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技巧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中學生語文閱讀鑒賞古詩詞,對于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陶冶性情,提高文學素養十分必要。那么古詩詞鑒賞方法技巧有哪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篇1: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近年來,詩詞賞析題已成為許多省市中考語文出題的最愛。做這類試題,考生除了真正熟練掌握詩歌的內涵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郁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凄切,陸游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
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
1、常見的意境:恬靜優美、清幽明凈、明麗清新、雄渾壯麗、壯闊蒼涼、蕭瑟凄涼、孤寂冷清、清冷幽靜等。
2、常見的表現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關、設問、反問等。
(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想想象、正側面結合、比較襯托、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簡練生動、雄渾豪放、沉郁頓挫……需要強調的是,用以上這些術語賞析詩詞時,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結合相關詩句,有的放矢地進行賞析。
三、積累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
1、寫景詩:寫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襯托的寫法描繪山川美景,抒寫熱愛祖國河山之情,或抒閑適情調,表達自己的高潔品格。
2、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
3、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頌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寶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涵。
5、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東晉的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等。
6、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這類詩成就最高的是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慣用意象
古詩常用典故,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賅、耐人尋味的效果。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別詩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寫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達思念的常用”雁“、”紅豆“等,表現志節的常用”竹“、”蘭“、”梅“、”菊“等。
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篇2: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技巧
(一)明確高考考綱要求(遇到詩歌問三個什么)
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注解: 1文學作品的形象:寫什么?
2文學作品的語言、表達技巧:怎么寫?
3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為什么寫?
(二)詩歌鑒賞的方法(五步走原則)
1讀題、入題(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抓詩眼
2明類(思鄉懷人、山水田園、詠物感懷、登臨懷遠、邊塞詩)
3分層(開頭:敘事,描寫:中間:敘事、抒情、描寫;
結尾藝術:1、對照:楊柳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王安石《題西太一宮壁》)
48歲重游時作。“白頭”與“綠暗”“紅酣”的濃艷美麗景色形成鮮明對照,心中自有無限波瀾,萬般滋味)
2、情與景: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
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權德輿《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暮色蒼茫,前路漫漫,靜寂而略帶荒涼的境界,自使離別帶上了黯然神傷的意味。以景結情,正透露出詩人內心深處的無限感慨,加強了世路茫茫的情味)
4明意:直譯與意譯
5析技、品語:表達方式 :敘述、描寫、議論、抒情
描寫角度: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繪形繪色
粗筆勾勒、工筆細描
• 抒情方式:間接抒情 托物 寓情于景
•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表現方法:1、象征、用典、襯托、抑揚、渲染、聯想、想象
2、虛實關系(由實到虛-由虛到實-虛實相生0
3、動靜關系(以動襯靜-由靜到動)
修辭 :雙關、比擬、借代、對比、夸張、對偶、設問、反復
三、詩歌鑒賞知識補充
常見表達技巧: 1、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
2、描寫:1、角度:正面;側面、遠、近,上、下
2、方式 :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繪形繪色、粗筆勾勒、工筆細描
3、修辭手法:比喻、雙關、比擬、借代、對比、夸張、對偶、設問、反語 4、表現手法:1、聯想 - 想象 - 象征 - 渲染 -抑揚-襯托
2、虛實關系由實到虛-由虛到實-虛實相生
3、動靜關系以動襯靜-由靜到動
5、抒情方式:間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 直接抒情
觸景生情-以景襯情 情景關系
緣情寫景-情景交融
6、行文結構:承上啟下、起承轉合、照應、懸念、鋪墊、卒章顯志等
風格:風格是指詩人在選材、塑造形象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形成的創作特色
如:陶潛詩風——恬淡自如,
王維詩風——詩中有畫,
李白詩風——清新飄逸,
杜甫詩風——沉郁頓挫。
結尾藝術:1、對照:楊柳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王安石《題西太一宮壁》)
48歲重游時作。“白頭”與“綠暗”“紅酣”的濃艷美麗景色形成鮮明對照,心中自有無限波瀾,萬般滋味)
2、情與景: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
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權德輿《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暮色蒼茫,前路漫漫,靜寂而略帶荒涼的境界,自使離別帶上了黯然神傷的意味。以景結情,正透露出詩人內心深處的無限感慨,加強了世路茫茫的情味)
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篇3: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郁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凄切,陸游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
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
1、常見的意境:恬靜優美、清幽明凈、明麗清新、雄渾壯麗、壯闊蒼涼、蕭瑟凄涼、孤寂冷清、清冷幽靜等。
2、常見的表現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關、設問、反問等。
(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想想像、正側面結合、比較襯托、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簡練生動、雄渾豪放、沉郁頓挫……需要強調的是,用以上這些術語賞析詩詞時,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結合相關詩句,有的放矢地進行賞析。
看了“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的人還看過:
1.高考古詩鑒賞答題方法
2.鑒賞古詩詞表達方式的方法
3.高考詩歌鑒賞解題方法:詩歌的表達方式
4.古詩詞鑒賞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5.初中語文古詩詞的鑒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