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陪伴》作文
當我還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時,是你,用溫暖的懷抱哄我睡覺。當我睜開眼,第一個看見的是你,所以,你的樣子,我永遠無法忘記。當我還不會走路時,是你,扶著我不厭其煩地陪在我旁邊。當我會說話時第一個喊的是“媽媽”;當我會走路是,第一個投入你的懷抱。印象最深的是,我犯錯時,您耐心地教導我,告訴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媽媽,感謝有你的陪伴。
在家,我有父母陪伴,在校,我有朋友陪伴。
有朋友陪伴,我很幸福。不是扣上“朋友”二字就是友誼,不是加上陪伴二字,就是真心的陪伴。但陪伴不是無時無刻在你身邊的。你可以在失意時,讓朋友伴在身邊,讓你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當然,在成長路上,還要有挫折的陪伴。
人生路漫長,若是一路順風,沒有波瀾,那么這怎么可能會是一個精彩的人生。有挫折,有坎坷,人生才會有可能精彩。有人說:“不,不。我不需要挫折,一路順風就很不錯。”是這樣,但沒有挫折,你的人生平淡出奇,不會成功。因為,有成功,一定會有失敗,有失敗,一定有挫折。所以輝煌的人生需要挫折陪伴。
無論是母親,朋友,還是挫折,他們陪伴著我們,從未離開過。
以《陪伴》作文篇2
在你認真做一件事時,總有人在默默關心著你,為你創造最好的環境,為你排除最大的困難。待你完成這件事,露出的微笑,會是他們最昂貴的酬勞,他們就在你的身邊,為你默默付出,而你卻在抱怨他們對你太嚴苛,但是他們卻包容你,把心里最柔軟的地方留給你,他們就是你的父母。
帶著學習了一天的疲憊身心,回到自己最溫暖的港灣,又開始了學習任務。父母看到自己努力學習的模樣,他們關了電視,為我倒了一杯熱牛奶,準備了一份水果拼盤,關上房門,讓我舒服的學習。父母回到他們的臥室,相視而笑,媽媽準備她的學科考試,爸爸拿起醫學書籍,這時我們都幸福的沉浸在學海中。卷紙上的難題不會做,媽媽是我隨叫隨到的學習幫手。她從來不會因為我笨而打我,罵我,而是用她智慧的大腦,耐心教我解題,幫我延伸解題方法,她像一位戰士,每次難題她都會第一時間鉆研,不會讓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
爸爸教導我說:生活既要有學習的充實,也要有運動的樂趣。每天慢跑一小時,是我生活的良藥,它像是一種發泄,把一整天的壞情緒都泄了出去。人生也像一場慢跑,在歲月磨礪中看出人心,而這場慢跑都有爸爸陪伴著我。
晚上十點,習題剛剛做完的我踏出房門,看著父母臥室還開著的燈,全身洋溢著暖意。我輕聲走進他們的臥室,媽媽趴在桌子上,桌面都是資料和考試題,爸爸捧著書在床上,看著睡著香甜的他們,心里很暖也很滿足,我給媽媽披上了衣服,關上燈走出房去。
俗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人生這場漫長的旅途中,有了他們我就已經充實,滿足也溫暖了。
以《陪伴》作文篇3
可能是因為我小學開始體重就有點超標,我的體育成績一直不太好,進入中學后情況好了一點,但是中考有三項必考項目,滿分足足五十分,其中的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我還湊合,練練就沒太大問題了,但是像我這樣的一個小胖墩想一千米跑拿滿分,簡直是一件難于上青天的事兒。因此初一上期末結束時我的體育成績才拿到慘不忍睹的29分。
一向淡定的爸爸看不下去了,決定每天晚課后專門陪我訓練長跑。除非加班或是出差,他真的推掉所有應酬,每天都在操場邊等著我放學。記得第一次訓練是在一個靜悄悄的晚上,星空中一輪圓月默默地俯視著人間。爸爸和我并肩走上跑道,他說:“咱們循序漸進吧,先定一個小目標,今天的任務,就是在五分鐘之內跑完一千米。”我說不可能!我一般跑不進六分鐘的。爸爸微微笑著掏出手機說:“還沒有跑,怎么就知道跑不完呢?”
我實在拗不過爸爸,只能硬著頭皮開始起步,一圈四百米下來,已經累得直喘大氣,又是一圈四百米,我幾乎要癱軟在地上。爸爸在旁邊鼓勵我說:“加油,還有兩百米。跑進五分鐘有獎!”我踉踉蹌蹌朝著終點線沖過去,終于過線了!爸爸呵呵地笑著拍拍我的頭說:“自己瞧瞧這秒表,4分59秒呢!你也能夠跑進五分鐘的。自己的潛力不試著挖掘一下,你自己都不知道吧。”第二天早餐時爸爸果然說到做到,香噴噴的手抓餅配培根就是給我的獎勵!
我倆就這樣約定,每天把目標調高一秒,從早春走到暮春,從初夏走到仲夏,我的每日目標也終于邁進四分鐘之內了。這種事兒如果換到一個學期之前,我連做夢都夢不到呢。
時間很快到了六月中旬,在期末考試和連續酷熱的雙重壓力下,我簡直不想長跑了,但爸爸卻不讓我放棄,這天下晚課后我們照例并排走向操場,他看出了我想放棄的念頭,對我說:“今天我不在看臺上給你計分了,我陪你跑。”
我大吃一驚,因為爸爸膝關節有傷,從來沒有見過他跑步呢,沒想到爸爸二話沒說,已經出發了。愛出汗的他才跑完半圈,T恤的背心處已經浸濕了一片,我跟在后頭,機械地邁著步,目光卻一直聚焦在他背上漸漸加深擴散的灰色汗漬上。爸爸越跑越慢,幾百米下來,還一瘸一拐的,但是他卻不停回頭微笑著鼓勵我。看著他的身形,我心中百般滋味,淚花包在眼里,仿佛又看到朱自清先生的父親穿著棉襖爬上月臺的蹣跚背影。爸爸跳躍的發稍泛著幾絲銀色,原來爸爸也不年輕了……
就在我浮想聯翩之際,不知不覺的,一千米終點到了。爸爸停了下來,“你知道我為什么要堅持讓你長跑嗎?”他問我。我的大腦還處于剛跑完的缺氧狀態,來不及思索,只好沉默著。爸爸拍拍我的肩說:“之所以讓你長跑,并不只為追求體考高分,我更想鍛煉你的意志,俗話說有志者事競成,沒有經過風雨洗禮,怎么能夠擁抱彩虹呢?孩子,將來你會感謝你此刻的堅持。”
又到期末,當我看到我的體育成績從二字頭變成了的四字頭時,我不僅感謝我那刻的堅持,更感謝爸爸風雨無阻的陪伴。人生路漫漫,有如山一般的父愛默默支持著,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兒。我心里涌起了深深的暖意,謝謝爸爸的陪伴。
以《陪伴》作文篇4
聽說有一種花叫朝顏,還有一種花叫夕映。你我這對姐妹花,都將經年那些過往的秘密私釀成了凜冽芬芳。
還記得嗎?那些年,我們共同走在回家的路上,從不會因為曲折而又泥濘的小道止步,從不因冷冽的寒風而沉默。我們總是拉著手,唱著那些老的掉渣兒的歌,歡快的跳過一個個泥坑然后回家,哪怕回家后總免不了家人的一頓呵斥:“褲子上怎么這么多的泥!走路看著點!”多年來,似乎形成了一種默契:第二天都換上了干凈的衣褲,然后指著對方的鼻子以調侃的口吻說:“又被奶奶罵了吧?哈哈!”說著笑著又挽過對方的手臂,無拘無束的進行著我們所認為天經地義的事。
我記得,那些年,我們總會因為一些小事掙得面紅耳赤,然后在班上拉幫結派,要求其他同學不再理睬對方的人。因為我們在成績上的優勢,班上的同學竟然也就那么傻乎乎的自愿投到各自的麾下。現在想想,都不禁笑出聲來。每一次,當別人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們倆卻不知道什么時候又和好了,回到了以往的形影不離。
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飯時還會玩著剪刀石頭布;那些年,我們走在路上踢著石子,口中念著在電視里新學的那些新穎詞兒,不知覺的竟配合著一同倒在了旁邊的草叢中;那些年,我們背著書包在田野邊摘野花,忘了回家的時間;那些年,我們會因為嘴饞爬上果樹摘果子結果掉進了旁邊的小溝里,因為害怕不敢叫出聲來,毅然決然的自己爬上岸。一看,活像個泥娃娃。
那屬于我們的一些,全都定格在了我們分開的那天。五年的時間足夠改變一個人了,我們都變了,變得讓我們自己覺得過去的那兩個孩子不熟悉了。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之間的關系就如一張泛著淡黃而又單薄的紙,風一吹,就碎了。我不敢再奢求我們能向過去一樣,但我害怕會有一天,我連這些美好回憶都會忘卻,忘了屬于我們的那些小美好。
現在的我們因為高中在同一所學校,雖然不同班,我仍覺得很幸運。但我們之間的友誼真的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了嗎?見面時,禮貌性的微笑,輕輕地招手,我們就這樣擦肩而過。不知道,你是不是同我一樣,期盼著對方能再次轉身,將自己擁入懷抱。
朋友,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我很充實;朋友,那些年有你的陪伴我很快樂,現在我只能祝愿你——永遠幸福!
以《陪伴》作文篇5
從我們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我們便擁有了許多的陪伴:從最初父母的陪伴,到成長過程中朋友的陪伴,再到最后愛人的陪伴。在這些陪伴中,我們會擁有許多溫暖的感受。但,對于我來說,記憶深處的她才是我最大的溫暖。
她不高,比我小,有點微胖的臉上綴著兩只大大的眼。她總是在笑,有時甚至是傻笑!盡管我也是樂天派,可我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對她的不屑。我從小看著她長大,她開心時會像一個瘋子一樣,可她挨打時又是那樣的楚楚可憐。她愛勞動,但做事卻是虎頭虎尾;她喜歡慣著我,幫我做我能做但卻不想做的事。盡管對此她多有抱怨。她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我的生命里,她又顯得那么的重要。而她,就是我‘傳說’中的妹妹!
有的時候,我比她更像是妹妹!在那時,她就是榜樣,而我就是那個以她為榜樣的妹妹!我的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一點不爽的,但卻不得不承認,在某一個方面我的確比不上她。
我們是親姐妹,但卻一點也不像!我瘦而她卻有一點胖;我‘聰明’而她卻有一點‘愚笨’;我懶散而她卻很勤快。對!世界就是這么小,讓這兩個極其不像的人成為了血濃于水的親姐妹!說實話,她比我更幸福。因此,我也有過嫉妒她的時候。今年,她九歲,我十四歲。我竟不知道,我和她在不知不覺間已走完了我的童年。
是如此的快,我們即將長大成人……
是如此的快,我們即將各走各的路,各自把握自己人生的風舵……
是如此的快,在我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她對我的好時,她,就要長大了……
我還想欺負她,可是時間不等人。一眨眼,我和她就這樣長大了。在爭吵中;在搶奪中;在打鬧中,吵鬧的長大了。時間啊!求求你!能否再多給我一點時間,好讓我再陪陪她,好讓我再貪婪的感受著她對我的好!可不可以,就讓她靜靜地陪著我,就這樣給予我所渴求的溫暖……
妹妹,你不知道,你給予我的溫暖是這世界上最美的寶石;是這世界上最璀璨的煙火;是什么也買不到的寶貝!
妹妹,原諒我這個不稱職的姐姐對你的欺辱!要知道,我,一直愛著你!
開始的開始,我們還是孩子;最后的最后,能否一直不分離。
以《陪伴》作文篇6
嘟嘟嘟……
我從被窩里伸出腦袋,惺忪的雙眼尚未睜開,手卻早已伸向床頭嘟嘟作響的手機,眼睛勉強瞇出一條縫來,按通接聽鍵,轉個身,懶懶地躺著,一句話突然把我驚醒,我嚇得坐起,瞪大無神的雙眼,父親焦急的語句在我腦中亂竄——“你要去參加語文的閱讀競賽決賽了。”
“你快下來呀,9點就要開始考試了,還要提前十分鐘進考場呢!”父親的大嗓門從樓下撞擊我的耳朵里,我滑開手機屏幕——七點五十三分,我只覺得耳膜轟轟地疼,神經突突地跳。
當我一路穿衣、洗臉、刷牙、吃完早飯,我被塞到父親車里關上車門后,扒拉了一下雞窩似的頭發,驚覺舌頭已被那碗滾燙的熱粥燙傷,我清了清嗓子,抬起頭,眼神在后視鏡中與父親關懷的注視不期而遇,他略帶尷尬地扭過頭,換上調侃的語氣:“睡得怎么樣?”我答非所問:“怎么這么突然?”我的身體向后一傾——他加了一腳油門,“你的班主任沒看到通知。”我抿緊嘴唇,不再言語,他扭頭看了我一眼,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相信老爸,本司機一定將小姐準時帶到!”我被他逗得笑出了聲,咧著嘴看著手機屏幕上導航所顯示的“約45分鐘”,關掉屏幕的一剎那,我看見那串數字——八點三十分,還有他笑著的眉眼里——虛得沒底。
我果然還是沒有準時到達,坐在考場里,已是九點零五分了,想起下車時他對著我的背影大喊的那一句:“快點跑過去啊!”我笑了笑,開始答題……
我果然還是沒有寫完那張答題卡,失魂落魄地走出考場尋找那輛我的專車,一無所獲——父親……走了嗎?我拿出手機想打電話,卻看見一條短信:“加油!你和他們一起坐大巴車回來,我在學校等你。”署名是父親。
坐大巴車回到學校門口,一路無言,晴空萬里,滿天白云,我的左心房卻是異常低氣壓,這么好的機會……
下車后我遠遠地望見父親的車,小跑著過去,拉開車門,坐下,關上車門,張嘴,卻無言以對,父親扭頭:“什么都別說,大家都很努力了,本司機永遠會帶你回家。”
那一刻我才明白:每一個人的路原來都有他人的陪伴,你走每一步都牽動著愛你的人焦灼的目光——那都是愛。
以《陪伴》作文篇7
我忘懷了那是誰的故事,也許是你,也許是我。當一種莫名的巧合,跨越了千萬年的時光重合,我又怎么忍心不將你留下。你用一個或是凄婉或是激情的聲音,唱著一首首,千年前的故事,卻撩動了我的心弦,使我不禁想要留住這共鳴的樂聲。
你從時光中走來,在歲月中積淀,你是綻放在智慧中的鮮花朵朵,是凝聚在感情中的珍珠顆顆。你是才與情的完美結合,你是來自于不同時空的詩篇與詩歌。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 九,無以排斥,難能訴說,如此,你便是我最好的陪伴。你是從歷史中走來的知音,紙上躍然著那共同的慘淡與傷灼。手指輕翻,你便開始了流淌的情感,讓我沉浸在中,忘懷了那是你,抑或我。
那是看盡繁華的“人生之浮華若朝露出,泉壤興衰。”那是景中自生悲的“梧桐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是無奈時光又去的“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詩篇在相伴,在那日光灑然的晴午,在那秋風瑟瑟的晚上,縱使我一生皆是平凡的,可詩,大許也會避免我的靈魂跌入俗世吧。
以《陪伴》作文篇8
走過的十幾個春秋里,是誰陪伴著你讓你沉浸?——題記
我從小就是在父親的陪伴下長大的,他對我的關心無微不至。我以為他會一直陪伴著我,直到步入高中他沒經我同意就讓我住宿,我才在心底有了答案,他不再陪伴我了。
一天下晚自習后接到父親的電話,說是有東西要我去拿。來到校門口,我一眼便看到了提著飯盒的父親。還沒等我開口父親主動地說:“看到班級群里說要登記照,想到你沒帶,就給你送來了。”我應了一聲,接過照片轉身準備走,父親在身后又叫住了我,遞給了我那個飯盒:“這是我做的,嘗嘗,吃了,早點休息。”之后他的身影就消失在了人海中。
父親不是不會做飯嗎?我帶著疑惑回到了寢室。打開飯盒我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里面是土豆片和西紅柿炒雞蛋,可土豆片燒焦了,西紅柿里還有星星點點的蛋殼。我顫抖地拿起了筷子嘗了一口土豆片,立刻被辣出眼淚。
這時母親打來電話,問我照片收到了沒有,父親做的飯好不好吃。我剛想說簡直是黑暗料理。母親說:父親今天做這兩個菜可是費了勁了,切土豆的時候為了盡量切薄一點花了很大的功夫,手指都不小心因切土豆片受傷了。還說,“要你住宿是為了培養你的獨立能力和團隊意識,其實他每天見不到你心里很難受呢。”說完后我如同醍醐灌頂。原來柜子里出現的牛奶和水果,疊好的衣服,整理好的床鋪都是父親為我悉心準備的,原來一直都是我無知才會愚蠢的認為他不關心我了。想到這,口中的土豆片變得又香又甜。
深黑色的天幕下斜斜地升起一輪圓月,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既慚愧又感動。突然手機響了,是父親的電話:“閨女,最近適不適應生活啊,學習跟不跟得上,有什么事就告訴我。”我對他說了近況,掛掉電話后,我才明白原來父親一直都在陪伴著我形影不離,而我只能用一顆真誠感恩的心才能感受出陪伴的溫暖。
以《陪伴》作文篇9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終于明白了“陪伴”這個詞。有了它的存在,我們不再孤單。
八年前,我膽怯的走進了那個被父母稱作“學校”的地方。陌生的環境,還有一群未曾謀面的同學、老師。
新的環境對我來說可謂生疏。有一次,我端著水杯往前走,不巧正在和同學嬉戲打鬧的你一不留神把我的水杯打翻在地。大大咧咧的你立馬跑去拿拖把,我們一起把地上的污水清理干凈。這是我們第一次交流。慢慢地,我們一天天的熟絡。一星期后,我們似乎成了摯友。從此,我們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小伙伴,和你在一起,時光總是快樂而短暫的。
你還記得嗎?一次考試我發揮失常,分數低的讓人害怕。當老師站在講臺上念我名字和成績的時候。全部都向我投來異樣的目光,我毫不猶豫的把這種目光當作嘲笑。一下課,你立馬跑過來安慰我。幾分鐘后,仍不奏效,你開始軟硬兼施,不一會我就拋開分數的煩惱。
一直到小學五年級,我身邊總有一個你。有一次,體育課結束后我們氣喘吁吁的走回教室,一摸口袋,原本在口袋里的錢包不見了。我立馬拉上你去操場找了一圈。途中,有人說是被一位五年級三班的男生撿走了。我們跑到他的教室門口,正巧看到他手上攥著我的錢包。一見到我們,攥有錢包的那只手立刻背向了身后。我們把它叫到門口,問他是不是見到了我的錢包。他臉色一變,大喊道“我沒撿到,你們找我干嘛!”你毫不示弱,便發揮了你大嗓門的功力。最終他理虧把錢包還給了我。
畢業在即,我們約好考同一所初中。最終,我們都履行了當初的約定,成功的在同一所中學出現。不幸的是,我們不屬于同一個班。
初中已度過兩年的時光,雖然身邊都有了不同的朋友,但我們的感情仍沒有減退。
謝謝你,陪伴我度過最美好的時光!
以《陪伴》作文篇10
“維桑與伴,必恭敬止”。《詩。小雅。小弁》,意思是說:桑樹梓樹及父母所栽,見之必肅立,心生敬意。“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即讓子孫有衣裳穿,有家具使。“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稱。
家門前的空地上,長著一棵老樹,雖不知它的種類,卻知它比外婆的母親年齡還大。自我出生時,老樹就在我身邊。
在兒時,我常從它那粗壯的腰根向上攀,在枝干間翻找,找出片空隙,環視四周粗獷的田洋溢著笑容,卻忘記了那些折斷的枝芽。
在少年,我坐在老樹下乘涼,下棋。烈日的烤被老樹全然擋住,供我涼爽地玩樂下棋,臉上洋溢著笑容,卻忘記了它曬干的葉子。
如今,青年了,再一次回家,老樹還在,我伸手撫摸了一下那干裂的樹皮,枯零的落葉從我臉頰飄下。“你老了,我長大了。”提起一桶水,沿老樹腰邊澆下。放下桶,臉貼向樹干,那棵樹也臉貼著我。突然頭上滴下一滴水,抬頭一看,是雨,是和的春雷,轉身時打個招呼:“我先回屋了。”回到房間,透過窗戶,看著老樹。老樹也看著我,如春雷的和一般看著我。
老樹亦是樹,更亦是人。
老樹伴人,一春一夏一秋一冬,我玩耍時,它為我提娛樂場所;我寫作時,它為我擋住刺眼的強光,放進些許溫光;我悶熱時它為我遮陽乘陰;我寒冷時,它為我擋住寒冷;我迷茫時它更是為我指引…。讓我感到溫暖,化掉了心。
家一直在這,只是翻修過百次,我的祖祖輩輩或子子孫孫,都將受這樹的灌溉,而這樹會受我們的灌注,灌注那深沉的愛,并賦予陪伴。
在一次,考試奇低的時候,握著試卷,心中的那種痛,家中的責罵劈頭蓋臉,我開始迷茫了,我在哪兒,我的人生又為何物。我沖出家門,對著黝黑的天大吼,大雨傾盆而下,我卻只濕了肩頭。抬頭一看,樹替我當了些雨。
人的一生,有一朋友,有一知己,一生足矣。
我走上老樹邊上的一個木樁,站上去,對著老樹說:“今生,你有我相伴。”我笑了,樹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