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童話故事
龍的童話故事篇1:去龍的星球看龍
小世界機器人想問,什么時候才能去龍的星球看龍呢?好想去啊。
每年三月十五日,就是去看龍的日子了。每到這個時候,天氣變暖,花也快開了,于是一個個家庭會乘坐一艘艘鉛筆飛船前往龍的星球看龍。
老遠就能看到龍的星球上的龍。龍很大,盤繞在龍的星球上,下巴放在地面,閉著眼睛。如果不是看到龍微微起伏的胸脯,很容易以為它是一頭假龍呢。
“喂!龍!春天到了,快醒來吧!”第一艘飛船抵達了這里,飛船上的人們拿出大喇叭大聲朝龍呼喊道。
可是龍好像沒有聽到,直到幾乎所有飛船都到齊了,它才在眾人的呼喊聲中翻翻眼皮醒過來,舒展著身體。
“龍醒過來了!快拍照啊!”
于是,在一陣咔嚓咔嚓的拍照聲中,龍緩慢地繞著龍的星球盤旋了兩圈,然后慢慢把嘴張大,開始打一個很大很大的哈欠。
“快快快,龍打哈欠了!快拍照啊!”又是一陣咔嚓咔嚓,人們轉過身來對著照相機,擺出些剪刀手之類的姿勢,興奮地和龍合影。
龍又打了幾個哈欠,然后停下來,再次把嘴張大,但又不是剛才那副睡意朦朧的樣子。第一次跟爸爸媽媽一起來看龍的孩子就會問:“龍為什么要張大嘴巴呢?”
媽媽用比平時高八度的聲音興奮地對孩子說:“到喂龍的時間了!快把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吧!孩子他爸,趕快準備給我們照相!”
于是所有飛船上的媽媽們都帶著孩子們,把熱氣騰騰的包子、噴香噴香的爆米花、剝開了包裝紙的巧克力等一股腦丟到龍的星球上去。
龍只是張著嘴巴,一吸氣,那些東西就全部被它吸到嘴里去了。
喂龍持續了二十多分鐘,慢慢地,該喂給龍的東西都丟得差不多了,照相也照得差不多了,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
龍的童話故事篇2:龍母教子
有一位善良的婦女,她的丈夫死了以后,什么也沒給她留下,她一個人孤孤單單地過日子。所以,每當她想起丈夫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嘮叨幾句:“唉,你去了,連個孩子也沒有留下,我要有個寶貝孩子,把整個世界給我我也不換!”
這天,她來到河邊洗衣服,又想起丈夫,又說了想要孩子的那番話。她的話音剛落,河水的波浪送來一個白雞蛋,波浪里還傳出說話聲:“這個蛋送給你吧,善良的人。你把他孵出來,讓蛋里的生靈給你做兒子吧!”
寡婦把白雞蛋揣到懷里拿回家中,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被窩里孵起來。從此,她晚上把它揣進懷里,白天出門時把它放在被窩里。這樣,孵了十五天,蛋殼破了。寡婦原以為蛋里一定是一只小雞,誰知孵出來的卻是一條小蛇。她失望極了。
她沒有拋棄它。出于憐憫,她天天喂它米汁喝。
不久,蛇長大了,寡婦就訓練它。她常常讓蛇為她拿個針啊,遞個線啊什么的,蛇總是按照母親的吩咐去做。有時,白天寡婦出門,蛇隨其后,夜晚寡婦睡覺,蛇守在身邊。這樣蛇兒就擔當了母親的警衛,守護著母親的安全。
蛇越長越大。一天,寡婦對蛇說:“孩子,你長大了,該出門獨立生活了。可要記住,什么時候也不能坑害百姓。媽的話你記住了嗎?”
蛇朝她點點頭。于是,寡婦把蛇引到河邊。她見河邊上映出晚霞的余光,便對蛇說:“今兒離別,我給你取個名字叫落霞。以后,我要想你了,對著河水叫一聲落霞,你就回來吧!落霞,去吧!”
落霞辭別了母親,躍入河中不見了。
此后,寡婦一想起兒子,就到河邊來喚。落霞一聽母親的呼喚,就從河中露出頭,很快游到她的身邊。
過了兩年,落霞長得像巨蟒那樣大了。這一天晚上,寡婦正在睡覺,夢見一個年輕人扛了一袋錢來到她的床邊,對她說:“母親,感謝你的養育之恩,這是一袋錢,你留下慢慢花吧。我長大了,這條河不適應我再居住了。我要到遙遠的地方去謀生!”
寡婦連忙拉住那小伙子說:“孩子,你是誰?怎么無緣無故地喚我母親?”
“我是落霞啊!”小伙子說,“明天中午母親到河邊吧,好與孩兒送別!”
小伙子說完便走了。寡婦一覺醒來,知道方才做了一個夢。說也奇怪,身邊確確實實放了一袋錢。
當晚,寡婦把錢埋到屋里的地下,只留下一些零花錢。
第二天中午,寡婦來到河邊,只見河水突然暴漲,“嘩”的從河中騰出一條龍。那龍在空中盤旋了一下,喊了聲:“母親保重!”便騰云駕霧朝遠方飛去。
自此,寡婦才知道自己養活的蛇,原來是條龍。那一帶的老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尊敬地稱呼寡婦為龍母。
自打落霞走了以后,龍母再也沒有見到落霞。盡管她托人四處打聽,卻連落霞的一點音信也沒聽到。
春天去了,又來了,大地上的花兒謝了,又開了。大自然的景色循環了幾十次。年輕的龍母已成了白發蒼蒼的老太婆,可是她還是沒有見到落霞。
這年,龍母聽說村里的一位大商人要隨國家的商隊出使西域,她找到那位商人托他幫忙說:“你這次去的路程遠,一路上,替我打聽打聽落霞的消息。一旦打聽著了,或者讓他來看我一眼,或者讓人給我捎個信。”
那位商人答應了龍母的請求,第二天便隨國家商隊上路了。
商人與同伴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在旅途中走了半年,來到西北一座白皚皚的雪山腳下。因為這座山頂上積雪常年不化,當地的人們稱這座山為積雪山。這天,商人們在積雪山下露宿了一晚。第二天黎明,他們整好行李正準備上路,忽然一位白發覆額的老頭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老大爺,你是什么人?”商人問。
“我是這里的百姓!”
“那你為什么攔道?”
“這積雪山中有個蓄龍湖,蓄龍湖中有一條兇惡的巨龍,連年來它不斷地危害當地的百姓和過路的商人。前不久,西域一支商人的隊伍經過這里,那條龍又是雷轟電擊,又是噴射毒霧,將那些商人全部毒死了。你們還是改道而行吧!”
“老大爺,我問你,那條龍有沒有名字,它叫什么?”.....
龍的童話故事篇3:畫龍點睛
張僧繇是南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墻壁上了。這時皇帝發現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么。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 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繪畫技術很 高超。當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廟,都讓他去作畫。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樂寺作畫,在寺廟的墻壁上 畫四條金龍。他答應下來,僅用三天時間就畫好了。這些龍畫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簡直就像真龍一樣活靈活現。
張僧繇畫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都稱贊畫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當人們走近一點看,就會發現美中不足得是四條龍全都沒有眼睛。大家紛紛請求他,把龍得眼睛點上。張僧繇解釋說:“給龍點上眼珠并不難,但是點上了眼 珠這些龍會破壁飛走的。”
大家聽后誰都不相信,認為他這樣解釋很荒唐,墻上的龍怎么會飛走呢? 日子長了,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說謊。
張僧繇被逼得沒有辦法,只好答應給龍“點睛”,但是他為了要讓廟中留下兩條白龍,只肯為另外兩條白龍點睛。這一天,在寺廟墻壁 前有很多人圍觀,張僧繇當著眾人的面,提起畫筆,輕輕地給兩條龍點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剛點過第二條龍眼睛,剎那間天空烏云密布,狂風四起,雷鳴電閃,在雷電之中,人們看見被“點睛”的兩條龍震破墻壁凌空而起,張牙舞爪地騰云駕霧飛向天空。
過了一會,云散天晴,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再看看墻上,只剩下了沒有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而另外兩條被“點睛”的龍不知去向了。
后來人們根據這個傳說引申出“畫龍點睛”這句成語,比喻說話或文章,在主要處用上關鍵性的、精辟的一兩句話,點明要旨,使內容就更加生動有力了。但是在知識改革開放的信息時代,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一種創新,因為張僧給龍點了眼睛就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