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詩詞鑒賞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雉:野雞。
式微:《詩經·邶風·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這里表明自己有歸隱
之意。
【賞析】:
??這首詩是描寫田家閑逸的。用白描手法,繪出一幅春末夏初的鄉村景象圖,表現出對田園閑逸的欣羨之情,也流露出詩人想退出宦途的心境。詩人面對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恬然自得的田家晚歸景致,頓生羨慕之情。
王維的詩詞鑒賞【篇2】
洞門高閣靄余暉,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給事:即給事中,門下省的要職。
【賞析】:
本詩是一首應酬、奉和的詩,真所謂"善作富貴語"。作為詩,倒也充滿情意。
有關王維的詩詞鑒賞5篇
王維的詩詞鑒賞【篇3】
【作者】: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詩題一作《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賞析】:
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王維的詩詞鑒賞【篇4】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以詠西施為題,比喻一個人縱然有才也還需要機遇,也反映出世態的炎涼。結尾兩句,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并沒有用,有什么必要效顰?
【注解】:
持謝:奉告。
安可希:怎能希望別人的賞識。
【賞析】:
??這是一首借詠西施,以喻為人的詩。"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寫出了人生浮
沉,全憑際遇的炎涼世態。
??詩開首四句,寫西施有艷麗的姿色,終不能久微。次六句寫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寵
愛,就身價百倍。末了四句寫姿色太差者,想效顰西施是不自量力。語雖淺顯,寓意
深刻。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寫盡炎涼人眼界,不為題縛,乃臻斯詣。"此
言頗是。
王維--《雜詩》4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雜詩:寫隨時產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
來日:來的那一天。
綺窗:雕刻花紋的窗子。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寒梅:冬天開的梅花。
著花:著(zhu),開放;著花,開花。
【賞析】:
詩歌一開頭,詩人以近似講話一樣的語氣,不加修飾地表現了一個久住他鄉異
地的人,一旦見到自己家里的親友,欲知家鄉情事分外熱烈、急切的心情。那么,
身在異地的異客,最想知道什么樣的事呢?最令詩中主人公親切懷想的卻是花窗前
那枝梅花開了沒有。用梅花作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詩化了
最普通的家務事,同時又體現了詩人獨鐘梅花那種清高超脫的品性。全詩質樸平淡
而詩味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