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詩詞(精選13首)
王禹偁的詩詞
村行
- 宋代
- 古詩三百
- 秋天
- 思鄉
- 宋詩
- 秋天
- 思鄉
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 宋代
- 古詩三百
- 詠物
- 宋詩
- 詠物
點絳唇·感興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欄通:闌)
- 宋代
- 宋詞三百
- 宋詞精選
- 抒情
- 婉約
- 卷三·北宋詞
- 宋詞精選
- 抒情
- 婉約
待漏院記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猶然,況宰相乎!朝廷自國初因舊制,設宰臣待漏院于丹鳳門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噦噦鑾聲。金門未辟,玉漏猶滴,徹蓋下車,于焉以息。 待漏之際,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來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疇多蕪,何以辟之。賢人在野,我將進之;佞臣立朝,我將斥之。六氣不和,災眚薦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詐日生,請修德以厘之。憂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門既啟,四聰甚邇。相君言焉,時君納焉。皇風于是乎清夷,蒼生以之而富庶。若然,總百官、食萬錢,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復,思所逐之;舊恩未報,思所榮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車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勢,我將陟之;直士抗言,我將黜之。三時告災,上有憂也,構巧詞以悅之;群吏弄法,君聞怨言,進諂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門既開,重瞳屢回。相君言焉,時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則下死獄、投遠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國之政,萬人之命,懸于宰相,可不慎歟?復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茍祿,備員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為文,請志院壁,用規于執政者。
- 宋代
- 古文觀止
- 卷九?唐宋文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銷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止于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 宋代
- 古文觀止
- 詠物
- 抒情
- 卷九?唐宋文
- 詠物
- 抒情
對雪
帝鄉歲云暮,衡門晝長閉。五日免常參,三館無公事。讀書夜臥遲,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瓊花墜。披衣出戶看,飄飄滿天地。豈敢患貧居,聊將賀豐歲。月俸雖無余,晨炊且相繼。薪芻未闕供,酒肴亦能備。數杯奉親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饑寒,相聚歌時瑞。因思河朔民,輸挽供邊鄙。車重數十斛,路遙幾百里。羸蹄凍不行,死轍冰難曳。夜來何處宿,闃寂荒陂里。又思邊塞兵,荷戈御胡騎。城上卓旌旗,樓中望烽燧。弓勁添氣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處行,牢落窮沙際。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為蒼生蠹,仍尸諫官位。謇諤無一言,豈得為直士。褒貶無一詞,豈得為良史。不耕一畝田,不持一只矢。多慚富人術,且乏安邊議。空作對雪吟,勤勤謝知己。
- 宋代
- 詠物
- 憂民
- 詠物
- 憂民
杏花
桃紅李白莫爭春,素態妖姿兩未勻。日暮墻頭試回首,不施朱粉是東鄰。
- 宋代
- 詠物
- 寫花
- 詠物
- 寫花
雪霽霜晴獨尋山逕菊花猶盛感而賦詩
狼藉金錢撒野塘,幾叢無力臥斜陽。爭偷暖律輸桃李,獨亞寒枝負雪霜。誰惜晚芳同我折,自憐孤艷襲人香。幽懷遠慕陶彭澤,且擷殘英泛一觴。
- 宋代
- 詠物
- 寫花
- 菊花
- 詠物
- 寫花
- 菊花
畬田詞五首·其四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 宋代
- 田園
- 田園
泛吳松江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唯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 宋代
- 抒情
- 抒情
唐河店嫗傳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為名。平時虜至店飲食游息,不以為怪。兵興以來,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懼。 端拱中,有嫗獨止店上。會一虜至,系馬于門,持弓矢坐定,呵嫗汲水。嫗持綆缶趨井,懸而復止,因胡語呼虜為王,且告虜曰:“綆短,不能及也。嫗老力憊,王可自取之。”虜因系綆弓杪,俯而汲焉。嫗自后推虜墮井,跨馬詣郡。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復懸一彘首。常山民吏觀而壯之。噫!國之備塞,多用邊兵,蓋有以也;以其習戰斗而不畏懦矣。一嫗尚爾,其人可知也。近世邊郡騎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靜塞”,在雄州曰“驍捷”,在常山曰“廳子”。是皆習干戈戰斗而不畏懦者也。聞虜之至,或父母轡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胃而進者。頃年胡馬南下,不過上谷者久之,以“靜塞”騎兵之勇也。會邊將取“靜塞”馬分錄帳下以自衛,故上谷不守。 今“驍捷”“廳子”之號尚存而兵不甚眾,雖加召募,邊人不應,何也?蓋選歸上都,離失鄉土敵也;又月給微薄,或不能充;所賜介胄鞍馬,皆脆弱贏瘠,不足御胡;其堅利壯健者,悉為上軍所取;及其赴敵,則此輩身先,宜其不樂為也。 誠能定其軍,使有鄉土之戀;厚其給,使得衣食之足;復賜以堅甲健馬,則何敵不破!如是得邊兵一萬,可敵客軍五萬矣。謀人之國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見其忠也。 故因一嫗之勇,總錄邊事,貽于有位者云。
- 宋代
- 寫人
- 寫人
寒食·今年寒食在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風光亦可憐。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秋千。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乍禁煙。副使官閑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
- 宋代
- 寒食
- 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