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曲 春情
《蟾宮曲·春情》是元代散曲家作家徐再思的一首描寫少女戀情的小令。 此篇連用疊韻,而又婉轉流美,兼之妙語連珠,堪稱寫情神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蟾宮曲·春情》
作者:徐再思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蟾宮曲·春情》注釋:
⑴馀香:自己就像一絲香氣在此徘徊。
?、坪沃旱侥睦锶チ?。
?、亲C候:即癥候,疾病,此處指相思的痛苦
《蟾宮曲·春情》意思:
生下來以后還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了相思。身像飄浮的云,心像紛飛的柳絮,氣像一縷縷游絲,空剩下一絲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卻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
相思病癥候的到來,最猛烈的時候是什么時候?是燈光半昏半暗時,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時候。
《蟾宮曲·春情》寫作背景:
徐再思,字德可,浙江嘉興人。鐘嗣成曹本《錄鬼簿》言其“好食甘飴,故號甜齋。有樂府行于世。其子善長頗能繼其家聲”。天一閣本《錄鬼簿》,除包括上述內容外,還記載他做過“嘉興路吏”,且“為人聰敏秀麗”、“交游高上文章士。習經書,看鑒史”等。這些都說明他在仕途上雖僅止于地位不高的吏職,但卻是一位很有才名的文人。其生卒年月很難確定。《錄鬼簿》把他列為“方今才人相知者”一類,并說他“與小山同時”。張小山生活在元末,據此推算,其生年應在一二八○年以后。
他的散曲〔雙調·蟾宮曲〕《錢子云赴都》有“今日陽關,明日秦淮”句,既云“赴都”,又點明“秦淮”,很可能已是明初。其卒年疑在一三五○年以后。他一生的活動足跡似乎沒有離開過江浙一帶。清·褚人獲《堅瓠集·丁集》說他“旅寄江湖,十年不歸”。他的〔雙調·水仙子〕《夜雨》“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及〔雙調·蟾宮曲〕《西湖》“十年不到湖山,齊楚秦燕,皓首蒼顏”等句,均可證實他確曾在外飄泊達十年之久。其作品大量是《吳江八景》、《苕溪》、《甘露懷古》等內容。他離開家鄉,在太湖一帶飄泊,則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蟾宮曲·春情》鑒賞:
此曲寫得真摯自然,純乎天籟。題目為春情,寫的是少女的戀情。首三句說少女害了相思病,不能自拔,感情波瀾起伏。三、四、五句寫少女相思的病狀,用浮云、飛絮、游絲比喻她病得魂不守舍,恍惚迷離,十分貼切。六、七句寫病因,游子一去,徒然留下一縷余音,彼此沒法相見,只有望穿秋水地盼望。最后兩句點出相思病最難捱的時刻,燈半昏,月半明,夜已闌。半明半暗的光景,最能勾起相思之苦。這意境與李清照《聲聲慢》詞所寫“乍暖還寒時侯,最難相息”相近。此曲押韻有其特色,開頭處連用“思”字三次,結尾處連用“時”字四次。連環重疊,寫法大膽而自然,頗得本色之趣。徐再思擅長寫相思之情,他另有一曲《清江引·相思》說:“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也寫得真率坦誠,不假辭藻而墨花四照,與這首[折桂令]異曲同工。所以,《堅瓠壬集》卷三說這兩曲“得其相思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