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兒童閱讀的寓言故事
適合兒童閱讀的寓言故事篇1:農夫敬畏鬼神
從前,甌、粵地方的農夫們,非常迷信,尤具信奉鬼神。為了表現自己的虔誠,農夫們為鬼神修造了許多廟宇。山頂上、河岸邊到處都是。他們又親自為鬼神塑像。農夫們用自己勤勞的巧手和精湛的技藝把雕刻得高大威猛、相貌兇惡可怕;郎君則和藹一些,面孔白皙、青春年少;面容慈祥、端莊高貴的是人們想象中的仙婆;想像中的仙姑容貌艷麗、姿態優美。所有這些雕塑都經過精雕細刻,連一絲皺紋都刻得清清楚楚,衣袂(mei)飄飄好像在風中飛舞,栩栩如生,逼真極了。
農夫們為了給鬼神修建這些廟宇,費盡了心思,用自己的全部本領把廟宇造得雄偉巍峨,十分寬敞。通向廟宇的路上,還建造了長長的石階,石階兩旁有樹木蔭庇,樹上纏滿了藤蘿,還招來了數不清的鳥兒在這里做窩定居。農夫們還在廟宇的庭院里雕塑了神鬼的車馬隨從,并用彩繪描過,將廟宇的氣氛弄得不同尋常,卻又讓人感到陰森恐怖。
農夫們非常敬畏這些泥塑木刻的神像,每到祭祀的時候,都不忘獻上供品。家里寬裕的要宰牛;條件沒那么好的要拿豬做祭品;就是窮得最厲害的也要把雞、狗之類的東西獻給鬼神。那些酒菜魚肉等等,人們往往是自己舍不得吃,卻拿到廟里去給鬼神上供。就是這樣,人們在獻祭的時候還要舉行隆重的儀式。禮節稍有不周,大家就都害怕得不得了,生怕鬼神因此而動怒,把災禍降臨到他們頭上。一旦有誰得病或者誰去世了,人們也不問究竟,一概將其歸結為是鬼神安排的結果。
農夫們自己想象出鬼神,又親手制作了它們的偶像,卻又去崇拜自己一手炮制出來的東西,真是又可笑又可悲。我們只有努力擺脫觀念上的束縛和精神桎梏,才能以科學的態度辦事情,不再像農夫們那樣愚弄自己。
適合兒童閱讀的寓言故事篇2:笨人熬湯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笨人,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動腦筋、不加思索,常常做出一些糊涂事來惹人家笑話。
有一次,他在家里熬一鍋菜湯。熬得差不多了,他想試試咸淡合不合適,就用一把木勺舀了一勺湯出來嘗。這人喝了一點湯,咂了咂嘴巴,覺得似乎淡了一些,就隨手把裝著剩湯的木勺放到一邊,抓了一把鹽撒到鍋里。這時,鍋里的湯已經加上鹽了,而木勺里的湯還是原來的湯,他也不重新舀上一勺,又拿起原來的那勺湯來嘗。嘗過以后,他奇怪地摸了摸腦袋,又皺了皺眉頭,自言自語地說:“咦,明明加過鹽了,這鍋湯為什么還是這么淡呢?”
于是這個人就又抓了一把鹽放進鍋里,但他還是沒有覺察到自己究竟在哪里出了差錯,仍舊還是去嘗勺里的湯。勺里的湯自然還是淡的,他就又以為鍋里的湯鹽還是不夠,于是又往鍋里拼命加鹽。
就這樣,木勺里的湯始終沒有更換過,他也重復著嘗一口湯、往鍋里加一把鹽的過程,也不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一滿罐鹽經他這么一折騰,已經見了底了,可他還撓著頭皮,百思不得其解地想:今天真是活見鬼了,為什么鹽都快要加完了,鍋里的湯卻還是咸不起來呢?
這個笨人實在是辦了一件傻事,通過沒有加鹽的湯來評定加過鹽的湯。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我們若總是通過相對僵化的局部來判斷全局的情況,又和這個笨人的錯誤有什么兩樣呢?
適合兒童閱讀的寓言故事篇3:打蚊傷父
從前有個人,他以替人家把衣服染上色為生。這個人謝頂謝得早,頭發已經全都掉光了,一顆禿頭錚亮錚亮的。
有一天,這個人帶著兒子一起,拿上已經染好的衣服,來到河邊,開始洗衣服。辛苦勞動了一上午,衣服總算洗完了,父子倆就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時值盛夏,又到了中午,天氣酷熱難當,知了也一個勁地叫喚著。染衣人干了很久的活,覺得手也酸了,腳也麻了,身子乏了,腰也疼痛起來,再加上暑熱,他大汗淋漓,汗珠順著他的眉毛、鼻尖、胡子往下滴,身上的衣服也早就濕透了。于是,他就近在河邊找了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枕著用來裝衣服的袋子躺在樹陰下,果然涼爽多了,十分舒服愜意。時間不長,就聽到染衣人的鼾聲了。
夏天正是蚊子肆虐的時候,染衣人睡得正香,一只蚊子飛了過來,叮在他的禿頭上面,津津有味地吸他的血。
他的兒子很愛自己的父親,是個孝順的年輕人。這會兒,他看到蚊子叮在父親頭上,不禁非常生氣。他用手指著蚊子狠狠罵道:“你這個下賤的壞蛋,竟然敢吸我父親的血!你等著,我一定要好好教訓你!”
他先準備用手去拍打蚊子,又轉念一想:手拍實在太輕,不能這么便宜了蚊子!這樣尋思著,他走過去把洗衣服用的大木棒拿來,照準父親頭上的蚊子,掄起棒子,狠命地一棒打了過去。
結果蚊子馬上飛走了,沒有被打中,他父親卻被當場打死了。
打蚊子用巴掌就已足夠了,而且十分有效,大木棒不但沒用反而還幫倒忙。所以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應該考慮它的功能是否與問題相適應,面對同一個問題,方法絕不是越強硬越好。一旦用力過猛,還有可能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
看過“適合兒童閱讀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精選
2.經典寓言故事全集
3.100字寓言故事大全
4.超經典寓言故事
5.150字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