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寓言故事
幼兒園大班寓言故事篇1:蜀雞遇難
蜀雞是一種體魄健壯的大種雞。它身上的羽毛別具一格,形成自然美麗的花紋,而脖子上的羽毛則是一派紅色。蜀雞既具有觀賞價值,又可以肉用,因此豚(tun)澤地方的人很喜歡飼養這種雞。
豚澤一家農戶養的蜀雞在初春時節孵出了一窩可愛的小雞。春分過后,天氣逐漸轉暖。眼看著這群小雞一天一個樣地長大起來。只要是風和日麗的天氣,大蜀雞就領著小蜀雞到庭院里活動。大蜀雞咯、咯、咯地叫著走在前面帶路;小蜀雞啾、啾、啾地叫著,連蹦帶跳地跟在后面學步。雖然小蜀雞嘰嘰喳喳的嘈雜叫聲不絕于耳,但是大蜀雞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雞媽媽既是雞寶寶的好老師,又是它們的守護神。
有一天,大蜀雞正領著一群小蜀雞在院子里散步,一只鷂(yao)鷹忽然從空中盤旋而下。大蜀雞一見長著兇狠的爪子和長鉤似利嘴的鷂鷹在頭頂上盤旋,就知道來者不善。它迅速用翅膀把小雞遮護起來,同時高昂起頭頸,大聲地吼叫,一眼不眨地死死盯住鷂鷹,準備與它進行一場殊死的搏斗。鷂鷹看到大蜀雞已有戒備,不敢輕易進犯。它在空中兜了幾個圈子就沒趣地飛走了。
過了一會兒,天上飛來一只烏鴉。大蜀雞知道烏鴉平素只以樹上的野果、田里的谷物和昆蟲為食,性情不像鷂鷹那般兇猛,所以絲毫沒有防范。它讓烏鴉飛落到院子里和自己做伴,與小雞一塊啄食、玩耍。大約有一頓飯的工夫,大蜀雞與烏鴉和睦相處,簡直像親兄弟一樣。然而好景不長,當大蜀雞完全喪失警惕、癡心陶醉在這天倫之樂中的時候,烏鴉猛然間用長長的大嘴巴叼了一只小雞。然后,它用雙腳使勁往地上一蹬,狠狠地扇了扇翅膀,一陣風似地飛走了。
大蜀雞驚魂未定地站在塵土飛揚的院子里,呆呆地望著烏鴉漸漸遠去的身影,感到心痛萬分。它對于自己因判斷錯誤而受烏鴉欺騙,從而導致親生骨肉轉瞬間慘遭橫禍的嚴重過失懊喪不已。
這則寓言通過大蜀雞喪子的失誤告訴人們,狡猾隱蔽的敵人不僅像兇殘露骨的敵人一樣可恨,而且更難防范。
幼兒園大班寓言故事篇2:魯侯養鳥
東野稷十分擅長于駕馬車。他憑著自己一身駕車的本領去求見魯莊公。魯莊公接見了他,并叫他駕車表演。
只見東野稷駕著馬車,前后左右,進退自如,十分熟練。他駕車時,無論是進還是退,車輪的痕跡都像木匠畫的墨線那樣的直;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旋轉打圈,車轍都像木匠用圓規劃的圈那么圓。魯莊公大開眼界。他滿意地稱贊說:“你駕車的技巧的確高超。看來,沒有誰比得上你了。”說罷,魯莊公興致未了地叫東野稷兜了一百個圈子再返回原地。
一個叫顏闔(he)的人看到東野稷這樣不顧一切地駕車用馬,于是對魯莊公說:“我看,東野稷的馬車很快就會翻的。”
魯莊公聽了很不高興。他沒有理睬站在一旁的顏闔,心里想著東野稷會創造駕車兜圈的紀錄。但沒過一會兒,東野稷的馬果然累垮了,它一失前蹄,弄了個人仰馬翻,東野稷因此掃興而歸,見了莊公很是難堪。
魯莊公不解地問顏闔說:“你是怎么知道東野稷的馬要累垮的呢?”顏闔回答說:“馬再好,它的力氣也總有個限度。我看東野稷駕的那匹馬力氣已經耗盡,可是他還要讓馬拼命地跑。像這樣蠻干,馬不累垮才怪呢。”聽了顏闔的話,魯莊公也無話可說。
世間萬物,其能力總有一個限度。如果我們不認真把握這個限度,只是一味蠻干或瞎指揮,到時候只會弄巧成拙或碰釘子。
幼兒園大班寓言故事篇3:神龜的智慧
有一只神龜被一個打魚人捉住了,于是神龜托夢給宋國國王宋元君。
這天夜間,宋元君睡夢中只見一個人披頭散發、探頭探腦地在側門窺視,并對宋元君說:“我住在一個名叫宰路的深潭里。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路上,被一名叫余且的漁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來,想起夜間的夢,覺得奇怪,于是叫人占卜這個夢。占卜的人說:“這是一只神龜給大王托的夢。”宋元君問左右的人說:“有沒有一個叫余且的漁人?”左右回答說:“有一個漁人就叫余且。”于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傳余且來朝見。
第二天,余且來見宋元君。元君問他說:“你打魚捉到了什么東西?”余且回答說:“我用魚網捕到了一只大白龜,龜的背圍足有五尺長哩。”宋元君命令余且將白龜獻上。余且趕忙回家將捉到的白龜獻給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這只神龜后,幾次想殺掉它,又幾次想把它養起來,心中總是猶豫不決,最后只好請占卜的人來做決斷。占卜的結果是:“殺掉這只龜,拿它做占卜用,這是吉利的。”于是,宋元君命人將白龜殺死,剖空它的腸肚,用龜殼進行占卜,總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靈驗。
后來,孔子對這件事深有感慨地說:“這只神龜有本事托夢給宋元君,卻沒有本事逃脫余且的網;它的智慧能達到72次占卜沒有一次不靈驗的境地,卻不能避免自已被開腸剖肚的災禍。這樣看來,聰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應不到的事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哪怕再高,也比不上大家的智慧。因此,只有萬眾一心,群策群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較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