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八大題型歸納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八大題型歸納
一、意象類題型答題技巧
分析詩歌的意象,要注意詩歌中固有含義的意象。
1、離別類的詩歌
尺素、雙鯉代表遠方來信;
月亮代表思鄉、團圓;
鴻雁代表游子思鄉或羈旅傷感;
芳草代表離愁別恨;
南浦代表送別等。
2、人格類的詩歌
菊花代表清高;
梅花代表高潔、凌寒獨自開的氣魄;
松、竹:正直、堅守節操等。
3、悲情類的詩歌
梧桐代表凄涼、悲涼;
烏鴉代表衰敗荒涼;
杜鵑、子規代表凄涼哀傷、思家思歸;
猿代表悲傷等。
4、情愛類
紅葉代表傳情;
蓮代表愛情;
紅豆代表男女愛情或友誼等。
二、意境類答題技巧
1、意境(氛圍)類術語: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奇優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肅殺荒寒瑰麗雄壯等。
2、思想感情術語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高考語文古詩文鑒賞答題技巧方法
1 知人論世
無論是古典詩詞還是現代詩歌,作品常常會滲透作者的經歷以及思想感情。所以欣賞詩歌之前,首先要對作者的時代背景,人生經歷和思想感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就拿賞讀李白和杜甫的詩歌來說,一個是經歷盛唐的輝煌,一個是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這兩種不同的經歷,造就了富有不同情感氣質的詩人:豪放飄逸、浪漫不羈的李白,沉郁頓挫、憂國憂民的杜甫。
2 了解詩歌的各種題材
古典詩詞的題材,往往能或隱或現的揭示詩歌的內容,有助于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從題材上詩歌主要可以分為:
2.1 寫景抒情的田園詩歌。代表人物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還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維。這類詩歌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2.2 懷古詠史詩歌。這類詩歌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如杜牧的《泊秦淮》,又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3 托物言志詩歌。劉熙載在《藝概》中曾說過“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這類詩歌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
2.4 羈旅行役詩。用詩歌的形式反映客居異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并引發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歸,對自我人生如寄處境的感慨等內容的詩歌。張繼的《楓橋夜泊》,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是此類詩歌。
2.5 閨怨詩歌。閨怨詩以女性心態為描寫對象,有濃重的感傷色調,細膩的心理描寫。從創作特色上說,閨怨詩從整體而言,都呈現出一種婉約纏綿幽怨感傷之美,悠長含蓄,有無盡之味。如王昌齡的“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就屬于此類。
3 熟悉詩歌的意象,了解詩歌的意境
中國古典詩歌強調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出現在詩歌中的主觀感情的物象。在詩歌賞析中,應該首先并及時抓住詩歌的意象,品讀其中的`特征以及所寄予的思想感情,從而體會詩詞當中的意境。詩歌具體的意象有很多,如花草類,景觀類,樂器類等等。
古典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常用含蓄,簡練的語言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把杂斜M而意無窮”的妙處就在這里。欣賞詩歌要充分而合理的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深入詩人所描摹的意境。
4 答題緊扣詩歌內容解題
必須明了考查詩歌的幾個角度:語言分析、形象分析、評價寫作技巧、風格和思想內容。
4.1 語言的考查。如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這些問題都是整首詩而言,因此可以記住一些常用的描摹術語,如:全用白描,不加修飾,返璞歸真;用語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質樸(樸素自然),凝練簡潔,絢麗多彩;雄偉奇特,慷慨悲壯;使用疊字疊詞疊句,生動形象,具有音樂美、修辭美等等。委婉含蓄,清靜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通過結合具體詩歌,能更深刻的了解。例: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疤鋾r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4.2 形象分析考查。形象分析就是對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進行賞析。并能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如問這首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形象;此詩寫了哪些意象,構成了什么意境。例: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請回答“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答:勾勒出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為國立功的心志。
4.3 評價寫作技巧、風格和思想內容。解答此類題型必須弄清詩歌的寫作手法,首先,應該掌握修辭賞析法。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借代、擬人、對偶、夸張、反復、設問、反問等。鑒賞詩歌時,通過分析一些修辭的運用,來領會詩人含蓄的情感。其次,了解詩歌多種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表現手法有襯托、對比、用典、欲揚先抑、想象聯想、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遠近結合(有層次感)等。
高考語文最新各題型答題模板
詩歌鑒賞(8-9題,11分,力爭6分以上)[約10分鐘]
①強調四看到位:看題目、看詩歌、看注釋、看要求
②整體把握類別與抒情基調:詩歌類別有山水田園、邊塞、懷古詠史、寫景抒情等;抒情基調有哀婉悲傷、激昂愉悅、痛苦、快樂、離恨愁緒等,風格可參照書上的概括。
③注重表達方式和技巧:
1.古詩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借代、對偶、雙關、設問、反問、互文、用典、頂真、通感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描寫
3.表現手法有:
◆描寫技巧:渲染與烘托、襯托與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多角度描寫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事抒情、用典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等。
◆文藝表現方法 :賦、比、興;鋪陳描寫、用典、象征聯想等。
◆篇章結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抑揚變化、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④按照要求分析或歸納:表達要運用術語,答題要謹記“大處著眼,小處入手”,要結合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去考慮,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步驟,語言要簡煉通順。
⑤重點復習唐詩、宋詞和元曲,弄清相關文體常識和文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