蘚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里飄煙。”
我信,竹里飄煙,是詩章里最能打動人心的章節,他寫,我讀,竹里虛煙,茶香如故。我便靜默在那一段茶煙熏得溫軟了的好時光里,向他討一碗茶,不交換名姓,不訴說茶緣深淺。
紅塵逆旅,我是喜讀茶味不知茶的人,品不出煮茶的水是雪融水還是竹瀝水,亦品不出碗里舒展的茶葉是摘自明前還是雨后,可有什么關系?飲茶的人,心情是寧靜的,清朗的,不爭的,不慘雜一絲一毫的紅塵煩憂與凡俗妄念,目光相遇的剎那,心境澄和,不亦快哉?
別時,風煙俱寂,依然記著,他說,“茶宜清流白石,宜綠蘚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里飄煙。”皆清之至也,雅之至也,賞心之至也。賞心,不在多,三兩枝就好,一曰竹林烹茶,一曰無心禪話,一曰入座半甌輕泛綠。
那輕泛的綠,不是茶綠,是竹葉依依的綠,滴在溪流上,暈不出茶的形態,也暈不出禪的味道。我知,這世間,并無一個竹帚掃葉坐煎茶的人。竹里飄煙,亦非茶煙,那是柴米炊煙的味道,煙火得凡俗,也煙火得溫暖,裊裊地散入竹林,透著飯菜的香。
我走盡屈曲蜿蜒的竹籬小路,不曾逢著一間草屋茅舍,亦不曾逢著一個逸世的山居主人,卻遇見一溪清流,照見幾竿修竹,照見一個布衣長裙素心人,照見她的茶想。
茶的散文篇二:茶
去周莊路上,聽人說“到周莊不吃阿婆茶,枉來一回。”
這話我們記住了。
到周莊一定要吃阿婆茶。
周莊是江蘇昆山的一個水鄉古鎮,迄今為澄湖、白蜆湖、淀山湖和南湖所擁抱,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 江南原本就是魚米之鄉,這周莊更是魚米之鄉中的魚米之鄉。
在周莊既飽眼福,亦飽口福,滿目皆是的小食會讓人變饞的。
比如腌菜尖,既酸溜溜,又鮮滋滋,誘人垂涎;
再如童子黃瓜,脆嫩無籽,香甜生津,未食就覺爽口;
又如熏青豆,碧綠如翠,望而生津,一瞧就有食欲;
像黃豆醬、炒螺螄、燉蝦糟等已是尋常百姓人家的農家小菜,而三味園和萬三蹄兩道鄉土菜幾乎處處可見。
更主要是,在周莊不喝“阿婆茶”是難以品出水鄉古鎮的韻味來。
我們從周莊博物館出來(那里展出的盡是些各國的古今錢幣,有感興趣者可去看看)。
走過那座連接貞豐弄和西灣街的“貞豐橋”,就朝西北方向一處寫著“迷樓”的水上人家直奔過去。
“迷樓”是最能涵蓋周莊歷史淵源和文化蘊涵的一大景觀,它同沈廳、張廳、雙橋和陳逸飛之家、葉楚傖故居、全福寺等名勝古跡,均為周莊最具魅力的經典代表作。
迷樓原名德記酒店,位于貞豐橋畔,建于清光緒年間。
因地處橋旁與鬧市中間,顧客把酒臨風,盡看窗外波光橋影,舟楫往來,橋樓互襯,風光無限,美不勝收。
茶的散文篇三:人生如茶
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輩子,但要苦一陣子。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澀,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長。
在清閑的午后,在落日的黃昏,一杯清茶,
翻開手中書卷。
看親情如燈,
在悄無聲息中照亮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直至我潸然淚下,
品人生似棋,
在無常生活中執一顆平常心,
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
在不經意中,把這些美麗的方塊字
讓平凡事中深含的情感,
如歲月般在我的腦海中流過。
也許,我需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茶,越品越有味道;人生,越苦越難忘!
往往苦盡甘來是真理,我想,我羨慕那里從苦中走出來的人,我想,我羨慕正在幸福的人,我想,拿起一杯茶,回憶過去的,多少感慨,多少未達的夢想,多少失敗,多少成功,原來朦朧之中,我竟然就這樣甜甜苦苦地過了我的28個年頭!
茶的散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