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經典詩:望廬山瀑布古詩
時間:
燕華2
現代詩歌
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身長七尺有余(約1.83米)生于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川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艷萬丈長。”(《調張籍》),世人又稱為“詩仙”。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于裴旻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于這方面的記載。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我國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狀像香爐且山上籠罩煙云而得名。
3、紫煙:指日光照射的云霧水氣呈現出紫色的云霧水氣。
4、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5、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6、銀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7、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此處指極高的天空。
8、遙:從遠處看。
譯文:
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
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
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落自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