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肩膀作文
母親似乎是個力氣很大的.女人。別看她瘦矮,肩膀窄窄的。不像隔壁四嬸,身強體壯,圓滾滾的肩膀,扛起糧食來大氣都不喘一口。可是母親卻能扛一塊塊的石磨!家里磨豆子的石磨,全部是她從村口做磨的大伯家扛回來的。做好的磨,有大又圓,落在她的肩上,母親弓著腰,兩手把住磨,頭微微抬起一點,一步步向前走。走了一段,她的額頭上沁出豆粒大的汗珠,順著臉往下淌,有的汗珠隨著發際,浸濕了一片頭發。看著她那瘦弱的、窄窄的肩膀,似乎將要被磨壓得凹陷下去!上面落滿了土,新鮮的石屑,我說:"媽,太沉了,您歇一下,我來吧o""啥?你來?都把小肩膀壓壞了,媽沒事,一會兒就到了。"我咬著牙,和她走完了那段路。
春天了,我們家開始收豆子。本村的,鄰村的,都往我家送。母親站在那兒,過磅、算賬、找錢……像個精明的商人。傍晚時,一袋袋豆子堆在家門口,我起身要去扛,卻被母親呵住:"有你什么事?!看你的書去!"她走到門口,兩腿叉開,抓起袋子,往肩上搭,像以往那樣,微微抬起頭,慢慢地走。
突然,袋子歪了一下,我的心咯噔一下!她的肩膀也隨之一歪,把豆子就住了,然后,母親很艱難地笑了一下,我想,她是怕我看見了吧。我把頭埋進書中,眼前卻模糊一片。秋雨綿綿,我正躺著看書。聽見扁擔和桶的撞擊聲,我條件反射般起身。母親戴著草帽,正準備去送豆腐。我又望望她瘦弱的小肩膀,鬢角絲絲白發。說:“媽,我去!""你這孩子。"沒等她說完,我早已走出門。"慢一點,肩上會扛起繭子。"我的淚簌簌地掉下來。
有關肩膀作文篇2
隨著一陣列車的轟隆聲過后,一位著裝樸素、干凈的青年下車了。
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步一步緩慢前行著,沉重的行李壓彎了他的腰,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汗水早已打濕了他的白色襯衫,盡管如此他還是一個勁的走著,支撐他不斷前行的是他的夢想。他的夢想就是讓山區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他從師范學校畢業后,他的父母給他把工作都安排好了,是在市里的一所重點高中教書。可他沒按父母的意愿來,毅然決然的選擇去大山里教書。他的父母死活都不同意,就因為這事他和父母吵了一架,因此他都沒和父母告別就這么一聲不吭的走了。
他一想到山區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他就有無限的力量。
教書的地方叫小河村,因為處于大山深處,貧困成了小河村幾十代人抹不去的代名詞。原先村里連學校都沒有,后來通過政府的幫助,修建了一所簡陋的學校。來這教書的老師都因受不了生活條件的艱苦都走了,除了他。
學校里只有他一位老師,每門課程都要他來教。在學校里,他還要自己給自己做飯,用的水需要他親自從山下泉子里打,用水袋裝起來用肩膀扛,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要去打水,每次用肩膀扛水,總會把肩膀壓得通紅,有時會磨出血泡,久而久之在他的肩膀上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除此之外,他還得背著孩子們過河,山下有一條河,水雖然不深,但也挺寬的,剛好位于上學的途中,來學校上學的孩子們都很小,他害怕孩子們出什么意外,他每天都會提前去河邊等著,好背孩子們過河。過河時孩子趴在他的肩膀上,嘴里笑呵呵的,每當這時他心里就非常高興,比吃了蜂蜜還甜。已經把肩膀上的酸痛拋在了腦后,直到夜晚給孩子們批改作業時才感到疼痛,時間長了,疼痛愈發嚴重,他強忍著一直沒去看醫生。
我就是他的一名學生。我父母雙亡,爺爺奶奶拉扯著我,生活很是貧困,爺爺奶奶唯一的希望就是讓我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他總是幫助我,我遇到難題是他總是主動給我講,還每天背我過河,還送我書。我有時想我父母時,他會讓我靠在他的肩膀上,還告訴我要堅強,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輕易放棄。在我的潛意識里,我早已把他當作我的親生父母。
他在小河村一待就是三十三年,后來因為勞累過度而癱瘓了,盡管這樣他還是沒有離開,坐著輪椅給孩子們上課,從未間斷過。
在我高中畢業后,我去找他,我靠著他瘦弱的肩膀我哭了……我深刻地知道:他把肩膀奉獻給了小河村的孩子們!
坐在飛速前進的列車上,我心里想著:“我要去上師范,將來我要用我的肩膀給山區孩子們一片藍天!”
有關肩膀作文篇3
爸爸的肩膀寬大厚實,年幼的我就如一棵小幼苗在又高又大的山崗上茁壯成長。如今我看爸爸那壯實的肩膀,就想起了往事。
那是我四歲時的一個夏天,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動物園玩,那時正好趕上動物園表演,演出場地特別擠,可以說人山人海。我依偎著爸爸,覺得爸爸就如一座大山,保護我不被“海浪”沖走。
演出開始了,聽著音樂的我,卻看不到演出,十分著急,都快哭出來了。爸爸見我這么著急,立馬明白了原因,一把抱住我,將我往上托,但我還是很著急:“看不見、看不見……”“寶寶不著急。”爸爸一把把我舉在他肩膀上,我嚇壞了,緊緊摟住爸爸的脖子。爸爸也護住我的腰,不讓我掉下來,我坐在高高的“山頂”,終于看見表演了,有一種“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表演很精彩,我也很開心。爸爸就這樣舉著我,直到表演結束……
轉眼,我已經長大。有一次我問爸爸,還背得動我嗎?爸爸豪不猶豫:“當然沒問題!”就二話不說反手摟住我的腰,讓我趴在他的背上,可是沒過一分鐘,爸爸就把我放了下來,笑呵呵地對我說:“爸爸老了,承受不了你的‘愛’呀!”。聽到這句話,我知道爸爸老了,我長大了,他已經背不動我了,我心里十分難受。
爸爸是全家人的依賴,肩膀承受的不止是我,還有生活的重擔。爸爸啊!你是大山,我是小樹;山沒有樹就沒有生機,樹沒有山就沒有養分;樹愛山,山也愛樹;爸爸你愛我,我也愛你爸爸!
有關肩膀作文篇4
人們都說父愛無聲,父親把愛都藏在了那張厲的面孔下。然而,我認為并不全是,父親的愛還蘊藏在那厚實的肩膀上。
每當周末,我總會拿出一支生花筆,挑燈夜戰,在題海之中遨游。每當我思緒萬千,腦容量達到極限時,爸爸總會為我端來一杯熱水,給予我溫暖與奮斗的動力。無論月亮升得有多高,時間過去多久,爸爸都會陪著我。
兒時爸爸的肩膀剛健筆直,我常常騎在爸爸的肩膀上,享受無盡涼風帶來的快感和比爸爸高的感覺。爸爸背著我在門前跑來跑去,一圈又一圈。我坐在爸爸肩上爽極了,爸爸早已大汗淋漓,好在當時他體力很好,肩膀堅實無比。在我看來,坐在爸爸肩上,那是至尊享受、VIP待遇,全球僅此一個客戶,我就是那個幸運兒。
爸爸的肩膀,也是我最心儀的靠枕,我脾氣特像我爸。我倆也特合得來。一次考試失利了,心情抑郁的我回到家,爸爸發現了我情緒的變化,于是坐到我身邊。爸爸慈祥地安慰我說:“別灰心,有什么委屈跟我說吧!”此時我什么也沒說,只是下意識的撲進爸爸的懷抱,把頭靠在他的肩上盡情地痛哭,把所有的委屈、傷心都發泄出來。盡管爸爸什么也沒說,但我卻感受到了濃厚的愛。此時,爸爸的肩膀是我避風的港灣。
眼前人已非彼時人,如今,爸爸早已蒼老,他的臉上顯露的是歲月的殘痕,頭上間隙中的銀絲是歲月無情的變遷,而他那有一些駝的背是多年來人生風雨的見證。每當夜深人靜時,您總是被疼痛弄醒,您卻從不吭聲,怕吵醒我們,白天卻又裝作安然無恙。我也沒能為您錘錘背揉揉肩,也許是我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這輩子才幸運地成為您的女兒!
爸爸,您雖不能一肩擔天下,卻用您的雙肩擔起了我的所有幸福、快樂。謝謝您,我的老爸!
有關肩膀作文篇5
小時候,靠在爸爸的肩膀上是司空見慣的;長大了,想靠在那肩膀上已成了一種期盼……
在我的幼兒園時期,幾乎全是由爸爸一個人接送的。早上,他上班,我就去幼兒園;下午他下班了,就把我帶回家去。
由爸爸接送,每天亦是如此,他上班時間快到了,我就要去幼兒園。那時上班時間很早,我幾乎都還沒有睡醒,就已經坐上了電瓶車。坐電瓶車很冷,我就靠在爸爸溫暖的肩膀上,十分舒適。在半夢半醒之中,不一會兒,就到了幼兒園。
以前,我們一家出去吃牛排,回來的時候已經很晚了,我也很困,就躺在汽車后座假裝已經睡著了。然后爸爸就會把我背上樓,雖然我是裝睡,但是,靠在那寬大的肩膀上,剛到二樓我就睡著了。
后來,我上小學了,接送的人成了以前特別想讓接送的媽媽。幾乎每天都是媽媽接送,只有媽媽有事時才讓爸爸接,爸爸沒上班時,才讓爸爸送。因此我變得非常珍惜爸爸接送的日子。
那些都是五年級之前的事,在我五年級的時候,十八公交車開通了,從那以后,我都是自己回家。早上,爸爸極少有休息,有也是下午休息,所以對爸爸送的盼望就更深了。
在別人看來,誰接誰送是沒有多大關系的,可是,在我看來,爸爸接送,可能,對兒時的回憶更濃吧。跟何況對一個男生來說,爸爸的肩膀可能比較親切吧……
有關肩膀作文篇6
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假,原本對假期十二分的熱情卻被剛結束的期中考試沖散得一干二凈。我有些麻木地擠出校門口的人山人海,獨自一人往不遠處的公園走去。
天色還早,爸爸也還沒下班。我并不著急回去,便在公園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看書。可腦子里不斷浮現出的那道數學題和似乎偏題的作文讓我懊惱不已。無心看書,我就這樣呆呆地坐著,一陣銀鈴般的笑聲突然闖入耳中。
我不禁抬起頭,看見一對騎著自行車穿過花壇間的小路的年輕情侶。男孩在前面有些吃力地蹬著腳踏,兩邊的肩胛骨有節奏的上下聳動著;女孩斜坐在后座,紅紅的臉貼在男孩的后背。兩人開心地說笑著,搖搖晃晃地騎遠了。
我微微怔了一會,才發覺那情景是多么的似曾相識。我想起我剛上小學的時候,爸爸也是像這樣騎著家里破舊的自行車接我放學。
而我也像那個女孩一樣,喜歡把小臉貼在爸爸的后背。有時候覺得還不過癮,就索性站在后座上,抱緊爸爸,把下巴搭在爸爸的肩窩上。爸爸騎車時的肩膀有節奏的聳動著,我就像枕著一個按摩枕頭一樣,舒服愜意得要睡著。
我一直享受著這種舒服愜意的感覺,直到有一次我騎自行車帶我弟弟,他也像我那樣做時,我才知道那樣不僅讓騎車變得艱難,肩膀還被壓得生疼。可爸爸從來沒有提起過,也似乎并不介意。
那時,我們一路上有說有笑,甚至旁若無人地大聲唱著不成調的歌,無憂無慮,整個世界都是那么的美好。
我搖了搖頭,把漸遠的思緒拉了回來。還想什么呢?都過去這么久了。后來,爸爸的肩膀受了傷,斷了鎖骨,雖然幾個月后痊愈了,肩膀上卻留下了一道非常顯眼的疤;再后來,我學會了騎自行車,也就不需要爸爸的接送了。
而現在媽媽去了外地工作,留下爸爸一人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我。一切變化似乎都自然得順理成章。當時覺得生活顛覆得太過突然,現在我卻能如此平靜地回憶。
我知道我長大了,再也不會調皮胡鬧愛哭鼻子,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喜歡把下巴搭在爸爸的肩膀上了,我跟爸爸之間甚至連話都少了許多。我有些悲哀和無奈地想,大概這就是成長吧。
在公園亂晃了會我就回家了。爸爸還沒回來,我有些不舒服,早早地上床睡了。朦朧中聽到爸爸回來的動靜,自己的房門似乎被輕輕地開了一下又關了起來。肚子開始隱隱作痛,我混混沌沌地就這么睡著了。
半夜,我被一陣疼痛絞醒,出了一身冷汗,不由自主地叫了聲“爸”。
爸爸急忙跑了進來,輕輕地把我扶起來,焦急地問:“怎么了?是不是胃病又犯了?”我疼得說不出話,只得點了點頭。爸爸倒來熱水,摟著我喂我吃了藥,然后把我的頭攏到他肩膀上,像媽媽哄小孩睡覺一樣輕輕拍著我的背。
時隔多年,我又一次靠在了爸爸的肩膀上。爸爸的肩膀依舊溫暖,卻不似從前那般寬厚有力。
爸爸真的老了,肩瘦了,腰彎了,白發多了,連聲音都沙啞了。臉靠在爸爸的肩膀上,我甚至感覺得到爸爸肩膀上那道傷疤的痕跡。
我這才意識到,媽媽不在身邊,爸爸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我的辛苦。原來,我與爸爸的感情從未淡過,此時此刻,我依然是那個愛靠在爸爸肩膀上的小孩。
第二天清晨,我朦朧醒來,發現爸爸竟然趴在我的床邊睡著了。明媚的陽光透過窗溫柔地落在爸爸身上,纖細的塵埃在空氣里跳躍,房間里氤氳著溫暖。
我潸然淚下,感到前所未有的辛福,正如《花田半畝》中的那句“萬物美好,我在中央”。
有關肩膀作文篇7
肩膀,意味著“責任”。郭沫若曾說過:有擔當的人用他們厚實的肩膀挑起社會的責任,而他們就是社會脊梁。古往今來,總會看見那些肩挑責任的英雄,跨過漫漫洪荒,從歷史長廊的另一頭蹣跚而來。我們感受著他們傳遞的精神,感受著責任的意味。
有責任的人,總是義無反顧地挑起自己責任的重擔,不管他們的肩膀,是厚實,還是孱弱。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句話道盡了無數辛酸,辛棄疾,一個馳騁沙場,出生入死的勇士,即使屢遭排擠,被貶地方,也依舊不移青云之志,渴望殺敵報國。而這顆赤誠之心的背后,是他對國家的責任,對百姓的擔當。即使最終的報國天門令所有人感喟唏噓,但他的責任與擔當卻今后人稱頌與瞻仰。
我們敬愛的總理溫家寶,已是年近古稀之人,本應在家里享清福,與兒女共聚無倫。然而無論是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還是云南旱災,我們總能看到他奔走的身影,而他瘦弱的身軀亦成為災區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一個老者,風燭殘年,卻寧愿用自己的生命為祖國付出,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挑起民族的大義。百姓的期望。受萬人愛戴的溫總理,用其實際行動踐行著責任的意義。
而沒有擔當的人,卻總是放縱自己,用各咱方式推卸責任,用種.種惡行漠視責任。
前不久的“小悅悅事件”,人們都說,這個女孩刺痛了中國人的良心,而我卻覺得,那十八個路人更是無情地折射出當今的社會價值觀。他們都是成年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卻忍心看著一個孩子被汽車碾壓而過卻袖手旁觀。作為成年人,他們本是這個社會的支柱,卻沒有承擔起相應的道德責任,令人心寒,更令人憤怒。
再看看好今的“90后”,“炫富女”、“寶馬女”、“拜金女”層出不窮,頹靡的非主流,陰柔的“偽娘”成了時下的流行。萎蘼不振成了當今青少年的普遍精神面貌。更有甚者,藥家鑫捅死女路人,馬加手刃室友。試問,這樣的年輕一代,如何成為中國的脊梁?如何擔起時代的責任?
讓我們呼喚正義的肩膀,來擔當起時代的責任,用磅礴的氣概,來挑起時代的巍峨的大山,共同建設美好的明天吧。
有關肩膀作文篇8
肩膀,肩旁便是膀。人人皆有肩膀,可那肩膀又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而他們卻抵著巨大的壓力,在那三寸講臺上培育出一批批花兒!
我依舊清晰地記得他那和藹可親的面孔。他與我的第一次見面便讓我深刻地記住了。他總是愛笑,都說愛笑的人不會差,果真如此。他雖不帥,但特別招引我們班的女生,他辛勤勞動突顯于那因他迷茫時習慣性摸禿了的頭。他習慣陪我們嘮著家常。他似乎什么都懂一點的樣子,總是給我們講故事,他講的故事很有趣,總能逗笑我們,這時他又會害羞地摸摸他那小腦瓜子。我們稱其為夜明珠,說一到晚上便特別耀眼,他也不惱,說:“夜明珠貴著呢!”眾人又哈哈大笑起來。
他又是一個負責認真的老師。每每走近他,便能看見他那滿眼的血絲,再看他那本書,早已被他翻爛,上面充斥著各色的筆記,密密麻麻如同書上撒上糖而招引了彩色的螞蟻般色彩斑斕。他對我們從不吝嗇,在那大屏幕上放映的幻燈片,都是他翻了一晚,選取最適合我們的那種,花錢買下來又經過自己加工來為我們講學。我喜歡將作/業交給他改,即便每回作業都由白紙黑去而變為密集紅字而歸,但我依舊很開心。他會將我作業所有錯誤圈出,語法錯誤也在一旁旁注,對我的評價剛柔并濟。我十分感激他對我的教誨,我并不是那個學習最好的學生,也不是個乖孩子,總給他惹麻煩,他依舊不溫不火地悉心我和我們這群熊孩子。
畢業考那天晚上,他從家趕赴我們宿舍樓下。我們便又粘住了他,讓他陪我們聊天。他帶著我們走到亭中,叮囑明天的語文考試,表情很是嚴肅,但又怕我們太過于緊張,又一直安慰著我們,撫平我們那浮躁的心,似乎有他的地方一切均好。探討過學習后,他便特別嫌棄地看著我們,說:“看看你們一個個瘦的,以后多吃點知道嗎?太瘦不好,像我一樣壯點好!”我們看著那虛胖的小身姿,樂呼呼地笑了。暢聊到了八點半,他便趕著我們趕緊休息了。他總是對我們很好,教著我們養生之道。愿他身體一直健康,再見了您,我敬愛的老師!
在他的肩膀上,承載著我們的夢想。雖人人都有肩膀,但誰又如他們一般,用臂膀撐起祖國的花兒們!
有關肩膀作文篇9
成長路上,坎坷走來已有十幾個年頭。不敢輕言自己歷過幾多暴風驟雨,卻知些人情冷暖。而在回憶中最鮮活的,不是什么成功的喜悅,失敗的苦澀,而是那一路默默陪伴我的肩膀。它們總在角落里輕聲對我說:“別怕了,有我在。”
它們總從不同的方式陪伴在我身邊。或是沉穩若山的身影,或是朋友溫潺似水的勸慰;或是疲倦歸家路上獨獨為我點亮的如豆燈火,或是處于人情冷暖間僅僅為我敞開的溫暖懷抱……如斯溫暖卻不露聲色,如斯深厚卻終歸無聲。它的存在像是春雨,涓涓流淌潤人心脾卻乘夜而來,不留下點滴痕跡叫你發覺,卻總解你于焦頭爛額瑣事煩擾之中。
它們的存在是如何隱秘以叫人會輕易無視而過。我也曾這般,只知終日望天哀嘆知音難尋,溫暖易逝,唱著自怨自艾孤獨寥落的陳調,卻忘掉了是誰于沉默處守候著我,是誰曾向我伸出堅定的手。直至一日,我拎包不經意間回望,卻意外撞見寡言的父親投向我的目光,那目光無聲卻深情,如海般闊大卻終歸沉寂,那是燈火闌珊處卻有人為你消得人憔悴的無悔,那是雨打芭蕉伊人衣帶漸寬卻不改的堅定。
我頓時醒悟,我慶幸我醒悟的時候尚早,不會落個無處報寸草心的悔恨,趁青春尚未散場,那些陪伴我一路走來的人尚都安在,請讓我竭盡一生的深情回頭與你相望,然后快步上前,輕輕擁住你,用我稚嫩卻堅定的聲音向你許諾:我會長大為你們所能依靠的肩膀,我會像你們曾對我做的那般,于你們年華老去走路不便時扶你前行,于你們牙齒掉光前為你們細心烹飪每一份佳肴;我會于狂風暴雨之中亦如你對我那般伸出堅定的手,我會輕聲寬慰你為你撫平心傷,我會為你披荊斬棘助你前行無礙。如此,可好?
有關肩膀作文篇10
清明過后,田野里的油菜花多半都謝了,桃花、映山紅開得到處都是,太陽也常高掛在空中,但常又會收起他的笑臉,擺出他陰沉的一面,接著就給你一場雨的洗禮,花草在雨的滋潤下綠如油膏。然而在這乍晴還雨的季節里,有些老人挺不住,紛紛住進了醫院。
奶奶年邁體弱多病。這回她的腦梗又發作了。住院當天父親便拉著我直奔醫院而去。矮矮的拉頂,兩人一間的病房,還有人們探望親人發出的嘈雜聲,混合著藥水的氣息氤氳在空氣中。如此熟息的味道,我好像應為親人經常住院的緣故成為這里的常客:爺爺曾應為車禍來過,外公也應為血管堵塞住過,這次是奶奶,奶奶是二次進醫院的病房,而且一住便是幾個星期。每當親人一有風吹草動,最忙碌的就是父親。父親是家中的獨子,母親有一姐姐,有關接送、辦住院手續、探望這些任務都結結實實地落在父親的肩膀上。
我和父親來到奶奶的病床前,奶奶就坐在床邊上,一手扶著床邊,看到我來,她就瞇著眼打量著我,嘴角微微翹起,臉上的皺紋少許被撫平了些,樂呵呵地叫著我的名字,有把歉疚的目光投向了父親,好像在說:“又給你添麻煩了。”父親趕緊拿起各類報告單仔細地看了一遍,又腳步匆匆地跑到護士那詢問各種情況。父親常常這樣奔跑著。臨走前,父親安慰著奶奶,讓她身體多保重,就這樣奶奶用戀戀不舍的目光送走了我們的背影。
出了醫院,暮色早已籠罩著大地,城市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仿佛不知曉,在醫院里上演微笑背后的虐心悲劇。但我們都靜默著,誰都沒有說話,把這份安靜保持到了家里。
室外又起風了,猛烈地拍打著窗戶,窗戶顫抖地發出“砰砰”的聲響。父親讓我把作業本拿出來,父親高大的身影投在書桌上形成一個輪廓遮擋了大片的光亮,我覺得我和父親已經差不多高了,奶奶也會開玩笑說:“你都可以穿你爸爸的衣服了。”可媽媽卻說:”不行,他的肩膀沒他爸爸寬。”
我什么時候也可以像父親一樣有寬闊的肩膀,為他撐起點什么。
父親繼續給我講題,他洪亮的聲音仿佛要改過風拍打窗戶的聲音。
父親總是那么大聲講解題目,即使在生病住院回來后幾天,也是那么大聲地上課,母親總是讓他小聲點,小聲點,可不一會兒教室里又鼓起他洪亮的嗓門,像只不知疲倦的海燕充滿了戰斗的激情,要么下課后才挪動費力的腳步,把一個蹣跚的側影映入教室的窗戶上,望著他的身影,我多么想沖上去背起他,可是我面對這么多同學,我只能收起淚水,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以后幾天,父親總是匆忙地扒了一碗飯后不見了蹤影,我問母親,才知道父親頭去探望奶奶了。然后帶回月色回來,父親又給我講題。燈光下父親寬闊的肩膀挑連頭,一頭是家庭,一頭是事業。
家,因為有了父親有了主心骨,班,因為有了父親有了活力,老人因為有了父親有了依靠,而我因為有了父親有了全部。我、母親、老人、學生則是父親的整個世界。