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成語的寓言故事
巧借短小精悍而又耐人深思尋味的寓言故事,給那些人生閱歷不甚豐厚,尤其是懵懂的人啟迪。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guān)于成語的寓言故事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guān)于成語的寓言故事篇1:杯弓蛇影
有一個叫應(yīng)彬的人在汲縣作縣令。夏至這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來訪,應(yīng)彬設(shè)宴款待。朋友座位背后的墻上懸掛著一張紅色弩(nu)弓,映在酒杯中,形狀就像一條小蛇。朋友端起酒杯,正欲飲酒的那一瞬間,他瞥見了酒杯中的“蛇”,可他已經(jīng)將那杯酒喝進(jìn)肚里去了。朋友當(dāng)時就覺得又驚又怕,十分惡心。回到家里,只覺得胸腹疼痛難忍,以至于飲食不進(jìn),身體漸漸消瘦下去。家里人為他請了好多醫(yī)生,用了好多辦法,也不見治好。
自從老朋友那次來訪后,已好長時間不見面了,應(yīng)彬覺得奇怪,于是決定到朋友家去回訪。只見朋友形容憔悴,病得不輕。應(yīng)彬便問是什么原因。朋友如實相告:“自那次在你家喝酒,因酒杯里有一條小蛇被我吞進(jìn)肚里,使我十分害怕,回家后就一病不起。”
應(yīng)彬覺得這事有些蹊蹺,酒杯中哪來的蛇呢?他回到縣衙后,還在琢磨這件事。猛一回頭,看見掛在墻上的弩弓,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他于是專門備了車馬,把老朋友再次請到家中,重擺宴席,仍讓朋友坐在原來的位置上。當(dāng)朋友拿起酒杯一看,忽然驚叫起來,原來杯中又出現(xiàn)了蛇影。這時,應(yīng)彬也端著酒杯走到朋友的座位旁,將自己的酒杯端給朋友看,里面同樣有一條蛇影;后來,他請朋友端著原來那杯酒離開那個位置,再看杯中,那蛇影就分明沒有了。朋友心中甚是不解,應(yīng)彬叫朋友回頭看墻上掛著的那把弩弓,對朋友說:“墻上的弩弓映在酒杯中,這就是你看到的杯中的蛇,其實那只是弩弓的影子,杯中什么也沒有。”
朋友半信半疑,又和應(yīng)彬重新演試了幾遍,這才哈哈大笑起來,心中的疑團(tuán)頓時消失,精神一下子清爽了許多。回去以后,病也很快地好了。
害疑心病的人,往往陷入庸人自擾的泥淖而難以自拔;有智慧的人則善于抓住問題的癥結(jié),對癥下藥,“心病還須心藥醫(y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關(guān)于成語的寓言故事篇2:紙上談兵
趙奢是趙國名將,為趙國屢建戰(zhàn)功。可是趙奢的兒子趙括卻不像父親。趙括從小的確讀了不少兵書,談起用兵之道那簡直是滔滔不絕,連他父親都不如他。于是,趙括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軍事家,他狂妄地認(rèn)為自己在軍事上已經(jīng)是天下無敵了。然而趙奢卻不這么認(rèn)為,他不但從未贊揚(yáng)過兒子的夸夸其談,反而卻常常擔(dān)憂地說:“日后趙國不讓趙括帶兵便罷,如果讓他帶兵打仗,那么斷送趙國前程的將必是趙括無疑。”
過了幾年,趙奢死去了。
這一年,秦國對趙國大舉進(jìn)攻,趙國派了年齡很大的廉頗率軍迎敵。開始,趙軍連連失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廉頗改變戰(zhàn)略方針,他下令讓軍隊堅守城池,以逸待勞,不要主動出擊,保存實力把住陣地從而拖垮秦軍。結(jié)果真的,秦軍由于遠(yuǎn)道而來,經(jīng)不住廉頗的拖延,糧草漸漸接不上,快要支撐不下去了,秦軍十分恐慌。于是秦軍也施展汁謀,派人悄悄潛入趙國散布流言說:“秦軍誰都不怕,就怕趙括擔(dān)任大將。”
趙王正在為廉頗在軍事上毫無進(jìn)展而悶悶不樂,聽到外面流傳的那些說法,便撤掉廉頗,要派趙括為大將來統(tǒng)帥軍隊。趙括的母親記住丈夫生前的囑咐,再三向趙王說明情況,極力勸告趙王收回決定,可是趙王哪里聽得進(jìn)去,他真的任命了趙括擔(dān)任大將來取代廉頗。
趙括一到前線,便開始胡亂指揮起來。他完全改變了廉頗的策略,大量撤換將官,一時間弄得人心惶惶軍心渙散。
秦軍得知趙軍這些情況,自然正中下懷。一天深夜,秦軍派一支隊伍偷襲趙營,剛一交戰(zhàn),便佯裝敗走。同時,秦軍又派兵乘機(jī)切斷了趙軍的糧道。
趙括不知實情,還以為秦軍真的是敗逃。他得意地想,取勝即在眼前,這正是表現(xiàn)自己的時候。于是他命令部隊緊緊追擊。結(jié)果,趙軍追了一段后即被秦軍伏兵將追兵攔腰截斷,使趙軍首尾不能相顧。然后,秦軍一齊殺出,將趙軍各個擊破,團(tuán)團(tuán)圍住。
趙軍被秦軍圍困40多天,糧食早已吃光又沒有接應(yīng),一時間軍心大亂。趙括一籌莫展,滿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餓死,便率軍倉皇突圍。可是怎敵秦軍四面掩殺,哪里突得出去。結(jié)果趙括被亂箭射死,40萬趙軍也全軍覆沒。從此以后趙國就一蹶不振。
趙括紙上談兵并無真才實學(xué),而趙王還對他委以重任,結(jié)果招致慘痛失敗。看來,教條主義的危害是不可輕視的。
關(guān)于成語的寓言故事篇3:拔苗助長
田野里,大片大片的莊稼沐浴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一派勃勃生機(jī)。也許你看不出莊稼每天都在長,但它卻是實實在在地長高了起來。
有一個宋國人靠種莊稼為生,天天都必須到地里去勞動。太陽當(dāng)空的時候,沒個遮攔,宋國人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渾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濕,但他卻不得不頂著烈日躬著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躲避,宋國人只好冒著雨在田間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頭來,和著汗一起往下淌。
就這樣日復(fù)一日,每當(dāng)勞動了一天,宋國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動也不想動,連話也懶得說一句。宋國人覺得真是辛苦極了。更令他心煩的是,他天天扛著鋤頭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莊稼,似乎一點也沒有長高,真讓人著急。
這一天,宋國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著大得好像沒有邊的莊稼地,不禁一陣焦急又涌上心頭。他自言自語地說:“莊稼呀,你們知道我每天種地有多辛苦嗎?為什么你們一點都不體諒我,快快長高呢?快長高、快長高……”他一邊念叨,一邊順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線頭,線頭沒拔斷,卻出來了一大截。宋國人望著線頭出神,突然,他的腦子里蹦出一個主意:“對呀,我原來怎么沒想到,就這么辦!”宋國人頓時來勁了,一躍而起開始忙碌……
太陽落山了,宋國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飯菜,坐在桌邊等他回來。“以往這時候早該回來了,會不會出了什么事?”她擔(dān)心地想。忽然門“吱呀”一聲開了,宋國人滿頭大汗地回來了。他一進(jìn)門就興奮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把每一根莊稼都拔出來了一些,它們一下子就長高了這么多……”他邊說邊比劃著。“什么?你……”宋國人的妻子大吃一驚,她連話也顧不上說完,就趕緊提了盞燈籠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經(jīng)晚了,莊稼已經(jīng)全都枯死了。
自然界萬物的生長,都是有自己的客觀規(guī)律的,人無力強(qiáng)行改變這些規(guī)律,只有遵循規(guī)律去辦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國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讓莊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長高,結(jié)果落得一個相反的下場。
看了“關(guān)于成語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過:
1.含寓言故事的成語大全精選
2.關(guān)于寓言故事成語的意思
3.寓言故事的成語和寓意
4.寓言故事大全 四字成語
5.寓言故事的成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