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匪淺的童話故事
受益匪淺的童話故事篇1:森林里最聰明的小象
第一個到的救兵是小猴,他用長長的木棍撈,可是怎么也撈不上來。
這是怎么回事呢?因為小鴨子沒有手,怎么抓得住木棍呢?
接著小熊也趕到了,他提著一桶水,往坑里倒,可是坑太大了,水桶又太小了,這樣倒要倒到猴年馬月才能救出小鴨呢?
大家正絞盡腦汁想辦法的時候,小象急沖沖地趕來了,說:“還是看我的吧!”
于是小動物們看到小象把長長的鼻子伸進了大坑里,只見他把小黃鴨卷了起來。
“小鴨得救了,小鴨得救啦!”大伙兒高興極了,一齊歡呼起來。
小鴨夸小象是森林里最最聰明的小象!
受益匪淺的童話故事篇2:聰明的放牛小男孩
從前,一個國王經常給身邊的大臣出難題來取樂,如果大臣答對了,他將用小恩小惠給點賞賜;如果答不出來,那將受罰,甚至被砍頭。
一天,國王指著宮里的一個池塘問:“誰能說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賞他珠寶。如果說不出來,我就要‘賞’你們每人50大鞭。”
大臣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難住了。
正在大臣們心慌意亂之際,走過來一個放牛的小男孩。他問清了事情的緣由之后說:“我愿意見見這位國王。”
大臣們把小男孩帶到了國王身邊。國王見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懷疑說:“這個問題答上來有獎,答不上來可要被砍頭的,你知道嗎?”
在場的人都替這個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卻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國王的問題。
國王無奈之下,拿出珠寶獎勵給了小男孩。
小朋友們,你知道他是怎樣回答的嗎?
其實,國王出的是一道條件不足的問題。在正常的思維模式下是無法找出正確答案的。
小男孩正好抓住這一關鍵。他是這樣回答的:“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樣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兩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實際上打破了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他的頭腦多么聰明,多么靈活啊!
受益匪淺的童話故事篇3:羊老師替小公雞治病的怪招
下課啦,小動物們爭先恐后從教室里涌出來,他們要玩游戲啦。
小公雞沒有出來,她趴在座位上一動不動。
羊老師笑瞇瞇地走過來,俯下身子關切地問:“怎么啦?”
“嗚嗚,這里不舒服。”小公雞指著自己的肚子哭著說。
羊老師輕輕地按了按小公雞的肚子,哎呀,它的小肚子脹鼓鼓、硬邦邦的。
“別哭,你等我一會。”羊老師轉身走進了沙石地。
上課啦,小動物們回到了教室。羊老師把小公雞叫到跟前,并拿出一撮小石子讓她吃。
小動物們驚呆了,羊老師這是要干嗎啊?居然要小公雞吃石子。
小公雞卻不以為然,不一會兒她就把那些小石子吃光了。
“小公雞會死嗎?”“小公雞一定會進醫院的。”小動物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放學啦,小公雞沒有死,也沒有進醫院,它感覺好極了。
怎么回事?小動物們疑惑不解地看著羊老師。
“雞都沒長牙,不能磨碎食物,小公雞剛吃的石子可以代替牙磨碎食物。”羊老師微笑著說。
“嗯,吃點石子可以促消化。”小公雞紅著臉小聲說。“這些天我光顧著吃自己愛吃的米粒,沒有吃石子。”
看過“受益匪淺的童話故事”的人還看:
1.令你受益匪淺的十個寓言小故事
2.童話故事讀后感
3.短童話故事100字
4.安徒生童話讀書心得感想
5.安徒生童話讀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