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古詩詞鑒賞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云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這首邊塞詩雖題為送行,卻重在西征。希望對方掃清邊塵,立功異域。詩起首六句先寫戰前兩軍對壘的緊張狀態。緊接四句寫白晝出師接仗,然后寫奇寒與犧牲。謳歌將士抗敵奮不顧身。末四句照應題目,預祝凱旋,以頌揚作結。全詩一張一弛,抑揚頓挫,結構嚴謹。有描寫,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張,手法多樣。情韻靈活,充滿浪漫主義激情。
岑參古詩詞鑒賞(精選篇2)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磧中作》是唐代詩人岑參的邊塞詩。此詩選取沙漠行軍途中野營生活的一個剪影,以雄健的筆觸,描述了馳騁塞外,隨止隨歇的軍旅生活。雖僅四句,卻融匯了作者初赴邊塞的新奇之感和遠離家鄉的思親之情。在對大漠的荒涼和行軍的艱苦所作的描繪中,也顯現出一種從軍豪情。全詩語言自然遒勁,意境雄渾壯闊,情景契合,別有神韻,充分顯示出悲壯與凄清的綜合美。
岑參古詩詞鑒賞(精選篇3)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此詩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卻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
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岑參古詩詞鑒賞(精選篇4)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lǔ]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邊塞詩。此詩抓住有邊地特征的景物來狀寫環境的艱險,從而襯托士卒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開頭極力渲染環境惡劣、風沙遮天蔽日;接著寫匈奴借草黃馬壯之機入侵,而封將軍不畏天寒地凍、嚴陣以待;最后寫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唐軍凱旋。詩雖敘征戰,卻以敘寒冷為主,暗示冒雪征戰之偉功。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涌,真實動人。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別具一格。
岑參古詩詞鑒賞(精選篇5)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逢入京使》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名篇之一。此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帶平安口信,以安慰懸望的家人的典型場面,具有濃烈的人情味。詩文語言樸實,不加雕琢,卻包含著兩大情懷:思鄉之情與渴望功名之情,一親情一豪情,交織相融,真摯自然,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