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來表達其內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語言運用相較于其他的文學體裁更具有獨特的魅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5個寓言故事篇,希望對你們有用!
寓言故事篇1:染絲的聯想
墨子在經過一家染坊時,看見工匠們將雪白的絲織品分別放進熱氣騰騰的染缸里,浸泡良久后取出,在晾曬時就變成不同顏色的織物了。工匠們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認真。
墨子仔細地觀察了染絲的全過程后,頓有所悟,不覺長嘆一聲,自言自語地說:“本來都是雪白的絲織品,而今放到青色顏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變成了青色,放到黃色顏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變成了黃色。所用的顏料不同,染出來的顏色也隨之不同。如果我們將白絲先后放到五種不同顏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它就會改變五次顏色了。如此看來,染絲的時候,人們就不能不謹慎從事啊。”
接著,墨子又從染絲的原理引伸開去,進一步產生聯想,從而深深地感到,其實在人世間,不僅是染絲與染缸的顏料有關,即使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不也存在著一個會染上什么顏色的問題嗎?
這則寓言提醒人們,對于一個涉世未深、純潔無瑕的青少年,當他身處五顏六色的社會大染缸之中時,一定要牢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理,擇善而從,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長。
寓言故事篇2:齊桓公見鬼
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齊桓公有一次在沼澤地里打獵,由齊相管仲親自為其駕車。突然間,桓公看見了一個鬼?他趕緊握著管仲的手,驚魂未定地問:“仲父你看到什么了嗎?”
管仲如實相告:“我什么也沒有看到。”
齊桓公回宮以后,嚇得丟魂失魄,從此就病倒了,竟至幾天臥床不起。這時,有個名叫皇子告敖的讀書人,主動求見桓公,對他說:“這是您自己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鬼怎么能傷害得了您呢?一個人的體內如果產生了怒氣并且郁結起來,那么他的魂魄就會游離于體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氣上升而不下降,人就會愛發脾氣;怒氣下降而不上升,人就會發生健忘;而如果這股怒氣不上不下,恰好郁結在身體的正中,它就會傷害心臟,這時人就要生病了。”
齊桓公聽后,不禁半信半疑地問道:“那么,到底世間有沒有鬼呢?”
皇子告敖肯定地回答:“有的!室內有鬼名叫履,灶房有鬼叫做髻(ji)。院子里的糞土堆上,有個叫雷霆的鬼住在那里;在東北方的墻腳下,時常有倍阿鮭(gui)蠪(long)一類的鬼出沒其間;在西北方的墻腳下,則有泆(yi)陽鬼安家;水中的鬼叫罔(wang)象,丘陵的鬼叫峷(xin),山上的鬼叫夔(kui),原野上的鬼叫彷徨,而沼澤地里的鬼則叫委蛇(wei yi)。”
齊桓公趕緊追問:“那委蛇是怎樣的形狀呢?”
皇子告敖形容說:“委蛇嘛,像車轂(gu)那么大,像車轅那么長,穿著紫衣裳,戴著紅帽子。委蛇特別不喜歡雷車發出的隆隆聲響,一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抱頭而立。誰如果能見到委蛇,那就是將要成為霸主的一種先兆!”
齊桓公聽了這一席話,頓時笑逐顏開。他興奮地說:“我所見到的正是你說的這種委蛇呀!”于是,他趕緊重整衣冠,與皇子告敖對坐交談。還不到一天的時間,齊桓公的病就不知不覺地好了。
俗話說:“疑心生暗鬼。”齊桓公見鬼是一種心理病態,皇子告敖用心理治療的方法,去滿足齊桓公的心理需要,使他的病不治而愈,這個故事是令人深思的。
寓言故事篇3:能力與命運
能力對命運說:“你的功績哪里比得上我啊?”命運說:“你有什么功績要和我比試?”能力說:“壽與夭、窮與達、貴與賤、貧與富,都是我能做到的。”命運說:“可是,彭祖的智慧不在堯舜之上,卻享有800歲高壽。顏淵的才能不在眾人之下,卻早夭。孔子的道德不在諸侯之下,卻倍受困窘。殷紂王的德行不在箕子、微子、比干等賢臣之上,卻位居王位。季札在吳國得不到爵位,田恒卻占有了齊國。有氣節的伯夷和叔齊餓死在首陽山,而無恥的季孫氏比坐懷不亂的柳下惠要富足得多。還有許多例子就不舉了。假如這些都是你所能操縱的,那么為什么讓此人長壽而讓彼人短命,使圣人窮卻讓逆子發達,讓賢人賤卻讓愚人顯貴,使善人貧卻讓惡人暴富呢?”能力回答說:“假如像你剛才所說,我本來對眾人是無功的,所以眾人才會這樣;那么難道這些都是你所控制得了的嗎?”命運接著說:“既然說是命運,那么還需要誰來控制呢?我不過是順其自然,直的就往前推,率的就聽任它。實際上,人們都是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我哪里能夠知道那么多呢?我怎么能管得了那么多呢?”
能力和命運的這段對話說明:力是進取之力,命是自然之命;力與命緊密相聯,命與力因果相關;有什么樣的能力,就會有什么樣的命運;而“命”的最終取向,除了自身努力外,還必須借助自然的力量。
寓言故事篇4:三個人爬山
有那么三個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他們可也正像你說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作風。
那第一個人,喜歡爬一步回頭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當看重自己的成績,所以他隨時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經爬到什么地方啦。這樣,他爬了一段,覺得的確已經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離山頂也差不多了罷。”就仰起頭來向上看看,可是山頂簡直看都還看不見呢。這個人忽然覺得很無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無意思的事情。他說:“我爬了這半天,還是在山腳,那么我什么時候才能爬到山頂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么!不如及早回頭罷。”所以他就回頭下山了。
那第二個人,可是一口氣就爬到了半山;這真是不容易的,不但別人羨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點驚訝自己會爬得這樣快。所以他就坐了下來,向下半山看看,也向上半山看看,心里著實有些滿意。他說:“乖乖,老子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總還算得不錯罷。然而老子已經爬得這樣多了,也夠辛苦的;說到功績,老子自估了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這以后的一半山,老子就是要你們用小轎子來抬,也不算過份罷。這點資格,老子是應該有的。”這話并非開玩笑,他是真的這樣想,并且這樣做了,所以他老坐著休息,等人家用小轎子去抬了他上山頂。可惜的,似乎并未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沒有上山去或下山來,也許他今天都還坐在那兒等呢。
只有那第三個人,似乎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為他是平常人罷,他覺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艱難,而以為別人能夠爬,他也就能夠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無用處,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這樣,我們看見,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頂;而最后,他可真的爬上了山頂了。
寓言故事篇5:小學生和機器人
雕住在沙漠里。沙漠里沒有泉水和森林,雕于是飛得很高,在高空盤旋,為要望見它所要望見的東西。它望見東方有渺渺茫茫的無邊無際的大海,北方有郁郁沉沉的連綿幾千里的森林,西方有柔媚多姿的忽飛忽舞的彩霞,南方有平鋪著像天鵝絨一般的綠地。
雕于是往東海去汲水,去時五千里,而晚上必回沙漠住宿,回時也是五千里。往北方森林去采伐樹枝,來回也各有五千里,晚上也回沙漠住宿。它往西方和南方去旅行,每天都飛一萬里,晚上必回沙漠住宿。
雕這樣實在太忙碌、太辛苦了,所以東海說:“這么急忙忙,又何必呢。多在我頭上飛翔一會兒罷,看看我的領土,測覽瀏覽這兒的風物。我的領域可不小,還有很別致的島嶼和各種希奇古怪的龍魚海獸。你愛暴風雨么?等一忽兒,他們就來了,也夠你瞧的。晚上,在海邊的無論哪一個巖穴里,你都可以找到休息的地方……”
但是雕回答說:“再見!我明天再來罷。”汲了水,在海上飛了一會兒就回去了。
北方的森林也說:“朋友,多留一會兒罷;天晚了,就住一夜去罷。你中意我這里么?這里沒有什么別的好處,就是從古以來還不曾有一個人走遍過我的境界,還能算是個大國哩。這里的人民也都還樸實,很可以同住的,他們只有一種脾氣,就是男子喜歡跳舞,女人愛好音樂。你愿意見見他們么?我可以介紹你和夜鶯相識。我真希望你在這里多留幾天;在我這里過夜一閉上眼睛就是所謂無窮的森林的夢,無論看見夏天的深綠,冬天的白雪,都不會有一個盡頭的……”
但是雕同樣回答說:“再見!我明天還要來。”就銜起了一根枝條,在森林上面兜了一個圈子,便徑直飛回去了。
西方花一般的云霞,對雕使盡了誘惑的婀婀娜娜的媚態,說道:“多陪我舞一會兒罷,我們就這樣舞著舞著,一直舞上西天去,不再下來罷。噯,和你在一塊兒,我是多么快樂啊。”
但是雕,和一切匆忙的旅客一樣,同西方的彩霞齊飛了一會,就說:“再見!你是多么美麗呵。”
南方的綠地,把自己打扮得像春天本人一樣,對雕說:“你怎么總是匆匆地在空中飛翔一會兒就走呢?下來吧,和我討論一個問題:陽光加勞動加愛情,是不是等于生活?……”
雕說:“是的,我懂得春天了。但是,再見,我要再來的!”
雕在晚上睡在沙漠上自己的窩里,常常因為白天的興奮,長久不能入睡。那時雕就對自己說:“的確,我成了一個事務人了,好像無所謂地忙個不休。但是,我難道不愛東方、北方、南方和西方么?它們都是多么優美呵。可是,我也實在舍不得晚上在沙漠懷里休息的那科滋味和早上在它上面飛起與盤旋的那種快樂哩。所以,這是真的:我已經有心要帶大海的水、森林的枝葉、西方的彩霞和南方的春天到我的沙漠里,于是我將要更加忙碌不休哩。然而無論怎樣我總要這樣做,而且我總能完成我的計劃的,我所愛的沙漠總有一天會產生泉水和森林的。雖然這個實際的目的,看起來好像是荒唐的幻想,但是,這是實在的,我自己想想都高興。”
雕于是繼續地往返奔波,并不以此為辛苦。
看了“寓言故事"的人還看過:
1.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精選
2.寓所寓言故事
3.100字寓言故事大全
4.著名寓言故事
5.道德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