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意境意蘊
1928年,戴望舒的《雨巷》在《小說月報》發表,震驚詩壇。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雨巷的意境意蘊,希望對你有用。
雨巷的意境意蘊:油紙傘
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入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雨巷的意境意蘊:是雨巷
雨巷是由“雨”和“巷”兩個意象構成的。這時的“雨” 應該是怎樣的“雨”?當然是細雨,細雨迷蒙,天色陰沉就易使人產生傷感。詩中用什么樣的詞來形容“巷”呢?作者用“悠長、寂寥”來形容“巷”。“悠長”寫出了小巷的幽深;“寂寥”表明了這是一條空寂的小巷。小巷里又有“頹圮的籬墻”,“頹圮”寫出了小巷的殘破;還有讓人懷舊的具有隱蔽和遮擋作用的油紙傘,再加上蒙蒙的細雨,陰暗潮濕,青磚灰瓦青石路面,色調陰冷,這幾個意象構成了一個陰冷、迷蒙、破敗、空寂的背景。
雨巷的意境意蘊:丁香
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愁怨,說丁香是愁品。開的花為淡紫色或白色,顏色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雨巷的意境意蘊:籬墻
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衰敗的氛圍。
大部分人都認為丁香是主體意象,而且很多資料也這樣認為。但我們仔細讀來,可以發現,這條小巷隨詩的流動而貫穿我們的整個感受,不曾中斷。就像詩歌的開頭和結尾,仿佛“我”一直都走在雨巷里,走不出來,而這也正好與詩的意境相吻合。再進一步分析,詩呈現給我們的實有意象是雨巷、油紙傘和“我”,而“丁香一樣的姑娘”是虛象。她的“存在”無改于雨巷中視野的迷茫和雨巷的無盡蜿蜒,彷徨的行人一直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用中國古人繪畫和雕刻龍的技藝比之:“雨巷”就像“龍”的情形,龍的餓首尾顯現,一如詩的首尾兩節中“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的“現身”;龍身隱于云霧,就如“雨巷”為“丁香一樣的姑娘”所覆蓋;云霧中偶爾顯現出龍的一鱗半爪,一如“雨巷”在詩中的偶爾出現;雖有云霧的隱沒,但我們的視野中心仍然是龍,所以這首詩的主體意象依然是“雨巷”。“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加深了詩歌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