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清平調·其一》
《清平調·其一》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空間角度寫,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艷。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清平調·其一》
作者: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其一》意思: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顏容;春風吹拂欄桿,露珠潤澤花色更濃。
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于群玉山頭,那一定只有在瑤臺月下,才能相逢!
《清平調·其一》注釋:
①清平調:一種歌的曲調,“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之遺聲。
②檻:有格子的門窗。
③華:通花。
④群玉山:神話中的仙山,傳說是西王母住的地方。
⑤會:應。
⑥瑤臺:傳說中仙子住的地方。
《清平調·其一》寫作背景:
清平調共三首,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
《清平調·其一》鑒賞:
“云想衣裳花想容”起句以重字出現,這在絕句詩雖不常見,但它卻是寫作七言詩的一種值得效仿的手法,而且也由此更見出詩人舉重若輕的筆力。加以“互文見義的手法在該句子里的運用,更是見出詩人從側面烘托美婦人楊玉環的技巧和功力,從而也難怪文學素養均為極高的唐玄宗和楊貴妃對此都很為欣賞。宋人樂史《太真外傳》就記載了玄宗高興地親自吹笛伴奏,而楊氏則被感動得“斂繡巾再拜”;所有這一切,當然是大詩人李白該成功詩作的魅力引導下的現場感所致!
此詩想像巧妙,信手拈來,不露造作之痕。詩中語語濃艷,字字流葩,讀這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無須刻畫,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貴妃的美艷。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寫花受春風露華潤澤,猶如妃子受君王寵幸;三句以仙女比貴妃;四句以嫦娥比貴妃。這樣反復作比,塑造了艷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詩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瑤臺、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贊美了貴妃的豐滿姿容,卻不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