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夜夜操_麻豆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_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日本vs黑人hd

我愛古詩詞 > 詩歌大全 > 愛情詩歌 >

男女之間愛情的古代優美詩詞

時間: 小龍 愛情詩歌

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

[宋] 李清照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挼殘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時。

作品賞析

一般詩詞所詠之梅,多是凌寒怒放,傲立枝頭的,對殘梅則不屑于詠嘆贊賞。這首詠梅詞卻不落前人窠臼,選取新的角度寫梅。《花草粹編》題此詞作“枕畔聞殘梅噴香”,景況不差,然仍未得其抒情之三昧。

上片寫詞人醉眠后,殘梅的幽香對她所發生的作用。首句雖未寫飲酒的動機和場面,直截寫酒后入睡,但從“沉醉”一詞可以窺見詞人飲酒之多和心緒之惡。一個“遲”字進一步透露出沉醉的狀態,心情的抑郁和詞人懶于卸裝的倦怠神情。下句“酒醒”從首句“沉醉’”而來,由醉到醒,在內容上進了一層,在筆法上宕開一筆,同時為“熏破春睡”張本:酒意漸消,春睡才會被梅香熏破。

“熏破”二字,通過嗅覺強調出梅香的濃烈。春困又加沉醉,所以睡得一定很甜;夢中得歸故鄉,所以心情暫時很美。“夢遠不成歸”,作者以夢寫愁,揭示全詞主旨。“夢遠”是夢中返回遙遠的故鄉。詞人似乎有些埋怨梅香太濃,打斷了自己的美夢。她的夢魂本來正沿著回鄉之路,飄飄忽忽飛得很遠很遠,“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歸鄉千里路,也許能回到故鄉,也許能與親人團聚吧。但現實是故鄉已在金人的鐵蹄之下,回去已不易。詞人只有借助夢境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暫時慰藉,這是非常不幸之事。而懷鄉之情,故國之思又十分殷切。李煜在其《菩薩蠻》中有“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的句子。用夢表達在現實中久縈于心而實際上又無法實現的強烈愿望,確實能收到情在詞外的效果。更何況這美夢被梅花擾斷,希望又成泡影。詞人無限感嘆,惘然若失。這種對梅香的“怨”也正是詞人欲歸不得的怨。這種幽怨像無端的亂絮,久已繚繞心頭,“夜來沉醉”不過是為了借酒澆愁罷了。斷夢,給人留下遺憾,留下回味的馀地,它比一個完整的夢更富有藝術感染力。“夢遠不成歸”一句,集中表現了詞人強烈的思鄉懷人之倩,欲歸不得之苦。

下片集中寫詞人醒來后,依托于梅花的百無聊賴的心緒,也表現了詞人在孤寂的環境中思念故土的執著情態。“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寥寥數語,勾畫了一幅春夜無眠圖。夢醒以后,久不成寐,簾篩月影,月伴無眠,夜深人靜,月亮緩緩移動,綠色的窗簾低垂著。此句描繪寂靜的環境。作者寓情于景,抒發其思念故鄉的深沉感情。“人悄悄,月依依”是對偶句。孤獨一人,中夜不寐,故覺“悄悄”;皓月緩緩移動,含情脈脈,故曰“依依”。“悄悄”不僅活現人物的姿態,還能令人想見人物的凝思冥想之狀。用“依依”來描繪月亮移動,十分切貼,它又和“人俏悄”所顯示的夜深人靜的氣氛和諧統一,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翠簾垂”在描寫客觀物態中,更增加幾分靜謐。一個“垂”字更增加了夜的沉寂。這幅清淡的月夜圖,成功地烘托出詞人孤單清冷的內心世界。

“更挪”“更捻”的連續動作,突現了詞人百無聊賴的心理。這單調的動作,包含著復雜的心緒。詞人所思早已不只在梅上。或許她是在追憶夢中的情景,或許是在回憶昔日的生活,或許是由殘梅想到自己眼下的處境,或許是對梅花產生了憐惜之情:“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林逋《山園小梅》)在這深夜里,是殘梅勾起了詞人的傷心事,又只有殘梅還能陪伴著她,排遣她心頭的愁緒,消磨這難挨的時光。“更援殘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時”:三“更”相迭,含蘊無窮,將詞人的感情表現得婉曲有致。作者在勾勒客觀環境的同時,寓情于景,達到了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境地。所用排比句式,既合格律,又靈活多變。

這首詠梅詞,沒有把筆墨集中在寫梅的姿容、特質上,而是緣梅抒情,以殘梅的幽香為引線,串聯全篇。全詞以寫頭戴殘梅沉醉入睡開始,繼由梅香“熏破春睡”使“夢遠不成歸”,引起詞人心情的悵惘;甜美的夢境與凄苦的現實互為映襯,深刻地表達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全詞雖不著一個“愁”字,卻處處含愁。“夢遠不成歸”使人愁;“人悄悄,月依依”同樣使人愁;“更挪殘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時”更把詞人內心的愁緒通過動作表現褥淋漓盡致。國破家亡,流落他鄉,一腔怨恨,借梅而發。詠梅而意不在梅,正是這首詠物詞的特點。

男女之間愛情的古代優美詩詞(篇2)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宋]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作品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閑愁”。上片寫情深不斷,相思難寄;下片寫由情生愁,愁思紛紛。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郁郁不得志的“閑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象,為當時傳誦的名篇。賀鑄的美稱“賀梅子”就是由這首詞的末句引來的。可見這首詞影響之大。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見發端。開頭兩句的“凌波”“芳塵”化用曹植《洛神賦》句意,是說美人的腳步在橫塘前匆匆走過,詞人只有遙遙地目送她的倩影漸行漸遠。著“目送”兩字,細膩逼真地刻畫出詞人對佳人遠去的一往情深的復雜心態。基于這種可望而不可即的遺憾,詞人展開豐富的想象,推測那位美妙佳人的生活狀況。“錦瑟”一句用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意。下面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這種跨越時空的想像,既屬虛構,又合實情。這里的“誰與”和“只有”兩字相應,不僅寫出詞人“目送”的外在情態,而且表現了“心隨”的內在意緒。

下片則承上片詞意,寫春日遲暮美人不來的閑愁。“飛云”一句,是說詞人佇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籠罩了周圍的景物,才驀然醒覺。“彩筆”一句,轉寫自身相思悲苦,提筆寫下柔腸寸斷的詩句。也有人認為題寫“斷腸句”的是美人,可備一說。接著,由“斷腸句”引出下一句“試問閑愁都幾許?”“試問”一句的好處在一個“閑”字。“閑愁”,即不是離愁,不是窮愁。也正因為“閑”,所以才漫無目的,漫無邊際,飄飄渺渺,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種若有若無,似真還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差堪比擬。后三句運用一系列的比喻將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感情寫得十分具體生動。這里的好處不僅是“梅子黃時雨”一句,因為詞中的一問三疊答已組合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意象,而且富于獨創性。古人描寫閑愁的名句很多,但這樣巧妙地原因博喻的,還沒有先例。詞人妙筆一點,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象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為有形有質,顯示了超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賀鑄一生沉抑下僚,懷才不遇,只做過些右班殿臣、監軍器庫門、臨城酒稅之類的小官,最后以承儀郎致仕。將政治上的不得志隱曲地表達在詩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慣用手法。因此,結合賀鑄的生平來看,這首詩也可能有所寄托。賀鑄為人耿直,不媚權貴,“美人”“香草”歷來又是高潔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澤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形象寫照。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首詞之所以受到歷代文人的盛贊,“同病相憐”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徑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詞,抒寫的是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悵惘,亦無不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對于封建時代的人們來說,都是“與我心有戚戚焉”。這一點正是這首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男女之間愛情的古代優美詩詞(篇3)

浣溪沙·閨情

[宋] 李清照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作品賞析

此詞寫一位風韻秀徹的女子與心上人幽會,又寫信相約其再會的情景,生動豐富地體現了女性細膩的心思。全詞語言活潑自然,格調明朗歡快。

起筆便帶出了不同尋常的女性之美。“繡面芙蓉”與下面的“斜飛寶鴨”對舉,應也指裝飾物。當時的婦女多有向臉上貼繡畫的習慣,其內容以花鳥為多,此處即是說面上繪有芙蓉。芙蓉一笑而開,變靜為動,看似頗為無理,實則更顯有情。本來芙蓉貼飾是靜止的,但因為少女一笑,紅顏暈開,落到人眼里仿佛連芙蓉花也迎風而綻,倍添精神。這種打破因果界限、蓄意悖理的手法,在王維詩里最有體現,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來”(《書事》)、“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山中》)等。發展到此詞作者手里,添上一層女性的柔美,就更多了一種似真實幻、難以言說的美妙意境。再則,“繡面”“芙蓉”、“笑”“開”,兩兩相對,又暗含比喻意味,借芙蓉之開極有力地襯托出了少女之笑。此外,“開”字既指芙蓉花開,少女顏開,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竇初開,為全詞統帥。“斜飛寶鴨襯香腮”,承接上句,繼續寫少女的美貌。她又貼花飾,又戴寶鴨頭飾,正是一個著意打扮的初戀少女。“眼波才動被人猜。”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顯然是在想心上人。她偷偷喜歡上了一個人,可能有時想起,越想越高興,表情不對,被人注意到了。于是她心里打起鼓來,生怕被別人發現而害羞。這種手法也見于唐詩,皇甫松《采蓮子》中就有“遙被人知半日羞”。其實,別人也許并沒有注意到她的異常,更不可能知道她心中所想,不過在她看來,卻很可能,特別難為情。這種狐疑更給少女添了一分天真羞怯,也更顯生動。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二句把上下兩闋的因果銜接和少女此時的心理展示了出來。前句自然是承接上文,其中“一面”二字雖作定語,但關聯詞的意味還保留著,給人以一種“雖然一面……但是半箋……”的感覺,這不得不說又是女性思維之巧。后句提到箋即書信,顯然是久不見面,才以書信傳達愛意,嬌恨自然也就是青春少女的一種小情愫,小埋怨。信上寫的內容是“月移花影約重來”。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會的寶地,女主人公此語表現了其對未來的期待。唐代元稹《鶯鶯傳》中有《明月三五夜》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最后這句,似是《鶯鶯傳》這個情景的再現。

綜合全詞來看,詞人出色地發揮了女性思維的長處,在氛圍、比擬、畫面以及細節的捕捉上,都表現出了出色的藝術天分。詞中的女主人公,由于身處青春愛情之中,情緒難免波動,其性格也頗富變化。她倩然一笑,美麗活潑;眼波流轉,細膩羞澀;凝視花月,苦苦思戀;寫信抒懷,大膽追求。這些看似矛盾,實則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動時復雜的心理。在封建家長制婚姻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追求是大膽的,也是美好的。這正寄寓了詞人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追求。

男女之間愛情的古代優美詩詞(篇4)

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唐] 韋莊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

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

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作品賞析

這一首詞,也有人認為是韋莊“留蜀后思君之辭”,跟他另一首《應天長》(綠槐陰里黃鶯語)的命意相同,不是沒有道理的。而韻文學專家羊春秋認為這首詞乃情人別后相憶之詞,不必過干求深。把愛情詞都連到君國上面來,是難免穿鑿附會之譏的。

詩重在發端,詞也是起結最難。發端處要開門見山,一下擒住題旨,才不致流于浮泛。所以況周頤說:“起處不宜泛寫景,宜實不宜虛,便當籠罩全闋,它題便娜動不得”(《蕙風詞話》卷一)。“別來半歲音書絕”,正是實寫,是全詞抒情線素的起點,也是籠罩全篇的冠冕。它既點明了別后的時間是“半歲”,又傾訴了別后的情況是“音書絕”。以下的詞意全從此語生發出來。不是別后半歲,音書隔絕,就沒有這首詞的創作沖動,就沒有這首詞的審美情趣。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詞人迫于無法遏制的情感的需要,真實地反映了別后的心境是“一寸離腸千萬結”。離腸即是離情,但離情是無形的、抽象的,離腸是有形的、具體的,便于用數字來表現離愁的程度。在極短的“一寸離腸”上系上“千萬愁結”,通過兩個大小懸殊的對比,更能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所以韋莊不但喜用“離腸”,而且喜用數字。“滿樓弦管,一曲離聲腸寸斷”(《上行杯》),就是同一藝術構思。“別易會難”,古人所嘆。而李商隱翻之為“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用兩個“難”字,說明“別”也是很難為懷的。柳永正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雨霖鈴》)的描繪。王實甫也為崔鶯鶯設計過“柳絲長,玉聰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西廂記·長亭送別》)的癡話。而詞人卻把這個成語,化為極其平淡的兩句話,并沒有在這個成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什么新的意境。而且似乎有些執著地堅持這個傳統的看法。但若把“難相見,易相別”放在這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以仔細體會,就會發現它既是“一寸離腸千萬結”的原因,也是“又是玉樓花似雪”的過脈、大概半歲前在長亭送別的時候,正是“飛雪似楊花”;而在兩地睽違的今天,又是“楊花似雪”了。飛花如雪,“玉樓”中人此時所見光景當亦同之。由此轉入所憶之人,及彼此相對憶念之情。張砥中說:“凡同前后兩結。最為緊要。前結如奔馬收韁,須勒得住,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勢。”(清王又華《古今詞論》引)這一結既是有效地照應了起句的“別來半歲”,又為下闋的詞意開拓了廣闊的境界,大有“水窮云起”、有余不盡的審美趣昧。

下闋即從居者著想,寫她面對明媚的春兄,無日無夜不在懷念遠方的行人。“暗相思”三句,i黯談而悲,情深而婉,恰到好處地道出了天下少婦的嬌羞心情,她暗自咽下“別是一般滋蛛”的苦酒,而不敢在別人面前傾訴那滿腔哀怨,萬種閑愁。她在朦隴的夜色中,看到天上團圜的月,想起人問離別的人:想到自己在見月思人,不知對方是否也在望月思鄉?這月曾經是照過他們離別的。那“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的容態,“除卻天邊月”,是“沒人知”(《女冠子》)的。這月也是他們夜半私語時的見證,那“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思帝鄉》)的綺語,也只有“月”才知道。可如今是“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叫她惘悵。于是她越想越覺得“人寂寞”、”恨重重”,“玉郎薄幸去無蹤”(《天仙子》),越想越埋怨自己“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謁金門》)。真是“含恨暗傷情”(《望遠行》),“萬般惆悵向誰論”(《小重山》),于是情不自禁地“淚沾紅袖黦”了。詞人寫過很多的淚,如“淚界蓮腮兩線紅”(《天仙子》),李調元在《雨村詞話》中就充分肯定它說:“詞用‘界’字,始于端己。宋子京效之云:‘淚落胭脂,界破蜂黃淺’。遂成名句。”說明詞人是善于遣詞造句的。只有在“新啼痕間舊啼痕”(秦現《鷓鴣天》)時,才會在紅袖上浸漬著“黦”,所以它不但與“紅袖”、“清淚”相映成趣,而且表達了她一次又一次地流下了相思的清淚。王仕禎在《花草蒙拾》中特別拈出這一句話說:“著意設色,異紋細艷,非后人纂組所及”,“山谷所謂古蕃錦者,其殆是耶?”就是對韋莊遣詞造句功夫的最高評價:“富于萬篇,貧于一字”,是從創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可見遣詞造句,是藝術傳達的重要手段。如果沒有熟練地掌握這種技巧,就不能使藝術構思得到符合美的規律的表現。劉勰說:“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好”(《文心雕龍·神思》),正是指出作者在構思時,展開想象的翅膀,容易在腦子里浮現一幅奇特的景象,等到把它變成語言寫在紙上,就覺得平淡無奇了。此語很好地說明了藝術構思與藝術傳達的辯證關系。還須特別指出的是:這個結句,不但表現了作者善于遣問造句的藝術才能,而且是采用“情結”的方式,環顧起句,有盡而不盡之意。下闋以“想得”二字領后兩句,“此時”二字包前三句,懸想對方相思情景,得杜甫“今夜鄜州月”詩的思致。“此時”之“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半煙月”,又體現出兩地同時,兩人同心,亦彼事,亦己情,一齊攝入,映照玲瓏,構想深微,筆致錯落。

男女之間愛情的古代優美詩詞(篇5)

更漏子·玉爐香

[唐] 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

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云殘,

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

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

空階滴到明。

作品賞析

此首寫離情,濃淡相間,上片濃麗,下片疏淡。通篇自畫至夜,自夜至曉。其境彌幽,其情彌苦。上片,起三句寫境,女三句寫入。畫堂之內,惟有爐香、蠟淚相對,何等凄寂。迨至夜長衾寒之時,更愁損矣。眉薄鬢殘,可見展轉反側、思極無眠之況。下片,承夜長夾,單寫梧桐夜雨,一氣直下,語淺情深。宋人句云:“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從此脫胎,然無上文之濃麗相配,故不如此詞之深厚。

溫庭筠共寫過六首內容相仿的《更漏子》。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詠婦女相思情事,詞從夜晚寫到天明。

開頭三個字,表面看是景語,不像后來李清照《醉花陰·重陽》的“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含有以爐煙裊裊來表示愁思無限的意思。次句“紅蠟淚”就不同了:夜間燃燭,用以照明,但多了一個“淚”字,便含有了人的感情。說“玉爐”,既見其精美,又見其色潔;“紅蠟”則透出色澤的艷麗而撩人情思,而閨中的寂寞也隱隱流露出來了。“畫堂”,寫居室之美,與“玉爐”、“紅蠟”相映襯。這句緊承上句,說紅蠟所映照是畫堂中人的秋思。“秋思”,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深藏于人心中的情愫,紅蠟是不能“照”到的,可是作者卻執拗地強調“偏照”。“偏照”者,非照不可也。這一來,將室內的華美陳設與人的感情,巧妙地聯系起來了。此刻,在這美麗的畫堂中,冷清寂靜,只有玉爐之香,紅蠟之淚,與女主人公相伴,不管它們是有意、無意,但在她看來,卻是“偏照”。至此,是蠟在流淚,抑或人在流淚,渾融一體,更反襯女主人公的“秋思”之深。概言之,第一句主要是襯景,二句景中含情,三句感情色彩強烈,女主人公的愁腸百結,呼之而出了。陳匪石云:“詞固言情之作,然但以情言,薄矣。必須融情入景,由景見情。”(《舊時月色齋詞譚》)這里“融情入景”是逐步深入的,至“偏照”始噴涌而出。

“眉翠薄,鬢云殘”,兩句寫人。以翠黛描眉,見其眉之美。鬢云,是形容美發如云,可知其人之美。但緊接著用了一個“薄”字,一個“殘”字,景況便完全不同了。“薄”字形容眉黛褪色,“殘”字描繪鬢發不整。這兩個字反映出她輾轉反側、無法入睡的情態,不僅寫外貌,也同時寫出了她內心難言的苦悶。“夜長衾枕寒”,繼續寫思婦獨處無眠的感受,它不僅點明了時間:長夜漫漫;寫出了人的感覺:衾枕生寒,如李清照懷念外出丈夫時的“半夜涼初透”。由此可知上面的一切景物,都是夜長不寐之人目之所見,身之所感。這些景物如粒粒珍珠,用“秋思”這條線把它們串了起來。

上闋寫畫堂中人所見,下闋從室內轉到室外,寫人的所聞。秋夜三更冷雨,點點滴滴在梧桐樹上,這離情之苦沒有人可以理解。它與“偏照畫堂秋思”呼應,可見“秋思”即是離情。下面再作具體描述:“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瀟瀟秋雨不理會閨中少婦深夜懷人的苦情,只管讓雨珠灑在一張張梧桐葉上,滴落在窗外的石階上,一直滴到天明,還沒有休止。秋雨連綿不停,正如她的離情連綿無盡。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由玉爐生香、紅蠟滴淚的傍晚,到聞“三更雨”,再看“滴到明”,女主人公的徹夜不眠,當然更非“一個愁字了得”了。

這首詞通首寫畫堂人的“秋思”“離情”,上闋的意境,在《花間集》中頗常見,下闋的寫法則獨辟蹊徑。陳廷焯說“梧桐樹”數語,用筆較快,而意味無上文章之厚。其實,“用筆快”如果一瀉千里,言盡意止,固然不好;但這里并非如此。譚獻說“梧桐樹”以下似直下語,正從“夜長”逗出,亦書家“無垂不縮”之法。書法中的所謂“垂”,指豎筆;在作豎筆時,最后須往上逆縮一下,使字體不失其氣勢。比之于詞,即是看似直率,縱筆而下,但須頓挫深厚,跌宕而有情致,似直而實紆也。《更漏子》下闋,寫梧桐夜語,正有此特色。這里直接寫雨聲,間接寫思婦,亦是“夜長衾枕寒”的進一步說明;但整夜不眠卻仍用暗示,始終未曾點破,這就是直致中有含蓄之處。所以說此詞深得書家 “無垂不縮”之法,即是指它“直說”中仍適當地配合以“含蓄”,否則便會使人有一覽無余、索然寡味之感了。宋人聶勝瓊《鷓鴣天·別情》詞有句云:“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當是從此詞脫胎而來,寫得語淺情深;但全詞并不像此詞上下片濃淡相間,又缺乏轉折變化,相較之下,韻味亦是略遜一籌。

515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热在线免费视频 |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综合激情小说 |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 大开眼界电影完整在线看 | 日韩电影免费观 | 一级片在线观看 | 成人久久 | 国产拳头交一区二区 | 色www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天天影院在线观看 | 欧美性色综合网 | 亚洲播播播 | 午夜影院小视频 |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 好看的中文字幕在线 |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小说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系列在线 |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国产在线观看av | 99色99| 激情五月综合婷婷 | 亚洲特一级毛片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天堂网 | 成人免费在线 | 天天插天天爽 | 综合色区 | 国产毛片a级 | 20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九九热精品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免费 | 自拍偷拍视频网站 |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 青青草原亚洲 | 青青草国产 | 欧美性喷潮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