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一種與人類文化關系極為密切的文體。它的功能也涉及到胎教。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胎教寓言故事篇,希望你們喜歡!
胎教寓言故事篇1:老人和樹
有一個老人家,在他自己的門前栽了一棵樹。他每天守護著它,抱著種種的期待。他希望這棵樹長得像一把大雨傘,那么他可以欣賞一種好風景,又可以乘涼。可是他也希望它長成為一種有出息的棟梁大材,那么他可以用來建造一座大樓房,又美觀,又牢靠。然而他又很想要它長得又高又直,像桅桿一般,因為他的孫子已經在念書,將來中了狀元,少不了要在門前豎旗桿的。不過,他也已經定好計劃要造橋梁,做一件有益于人家的好事。此外,他還要制辦床榻臺幾和一切木器;而最后,他就想到了自己年事已高,先做好一具壽材是刻不容緩的了,而這株樹正是最適用的。
這個老人家,拿這棵樹簡直派了無窮盡的用場。而他都不是白派的,每次想到了一種用場的時候他就去撫摸一回,澆一回水,每天都如此。而這棵樹呢,它也很想不辜負老人家的希望;可是,它不但喝得太多,而且精神負擔也實在太重,這樣,很不幸,不久它就死掉了,雖然它還很年輕。
胎教寓言故事篇2:白帆和木槳
在寬闊的江面上,漁船撐起白帆順流而下。
白帆鼓滿了風,推送著漁船前進。它欣賞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那就像一張巨大的白蝴蝶的翅膀,多神氣,多威風!
于是,白帆嘲笑起躺在船舷旁的木槳了:“木槳啊,你這個又無能又懶惰的家伙,漁船沖波踏浪,飛快地前進,全靠有我這張帆!你呢?什么事情也不能干,只會躺在那里睡懶覺!”
木槳一聲不吭,好像真的睡著了。
傍晚,漁船要返航了。漁夫解開纜繩,白帆“刷”地從桅桿上落下,卷了起來。接著,漁夫拿起木槳,點破江水,劃動起來,漁船便掉過頭返航了。
白帆焦急地喊起來:“為什么把我卷起來呢?為什么使用那無能的木漿呢?”
“哈哈,現在你該明白了吧?”木槳帶著嘩嘩的水聲,說:“你只能在順風的時候神氣十足!而我,雖然本事不大,卻肯于逆風而上!”
胎教寓言故事篇3:泥塑
野廟的神臺上坐著一尊泥塑的神像,年深月久,廟既破爛不堪,棟折榱(cui)崩,神像本身也遍體斑駁,喪失了往日的光彩。
一只常棲的燕子來到破廟,對神像說:“我看你這兒一年比一年的不景氣了,這個地方已不那么安全,為什么不走下神臺,換個位置呢?”
“不行啊,我還是蹲在臺上的好。”神像說。
“為什么呢?”燕子問。
神像說:“只要我坐在臺上,就總會有人供奉香火,一下了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說實在的,到了臺下,我不過是一團普通的泥土,誰還愿意理會呢?”
“但如果神臺垮了,你還是得下臺,那不是更不好嗎?”
神像回答說:“即使如此也只好由它,我的方針是不到垮臺不下臺。”
“那為什么呢?”燕子大為驚訝地說。
“這道理并不深奧,”神像說,“從上臺到垮臺,占有這個神臺的時間,總比垮臺之前的任何時間都要長。你知道嗎,即使是傻瓜也會選擇最長的時間待在臺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