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揚善良的散文
贊揚善良的散文篇一:善良的心
法國作家雨果曾高度贊美說:“善良既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于偉大的人。”“善良的心就是太陽”。
是的,善良使人高貴;真誠使人美好。一個人,具有崇高的境界,仁慈的心,精神上就會成熟,心靈上就會豐盈。
善良,她就像陽光,照耀著困在陰影中的每一個人;象大海,讓我們的心,變得透明,清澈。
回憶在我們下放的那段時光,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好,可母親天生有一顆,無比善良柔軟的心。每每哥哥姐姐從外地回來,母親就把他們帶回的好吃的,用手絹包起來,偷偷分給村里的小孩吃。所以,村里的大人孩子,見了母親,總是很親切地問好。(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父親是個裁縫,每每逢年過節,就放下家里的活,去幫村里的人裁衣服,做衣服,而且從不收分文。就連村外的人,也常常跑來我們家,找父親幫他們做衣服。
有一次,跟母親到百貨商店買完布回家,半道上母親發現,售貨員把錢找錯了,多找了幾十塊錢。母親就要帶著我返回去把給錢退了。
我說:“媽,天太冷了,算了吧,錢找錯了,又不是你的問題。”
結果沒想到母親發火了:“這孩子,小小的年紀,怎么這么自私。不是自己的東西,堅決不能要,做人要做到無愧于心。”
錢最后倒是退給售貨員了,母親卻遭到售貨員一頓訓斥。開始說她沒有找錯,后來又說母親為啥沒及時退,反正當時把我氣壞了,怪母親心眼太好,人家不領情,好心當成驢肝肺。
現在回憶起來,怕是那女售貨員好面子,還怕被商店的領導扣工資唄!
最是那深刻的記憶,便是村里的三婆婆病重,想吃兩個桔子。那個年代農村條件都不是很好,在外吃公家飯的就我們家人多,經人提醒,三婆婆的兒子,就找到了我們家。
他當時難受地說道:“韓嬸,我媽快不行了,就想吃兩個桔子。村里問了好多家都沒有。想來想去,你家條件不錯,我哥我姐都是外邊工作的人,肯定有那東西。能給幾個桔子讓我媽嘗嘗行不?”
聽了他的話,母親和我和四姐也很難受。那天我家剛好還有些姐姐買回的桔子。不由分說,母親趕緊把我家僅有的六個桔子,和其他水果裝進籃子,一并給了三婆婆的兒子。
后來就聽說三婆婆很快過世了,三婆婆的兒子逢人便說:“我媽沒有遺憾了,多虧了韓嬸子,他們一家都是好人。”
還有三姐,她是個醫生。姐夫常年出差,三姐下班后或星期天,還顧不得給孩子做飯,就有人來叫,說是家人病了,讓她幫人家診治看病。三姐往往二話不說,抬腿就走。因為三姐知道,叫她的人,家人一般不是歲數大了,就是行動不便。三姐的行為,受到了學校里許多人的贊揚,但有時也讓孩子不理解。
可三姐卻對孩子說:“人還是善良點好,不是說善有善報嗎。”
所以說善良,她是無聲的語言,是最美的花朵,因為善良,世界才會變得美好和溫馨。
最近也在看一篇文章,說是一個趕路人口渴至極,向路旁一家人討水喝。沒曾想那家人,為他端了一大碗滾燙的開水,還在上面撒了一些稻殼。這個趕路人很是氣憤,心想這家人心太壞了,也太惡毒了,喝杯水還給人使壞.
但沒有辦法,附近幾十里沒有人居住。于是,他一邊吹著上面的稻殼,一邊喝,一小口一小口總算是喝完了。臨走,因為生氣,他就利用自己學過的法術做法,想讓這家人后邊過得不安寧,日子敗落。
十幾年過去了,在又一次路過的時候,趕路人發現,這家人的庭院門前,花兒艷麗,處處風光。日子不但沒有敗落,還比以前更好更殷實了。
趕路人百思不得其解,終于看見這家,走出了一個老婆婆。婆婆神清氣爽,氣度不凡。
趕路人就上前去問:”“婆婆,當年有人向你們討水喝,你們為啥要作弄他,給水面撒上稻殼?”
婆婆笑了:“那件事啊,是我做的。你年輕你不知道,趕路人大多饑渴難耐,不管給飯喝水,都不能讓他們一次進的太多,那樣會傷及脾胃的。也不能給涼的,對身體不好。所以就給太熱的,讓他們平一下氣息,再一小口一小口的喝。所以撒上稻殼,是為了他好,保護他的身體。”
聽完婆婆的一番解釋,趕路人恍然大悟。為什么婆婆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是他們的善良,成全了自己的興旺。
是自己一時糊涂,誤解了好心腸的婆婆一家人。他開始后悔當時自己的荒唐和沖動,并發誓今生今世,再也不做法了,就做個善良的人就夠了。
當然,現在社會上,也有一些人,為金錢出賣良心,喪失道德。碰瓷,有人倒了不敢扶,會懶上你。
還有假產品,毒大米的出現等等。其實,這些都只不過是天上的烏云,終究會被風吹散,太陽依舊會掛在天上,照耀萬里江河。
切記,“善良的心,就是太陽。”誰說“善良”這個字,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卻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在哪,善良就在那。靈魂最美的音樂是善良,善良也是美麗的,她是人類最純凈的展現。
我衷心地希望,世界上善良的心,會一顆顆多起來,把我們包圍。因為善良的、真誠美好的、心里充滿著愛的人,會不斷地給人間帶來幸福,也會讓自己開心幸福。
心中有了善良,世間亦會處處景色宜人,鳥語花香、生機勃勃;人與人之間會充滿愛和美好,理解和寬容,那應該多美多好!
贊揚善良的散文篇二:善良的智慧
“人之初,性本善。”小學三字經中,短短幾個字就道出了,人本來都是善良的,中華文化歷來講究“以人為本”,善良就是人性的一種體現。
善良本身也是人生中最大的智慧。俗話說:”好人有好報,惡人必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雖然這是很簡短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人生真理。古往今來,多少仁德善良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偉業。比如說歷來君主,都講究仁政愛民,他們是為了籠絡民心,便于統治,這無可厚非。那是因為他們都知道,也是世人都明白的一個最淺顯易懂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算哪些昏君做得不好,他們的當政忠心臣子也會時常提醒,關鍵時候還會冒死禁言。歷史上著名君主唐太宗,他本來有仁德善良愛民之心,再加上他有個忠心臣子魏征,他把魏征比為鏡子,時常提醒自己要有仁德愛民之心,施行仁政,固有貞觀之治。他開創的大唐盛世,造福了當時天下百姓,他自己更是名垂千古,成為千古第一名帝王;在大唐盛世之下的大唐文化也流傳千古,時至今日,我華夏子孫也是受益匪淺。歷史上如唐太宗者還舉不勝舉,這都說明了,善良本身就是中大智慧,如果一個人擁有了這種大智慧,必將成就一番偉大事業。
“上善若水”道德經中也早在數千年之前,古人就道出了人要善良,善良本身是種大智慧。世間萬物百態,以水最為善柔。“水納百川,有容乃大”水有種仁愛的特性,它看似為天地間最為柔弱之物,其實它才是最強大的。水有種善良博愛之心,能夠匯集百川,容納萬物,固其內容最為豐富。明代一代宗師張三豐,他從道德經的這幾個字中,悟出了武學最高境界“以柔制剛,以剛制柔,剛柔并濟,天下無敵”,于是創出了流傳至今廣為人知并為世人學習的太極拳,并開創了武林第一大派--武當派,可謂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善良本是種很了不起而人人都懂得實用的大智慧,人只要心存善良,必有好報,人心都是肉做的,人之本性都是善良的,若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我想就算鐵石心腸的人,終究都會被感化而造福他人。
然而一個人如果一味的盲目善良,沒有智慧的善良,也是視為愚昧。因為善良而善良是目的,不是善良。良心發現善良一回,是真情的短暫流露。一味善良是愚蠢。善良加智慧等同于有一顆善良的心做善良的事奉獻給同樣善良的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因為物欲橫流讓人權衡取舍導致磨滅良心。所以我們需要善良加智慧,不至于愚蠢,不至于磨滅良心。把善良奉獻給同樣善良的人,那么世界將會更加美好。善良之人必有胸襟,擁有胸襟之前必有智慧。要想做一個幸福的善良人,必須要擁有智慧,才能不讓你的善良被利用。概括來說,我想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一、遠離那些品行不佳的人。人的能力有大小,但相對于能力,人品卻更重要。人品不好,能力越大的人可能會對你的危害越大,惹不起躲得起。二、善良要有一個度。過份善良意味著凡事委曲求全、事事依著別人,忽視了自身價值和贏得利益。人做每一件事都要有一個度,過份了就不好,過份善良就會失去自我,別人也不會贊賞你,只會說你“笨”。三、當善良遇到無賴,拿起法律的武器也許是唯一的選擇。《農夫和蛇》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對那些惡人即使仁至義盡,他們的本性也是不會改變。對惡人的善是偽善,其實質就是惡。
真誠、善良、感恩,這個世界能帶給你幸福、快樂的舉動,都需要有智慧光芒的普照。如果我們在處理生活中一些事情的時候,智慧中都透著善良的光芒,在處理方式上更為理性,更為人性。這樣善良的智慧在生活中越多,社會就會越安定、越和諧。這,不正是人們所期盼的么?
最優秀的品質有兩種,那就是善良與智慧。
智慧若是與善良結伴,那便是大智慧;智慧若是孤獨前行,那就只能是小聰明。人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最忌諱的則是小聰明。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才有大美麗,才有大人生,大人生才是至誠至善的人生。小聰明總有個性的弱點,個性的弱點總會造就人生的局限,小聰明造就的人生是支離破碎的人生。
小聰明容易被聰明誤,容易把春光看作秋風,用自造的凄涼來折磨自己。大智慧以善為本,仰觀滿天星斗,俯瞰人間煙火,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高山挺拔,草木景仰;大海遼闊,江河來歸。方圓規矩,全是人們用善意制定出來的,所以,它是大智慧!
世界上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誰也勉強不了誰,但誰都得遭遇小聰明與大智慧。大人物若是被小聰明所誤,造成的損失則是災難性的。大人物若是運用大智慧,便能造福蒼生,澤被后世,其貢獻則是歷史性的。小人物被小聰明所誤,容易變得張狂,自己不認識自己,走路辨不出南北西東,做事不知道天高地厚,這種人就會變成民間約定成俗意義上的那種小人,小人的一生是可憐的。小人物運用大智慧,一生受益無窮。幽蘭吐馥,金菊傲挺,翠竹抱虛,寒梅爭妍,無一不是大智慧。
小聰明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只是多和少的問題;而大智慧對于每一個人,則是有和無的問題。發揮小聰明容易,把握大智慧難,切記:菩提深悟需要時間,善待自己卻是永遠。
人性本善良,一生有善良的至誠之心,那人生擁有更多的掌聲和感動,那人生將更多美麗多彩;智慧帶善良,一生將可以把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造福世間每一個人。善良的智慧,人應該擁有善良的智慧之心,人應該善良地運用智慧;人應該抱有智慧的善良之心,人應該智慧地做善良之事!
贊揚善良的散文篇三:善良
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有很多聰明的人,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多,包括我自己。我承認自己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但我卻不敢說自己是一個特別智慧的人。
聰明的人,總是靠耳朵,靠眼睛。所謂耳聰目明。然后便是一張能言善變的巧嘴。這些我都具備。生活中的我,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或許,我有一顆若水柔心沒錯,我總是特別友善的看待與對待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如果我尊你敬,沒問題,我們的關系一定可以一直維系下去,因為我本性是一個比較長情的人。
可是,如果我敬你一丈,你卻侵我一厘,我可以讓,視為無心之失;你又犯我一分,我也可以退,當作人與人相處的一種寬容。但如果你依舊冒犯,那我便會懷疑這是不是有點挑釁的味道。我將不會再做出任何退讓。
如果說,我亦是一個性情剛烈的女子,那么也許就會體現在這個時候。不管是怎樣的一種感情,如果從一開始我就沒有真誠在意過,也許,最后的好與不好也就會變得不那么重要。可正是因為自己從來都是很真誠友善的付出,所以才會不能接受別人的主動冒犯。有時候大腦的思維邏輯會變的很強烈,在我心中,會出現許多的假設與為什么?然后總是力求對錯分明,對的人可以寬恕,但錯的人必須要有一個抱歉的態度。否則我將不能接受。
可現實生活卻告訴我,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哪有那么明辨的是非與對錯?就算有,也不容易講的那么清楚。
在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后,我才豁然開朗,生活,不僅需要一種聰明,它更需要一種智慧。而智慧靠的是心,所謂慧由心生。
看了贊揚善良的散文還看:
1.最新關于善良的經典散文
2.關于善良的散文精選
3.關于善良的散文隨筆推薦
4.關于善良的智慧散文
5.王蒙散文欣賞:善良
6.關于善良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