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黃山雄偉的詩句
云隨變幻無常致,松不雷同總怪枝。
名山刻畫總支離,萬態(tài)千容到始知。
百道飛泉鳴玉佩,千尋石柱架瓊巒。
御苑殘鶯啼落日,黃山細雨濕歸軒。
寄語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間。
一線天高不可升,穿云深處有梯登。
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云濤萬里紅。
龍吼藥爐舂急杵,猿調(diào)茶鼎煮孤燈。
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
地連藥鼎湯泉沸,山帶龍須草樹腥。
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余。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
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云車。
華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開一萬圍。
眼前云海波瀾闊,七十二峰游泳之。
隔林幢影招青鳥,出洞簫聲送彩鸞。
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
世傳壽可三松倒,此語難為常人道。
綠滿黃山夏更幽,清嵐往復壑間流。
贊美黃山雄偉的詩句【篇2】
樓臺新紫氣,云物舊黃山。——鄭谷《回鑾》
紫霄寒暑麗,黃山極望通。——許敬宗《奉和九月九日應制》
肅城鄰上苑,黃山邇桂宮。——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應令》
黃山一夜雪,渭水雁聲多。——張仲素《雜曲歌辭·宮中樂》
黃山向晚盈軒翠,黟水含春繞檻流。——伍喬《寄張學士洎》
奇樹留寒翠,神池結(jié)夕波。——張仲素《雜曲歌辭·宮中樂》
飲羽驚開石,中葉遽凋叢。——許敬宗《奉和九月九日應制》
山泉鳴石澗,地籟響巖風。——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應令》
雨歇連峰翠,煙開竟野通。——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應令》
曳日朱旗卷,參云金障開。——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釋島云《望黃山諸峰》
朝參五城柳,夕宴柏梁杯。——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漢畤光如月,秦祠聽似雷。——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中樞移北斗,左轄去南臺。——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張冠卿《游黃山留題》
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李頎《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紫漢秦樓敞,黃山魯館開。——武平一《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草變黃山曲,花飛清渭流。——盧照鄰《晚渡渭橋寄示京邑游好》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采秀辭五岳,攀巖歷萬重。——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雪盡黃山樹,冰開黑水津。——張子容《長安早春(一作孟浩然詩)》
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瑤臺半入黃山路,玉檻傍臨玄霸津。——盧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
龍驚不敢水中臥,猿嘯時聞巖下音。——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花鏤黃山繡作苑,草圖玄灞錦為川。——薛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贊美黃山雄偉的詩句【篇3】
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
華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開一萬圍。
吐焰看砂奴火齊,凌虛精舍礙靈烏。
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
粥魚敲動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結(jié)庵。
與君伸腳量峰磧,踏著云光不記層。
一線天高不可升,穿云深處有梯登。
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余。
高以難窺終愛瘦,險多不測乃成奇。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笑迎東西南北客,黃山深處覓仙蹤。
百道飛泉鳴玉佩,千尋石柱架瓊巒。
黃山樓上望黃山,水石云霞未得攀。
嵩陽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
世傳壽可三松倒,此語難為常人道。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無語住三三。
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與平分。
長廊夜話無蚊擾,仙境蓬萊任遨游。
森森古木覆苔陰,四顧蒼山一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